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A
滨州市二○二二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⑤温除提示!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
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
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
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关于夏王朝的建立时间,以下不同的表达中正确的
项是
A史前时期
B.旧石器时代
C,约公元前21世纪D,距今约2070年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下材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
口·以百拉心为心一《道德经》
所兴,在顾民心:之所,在民心
《管于·牧民)
·民为责,社稷次之,君为经一《孟于·尽心下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面址一吴战《负观政要》卷1《需递》
A以民为本
B.柴德尚贤
C天人合一
D.兼爱非攻
3.《史记》中记载:“偃说上日:‘…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
阻(依仗)其强而合从(合众)以逆京师,?”针对这种形势,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休养生息
B.盐铁专卖
C实施“推恩令”
D.北击匈奴
4墨风林先生在《唐朝的职官与选举制度》一文中提出,“九品中正之弊致成贵族政治,矫之
以科举,而后选考试机会均等,不特混贵族平民之阶级,庶民之优秀者,亦得与贵族均
享政权.”这段话意在说明科举制度
A强调血缘,看重门第
B注重才能,机会均等
C发展教育,扩大基础
D,重视门第,兼顾才能
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5,北宋学者沈括通过研读唐诗注意到,唐朝人写过不少“富贵诗”,描写当时的奢华生活
在沈括看来,这些描写“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意思就是没见过世
面,不值一提。材料所反映现象的背景是
A唐朝人大多没见过世面
B.唐朝经济繁盛,人们生活奢华
C.北宋沈括看不起唐朝人
D,北宋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唐朝
6,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是一部以三国史实为基础的长篇历史小说。同学们阅读
《三国演义》后,对比所学三国历史,形成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阅读《三国演义》,就能了解三国的真实历史
B《三国演义》取材于史实,属于一手文献史料
C《三国演义》是文学创作,不能帮助我们了解相关史实
D.《三网演义》有助于理解历史,但需要和真实历史相结合
历史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分封制、都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内阁制、军机处”等
关键词,由此判断这节课的学习主题是
A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B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C.中国古代法制建设的进程
D,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
&以下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
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处应为
安政院
预治需州
康熙研封
?
類布《收定乘内
直接统格
五世达懒
五世雅禅
后程》
1288年
1653年
1713年
1727年
1793年
A平定噶尔丹叛乱
B设置驻藏大臣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实行金瓶单签
9.在“强国追梦”演讲活动中,有同学说“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
开,风丽交加。”“材料所说的“西方列强一巴掌”指的是
A沙俄入侵东北B.鹅片战争
圖局時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右侧《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出现图中时局的国内
外背景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和日本明治维新
B.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美国内战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马关条约》的签订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
时局用
11.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据此可知,这位历史人物是
1894年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1924年
创办兴中会建立同盟会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动二次革命创办黄埔军校
A孙中山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蒋介石
12.从祥务运动到戊成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数亡图
存进行了不懈探索。这些探索的共同作用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实现了国家的富强
D.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