3.1水循环—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前导学
【知识速递】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环节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领域 海洋和陆地之间 陆地和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和海洋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及示意图
特点
典例 长江参与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夏季风参与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 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 降落在海洋上的雨水
3、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砂田也谓石田,是用不同粒径的砾石和粗砂覆盖在土壤表面而成,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一种世界独有的保护性耕作方法,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增温、压碱和保持地力作用。因其起源于甘肃兰州,故也称为兰州砂田、甘肃砂田。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体更新——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能量交换——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物质转移——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4)地质作用——塑造地表形态。
三、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自然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2)影响降水的因素。
(3)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
蒸发 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5)影响下渗的因素
(6)、海绵城市(如图)
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2)消极影响
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会减少蒸腾,使空气中水汽减少,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城市路面硬化,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地面蒸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④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使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现象;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倒灌,出现土地盐碱化现象。
五.河流补给类型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与【因素】 补给特点 凌汛 我国主要分布区
雨水补给 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与降水相一致】 雨季 东部季风区 【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与气温相一致】 有时间性 春汛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主要在夏季【与气温相一致】 有明显的季节、日变化 夏汛 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 【塔里木河】
湖泊水补给 全年【对河流起调蓄作用】 对径流有调节作用 无凌汛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与河水互补】 无凌汛 普遍
【问题驿站】
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城市内涝的成因和城市内涝的成因
3.指出城市大量使用透水砖取代全硬化地面对改善城市自然环境的主要作用
【习题演练】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人云:“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这段文字涉及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⑤⑥
2.南水北调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海水蒸发 B.地表径流 C.地下径流 D.水汽输送
3.发生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是( )
A.⑧减小,⑨增大 B.③较大,④减小 C.③较大,⑨减小 D.②增大,⑦减小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水循环环节( )
A.①为下渗 B.②为地下径流 C.③为蒸发 D.④为水汽输送
5.近年来,该城市建设硬地面积扩大,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能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的水循环是( )
A.陆地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大循环 D.地表水与地下水互补
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空间分布,甲、乙、丙三个区域水循环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我国水资源分布的时空分布特点。从水循环的原理说明解决我国水循环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3)简述乙区域水循环的过程。
答案以及解析
【知识速递】
一、特点: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
三、(5)①缓坡 ②植被覆盖率高 ③降雨强度小
五、雨水补给:①时间集中;②不连续;③水量变化大
地下水补给:①稳定;②一般与河流有互补关系
【问题驿站】
1.①自然原因:全球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少; 水资源分布不均(时间和空间)
②人为原因:人口增长,生活用水需求增加;工业、农业发展用水增加; 水的重复利用率低; 水浪费、水污染严重;
2.(1)城市内涝的成因
①降水多;②地表径流增多;③路面硬化,下渗减少。
(2)城市内涝的成因
①改造地下管网:如适当扩大管径;
②增加排涝设施:如建排涝泵站;
③提高透水能力:如采用透水砖,保持绿地面积。
3.①增加地表水的下渗,提高土壤湿度,有利于城市植被生长;
②有利于保持大气湿度,减小局地气温变化幅度;
③增加地下水,提高城市地面负压能力,减轻地面沉降;
④减少地表径流量,降低局地城市涝灾。
【习题演练】
1.答案:C
解析:根据文字信息分析可得,“云气西行”代表水汽输送,“水泉东流”代表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上不竭,下不满”代表地下径流和下渗,对应水循环示意图中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⑤是地下径流,⑥是降水,故选C。
2.答案:B
解析: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通过引水工程到达华北平原,直接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答案:C
解析:发生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是城市降水量较大,加上地面硬化,导致下渗量减少,城市排水困难,引发内涝。对应图示中③较大的时候,④增大,⑨减小,⑤减小,城市内污就会产生,ABD错误,C正确。故选:C。
4.答案:C
解析:①由水汽到地表,表示降水,A排除;②由地表指向地下水,表示下渗,B排除;③由河川、地表径流等指向水汽,表示蒸发,C正确;④是将都市的废水排向污水处理厂,不属于水汽输送,D排除。故选C。
5.答案:B
解析:城市建设硬地面积扩大,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少,所以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②下渗,B正确;①为降水,建设硬地面积扩大对降水的影响不大,A排除;③为蒸发,城市建设硬地面积扩大对下渗的影响更为明显,C排除;④是将都市的废水排向污水处理厂,与城市建设硬地面积扩大不相关,D排除。故选B。
6.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海陆间大循环,把海洋上空的水汽携带到陆地,使陆地水体不断得到补充,故本题选C。
7.答案:(1)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2)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的变率大解决措施是修建水库。
(3)乙区域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循环过程是:海面水蒸发到海洋上空,再由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凝结降水到陆地表面,在地表汇集为地表径流和下渗到地下汇集为地下径流,最终流入大海。
解析:(1)考查水循环的类型,水循环根据发生的位置可以分为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大循环。甲处为内流区,故只参与陆地内循环;乙位于外流区,故参与海陆间大循环,丙位于海洋,故参与海上内循环。
(2)考查水资源的知识,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为供给少、需求量大和利用不合理,水资源短缺的治理措施为开源、节流和降需。我国降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所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东南多,西北少,我国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所以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可以通过修建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匀,通过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
(3)考查水循环的知识,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海洋水体蒸发,夏季风将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乙地遇冷凝结,形成降水,降水在地表形成径流,部分下渗到地下,在地下形成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最终都汇入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