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写作论证要合理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写作论证要合理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9 20:4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五单元 写作
论证要合理
学习目标
1.学写议论文,观点要统一,论证要严密。(重点)
2.明确观点和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能够支持观点。(重点)
3.使用多种形式的论证方法,使文章结构合理。(难点)
导入新课
在前面的写作实践中,我们已经明白:写议论文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据。除此两点外,写议论文,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使人信服你的观点,也就是要进行论证。
合理的论证要求选用恰切的论证方法,准确阐发论据与观点间的逻辑关联。
论证的主要任务:
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主要解决“为什么”,解决问题主要回答“怎么样”。
好奇心是促进人们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动力。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努力探索,可以使梦想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面对这个神奇美妙而又复杂多变的世界,有的人漠不关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有的人充满幻想,鼓足干劲,孜孜进取。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前者将一无所有,后者将根植梦想,创造出辉煌灿烂的明天。
右边这段话的论证合理吗?为什么?
不合理。
论题是“好奇心”,但后边的论证中,无论是举反面例子,还是举正面例子,都强调“进取”,完全脱离了“好奇心”这一中心,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写作指导
论证要合理
要合乎逻辑,材料选择合理
论证必须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
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要和论点之间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
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根据内容的需要来选择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
论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
可采用的结构模式有:总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等
磨难,能历练人生。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修改: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语段示例
语段经过修改后,结合不同人物的不同背景,加以适当的分析,加强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写作练笔
片段写作
《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200字左右。
1.可以用相关事例、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论证题目中的观点。 2.要对所用的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不要只是简单的“观点+材料”。
提示:
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
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高尔基有言:“要想把问题弄清楚,就不要急着去相信,知识的力量就在于怀疑。”如果没有怀疑精神,笛卡儿屈从于权威,就不会在科学和哲学领域取得辉煌成绩;如果没有怀疑精神,伽利略不会在比萨斜塔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就不会揭开物体运动的秘密;如果没有怀疑精神,钟南山院士就不会大胆质疑,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肯定有人传人现象,从而为改变抗疫进程立下大功。怀疑精神对于治学就如氧气之于生命,失去了怀疑,学问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可能。
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引用名言,增强说服力。
举例论证。从反面以假设的形式列举三个事例,形成排比,有力地论证观点。
类比论证。将怀疑与学问类比于氧气和生命,令人信服。
一、俗话说:“知足常乐。”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600字。
1.在标题或者文章的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3.注意对运用的材料进行分析,突出材料对观点的支撑或证明作用。
提示:
写作实践
范文展示
知足者,常乐也
知足者,常乐也。
知足,是一种平和的人生境界,即对己对人皆不强求;常乐,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对事对物皆有包容。
当然,知足常乐者,并不是说这个人要安于现状,没有追求,没有理想,而是要懂得适可而止,懂得取舍,懂得放弃,毕竟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艳羡富人们的生活,极力遮掩自己的贫穷,对于勒的态度也完全建立在金钱之上,毫无亲情可言。因此,他们的人生注定不会常乐。
开篇亮明观点,引出下文的论证。
进一步阐释了“知足”“常乐”的内涵。
列举《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的事例,分析点评独到新颖,既抓住小说深刻的主旨,又符合本文的立意需求,从反面论证了知足常乐的观点。
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面对仕途不顺,宏图难展,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乡野山林中,找到了人生乐趣。其田园诗作因传递出来的悠然达观的人生信条而传唱千古。鼎鼎大名的诗仙李白,据传曾得“贵妃磨墨”“力士脱靴”,可一生壮志难酬、不得重用,仍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达观之句,在周游四海、浪迹天涯中,将诗意尽情挥发,成为唐诗史上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被林语堂先生称为“无可救药的乐天派”的苏东坡,一生坎坷,正如其《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的自白:“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不断被贬谪的命运,并没有阻挡东坡居士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遂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超脱的胸襟。
列举陶渊明、李白、苏轼的事例,从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精神品质方面展开论述,由命运的坎坷与精神的豁达的鲜明对比,从正面论证了知足常乐的观点。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那么我们不妨“常想一二”,因为知足者,常乐也。
引用俗语,照应开头,深化观点。
名师总评:本文开篇即点明自己的观点——知足者,常乐也。然后小作者先列出菲利普夫妇不知足的事例,从反面加以分析论证。接着又举出陶渊明、李白、苏轼的事例,从正面论证自己主张的平和、不强求、豁达,即知足常乐的观点。最后引用俗语,点题且照应开篇,整篇文章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整,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二、中国有句古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驳论文。不少于600字。
1.梳理驳论的写法,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来批驳,同时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 2.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最好有事实论据,也有道理论据。 3.根据你的观点和材料列一个提纲,与同学交流,互相补充论据,在此基础上完成作文。
提示:
范文展示
近墨者未必黑
古语“近墨者黑”强调了不良环境会改变人的好品性,在我看来却不尽然。此“墨”即周围环境,能够影响人,但绝不可能是使人改变的绝对条件,因为一个人的特质并非由外界赋予,而是由内心决定。若是坚守住内心,那么我想,就算“近墨”也未必“黑”。
强大的心志足以抵制外界的纷扰尘嚣。其实更多的时候,人未必能够选择环境,身边的人、事、好、坏,并非能顺应己愿。如果真的近墨者黑,那么世界早已污浊不堪了,又何来的坚守与原则呢?所以总有人能够近墨而不黑,若是愿意,也总能够“出淤泥而不染”,而这“不染”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一颗不受侵扰的坚定的心。
先树靶子,顺势反驳对方的观点;
然后正面立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代清官海瑞,偏偏处在明中后期那样一个开始走向腐朽的时代。身边的官吏守旧、自私、懈怠,而他,之所以被传为千古佳话,正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墨色染尽”的年代依旧两袖清风,励精图治。他敢违众人而上,不畏成为众矢之的,是坚定的心志成为他前进的动力。海瑞,是个近墨者,但他在那样一个黯淡的时代,用他的原则和他的坚持,使自己置身于官场的黑暗之外。让我们清楚地看见,近墨者未必黑。
永远不会忘记汨罗江畔高歌“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宁愿生命同江水一同逝去,也不违心成为时代的附庸。他不妥协,不退却,坚守自己的原则。他的一跃,是这个近墨者生命中的一抹亮色。他用自己传奇的一生告诉我们,近墨者未必黑。
举例论证,论述严谨。
古今中外,多少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不灭之光,他们之所以傲然独立,是因为他们和环境的截然不同。人为心生,心志的强大与否,决定了一个人是洁身自好或是同流合污。心志足够强大,不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为外界纷扰迷乱视野,迷失方向,这才算是一个真正独立的人。
不难看出,即使近墨,只要坚守自我,培养心志,就能够使自己傲然世外。自我价值的发现、心性的建立,才是决定一个人品性的关键,而周围环境往往起不到颠覆品性的作用。我们没有理由怨天尤人,抱怨环境不好,我们有理由相信,近墨者未必黑。
前后照应,结构缜密。
重述论点,发人深省。
名师总评:这是一篇驳论文,作者有“驳”有“立”,以“立”为主,论证了“近墨者未必黑”的观点。文章以古语开篇,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近墨者未必黑;然后运用讲道理、摆事实等方法分析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论点;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深化论点,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真题在线
(2021四川凉山)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抗美援朝中保家卫国的“最可爱的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事业奉献一生的邓稼先,宁愿倒下去也不愿屈服的闻一多,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独自在风雨中找到鸭子的杜小康,传承美好品德的“梨花姑娘”,甚至是“走一步,再走一步”能克服障碍、突破自我的所有的凡人,他们也都是了不起的。
要求:请以“了不起”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真题解说】先审题。这则材料先引用习主席新年贺词中的一句话,再通过具体事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话题。这些人物事例有现代的,如闻一多,有当代的,如邓稼先等;有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段的,有战士、科学家、普通人;有现实中的人物,如抗美援朝战士;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如杜小康、梨花姑娘。他们身上有着各种美好品质,或者是对国家的热爱与忠诚,或者是为事业无私奉献,或者是跨越艰难的成长,或者对美好品德的坚守,又或者是克服障碍、突破自我。这些就是“了不起”的内涵,也是习主席说的“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的原因。
再看立意。本次作文立意取决于你写的内容。如果是歌颂某类人的“了不起”,他们的精神品质就是立意;如果想写得有深度,可以深入思考,这些人为何“了不起”,如何做到“了不起”,给我们的启迪是什么,这样作文的立意就可以是“平凡人也可以了不起”“要做一个了不起的人”等等。
最后看思路。可以写成记叙文,选取自己身边亲身经历的事,或者熟悉的人,通过他们的言行做法来体现“了不起”的主题;也可以写听到的或看到的,重在突出人物的表现以及对自己心灵的触动。当然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或者散文,议论文要通过大量事例来证明观点,注意选取事例要典型,要有代表性,也可以写成递进式结构,深入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谈对自己的影响和启迪;写成散文要注意材料的多样性和线索的清晰性,“了不起”就是一条明晰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