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19 22:1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第3节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
一、填空题
1.潜艇上要安装声呐来探测水中目标,它是利用   波来工作的,但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却不用声呐来探测周围目标,原因是   .用录音机记录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听,播放出来的声音和你直接听到自己的声音不相同,这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引起这一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2.目前,在南京大屠杀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悼念活动中,急促的警报响起后,行人驻足,车辆行驶,人们在同一时间为遇难同胞默哀,这是因为警报声传递了   .“急促”说明了警报声的音调   .
3.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   ;若一次闪电发生后经过4s听到雷声,雷声发生在    m远的地方.(声速为340m/s,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
4.图中的吼猴是世界上叫声最响的动物之一,它能以雷鸣般的吼声警告其他动物不要侵犯它的领地.这里的“雷鸣般”描述的是声音的   ,吼声起到警告作用说明声音能传递   .
5.超声波型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将水打散成细小的颗粒,再利用风动装置,将这些小颗粒吹到空气中,以改善室内湿度的一种装置,它说明超声波能够传递   .通过B超可获得人体内脏各器官的各种切面图形,这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   .
6.(1)利用超声波探伤碗的裂痕,(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3)通过声学仪器接受到自然灾害的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4)利用超声波击碎结石.以上事列中,属于传递信息的是   ,属于传递能量的是   .
二、选择题
7.用超声清洗器清洗眼镜是利用了超声(  )
A.方向性好 B.穿透能力强 C.传播距离远 D.破碎能力强
8.一个人站在两个平行的峭壁间的山谷中放一枪,在0.5s和1.5s后听到前后两次回声,若当时的声速为340m/s,则此峡谷之 间的宽度为(  )
A.170m B.340m C.510m D.680m
9.星光中学有一个l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吴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
A.乙和丁 B.甲和乙 C.丙和丁 D.甲和丙
10.利用“B超”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人体内脏器的情况,这是因为(  )

A.“B超”声波的频率很高
B.“B超”声波的能量很大
C.“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在脏器上发生反射,反射波带有信息
D.“B超”声波进入人体可穿透内部脏器治病
11.人耳能分清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至少0.1s,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想分清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应(  )
A.大于34m B.大于17m C.等于17m D.等于37m
12.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 。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
A.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
B.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
C.汽车的速度约为 26.15 m/s
D.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3s
三、实验探究题
13.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
(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不变,只改变充当   ,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表;
反射面材料 大理石 玻璃板 木板 棉布 毛巾 海绵
反射声音的强弱 最强 强 强 较强 弱 几乎听不到
(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选题“有关”或“无关”),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   ;
(4)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   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
14.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甲乙两幅图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2)在进行丙图所示实验时,某同学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时,听到的铃声逐渐
    ;由此现象可以推理得出:    

(3)若小明击打鼓面发声1.5s后听到了回声,那么小明距离障碍物是
    米;
(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为了研究声音的特性,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并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实验内容:小明同学利用该实验装置可以进行两个实验内容的探究,分别是:探究音调和
    的关系、探究     和振幅的关系。
四、计算题
15.一辆汽车以每秒25m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4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40m,则
(1)鸣笛处距山崖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五、科普阅读题
16.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000Hz~30000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   Hz到   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8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是   m;(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测量物体间的距离,原因是   。
答案
1.超声;月球表面没有空气;音色;声音的传播介质不同
2.信息;高
3.信息;1360
4.响度;信息
5.能量;信息
6.(1)(2)(3);(4)
7.D8.B9.D10.C11.C12.A
13.(1)反射面材料
(2)有关;在其它条件相同时,表面松软的物体反射声音性能较差
(3)用灵敏仪器代替人耳测量反射声音的大小
(4)大理石
14.(1)介质 (2)变小;真空不能传声 (3)255 (4)频率;响度
15.(1)解:根据 可知,笛声传播的距离s1=v1t=340m/s×4s=1360m
汽车行驶的距离s2=v2t=25m/s×4s=100m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2s=s1+s2
可以计算得,鸣笛处与山崖的距离为
答:鸣笛处距山崖730m;
(2)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s-s2=730m-100m=630m
答:听到回声时,距山崖630m。
16.(1)10000;20000
(2)6000;变大
(3)不能;因为月球上是真空的,而真空不能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