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二节 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塔里木盆地》这节课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区域。首先,塔里木盆地因其特殊的地形和丰富的资源,在我国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次,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口和城市的分布有着较大影响;最后,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塔里木盆地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节内容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大量地图、数据和图片等使学生了解该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活动式课文则通过让学生阅读图文资料、层层递进,进而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和交通线的分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突出了塔里木盆地能源和资源的开发。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口等特征,对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也具备一定的读图析图及综合分析的能力,但不够熟练,特别是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利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指出塔里木盆地的范围以及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2.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3.了解西气东输,并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4.了解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 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经济发展的大局观;通过对西部大开发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人口、城镇、交通线路分布的关系。
2.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学难点: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意义。
教法学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启发式提问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西北地区,这里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省,是哪个省?还记得新疆的地形结构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就着重认识一下位于新疆南部我国最大的的盆地—塔里木盆地。 【PPT标题展示】 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三山夹两盆”从北向南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
设计 意图 导入环节采用复习导入层层提问,帮助学生回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塔里木盆地的关系,初步确认塔里木盆地的地理位置,并顺理成章地引出本课。
一.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分析 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分析 【教师】看图片,在塔里木盆地中游一个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同学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资料展示: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还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德国的面积)。这里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因此这里人迹罕至,有“死亡之海”之称。 【过渡】由此可见,塔里木盆地是十分干旱的地区,为什么这个地区如此干旱? 【教师】引导学生读书P79页“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和“塔里木盆地位置示意图” 进行思考 【小结】位置和地形使得大洋上的暖湿气流难以到达,因此这里呈现干旱的气候特点 【图片展示】塔里木盆地棉花、葡萄、苹果、香梨等 【教师】尽管塔里木盆地十分干旱,但我们依然能看到棉花、葡萄,等多个农产品,有农产品自然有农业分布,农业分布地区自然也是人类的居住地。 【过渡】如此干旱的盆地,人们究竟居住在哪呢? 【启发提问】 结合《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城镇和交通线路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地图,哪个图例表示城镇?人们居住在塔里木盆地的什么位置? 2.地图中圆圈所代表的城镇与图例中的绿洲是什么位置关系? 3.绿洲的形成与水有关,水源从何而来? (链接塔里木盆地地形图看天山与昆仑山的位置) 4.观察红色线条和黑白相间的线条指什么?交通线路与城镇以及绿洲在分布上有什么联系? 【过渡】同学们继续观察此图,沙漠中心的两条红色线条指的是什么?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两条沙漠公路。 【视频展示】沙漠公路 【过渡】为何在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修建公路呢?目的何在? 答:塔克拉玛干沙漠 学生自学P79页“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图”和“塔里木盆地位置示意图”课本后思考并回答 师生总结归纳: (1)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位置 (2)最大盆地,高山环绕——地形 学生思考后师生共同归纳: 1.人们居住在盆地边缘 2.城镇镶嵌在绿洲之中 3.水源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4.绿洲分布在水源处,城镇形成于绿洲之上,交通线串联各个城镇,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答:①公路 ②因为盆地中有大量的油气资源。
设计 意图 第一部分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以及人口、城镇及交通线的位置关系。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这一内容因讲西北地区时有所涉及,因此这部分主要由学生自主看书,教师通过引导提问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看图读图能力;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城镇交通线分布这一内容的学习,先由农业产品作为一个过渡,这样引出该地人口分布在何处,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并循序渐进的提问,让学生观察出该地人口与交通线分布特点,并建立地形与人口交通线分布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以及对该地有一定的区域认知。
二.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 二、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 展示《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分布》图 1.这里主要的资源是什么?油气资源分布在盆地的什么位置? 2.(资料展示)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储量(板书——油气资源丰富) 3.(新闻链接)塔里木盆地发现石油资源 【过渡】两条沙漠公路的修建让资源走出沙漠,而西气东输工程则是让资源走向全国。下面认识一下西气东输工程。 【活动】读“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项工程主要运输什么资源?采用什么交通运输方式? 2.看图说出西气东输有几条线路,一线工程的起止点是哪里?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划? 3.看图说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起止点,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划? 【教师】西气东输工程不仅线路长,而且投资巨大,仅一二线工程就累计投资超过2900亿元,并且在铺设管道时还要翻过高山、穿过戈壁、跨过黄河、越过沟谷、穿过平原。可以说是历尽千难万险。那么我们国家为什么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这样一项庞大的工程呢? 【探究】建设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 展示“中国东西部能源生产消费比”、“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图”、“三大化石燃料燃烧产物对比图” 学生结合教师所给资料分组讨论: (引导提问:西气东输工程给东西部地区分别带来哪些好处?) 【资料补充】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年输气量为12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9年全国天然气消费量的1/7;二线工程的的修建使得年输气量为300亿立方米。仅一二线工程每年输送的天然气量计算,就可以减少燃煤12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亿吨。 【小结】因此这条横贯祖国东西的能源大动脉,不论从能源供给、经济发展、或是环境的改善等方面都对我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继续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管道经过多个地形区,如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施工条件非常复杂,那么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会不会对沿线生态环境有影响?我国是如何做的呢? 指导学生读下面两个资料 【资料展示】 资料一 2006年,在穿越新疆阿尔金山野骆驼自然保护区过程中,为保护国家珍稀野生动物,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建设对野骆驼及生态环境的影响,西气东输将200公里管道向北平移,线路总长增加了15公里,由此增加了伴行路及管道主体安装投资近1.5亿元。一时间,“管道多花两个亿,也要绕行保护区”成为中外谈。 资料二 西气东输二线建设过程中,为保护古长城,采用地下顶管施工,每处增加近20万元的投入以及不把任何工业和生活垃圾留在现场,甚至连焊接打磨溅落的铁屑都用磁铁吸净的做法,用行动践行了建设者们坚守“除了脚印,什么都不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带走”的承诺。 【教师】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会不会对沿线生态环境有影响?我国是如何做的呢? 【补充】由此可见,我国在工程建设上是非常注意生态的保护,不仅如此,我国还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善塔里木盆地干旱的环境,例如我国用十年的时间修建的这两条沙漠公路,在运输油气资源的同时,也在道路的两旁种植了1800万棵树,在这个死亡之海中的筑起绿色长城。 答:油气资源分布在盆地中心 学生看图后回答: 1.西气东输工程运输油气资源,主要采用管道运输的方式 2.图中有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起点为新疆轮南,东至上海,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 3.二线工程起点为霍尔果斯,南到广州,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湖北、江西、广东等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东部:缓解东部能源短缺问题,优化东部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 西部:发挥西部资源优势,增加就业机会,带动西部经济发展 学生阅读两段材料,找出关键内容 学生回答: 没有影响,资料显示我国修建工程时为保护野生动物将管道向北移动,增加线路长度和投资;不把任何工业和生活垃圾留在现场等。
设计 意图 塔里木油气资源开发内容的学习首先由沙漠公路修建视频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沙漠修路的艰难,从而意识到国家开发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决心,同时通过该地油气资源储量数据以及新闻报道侧面反映出该地油气资源极其丰富。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理解。其次,西气东输工程的学习,重点在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以及生态问题,因学生对这些内容比较陌生,所以教师选取大量资料让学生认识到西气东输工程的庞大以及修建难度,对工程有初步了解,另外通过我国能源结构图,东西部生产消费比等图,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西气东输修建的原因,锻炼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信息的提取能力,西气东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选择两段材料,让学生对祖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堂 总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和了解了西部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感受到了这片干旱的土地上蕴藏的巨大潜力,它是我国经济发展建设的坚实后盾,我们相信在国家的呵护和建设下,这片土地还会继续绽放光彩。
设计 意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区域认知能力,并且通过对国家工程建设的了解,加深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