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习题课件(图片版 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习题课件(图片版 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9 23:42:35

文档简介

(共10张PPT)
/
一、读拼音,写字词。
xun
xiang
shu
1.论比爬树,小狗比小猫就

色多了,不得不投
降认输
yuan



2.这次我有

来到了

山,必须
等到日

来临,
feng
才能看到山

最壮观的景象。
三、先解释加点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
诗句意思:最可爱的是九月初三之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
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识:知道、认识
此:这
诗句意思: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
五、默写《题西林壁》,并按要求填空。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
苏轼。前两句写了作者
从正面
、侧面
不同的角度,处在远
、近、
高、
低不同位置观看庐山
的感受。
2.诗人认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诗中的原句
回答
c
只缘身在此山中。(共20张PPT)
/
二、读拼音,写词语。
xuan i
ze
zhù
zhi
蟋蟀
选择
住址
是认真的,不像其他昆虫挑
dòng xue
da
ting
洞穴
那么随便。它通过自己的挖掘,设计出
大厅


shi
bi
jiào
卧室
,约两寸深。在劳作过程中,它的钳子功劳比较
大。
三、选词填空。
柔弱
柔和
柔软
1.练杂技的大姐姐身体很(柔软)。
2.蟋蟀的挖掘工具很(柔弱)。
3.(柔和)的微风摇动着树叶。
隐藏
隐蔽
隐含
4.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5.我听出他的话中(隐含)着深深的歉意。
6.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四、下列句子都描写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它们分别是从什么方面来描写
的?请选一选。(填序号)
A.内部特点
B.外部特点
C.住宅的选址
1.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C)
2.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3.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快牙提升
六、按要求写句子。
1.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用加
点的词造句)
人总会有许多不如意,要学会随遇而安。
2.蟋蟀用柔弱的工具建造这样的住宅,真可
以算得上是伟大的工程。(改为反问句)
蟋蟀用柔弱的工具建造这样的住宅
难道算不上是伟大的工程吗?
3.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修改病句)
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
七、课内语段精读。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
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
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秀
优),并且有(温柔温和)的阳光。它不
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
一点儿一点儿(挖摒
发掘)的,从大厅一
直到卧室。
1.用“、”选择括号里用得恰当的词语。
2.把选段中的拟人句画上“
3.“随遇而安”的意思是
能适应各种环
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感到满足;蟋蟀
“不肯随遇而安”具体表现在①
慎重地
选择住址
不利用现成的洞穴,自
己一点儿一点儿地挖掘
4.蟋蟀选择住址的条件是
排水优良

有温和的阳光
醇勇敢闯关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荷兰鼠
不久前,我姑姑从北京带回来一只荷(共21张PPT)
/
二、读拼音,写字词。
giao

zhan
快瞧
!我家的爬山

在房顶上已经
了一大片
nen

ceng ceng die
die
地方,嫩绿
的叶子
层层叠叠
地在墙上铺得很
jūn
yun
kòng
xi
均匀
,叶与叶之间没有一点儿
空隙
三、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新鲜:A.食物没有变质B.植物(如花朵等)没有枯萎
C.少见的,稀罕的D.(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B
2.环城绿化带使市区的空气变得新鲜。
D
3.小学生会用电脑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
四、选词填空。
巩固
牢固
坚固
1.这座小石桥很(坚固)耐用。
2.学习了新知识,我们还要及时(巩固)。
3.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缩句)
墙上是爬山虎。
2.那些新叶子均匀地铺满了整个墙。(改为“把”字句)
那些新叶子把整个墙均匀地铺满了。
3.爬山虎的细丝长在茎上。(改为比喻句)
爬山虎像蜗牛触角一样的细丝长在茎上。
快乐.提升
合●●
●●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先介绍了爬山
虎的
生长位置,再介绍爬山虎的
叶子
脚的特点,最后介绍爬山
虎往上爬
的过程
2.“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好看得很。”句中的“漾”字说明满墙的叶
子像波浪一样随风起伏
,使句子具
有动态美。
3.叶尖
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均匀,没有
重叠起来的,也不留
一点儿空隙
七、课内语段精读。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
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
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
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
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
虎的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注意
-(留意)
知道—(晓得)
2.按要求写词语或语句。
(1)爬山虎脚的样子:枝状的六七根细

(2)爬山虎脚生长的地方:茎上
(3)爬山虎脚的颜色:嫩红
3.联系全文选一选。(填序号)
A.细心观察
B.连续观察
(1)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
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B)
(2)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
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
角。
(A)(共7张PPT)
/
【练笔】写一写,根据提示将下面的习作补充完整。
怎样把蜗牛唤醒
雨后,我在院子里捉了几只蜗牛。我把它们带回了家,(我是怎样处理蜗牛的?)看见蜗
牛在壳里睡觉,心想怎样才能把它唤醒呢?
于是,我开始做试验。我把蜗牛放在杯子里,用泥土把它们埋了起来。过了大约十分钟,我
用铲子把泥土挖开,眼前的现象让我十分吃惊一蜗牛壳里空空的,没有任何蜗牛的迹
象(蜗牛跑哪去了?)我不甘心,决定重新开始。我倒了一杯开水,
轻轻地把蜗牛放下
去。可是当我把它拿出来时,它已经奄奄一息了。(用开水后蜗牛的反应。)那就用冷水吧!
我又把蜗牛放到倒了冷水的杯子里,过了一会儿,我发现蜗牛的身体慢慢地伸了出来,并沿

杯壁向上爬。(通过实验发现唤醒蜗牛的秘密。)(共14张PPT)
/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B)
A.叶柄(bin)
布置(zh)
B.蜗牛(wō)
慎重(shen)
C.倾斜(ging)
茎叶(jing)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
A.重叠不费功夫
B.平坦引人注意
C.搜拾豪不可惜
D.痕迹随遇而安
二、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塘厩
三、读下面两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每
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逐渐”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
儿变成灰色的。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
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
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最多”说明蟋蟀的住宅不超过九寸深。
四、把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
1.立了秋,把扇丢
2.二八月,乱穿衣
3.夏雨少,秋霜早
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五、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一)6月28日
燕子已经不衔泥了,它们往窝里衔干
草和绒毛,铺垫子。真没想到,它们把全部
建筑工程估算得这么周到一原本就应该
让窝的一边比另一边建得快一些!雌燕子
把窝的左边堆到了顶,雄燕子的右半边窝
却始终没有堆完。这么着燕子窝就成了一
个有缺口的泥圆球,右上角留了一个洞口。
不消说,它们的窝就应该是这样的

这就是家的大门啊!要不然,这对燕子可
怎么进它们的家呢?我当初骂雄燕子懒,
看来是冤枉它了。
今天是雌燕子头一次留在家里过夜。
(二)6月30日
窝做好了。雌燕子老待在窝里不出
门,大概是产下第一个蛋了。②雄燕子不
时给雌燕子衔一些小虫来,还不停地唱歌,
欢天喜地、叽叽喳喳地说着贺词。
第一批贺客一那一群燕子又飞来
了。它们一只一只地打窝旁飞过去,向窝
里张望着,在窝前扑棱着翅膀。这时女主
人的小脸正探出门外,说不定它们在吻着
这位幸福的女主人呢!客人们叽叽喳喳热
闹了一阵子,就散了。
猫时常爬上屋顶,从梁上往屋檐下张
望。它是不是在焦急地等待窝里的小燕子
出世呢?
选自苏联比安基的《森林报·夏》,王
汶译,有改动
1.你认为下列说法对吗?对的打“”,错
的打“X”。
(1)燕子筑窝的第一道工序是衔泥,然后
才是铺垫子
(/
(2)燕子窝的左右两边建得不均匀,是因
为雄燕子和雌燕子的努力程度不同。
(X)
(3)燕子窝通常建造在房屋的梁上。
X
(4)猫时常来窥探,是因为对燕子窝里的
小生命垂涎已久。(共5张PPT)
/
【主题阅读】
爬山虎的脚
蒋林霖
奶奶喜欢种花草,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四季花开不断。然而,奶奶最喜欢的还数那
爬山虎。
爬山虎爬满了院内的西墙。那些长大的叶子,绿得那么新鲜,铺得那么均匀,(
)没有重
叠,()不留一点缝隙。远远望去,就像一堵绿色的墙,更像一条绿色的挂毯。
我从小就在奶奶家长大。一次,我不小心被爬山虎的藤绊倒。我爬起来,气呼呼地把爬山
虎的藤往下乱拉乱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扯断几根藤,露出一片空白。可过了几天,叶子又填
满了空白,我不服气又去拉。这时候,奶奶看见了,乐呵呵地说:“乖乖,别扯了,那爬山虎可凶
呢!它的脚牢牢地巴住墙哩!”
“咦,爬山虎还有脚?”我新奇地叫奶奶指给我看。奶奶扒开爬山虎的叶子,指着里面对我
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你看,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的就是脚。它的脚原来是枝状
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都是嫩红的,形状像蜗牛的触角。那些丝触墙时.变成鲜红的小圆片巴
住墙,使浅红的嫩茎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一个劲儿地向上攀登
我瞪大眼睛,听着奶奶绘声绘色的描述。
停了一会儿,奶奶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要记住,做人就要像爬山虎那样,脚踏实地,一步
一个脚印儿向上攀登,才能不断进取啊!”听了奶奶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我
也爱上了爬山虎。
(选自《钓星星的小老鼠》)
1.“绘声绘色”的意思是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2.文章括号中应填写的关联词语是(B)
A.虽…但…
B.既…也…
C.既…又…
D.尽管…还…
3.从文中找出描述爬山虎的脚的句子,用“一”画出来。
4.作者描写爬山虎爬墙时,分别使用了
巴、拦、触、贴等表示动作的词语。
5.你最喜欢什么植物?试着描述一下。
示例:我最喜欢含羞草。含羞草像一个害羞的姑娘,我的手指一触碰它那绿色的叶子。它
就害羞地合拢起来,枝条也跟着低垂下来,好像不敢见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