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备课】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精选备课】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9 21:5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风里带来些_____________泥土的气息,____________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____________空气里酝酿。
A.润湿的 混着 新翻的 B.混着 润湿的 新翻的
C.新翻的 润湿的 混着 D.新翻的 混着 润湿的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精美的散文,所描写的景物充盈着生命的灵气。
B.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为我们深情地描绘出一个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般的世界。
C.《雨的四季》是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D.《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飘逸自然著称。
3.习近平主席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滋养着民族的心灵,下面对传统节日的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传统节日 传统习俗 相关诗句
A.春节 贴春联、放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端午节 吃粽子、赛龙舟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C.重阳节 登高、赏菊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中秋节 赏月、吃月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A.A B.B C.C D.D
4.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你( )用心去钻研,( )会领会其中的真谛。生活是一片( )的原野,你不应该只想着花前散心,月下漫步,还要时刻准备着狂风横刮,暴雨如注。相信通过顽强的奋斗,你一定能在生活的原野上( )到幸福的花朵
A.只有 才 壮阔 采摘 B.只有 才 广阔 采撷
C.只要 就 壮阔 采摘 D.只要 就 广阔 采撷
5.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同学们来到这个“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小岛上,开始进行为期五天的军事体验活动。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江南暮春时节,小华与许久不见的好友意外相逢。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
D.在中秋佳节这个特殊日子,陈敏用李白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寄托对亲人的祝福。
6.下列有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老舍——舒庆春——现代
B.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东坡居士——唐朝
C.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唐代
D.洪波涌起——《观沧海》——曹操——东汉末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 ,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
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
④人们期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
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
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具有旺盛的生殖力
A.②④⑥③①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⑥③④①②⑤ D.⑥④②⑤③①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的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老年人其实需要更多的关爱。
B.王大爷是个跳绳高手,每分钟能跳大约160个左右。
C.“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的故乡是陕西富平人。
9.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高邈(miǎo) 酝酿(niànɡ) 竦峙(zhì) 水藻(zǎo)
B.锥形(zhuī) 薄雪(bó) 烘托(hōnɡ) 唱和(hè)
C.吝啬(sè) 嘹亮(liáo) 禅心(chán) 莅临(wèi)
D.抚摸(fū) 花苞(bāo) 淅沥(xī) 屋檐(yán)
10.下面图片是对朱自清《春》一文“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一句中涉及对象的图片展示,其中与该句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图一 B.图二 C.图三 D.图四
二、句子默写
11.(1)水何澹澹,_______。(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盼望着,盼望着,_______,_______。(朱自清《春》)
(4)《观沧海》中通过写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把大海渲染得生机勃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_。
(5)浩瀚诗海,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乡愁,“_______?______”,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_______,______”,包含着思乡的泪水。
三、综合性学习
12.春,是四季之首,经过一个冬天的桎梏,我们迎来了春,更体悟到了春的美好。为此,你所在的班级召开了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加入其中,一起来感受春天独特的魅力吧。
【活动一】摄影·春天
(1)张开臂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春天,用相机留下春天的影像。张萧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了一张春天的照片,请你帮他写一段文字来描述照片内容。(40字左右)
【活动二】励志·春天
(2)面对这大好春光,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吧,让自己的人生有目标,让这个春天更加美丽生动。
13.综合性实践活动
近日,市文明办、市网宣办联合开展了“文明创建在行动”网络媒体“淮南行”采访活动。请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____________
(2) 下面是某同学为文明创建活动制作的宣传图片,请你根据图①的示例,给图②图③分别拟一句恰当的解说文字。
①见到老师要问好 ( ) ( )
(3)请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写上相应的句子,与上下文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我们的城市变美了,处处有美丽的风景,它总能给人们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泉水叮咚,是大自然奏出的最美乐章;__________,__________ ;星光闪烁,是大自然送出的最美祝福。
(4)口语交际:实验中学组织学生志愿者到光明社区参加“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学校文学社的记者,你将为此采访社区的李主任,你该怎样作自我介绍,并简要说明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宋·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4.本诗写的是_____________时节的景象。
15.诗作的第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拟人、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诗词,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6.理解诗词文题及内容并填空。
【甲】诗题目中的“次”的含义是___________,文中的“乡书”指的是_________;【乙】词中的“天净沙”是___________,词中的“断肠人”指的是__________。(填人名)。
17.甲乙两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但他们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从情感方面看,【甲】诗透露出的是一种____________,【乙】词所表达的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
18.《次北固山下》诗歌押的是______韵,韵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楷体将【甲】诗的颔联正确、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0.对上面面这两首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次北固山下》中的“客路在青山外”说明在行船之后,还要上岸再乘车前行,因此,诗句暗含有路途遥远、旅途劳累之意。
B.【乙】词《天净沙 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了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甲】诗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蕴含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D.“古道西风瘦马”从侧面写出了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和长期漂泊之苦。在萧瑟、苍凉、孤寂的气氛中,诗人怎能不升起思乡之情啊!
21.下面诗歌中的情感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 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五、填空题
22.《春》作者___________,字________,近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春》是按照___________、画春、_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春天的。
23.汉字具有表意性,根据下列几个汉字的字形,推测其本义,如“東”表日在木中,意为日升东方,按从早到晚的顺序进行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
①杲 ②東(东) ③旦 ④杳
2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1)朱自清的《____》一文中引用了南宋志南和尚《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杨柳风”指的是__________。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3)《观沧海》作者_______,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______,字太白,号_______。唐代诗人,题中“左迁”是指_________。
25.文学常识。
____________(填作者)的《春》秀丽,老舍的《__________》温情,刘湛秋的《四季的雨》各具特色;大自然的四季风光真是优美动人。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掌握。选段出自朱自清的《春》,本文要求能够有感情的背诵课文。可以根据语境分析,“泥土的气息”只有在“翻地之后”才能闻得到。“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需要“混在”一起,才能“酝酿”。故选D。
原文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2.D
【解析】
【详解】
D.“他的诗以飘逸自然著称”有误。改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著称。故选D。
3.D
【解析】
【详解】
D.“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绝小诗《静夜思》中的诗句。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表达客居思乡之情。其中的“明月”不是专指中秋的明月。故选D。
4.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和近义词的理解。根据句意可知,“用心去钻研”是“领会其中的真谛”的必要条件,故一二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应该“只有……才……”这组关联词。 壮阔”意思是雄伟而壮观,“广阔”意思是广大宽阔;此处用来形容原野,应该用“广阔”。“采摘”指采收摘捡,“采撷”指摘取。“采撷”多用于富有诗意的书面语中,带有美好的感彩;而“采摘”的应用场合则宽泛得多。结合语境“幸福的花朵”,应选用“采撷”;故选B。
5.D
【解析】
【详解】
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运用。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诗人李白用这两句诗对王昌龄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故选D。
6.B
【解析】
【详解】
B.东坡居士是苏轼的号。故选B。
7.C
【解析】
【详解】
文本中,横线处前文描写了“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的现象,横线处首先应该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⑥是这种习俗的动机,因此应为首句;③中“生命力”是对⑥中柳树“生殖力”的升华,因此⑥③相连;④中“这种生命力”承接③;①进一步阐释④;②⑤在语段的最后表明上述文化心理因素产生的行为结果。据此,正确排序为:⑥③④①②⑤。故答案为C。
8.C
【解析】
【详解】
A.缺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B.语意重复,删去“大约”或“左右”。
D.句式杂糅,去掉“的故乡”或“人”。
故选C。
9.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字音的识记。A项,正确;B项,“薄”应读“báo”;C项,“莅”应读“lì”;D.项,“抚”应读“fǔ”。据此,答案为A。
10.C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对常见植物外形特点的了解。课文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分别说的是桃花、杏花、梨花。上图中图一是杏花,图二是梨花,图三是梅花,图四是桃花。故选C。
11. 山岛竦峙 随君直到夜郎西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
【详解】
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
12.(1)示例:那迎着乍暖还寒天气开放的一树树桃花宣告着春天来临的消息,那簇拥在一起的密密匝匝的花,用自己的笑靥迎接春天,展现了春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2)示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我要在这大好春光中奋勇拼搏,扬帆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解析】
【详解】
(1)此题考查学生对照片内容的理解。它不仅考查学生对画面的理解能力,而且也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时要注意画面上有哪些内容,把画面上的内容分层次或方位用说明性语言描述出来。描述图片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图片中的对象的特征,内涵等。且一定要结合提示语“张开臂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春天”来描绘图片。
(2)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是积累过的诗词名句也可以是自己编写的带有鼓励性的语句,围绕春天和自勉来写即可。“一年之计在于春”,珍惜时间吧!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积极。今天太宝贵,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来。
13. 示例:聚焦文明创建,展示亮点成效(文明无处不在,生活格外精彩) 见到老人要让座 路上垃圾要捡起 阳光灿烂 是大自然露出的最温馨的微笑 李主任,您好。我是实验中学文学社的记者,想了解我校学生志愿者在社区的服务情况,您有时间吗?
【解析】
【详解】
(1)宣传标语的拟写要紧扣主题且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作答时应突出“文明创建”这一中心,用对偶写出文明创建的积极意义与社会影响。(2)解答此题观察图画内容,然后用与图①解说词相同的句式拟写即可。图②中是一个孩子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所以可拟写为:见到老人要让座;图③画的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将垃圾扔进垃圾桶里,环卫工人露出了笑脸,据此可拟写为:路上垃圾要捡起。(3)作答本题时,要注意横线前后两个例句,选取阳光、雨露等自然景物,句式要注意保持一致,感彩要积极向上。(4)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采访时首先要有合适的称呼,介绍自己时语言要简洁明了,还要表述清楚采访的内容或目的。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14.晚春
15. 夸张 拟人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地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充满生机;夸张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
【解析】
14.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由“明日酒醒春已归”可知写的是春景;由“落花飞”判断是“晚春”。
15.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鸟歌花舞”中,“歌”“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春天鸟儿鸣叫、花儿起舞的美好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明日酒醒春已归”,表面说醉了一天,实际是醉了整整一个春天。此句用夸张的语言反衬春景的迷人和春日短暂,带有浓厚的惋惜之意,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留恋。
16. 停留 家书 词牌名 马致远(像马致远一样不能回家的游子)。
17. 淡淡的乡愁 对家乡愁肠寸断(刻骨铭心)的思念
18. an 前、悬、年、边
19.书写内容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0.B
21.A
【解析】
16.
本题考查诗歌中字词的意思,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整个句子或者整首诗歌的意思来理解。“次北固山下”的意思是“停泊在北固山下”,“次”的意思是“停留”;“乡书何处达”的意思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书”在这里是名词,“书信”的意思;“天净沙 秋思”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断肠人”指的是诗人马致远或者是像马致远一样不能回家的游子。
17.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理解诗歌中的感情,要结合诗中的景物描写和创作的背景来分析。《次北固山下》尾联的意思是: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作者运用设问,在自问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愁;《天净沙 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直抒胸臆,写出了悲伤到极点的游子浪迹天涯时的孤苦悲伤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18.
本题考查诗歌的押韵。押韵,就是诗句的末尾一个字,需要是相同韵母的韵字。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押韵的字称为韵脚。《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二四六八句押韵,韵母“an”,韵脚为“前、悬、年、边”。
19.
本题考查正确、规范书写汉字。本题首先要分清颔联是哪两句诗,然后正确规范书写即可。律诗分成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由此可知书写内容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注意“平、悬”的写法。
20.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
B.【乙】词《天净沙 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了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以乐景衬哀情,强化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无家可归的愁苦。“表现了游子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理解错误。
故选B。
21.
本题考查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将江景写得恢弘阔大,象征了诗人对人生旅途充满期待,心情乐观昂扬。
A.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由“孤舟”“断肠”可以看出表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凄凉之情;
B.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凸现了明月随潮涌生的情状,景象壮观,气势宏伟;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暗含自己身世凄苦,却依然充满昂扬精神,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故选A。
22. 朱自清 佩弦 盼春 颂春
【解析】
【详解】
(1)《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2)文章一、二段表达了对春天的盼望之情;文章第三段到第七段具体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第八段到第十段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故《春》按照盼春、画春、颂春的顺序描写春天。
23.③②①④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汉字造字法的掌握。根据会意字的形旁顺序去判定。会意字的形旁代表着一定的意义。题目要求按从早到晚的顺序排列,也就是按“日”字从升到落的顺序来排列。
日出,最早是从地平线上升起,“旦”表夜刚尽、日初出时;接着日到木中,“東”表太阳刚刚东方升起;然后太阳再上升到木之上,“杲”意为日出明亮,表天已大亮;最后太阳西移降落,再到木之下,“杳”表天色昏暗之意。故按早晚先后顺序为:③(旦)——②(東)——①(杲)——④(杳)。
24. 春 春风 老舍 骆驼祥子 曹操 李白 青莲居士 贬官,降职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
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25. 朱自清 济南的冬天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长诗《毁灭》,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所作《春》《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老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还去了西南地区,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常强烈。老舍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