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备课】2022-2023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单元检测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精选备课】2022-2023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单元检测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9 16:1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主要原因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雨热同期 C.夏季普遍高温 D.气候复杂多样
2.《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下列措施与图中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最相适应的是( )
A.①——管控航运,保护生态环境
B.②——必禁建水电站,保护水力资
C.③——疏通河道, 加强防洪能力
D.④——禁止耕作,防止水土流失
3.我国地势对其他地理要素影响很大,如图可以说明( )
A.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小,水流平缓
B.我国大江大河大多自东向西流
C.我国西部地区降水多于东部地区
D.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
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优势是( )
A.有利于发展粮食种植 B.交通方便,有利于经济发展
C.不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D.有利于发展林果业、矿业、旅游业等
5.读“中国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降水 B.使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C.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有利于发展内河航运 D.河流在阶梯交界处产生了巨大的水能
下图示意长江流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长江发于青藏高原,最终注入(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7.图中序号代表的支流为湘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属于②支流水文特征的是( )
A.有结冰现象 B.汛期在冬季 C.含沙量大 D.水量丰富
9.长江中上游和黄河中上游的共同特征为( )
A.流量大 B.有结冰期 C.水能资丰富 D.含沙量大
10.长江丰富的水能资主要集中在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D.中下游河段
11.读我国四条重要山脉简图,四条山脉中,不属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山脉是太行山脉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黑龙江北部的________ 镇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曾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
14.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递减。
15.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临海:A____, B_____。
(2)国家:①______,②_____。
(3)岛屿:⑤____。
(4)山脉:⑥____。
(5)高原:⑦____
(6)盆地:⑧______。
(7)平原:⑨____________。
(8)山脉a和河流b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a.____,b._____。
16.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____________。
17.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_______,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
三、解答题
18.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大地理区域中,(填字母)___________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农业部门中以___________业为主。
(2)①是___________山脉,其西侧为___________高原,东侧为___________平原。
(3)我国第一大岛___________岛西隔②___________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
(4)③是___________山脉,其南部有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盆地,该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沙漠。
19.读下列我国某河流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河注入___海,乙河注入___海。
(2)乙河发___山脉,字母 M 是我国著名的___水利枢纽工程。
(3)两条河流发地都位于我国的___高原,属于我国地势的第___级阶梯;从河流流向反映了我国地势的特点是___。
(4)甲河中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乙河上游蕴藏丰富的___资,中下游还有巨大的航运价值,被称为“ ___”。
20.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是 (河流名称),它发于 (山脉),该河流上、中游的分界点是 ,图中字母a代表了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 水利枢纽工程。
(2)图中河流②发于 (省级行政区名称),其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该河流的水能资主要集中在 游河段。图中字母b代表的是世界第一大水电站 水电站,该河流下游因航运价值高,有 之称。
(3)图中数字③代表的河流是 ,它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 的河流。
(4)图中数字④代表的河流是 ,它最终注入了 。
21.读“中国地形地势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宁武到山东省的青岛输电线路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线路经过的地形区有________高原、________山脉、________平原。
(3)黑河-腾冲线的东南侧人口密度________(大、小)。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阶梯。
(4)我国人口分布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B.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力度
C.国家政策的调控 D.自然条件的差异
22.台风和寒潮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读图回答问题。
(1)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其中路径C影响的地区主要有________高原和华北平原;受重重山脉的阻挡,广东、海南等地受寒潮影响较小,图中数码①代表的山脉是________。
(2)影响我国的台风发于________洋。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3)寒潮和台风任选一项,说说该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我的选择是:________,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极其丰富,D正确。跟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和夏季普遍高温关系不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地区是长江的发地,该区域要禁止过度放牧,保护生态;②地区是横断山区,地势陡峭,但不适合建水电站,要保护植被、禁止耕作,防止水土流失;③地区是长江中游,存在河道弯曲的问题,需要疏通河道, 加强防洪能力;④是长江下游,需要管控航运、保护生态环境,故选C。
【点睛】
3.D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我国地势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A错误。地势西高东低,则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B错误。我国东部靠近海洋,降水较多;西部远离海洋,降水较少,C错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且我国东部濒临太平洋,来自海洋的湿润空气可以深入内陆,D正确。故选D。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优势是:山区地势起伏大,但是隐藏有丰富的矿产资,也有很多风景优美的景点,所以,可以利用山区发展林果业、矿业、旅游业等,D正确。山区地形不平坦,不适合发展粮食种植,A错误。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B错误。山区落差大,水流湍急,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C错误。故选D。
【点睛】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A不符合题意。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B不符合题意。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蕴藏有丰富的水能,D不符合题意。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不利于发展航运,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6.C
7.C
8.D
【解析】
6.
长江是我国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发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自西向东注入东海,故选C。
7.
长江支流众多,图中表示湘江的是流经湖南省境内的③,是湖南省境内最大的河流,故选C。
8.
②支流是流经江西省境内的赣江,终年无结冰现象,汛期出现在夏季,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降水丰富,河流水量丰富,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长江的概况与水文特征。
9.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长江上游流经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中下游河段水流慢,水能不丰富,荆江河段河道弯曲,地势平坦,水能不丰富,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长江和黄河的有关知识.
10.A
【解析】
【分析】
【详解】
长江丰富的水能资主要集中在长江的上游河段,这里位于第一、第二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有“水能宝库”的称号,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长江的有关知识.
11.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①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太行山;②是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巫山;③是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昆仑山,④是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天山,其中太行山和巫山是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天山不是阶梯分界线,故选D。
【点睛】
12.B
【解析】
【详解】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有些山脉还是地形的分界线。南岭是江西省和广东省的分界线,太行山的西侧为黄土高原,东侧为华北平原,青海和甘肃以祁连山为界,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分界线是天山山脉,故选择答案B。
13.漠河
【解析】
【详解】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北部的漠河镇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曾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
14. 东南 西北
【解析】
【分析】
根据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故答案为东南、西北。
【点睛】
考查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要理解解答。
15. 渤海 南海 韩国 蒙古 海南岛 喜马拉雅山脉 内蒙古高原 塔里木盆地 东北平原 秦岭 淮河
【解析】
【详解】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平原、高原、丘陵以及盆地镶嵌其中;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平方千米。自北向南依次濒临的海洋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据图可知:A是渤海;①是韩国;⑤是海南岛;⑥是喜马拉雅山脉;⑦是内蒙古高原;⑧是塔里木盆地;⑨是东北平原;山脉a秦岭和河流b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6.塔里木河
【解析】
【详解】
我国内流河大多分布在离海较远的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的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全长2176千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17. 塔里木河 鄱阳湖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河湖的相关知识。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
18. A 畜牧业 太行山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台湾岛 台湾海峡 天山 塔里木盆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为材料,涉及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地形、农业等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详解】
(1)读图依据图中位置可知,A西北地区,B青藏地区,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其中A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上地形对湿润气流的阻挡,本区仅东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广的地区,农业部门中以畜牧业为主。
(2)读图依据图中位置可知,图中①是太行山脉是我国二三阶梯线上的山脉,其西侧为黄土高原,东侧为华北平原。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第一大岛为台湾岛,位于东海南部,东濒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
(4)读图依据图中位置可知,③是天山呈东西走向,占新疆全区面积约三分之一。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大致分成两部分;南边有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该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边是准噶尔盆地。
【点睛】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9. 渤海 东海 唐古拉山
三峡 青藏 三 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水土流失严重 水能 黄金水道
【解析】
【分析】
长江发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十分丰富。黄河发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城市分别是河口和桃花峪,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黄河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详解】
(1)图中甲、乙是我国的两大河流,其中甲河是黄河,轮廓呈“几”字型,乙河是长江,轮廓呈“V+W”。黄河注入渤海,长江注入东海。
(2)乙河是长江,长江发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长江上游流经地势一二阶梯,地势落差大,水能资丰富,图中字母M为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
(3)甲、乙两河均发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流入大海。青藏高原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河流自西向东流反映了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4)甲河即黄河,其中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增加,黄河因此得名。乙河即长江,其上游流经地势一二阶梯,地势落差大,水能资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还因中下游巨大的航运价值被称为“黄金水道”。
【点睛】
20.(1)黄河 巴颜喀拉山 河口 小浪底
(2)青海省 湖口 上 三峡 黄金水道
(3)额尔齐斯河 北冰洋
(4)雅鲁藏布江 印度洋
【解析】
【分析】
长江发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干流依次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区;黄河发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干流依次流经青海、四川等9个省区。黄河和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详解】
(1)从图中看出,①是黄河,该河流发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黄河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河口至河南省桃花峪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图中字母a代表了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它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
(2)②长江发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湖北省的宜昌,它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江西省的湖口,它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十分丰富; b是三峡,其中三峡工程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一个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灌溉和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长江下游江阔水深,终年不冻,航运价值高,被称为黄金水道。
(3)图中数字③代表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它是我国唯一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
(4)图中数字④代表的河流是雅鲁藏布江,它最终注入了印度洋。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河流。
21.(1)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2)黄土 太行 华北
(3)大 一
(4)D
【解析】
【详解】
(1)我国河流大都为自西向东流,所以中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2)根据图示:图中的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宁武到山东省的青岛输电线路经过黄土高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
(3)黑河-腾冲线是我国的人口分界线,以东人口密度大,以西人口密度小。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为青藏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4)我国黑河-腾冲线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疏。主要的因素是自然条件,黑河-腾冲线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较少,东南地区,雨热同期,人口稠密。所以我国人口分布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的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差异。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我国人口分布。
22.(1)内蒙古 南岭
(2)太平 东南沿海
(3)台风 狂风暴雨常引起山洪暴发,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等。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我国灾害性的天气。(1)寒潮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其中路径C影响的地区主要有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受重重山脉的阻挡,广东,海南等地受寒潮影响较小,图中数码①代表的山脉是南岭。(2)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影响我国的台风发于太平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3)①寒潮的出现,往往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入侵南方的强寒潮,常常会使长江以南地区的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在草原牧区,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断绝饲料来,有时还会使体弱的牲畜直接受冻致死;在干燥地区,寒潮引起的“沙暴”不仅刮走土壤表面的细土,大大损耗土壤肥力,而且还可以埋没田园。
②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台风雨的强度很大,日降水量可超过100~200毫米,甚至达500~600毫米;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可以引起山洪暴发,毁坏房屋,损害庄稼;它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能够颠覆船只,危及航运安全,破坏港口设施;台风登陆后,风力会逐渐减弱,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