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头像老虎不是虎,
脚穿软鞋捉老鼠,
夜里眼睛圆又大,
说话好像小娃娃 。
猫
郑振铎
第一课时
速读课文 整体把握
2、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本文写了__________的故事。
1、自行掌握积累生字词的音形义
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1---2):写养第一只猫的经过。
第二部分(3--14):写养第二只猫的经过。
第三部分(15--34):介绍第三只猫的故事。
明确目标和学习方法
说读
说猫、说人、说文
说读活动任务:
一、说猫的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
二、说人的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
三、说文的立意之高和启示之深
说猫的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
说读活动一
再读课文,要求:
1.用圈点勾画法找出有关描写猫的内容。
以“我说第( )只猫,第( )只猫( )”为开头来说猫的故事。
要求:1.语言简洁,力求形象。
2.时间不超过2分钟。
(提示:从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等角度。)
说读活动一
说猫的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
评价第三只猫
忧郁懒惰可怜猫,
少时被弃大无好;
受冤客死别家瓦,
只因凝望芙蓉鸟。
继续阅读有关养猫之乐的文字,看看养猫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
说读活动二
说人的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
养猫之乐
乐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新鲜和快乐;
乐在让我感受到夜晚睡眠的安宁;
乐在让我感受到如家人一般的温情。
2.自由朗读与失猫之痛、作者的沉痛心情有关的句子。(边读边划课文)
说读活动二
说人的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
失猫之痛
第一只:酸辛
第二只:怅然、愤恨、诅骂
第三只:十分难过、更难过得多
前两只:痛惜 第三只:痛悔
3.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但它亡失之后,“我”却“更难过得多”。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我”冤枉了它吗?
不仅仅是因为“我”冤枉了第三只猫,更令“我”难过的是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被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却无法辩诉,最后死在邻居家的屋脊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这只猫的死到底是谁的责任?
说读活动三
说文的立意之高和启示之深
1、课堂小辩论:
辩题: 正方:作者的责任
反方:猫自己的责任
立意与启示
要做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人;
凡事不能单凭印象,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
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1、作者给我们的启示:
立意与启示
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人的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2、猫给我们的启示:
第二课时
赏析文章的语言和写作技巧。
主 题 理 解:
1、把“我”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
表现“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我”是一个善良的、正义的、严于自省的、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
或者“做人的道理”:人们应平等公正地
待人接物,
不能主观臆测,妄下断语,以致伤害无辜。
2、把猫的不幸遭遇看作描写的侧重点,本文的主题是:
不断进 行自我完善
努力拼搏,奋发向上。
你想得到幸福吗 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
情感揣摩
(3)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到:“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案:第二只猫丢失后,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缺德的人叫人痛恨。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反而触发自己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
【知识链接】
对比手法的运用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猫》一文就按对比手法写了三只猫及“我”对三只猫的情感。
语言品析
本文的语言,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有的生动,有的朴实,还有的运用了一些细致真切的心理描写。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对相关语句进行品析。
【示例】选句1: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思维点击:分析这个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和词语的准确性上进行品析。如“滚来滚去”用词准确,写出了猫活泼可爱的特点。
赏析: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猫的形态,“滚来滚去”用词准确,与“白雪球”相照应,更显出猫的活泼可爱。
选句2: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直接抒发愉悦之情,“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说明作者花费时间之长,对小猫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选句3: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里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我”为第一只猫的病死而难过、酸辛。
选句4: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句话表现了“我”失去猫的怅然,对恶人的愤恨!
(读一读,找一找 你还能找出哪些喜欢的语句?请具体分析后和同学交流。)
散文中常有一些句子在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能显示文章主旨或观点,暗示作者的情感或思想,传达重要信息或资料,对文意等方面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中考常见考点之一是体会重点语句的含意及作用。
写法探究
跳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特点?
1.抓住事物特征,生动的细节描写。
2.对比烘托。
3.心理描写
4.设置伏笔。
5.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作品中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极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拓展延伸
假如你就是那第三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语言要符合身份和地位)
示例:主人,您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我真的没有偷吃鸟,我久久凝望着它们,只是出于好奇心,没有一点不轨的图谋。只是你不分青红皂白打了我一通,深深地伤了我的自尊。我真的是被冤枉的,请您相信我,好吗?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同学们,不论走到哪里,你们一定要让自己成为最好的——最绿的小草,最纯的水滴,最亮的星星……
让我们都心怀愧疚,心怀自责,反思自己吧!
让我们都满怀宽容,满怀平等对待一切生命吧!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