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枣核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0-20 12:1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乡愁余光中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 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枣核
萧乾
萧乾(1910—1999),现代作家、 翻 译家、记者。 蒙 族人,生于 北京。 1929年 进燕京国专修班学习,一 年考 入辅仁 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1935年6月毕业。 1939年他赴英讲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1945年,他从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加拿大东岸转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 1979年8月,萧乾应邀赴美进行访问交流,回国后将自己在美的见闻,写成系列特写《美国点滴》。1980年5月分为10篇先后在《人民日报》连载,《枣核》便是其中的一篇,写于1980年4月。 1999年2月11日,箫 乾病逝于北京。
教学目标:1 体会课文通过朴实的叙事来表现海外华人对故土深切依恋的写法。
2 理解设置悬念的巧妙构思。
3 把握本文的叙事线索。
教学重点: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教学难点:品味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一读课文(听录音)圈点勾画,利用页下注和手头资料(包括词典)解决疑难字词 。
蹊跷( ) 嫣( )红
倘若( ) 山坳( )
机械( ) 镶嵌( )
玛nǎo( ) 殷切( )qī qiāoyāntǎngàoqiàn yīn瑙注音或写出汉字xiè二读课文(默读)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什么来写)
标出段落序号,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层次。(讨论)
捎枣核种枣核得枣核枣 核
 枣核
_枣核
_枣核
_主题
设置悬念如获至宝
加深悬念解开悬念
为解乡愁点明主题
爱国情深索  见话点海外华人对故土的
依恋和思念之情 设置悬念 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作者先把疑问提出来,把矛盾摆出来,直至高潮,再解开疑问,写出结局。
好处: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1、栽杨柳、植睡莲、
2、修北海、
3、月夜追忆北海泛舟的日子
4、索枣核试种枣树(暂未完成)
行动,寄托思乡之情 语言,倾诉思乡之情 身在异国,心系故乡 1.课文围绕枣核设置了哪些悬念?
  ①.背井离乡几十年,故土牵魂夺魄之物多矣,为何单要几颗枣核?
 ②.枣核的用途一问便知,可她偏不正面作答,非让你“等会儿”,这是为什么?
 ③.两个“分手快有半个世纪”的同学不去倾心长谈,为何踏访花园?
2.这些悬念对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何作用?
  当层层设置悬念之后,“她”才道出了枣核的用途:“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的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简简单单几句话,却说出了她“年纪越大,思乡越切”的感情,至此,我们也被她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三.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中花了不少笔墨介绍美籍华人的家庭情况及其居所环境,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反衬思乡之情的强烈,更突出文章的中心)
 2.文章中的美籍华人用那些方式来表达思乡之情?
(索枣核、栽种杨柳、养睡莲、亲手挑选假山石堆叠“北海” 、追忆自己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情景。)
 3. 这篇课文体现了友人思乡的深沉情感,但却未出现“思” 、“恋”一类的词语,速读课文,找出表现友人思乡之苦的情感的词语,体会妙处何在。
(词语如:“殷切” “托” “劈头” “感慨良深” “挑选” “买” “拉” “推” ……)
4.最后一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用议论抒情的方式,概括并揭示了全文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意识很强,民族感情极深的民族。)
枣树 
 课堂总结课文结构  ——点主题——中心思想   文章以枣核为线索,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写作特点:1.以小见大,以物传情。
 
2.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
 
3.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人物深沉的感情。畅所欲言你离家时间稍长一点,你会有什么感受?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感受呢?
积累游子思乡的千古名句: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曹操《却东西门行》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欧阳修《送惠勒归余杭》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崔涤《望韩公堆》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恨以伤怀。
   -- 班彪《北征赋》
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
        --杜甫
吹落了思乡的尘 却吹不落额头的纹 走完了天下的路 才想起回家的门 追上漂泊的人 却赶不上漂泊的魂 做完了想做的梦 仍又颗思乡的心 多少年我不止一次地问 游子地心为什么这样地沉 多少年我不止一次地寻 回家的路上是否绿草茵茵 人生是一粒种 落地就会生根 风吹年华地梦 落叶总要归根回家的人江涛唱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