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东汉
隋朝
魏
蜀 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魏晋南北朝
温故知新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 难点:科学家祖冲之
1.了解《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及地位;科学家祖冲之及圆周率;
2.了解王羲之和《兰亭集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基本历史史实;
3.思考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阶段的时代特征有着内在联系。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科学家祖冲之
书法、绘画与雕塑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学习目标】
领域 时代 人物 成就
农学 北朝
数学 南朝
书法 曹魏
东晋
绘画 东晋
雕刻 北朝
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贾思勰
《齐民要术》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楷书《宣示表》
锺繇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知识的分类整理。
益都(今属山东寿光)人。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
贾思勰
“齐民”指一般群众,一般老百姓;
“齐民要术”含义为一般群众(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齐民要术》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北朝】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贾思勰青年时代,正值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高峰,太和九年(485年)实行均田制,把无主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农业的发展,为贾思勰撰写农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成书背景
作品目录
卷一:耕田、收种、种谷各1篇。
卷二:谷类、豆、麦、麻、稻、瓜、瓠、芋等13篇。
卷三:种葵(蔬菜)、蔓菁等12篇。
卷四:园篱、栽树(园艺)各1篇,枣、桃、李等果树栽培12篇;
卷五:栽桑养蚕1篇,榆、白杨、竹以及染料作物10篇、伐木1篇。
卷六:畜、禽及养鱼6篇。
卷七:货殖、涂瓮各1篇(酿造)、酿酒4篇。
卷八、九:酿造酱、醋,乳酪、储存22篇,煮胶、制墨各1篇。
卷十:非中国(指北魏以外)物产者1篇,记热带、亚热带植物100余种,野生可食植物60余种。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材料研读: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思考:材料体现了贾思勰的哪一观点?
采捃(jùn,收集)经传,爰(yuán)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齐民要术·序》
思考:贾思勰是如何写成《齐民要术》的?
因地制宜,不误农时,遵循自然规律。
整理古书中记载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言语,汲取农民的经验,自己进行生产实践
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文,我们可以学习贾思勰的哪些精神?
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冲之割圆,当时独绝。作《大明历》。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馀里。于乐游苑造水碓磨,武帝亲自临视。又特善算。永元二年卒,年七十二。着易老庄义,释论语、孝经,注九章,造缀述数十篇。
——《南齐书·祖冲之传》
华罗庚:“祖冲之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并且还是一位文学家。
数学:1.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
2.《缀术》
天文历法:《大明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机械制造: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
二、科学家祖冲之
西汉 刘歆 3.1547
东汉 张衡 3.16
曹魏 刘徽 3.14
南朝 祖冲之 3.1415926
我国古代对圆周率的研究:
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爱因斯坦
二、科学家祖冲之
指南车
千里船
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
日行百余里
水碓磨
舂米、磨面
二、科学家祖冲之
早期图画文字
晚期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成型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
想一想:我国古代字体的演变过程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物质条件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
持久发展
社会背景
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东汉以后 ,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欣赏的艺术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书法艺术的发展
《宣示表》
胡昭 胡肥锺瘦(曹魏)
西晋 设置书博士,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字体。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锺繇(151年-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长葛东)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推动了楷书(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
性好鹅,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七岁学书,十二岁习笔法,每日临书不辍(chuo),终身练笔不止,用池中水蘸笔习字,染黑了一池水。尔后,他遍访名川大山,学习各家书法,并领悟到博采众长之后必须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从此创出自家体。
——《王羲之的魏晋风度与书法境界》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兰亭序》摹本(局部)
王羲之与《兰亭集序》
行云流水,酣畅自然
极富变化,神采各异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书圣
欣赏图片
天下第一行书
魏碑(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特点: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比丘道匠造像题记》
《张猛龙碑》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顾恺之传》: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恺之博学有才气,尤善丹青,图写特妙,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年六十二,卒于官,所著文集及《启蒙记》行于世。
——《晋书.顾恺之传》
《女史箴图》局部
《洛神赋图》局部
顾恺之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绘曹植于洛水遇美丽的仙女洛神的浪漫故事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洛神赋图》取材于民间流传的洛神与陈留王曹植之间的爱情故事。画中所描绘的洛神端庄美丽,时而徜徉于水面,“凌波微步”;时而飘忽遨游于云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含情脉脉,仪态万千。
《洛神赋图》局部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背景: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
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
保留印度风格
宽袍大袖、笑容温和
汉化特征明显
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雕刻技术,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特点,北魏迁都洛阳后,又深受汉文化影响。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水经注》形容三峡情景: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评价:是一部内容非常系统、丰富的古代地理学著作,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四、郦道元和《水经注》
领域 时代 人物 成就
农学 北朝
数学 南朝
书法 曹魏
东晋
绘画 东晋
雕刻 北朝
祖冲之
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贾思勰
《齐民要术》
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楷书《宣示表》
锺繇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课堂小结
连连看
东晋
南朝
北朝
北魏
祖冲之
郦道元
贾思勰
王羲之
顾恺之
范缜
《兰亭序》
《洛神赋图》
《水经注》
推算圆周率
《神灭论》
《齐民要术》
1.北方民族大融合,
促进了民族间艺术的交流和发展 ;
2.南方经济的开发,
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3.佛教的广泛传播对我国的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合作探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艺术大放光彩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
1.《齐民要术》是一部( )
A.地理学专著 B.农学著作 C.数学专著D.医学著作
2.小明同学的理想是长大后象袁隆平、李振声一样,成为一名农业专家。下列人物中能给他最大启发的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郦道元 D.王羲之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 )
A.顾恺之 B.祖冲之 C.贾思勰 D.王羲之
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形容的是( )
A.王羲之的书法 B.顾恺之的绘画 C.云冈石窟的浮雕 D.龙门石窟的浮雕
5.北魏统治者修建石窟、佛像的目的是( )
A.宣扬佛教 B.弘扬艺术 C.发展旅游 D.迫使人民信教
随堂检测
B
B
B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