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氯气与碱的反应 氯离子的检验 课时训练
1.(2022高一下·镇巴县期中)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描述正确的是( )
A.漂白粉在潮湿空气中反应生成HClO,HClO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C.氯水放置数天后pH减小,说明氯水吸收了空气中的CO2
D.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棕黄色的烟是FeCl2
【答案】A
【解析】A.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弱,漂白粉中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则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A符合题意;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程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不符合题意;
C.氯水放置数天后pH将变小,氯水中次氯酸分解生成了盐酸,酸性增强,C不符合题意;
D.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棕褐色的烟是FeCl3,D不符合题意;
2.(2022高一下·镇巴县期中)“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洁厕液(主要成分为HCl)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清洁用品,二者混合使用会产生毒气(Cl2)。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推测,下列关于Cl2性质的猜想正确的是( )
A.只有氧化性 B.只有还原性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HCl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Cl2中Cl元素化合价为0,氯元素化合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Cl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2021高一上·惠阳期末)广州地区的自来水是采用氯气消毒的,为了检验Cl-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石蕊溶液 B.四氯化碳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答案】D
【解析】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l-,可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含有Cl-。因此检验Cl-的存在时,应选用AgNO3溶液,D符合题意;
4.(2021高一上·沭阳期中)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在加压的条件下,氯气转化为液态(成为液氯),可储存于钢瓶中。某化工厂的液氯泄露,消防人员喷洒石灰水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氯的主要成分为氯水
B.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将人群朝顺风向疏散
D.用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答案】B
【解析】A.液氯的主要成分为Cl2,故A不符合题意;
B.液氯泄露,喷洒石灰水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B符合题意;
C.氯气有毒,氯气泄漏将人群朝逆风向疏散,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氯气泄漏时用浸有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故D不符合题意;
5.(2021高一上·浙江期中)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正确的操作是( )
A.取样,滴加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样,先加盐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C.取样,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取样,加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看白色沉淀是否消失
【答案】C
【解析】A.碳酸根离子也能够与银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氯离子,A项不符合题意;
B.加入盐酸酸化,溶液中引进了氯离子,无法证明原溶液中是否存在氯离子,B项不符合题意;
C.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是氯化银,能证明原溶液中含氯离子,C项符合题意;
D.检验氯离子时,先加入硝酸银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加入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不能证明原溶液中是否存在氯离子,D项不符合题意;
6.(2022高一下·浙江期中)下列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A. B.84消毒液
C.漂粉精 D.等物质的量的和的混合气体
【答案】D
【解析】A.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褪色,故不选A;
B.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褪色,故不选B;
C.漂粉精(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褪色,故不选C;
D.等物质的量的和的混合气体溶液品红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和盐酸,盐酸、硫酸都没有漂白性,不能使品红褪色
7.(2021高一上·无锡期末)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得的消毒液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该消毒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混合物 B.有效成分为NaCl
C.暴露空气中会变质 D.杀菌消毒时体现有效成分的强氧化性
【答案】B
【解析】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A.据分析,制得的消毒液属于混合物,A不符合题意;
B.该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具有强氧化性的NaClO,B符合题意;
C.NaClO暴露空气中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见光分解的HClO而变质,C不符合题意;
D.杀菌消毒时体现有效成分NaClO的强氧化性,D不符合题意;
8.(2021高三上·松江期末)关于漂粉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备
B.漂粉精在空气中会变质
C.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aCl2
D.漂粉精溶液有碱性与强氧化性
【答案】C
【解析】A.漂粉精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备,A不符合题意;
B.漂粉精在空气中易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而变质,B不符合题意;
C.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Ca(ClO)2,C符合题意;
D.漂粉精溶液次氯酸钙是弱酸强碱盐显碱性,次氯酸根具有强氧化性,D不符合题意;
9.(2021高一上·龙岗期中)水质检验员是指对各类水样进行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处理某处污水处理厂的水样时,水质检验员取适量被检测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HNO3酸化,再滴入几滴AgNO3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则判断该溶液中含有( )
A. B.Ca2+ C. D.Cl-
【答案】D
【解析】A. 跟硝酸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无沉淀生成,故A不选;
B.Ca2+和硝酸以及硝酸银都不反应,故B不选;
C.Ag2SO4微溶于水,溶于硝酸,所以滴入硝酸银溶液,看不到白色沉淀,故C不选;
D.Cl-和Ag+能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的AgCl沉淀,故D选;
10.(2021高一上·辽宁期中)氯气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其水溶液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反应中NaClO表现还原性
B.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实质是
C.氯气有毒,在通风橱中制备氯气可以消除氯气的污染
D.一旦发现氯气泄漏,可采取用蘸有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自救
【答案】D
【解析】A.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其水溶液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反应中NaClO表现氧化性,A不符合题意;
B.Cl2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实质是Cl2+ 2OH-=Cl-+ClO-+ H2O,B不符合题意;
C.氯气有毒,在通风橱中制备氯气可以防止中毒,但不能消除氯气的污染,C不符合题意;
D.肥皂水显碱性,能一定程度吸收氯气,且肥皂水碱性弱不会腐蚀灼伤口鼻,故一旦发现氯气泄漏,可采取用蘸有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自救,D符合题意;
11.(2022高一下·南京期末)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红色布条上滴加几滴新制氯水,红色布条褪色 新制氯水有漂白性
B 向FeCl3溶液中滴加维生素C溶液,溶液变为浅绿色 维生素C有氧化性
C 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外焰灼烧,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一定不含K+
【答案】A
【解析】A.新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向红色布条上滴加几滴新制氯水,红色布条褪色,能够证明新制氯水有漂白性,A项符合题意;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维生素C溶液,溶液变为浅绿色,说明铁离子被还原,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项不符合题意;
C.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为碳酸银,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不一定含有Cl-,C项不符合题意;
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外焰灼烧,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Na+,无法确定是否含有K+,因为观察钾元素的焰色试验火焰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D项不符合题意;
12.(2021高一上·怀仁期末)如图所示,从a处通入新制备的Cl2,关闭b阀时,c处的干燥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d瓶中装的是( )
①浓硫酸; ②NaOH溶液; ③H2O; ④饱和NaCl溶液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C
【解析】HClO有漂白作用,干燥的Cl2不具备漂白作用。应先判断a处通入的Cl2是否带有水蒸气。b阀打开时,红色布条褪色,说明a处Cl2为潮湿的;潮湿的Cl2在b阀关闭时通过d,看不到c处红色布条有明显变化,说明d处溶液吸收了氯气或者吸收了潮湿氯气中的水蒸气,d中可能是浓硫酸干燥了氯气,也可能是NaOH溶液吸收了氯气,
13.(2021高一上·朝阳期末)将Cl2通入过量石灰乳[Ca(OH)2]中即可制得以Ca(ClO)2为有效成分的漂白粉。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Ca(ClO)2: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B.漂白粉溶液与盐酸混合产生Cl2:ClO﹣+Cl﹣+2H+=Cl2↑+H2O
C.漂白粉溶液吸收CO2后产生白色沉淀:Ca2++CO2+H2O=CaCO3↓+2H+
D.漂白粉溶液加入适量醋酸在短时间内能达到漂白效果:Ca(OH)2+2CH3COOH=Ca(CH3COO)2+2H2O、Ca(ClO)2+2CH3COOH=Ca(CH3COO)2+2HClO
【答案】C
【解析】A.将Cl2通入过量石灰乳[Ca(OH)2]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a(ClO)2、CaCl2和H2O,其化学方程式为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故A不符合题意;
B.漂白粉溶液与盐酸混合,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和H2O,其离子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故B不符合题意;
C.漂白粉溶液中吸收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HClO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ClO-+CO2+H2O═CaCO3↓+2HClO,故C符合题意;
D.漂白粉溶液加入适量醋酸,会发生Ca(OH)2+2CH3COOH=Ca(CH3COO)2+2H2O、Ca(ClO)2+2CH3COOH=Ca(CH3COO)2+2HClO,在短时间内HClO的浓度增大,能提高其漂白效率,故D不符合题意;
14.(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Ⅰ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用图Ⅱ所示的方法闻Cl2的气味
C.图Ⅲ中有棕黄色的烟产生
D.图Ⅳ中,若气球干瘪,则可证明Cl2能与NaOH溶液反应
【答案】D
【解析】A.干燥的Cl2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而Cl2通入湿润的有色布条后,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具有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A不符合题意;
B. 闻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避免吸入大量气体,B不符合题意;
C. 铜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C不符合题意;
D. Cl2与NaOH溶液反应,使得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进入气球,使得气球体积变大,D符合题意;
15.(2021高一上·杭州期中)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B.检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
C.除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D.测新制氯水的pH 值
【答案】B
【解析】A.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A不符合题意;
B.Na2O2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O2,带火星的木条可检验是否有O2生成,B符合题意;
C.NaOH能与Cl2和HCl反应,因此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的HCl,C不符合题意;
D.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能使变色的pH试纸褪色,因此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D不符合题意;
16.(2021高一上·沈阳期中)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防空防灾演习现场,模拟一起大客车与一辆装有氯气的槽罐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槽罐翻落、氯气泄漏。人防办立即指挥专业救援队在事发地点,测定风向,进行事故处置,引导大客车上的乘客__ __。(填序号)
A.顺风向高处转移 B.顺风向低处转移
C.逆风向高处转移 D.逆风向低处转移
(2)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A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B,可观察到布条褪色的是 (填A或B)。
(3)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气的性质,可用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
(4)漂粉精常用于游泳池的消毒,起消毒作用的是。漂粉精在水中释放的途径如下:
途径一:
途径二: + (把反应补充完整)
(5)池水的酸碱性对漂粉精的消毒效果影响明显。
①池水碱性过强,杀毒作用会 。(填“增强”或“减弱”)
②池水酸性过强,会刺激眼睛和皮肤。有时加入、以降低酸性,起到降低酸性作用的离子分别是 。(填离子符号)
【答案】(1)C
(2)B
(3)Cl2+2OH-=Cl-+ClO-+H2O;Ca(ClO)2
(4)CaCO3;2HClO
(5)减弱;、
【解析】(1)因为Cl2有毒,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一旦氯气泄漏,应逆风向高处转移。答案为:C;
(2)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才具有漂白性,所以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B中有色布条褪色,
故答案为:B。答案为:B;
(3)用溶液吸收氯气,生成NaCl、NaClO和水,原理是Cl2+2OH-=Cl-+ClO-+H2O。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其主要成分为CaCl2和Ca(ClO)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答案为:Cl2+2OH-=Cl-+ClO-+H2O;Ca(ClO)2;
(4)Ca(ClO)2中通入CO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aCO3和HClO,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2HClO。答案为:CaCO3、2HClO;
(5)①池水碱性过强,会吸收空气中的CO2,阻止空气中CO2与Ca(ClO)2的反应,杀毒作用会减弱。
②池水酸性过强,有时加入、以降低酸性,起到降低酸性作用的离子分别是、。答案为:减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氯气与碱的反应 氯离子的检验 课时训练
1.(2022高一下·镇巴县期中)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描述正确的是( )
A.漂白粉在潮湿空气中反应生成HClO,HClO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C.氯水放置数天后pH减小,说明氯水吸收了空气中的CO2
D.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棕黄色的烟是FeCl2
2.(2022高一下·镇巴县期中)“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洁厕液(主要成分为HCl)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清洁用品,二者混合使用会产生毒气(Cl2)。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推测,下列关于Cl2性质的猜想正确的是( )
A.只有氧化性 B.只有还原性
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无法判断
3.(2021高一上·惠阳期末)广州地区的自来水是采用氯气消毒的,为了检验Cl-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石蕊溶液 B.四氯化碳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4.(2021高一上·沭阳期中)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在加压的条件下,氯气转化为液态(成为液氯),可储存于钢瓶中。某化工厂的液氯泄露,消防人员喷洒石灰水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氯的主要成分为氯水
B.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将人群朝顺风向疏散
D.用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5.(2021高一上·浙江期中)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正确的操作是( )
A.取样,滴加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样,先加盐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C.取样,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取样,加少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盐酸,看白色沉淀是否消失
6.(2022高一下·浙江期中)下列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
A. B.84消毒液
C.漂粉精 D.等物质的量的和的混合气体
7.(2021高一上·无锡期末)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得的消毒液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该消毒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混合物 B.有效成分为NaCl
C.暴露空气中会变质 D.杀菌消毒时体现有效成分的强氧化性
8.(2021高三上·松江期末)关于漂粉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备
B.漂粉精在空气中会变质
C.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aCl2
D.漂粉精溶液有碱性与强氧化性
9.(2021高一上·龙岗期中)水质检验员是指对各类水样进行检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处理某处污水处理厂的水样时,水质检验员取适量被检测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稀HNO3酸化,再滴入几滴AgNO3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则判断该溶液中含有( )
A. B.Ca2+ C. D.Cl-
10.(2021高一上·辽宁期中)氯气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其水溶液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反应中NaClO表现还原性
B.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实质是
C.氯气有毒,在通风橱中制备氯气可以消除氯气的污染
D.一旦发现氯气泄漏,可采取用蘸有肥皂水的湿毛巾捂住口鼻自救
11.(2022高一下·南京期末)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红色布条上滴加几滴新制氯水,红色布条褪色 新制氯水有漂白性
B 向FeCl3溶液中滴加维生素C溶液,溶液变为浅绿色 维生素C有氧化性
C 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外焰灼烧,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一定不含K+
12.(2021高一上·怀仁期末)如图所示,从a处通入新制备的Cl2,关闭b阀时,c处的干燥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d瓶中装的是( )
①浓硫酸; ②NaOH溶液; ③H2O; ④饱和NaCl溶液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3.(2021高一上·朝阳期末)将Cl2通入过量石灰乳[Ca(OH)2]中即可制得以Ca(ClO)2为有效成分的漂白粉。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Ca(ClO)2: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
B.漂白粉溶液与盐酸混合产生Cl2:ClO﹣+Cl﹣+2H+=Cl2↑+H2O
C.漂白粉溶液吸收CO2后产生白色沉淀:Ca2++CO2+H2O=CaCO3↓+2H+
D.漂白粉溶液加入适量醋酸在短时间内能达到漂白效果:Ca(OH)2+2CH3COOH=Ca(CH3COO)2+2H2O、Ca(ClO)2+2CH3COOH=Ca(CH3COO)2+2HClO
14.(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Cl2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Ⅰ中的实验现象能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用图Ⅱ所示的方法闻Cl2的气味
C.图Ⅲ中有棕黄色的烟产生
D.图Ⅳ中,若气球干瘪,则可证明Cl2能与NaOH溶液反应
15.(2021高一上·杭州期中)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B.检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
C.除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D.测新制氯水的pH 值
16.(2021高一上·沈阳期中)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防空防灾演习现场,模拟一起大客车与一辆装有氯气的槽罐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槽罐翻落、氯气泄漏。人防办立即指挥专业救援队在事发地点,测定风向,进行事故处置,引导大客车上的乘客__ __。(填序号)
A.顺风向高处转移 B.顺风向低处转移
C.逆风向高处转移 D.逆风向低处转移
(2)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A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B,可观察到布条褪色的是 (填A或B)。
(3)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气的性质,可用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
(4)漂粉精常用于游泳池的消毒,起消毒作用的是。漂粉精在水中释放的途径如下:
途径一:
途径二: + (把反应补充完整)
(5)池水的酸碱性对漂粉精的消毒效果影响明显。
①池水碱性过强,杀毒作用会 。(填“增强”或“减弱”)
②池水酸性过强,会刺激眼睛和皮肤。有时加入、以降低酸性,起到降低酸性作用的离子分别是 。(填离子符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