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2.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2.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17 11:24:07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2.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深圳期末)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猫捉老鼠、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惊弓之鸟 D.狗辨主客、老马识途
2.(2021八上·营口期末)下列各项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
A.北雁南飞 B.红雀喂食鲤鱼
C.黑熊捕鱼 D.菜青虫吃十字花科的植物
3.(2021八上·皇姑期末)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黑猩猩 B.鲤鱼 C.蛇 D.鹦鹉
4.(2021八上·德惠期末)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小狗为主人拉车运菜属于 (  )
A.社会行为 B.繁殖行为 C.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
5.(2021八上·和平期末)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可以分为先生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后代
D.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6.(2021八上·和平期末)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 65 5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7.(2022八上·潮州期末)八年级生物兴趣学习小组利用周末探究了小鼠走迷宫的行为,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向迷宫内注水,在迷宫出口位置设置一个爬梯,小鼠可通过爬梯离开水面。兴趣小组对此实验作出下列叙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得来的
B.小鼠通过多次走迷宫后,到达安全岛的时间会缩短
C.小鼠走迷宫属于学习行为
D.如果改变安全岛位置,小鼠会一直按原路线走,永远不会改变
8.(2017八下·建平期末)乌鸦把坚果摔到地面,从而吃到果仁,这种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和学习行为 B.取食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C.社会行为和学习行为 D.社会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9.(2022八上·大埔期末)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学会了用筷子吃饭。关于动物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婴儿吃奶和长大后用筷子吃饭属于先天性行为,保证他生存的基本需要
B.孩子们学习使用筷子时,“错误与尝试”的次数相同
C.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10.(2021八上·紫金期末)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能代表阴影部分的是(  )
A.生来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生存与繁殖 D.能伴随动物一生
二、判断题
11.(2021八上·临湘竞赛)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可以遗传的。
12.(2021八上·昌图期末)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13.(2020八上·宾阳期中)在学习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所有动物的学习能力是相同的。
14.(2020八上·苍溪期中)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
15.(2021八上·德惠期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但是,先天性行为也有局限性。
三、连线题
16.(2021八上·庄河期末)将下列动物的一系列活动与所属动物行为的关系用直线连起来。
四、资料分析题
17.(2021八上·保定期末)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全球鸟三大迁徙路线最主要的一站。1994年,凌河口湿地被国际湿地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2004年,凌海市成立了“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54168公顷,有动植物239科、1024种,其中丹顶鹤、黑嘴鸥、东方白鹳等国家级保护鸟类有34种。目前,全球仅存3000只的丹顶鹤更是被列为国鸟。
资料二:我国第十六届亚运会的吉祥物取名乐羊羊,形象是运动时尚的五只羊。
(1)资料中提到的鸟的迁徙行为属于   (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2)多数鸟都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请你列举出两个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①   。
②   。
(3)羊为草食性动物,牙齿有   分化。羊的繁殖和发育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   和   的特征,能大大提高   ,增强了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
五、综合题
18.(2021八上·滑县期末)如图是几种动物的行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上述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填图中序号).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
(2)蚯蚓走迷宫的行为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属于   行为。
(3)图中所示的动物的行为中   (填图中序号)行为对动物具有局限.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意义。
(4)有人统计蚯蚓成功走出迷宫大约需要经过200多次尝试.面里猩猩通过观察就可以学会利用树枝钓取白蚁这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大雁南飞是迁徙行为、孔雀开屏是生殖行为,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符合题意。
B.猫捉老鼠需要不断学习训练、鹦鹉学舌需要学习,都属于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C.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惊弓之鸟是在被射过的经验上对拉弓做出的反应,属于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D.狗辨主客和老马识途都是在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蜘蛛结网、蜜蜂采蜜、鸟类迁徙、飞蛾扑火。
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例如:鹦鹉学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惊弓之鸟等。
2.【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北雁南飞、红雀喂食鲤鱼、菜青虫吃十字花科的植物这些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一种本能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黑熊捕鱼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3.【答案】A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在题干中的四种动物中,黑猩猩是哺乳动物,鲤鱼是鱼类,蛇是爬行动物,鹦鹉属于鸟类,其中黑猩猩最高等,因此学习能力最强。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
4.【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社会行为是指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A不符合题意。
B、繁殖行为是指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B不符合题意。
C、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小狗为主人拉车运菜属于学习行为,C符合题意。
D、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5.【答案】B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动物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A说法正确。
B、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但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B说法错误。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后代,C说法正确。
D、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行为,为基础题,熟记:动物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6.【答案】D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题干中,甲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为3次,所以甲最高等,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为65次,所以乙最低等,所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乙→丙→甲,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学习行为,为基础题,熟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
7.【答案】D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A不符合题意。
B.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小鼠在走迷宫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时间就越短,B不符合题意。
C.小鼠走迷宫取食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C不符合题意。
D.小鼠具有学习能力,如果改变安全岛位置,小鼠看到危险,不会一直按原路线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8.【答案】A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解:“乌鸦把坚果摔到地面,从而吃到果仁”,是乌鸦为了获取食物,因此属于取食行为;这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所以“乌鸦把坚果摔到地面,从而吃到果仁”,这种行为属于取食行为和学习行为.
故答案为:A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3)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4)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9.【答案】D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和长大后用筷子吃饭都是取食行为,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属于先天性行为,长大后用筷子吃饭属于学习行为,A不符合题意。
B.孩子们学习使用筷子时,由于个体的学习能力不同,“错误与尝试”的次数不一定相同,B不符合题意。
C.先天性行为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后天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消失,C不符合题意。
D.动物越高等,它们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表现出的动物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
10.【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动物的行为按照其获得途径,大致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因而一旦环境有所改变,动物的学习行为就是随之改变。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多变。所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共同点就是都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与繁殖。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11.【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动物的学习行为是不可以遗传的,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12.【答案】(1)正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而且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又叫做学习行为,如训练蚯蚓走迷宫的实验、大山雀喝牛奶等。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动物建立后天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后天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不同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是不一样的。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后天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即使同一种动物,由于自身的遗传物质和所处环境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因此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
14.【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先天性行为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学习行为受到遗传物质的影响,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和经验获得的。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
获得途径 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形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
15.【答案】(1)正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但是先天性行为也有局限性,对复杂变化的环境适应相对比较差。而学习行为使动物能更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故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
获得途径 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形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
16.【答案】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将捕到的昆虫喂鱼,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故连线a。
B.幼袋鼠刚出生就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故连线a。
C.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故连线a。
D.幼小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钧取白蚁,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连线b。
E.大山雀偷喝牛奶,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连线b。
【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
获得途径 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形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
17.【答案】(1)先天性
(2)骨骼中空,有龙骨突等;前肢变为翼;胸肌发达;双重呼吸等
(3)门齿、臼齿;胎生;哺乳;后代的成活率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资料中提到的鸟的迁徙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2)鸟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3)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犬齿锋利,适于撕裂食物之用,多见于食肉动物,草食动物有,但少;臼齿有宽大的咀嚼面,适于咀嚼食物作用。所以,羊为草食性动物,牙齿有门齿、臼齿分化,没有犬齿。羊等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加了其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
【分析】(1) 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蜘蛛结网、蜜蜂采蜜、鸟类迁徙、飞蛾扑火。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例如:鹦鹉学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惊弓之鸟等。
(2)鸟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①肢变成双翼,翼展开呈扇形,面积大,利于扇动空气而飞翔。
②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③有的骨薄而轻,坚固而轻巧,长骨中空,直肠短,排便快,有利于减轻体重。
④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两侧,利于牵引翅膀扇动。
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能量。
⑥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保证飞行时得到充足的氧气。
(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18.【答案】(1)②;遗传物质
(2)遗传因素;生活经验和学习;学习
(3)②
(4)强;少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1)②小鸟喂鱼是是其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一种本能行为,不会消退。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蚯蚓走迷宫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
(3)②小鸟喂鱼这种先天性行为能帮助动物适应简单的环境,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帮助其适应复杂的环境,不利于本物种的延续。
(4)蚯蚓成功走出迷宫大约需要经过200多次尝试,而黑猩猩仅仅通过观察就可以学会利用树枝钓取白蚁,这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
【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
获得途径 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形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2023学年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4.2.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深圳期末)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猫捉老鼠、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惊弓之鸟 D.狗辨主客、老马识途
【答案】A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大雁南飞是迁徙行为、孔雀开屏是生殖行为,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符合题意。
B.猫捉老鼠需要不断学习训练、鹦鹉学舌需要学习,都属于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C.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惊弓之鸟是在被射过的经验上对拉弓做出的反应,属于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D.狗辨主客和老马识途都是在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蜘蛛结网、蜜蜂采蜜、鸟类迁徙、飞蛾扑火。
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例如:鹦鹉学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惊弓之鸟等。
2.(2021八上·营口期末)下列各项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
A.北雁南飞 B.红雀喂食鲤鱼
C.黑熊捕鱼 D.菜青虫吃十字花科的植物
【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北雁南飞、红雀喂食鲤鱼、菜青虫吃十字花科的植物这些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一种本能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黑熊捕鱼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3.(2021八上·皇姑期末)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
A.黑猩猩 B.鲤鱼 C.蛇 D.鹦鹉
【答案】A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在题干中的四种动物中,黑猩猩是哺乳动物,鲤鱼是鱼类,蛇是爬行动物,鹦鹉属于鸟类,其中黑猩猩最高等,因此学习能力最强。
故答案为:A。
【分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
4.(2021八上·德惠期末)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小狗为主人拉车运菜属于 (  )
A.社会行为 B.繁殖行为 C.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
【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社会行为是指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A不符合题意。
B、繁殖行为是指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B不符合题意。
C、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小狗为主人拉车运菜属于学习行为,C符合题意。
D、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5.(2021八上·和平期末)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可以分为先生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后代
D.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答案】B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动物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A说法正确。
B、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但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B说法错误。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后代,C说法正确。
D、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行为,为基础题,熟记:动物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6.(2021八上·和平期末)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 65 5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答案】D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题干中,甲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为3次,所以甲最高等,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为65次,所以乙最低等,所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乙→丙→甲,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的学习行为,为基础题,熟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
7.(2022八上·潮州期末)八年级生物兴趣学习小组利用周末探究了小鼠走迷宫的行为,并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向迷宫内注水,在迷宫出口位置设置一个爬梯,小鼠可通过爬梯离开水面。兴趣小组对此实验作出下列叙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得来的
B.小鼠通过多次走迷宫后,到达安全岛的时间会缩短
C.小鼠走迷宫属于学习行为
D.如果改变安全岛位置,小鼠会一直按原路线走,永远不会改变
【答案】D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A不符合题意。
B.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小鼠在走迷宫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时间就越短,B不符合题意。
C.小鼠走迷宫取食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C不符合题意。
D.小鼠具有学习能力,如果改变安全岛位置,小鼠看到危险,不会一直按原路线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8.(2017八下·建平期末)乌鸦把坚果摔到地面,从而吃到果仁,这种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和学习行为 B.取食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C.社会行为和学习行为 D.社会行为和先天性行为
【答案】A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解:“乌鸦把坚果摔到地面,从而吃到果仁”,是乌鸦为了获取食物,因此属于取食行为;这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后天学习行为.所以“乌鸦把坚果摔到地面,从而吃到果仁”,这种行为属于取食行为和学习行为.
故答案为:A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3)取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4)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9.(2022八上·大埔期末)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学会了用筷子吃饭。关于动物的行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婴儿吃奶和长大后用筷子吃饭属于先天性行为,保证他生存的基本需要
B.孩子们学习使用筷子时,“错误与尝试”的次数相同
C.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答案】D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和长大后用筷子吃饭都是取食行为,刚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属于先天性行为,长大后用筷子吃饭属于学习行为,A不符合题意。
B.孩子们学习使用筷子时,由于个体的学习能力不同,“错误与尝试”的次数不一定相同,B不符合题意。
C.先天性行为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形成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后天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消失,C不符合题意。
D.动物越高等,它们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表现出的动物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
10.(2021八上·紫金期末)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能代表阴影部分的是(  )
A.生来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生存与繁殖 D.能伴随动物一生
【答案】C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动物的行为按照其获得途径,大致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因而一旦环境有所改变,动物的学习行为就是随之改变。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多变。所以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共同点就是都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与繁殖。
故答案为:C。
【分析】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二、判断题
11.(2021八上·临湘竞赛)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可以遗传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动物的学习行为是不可以遗传的,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12.(2021八上·昌图期末)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答案】(1)正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而且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又叫做学习行为,如训练蚯蚓走迷宫的实验、大山雀喝牛奶等。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动物建立后天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后天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
13.(2020八上·宾阳期中)在学习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所有动物的学习能力是相同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不同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是不一样的。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后天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即使同一种动物,由于自身的遗传物质和所处环境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因此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
14.(2020八上·苍溪期中)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先天性行为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学习行为受到遗传物质的影响,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和经验获得的。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
获得途径 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形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
15.(2021八上·德惠期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但是,先天性行为也有局限性。
【答案】(1)正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但是先天性行为也有局限性,对复杂变化的环境适应相对比较差。而学习行为使动物能更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故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
获得途径 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形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
三、连线题
16.(2021八上·庄河期末)将下列动物的一系列活动与所属动物行为的关系用直线连起来。
【答案】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A.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将捕到的昆虫喂鱼,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故连线a。
B.幼袋鼠刚出生就爬到母袋鼠的育儿袋中吃奶,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故连线a。
C.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故连线a。
D.幼小黑猩猩模仿成年黑猩猩钧取白蚁,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连线b。
E.大山雀偷喝牛奶,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故连线b。
【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
获得途径 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形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
四、资料分析题
17.(2021八上·保定期末)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全球鸟三大迁徙路线最主要的一站。1994年,凌河口湿地被国际湿地组织列为国际重要湿地。2004年,凌海市成立了“凌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54168公顷,有动植物239科、1024种,其中丹顶鹤、黑嘴鸥、东方白鹳等国家级保护鸟类有34种。目前,全球仅存3000只的丹顶鹤更是被列为国鸟。
资料二:我国第十六届亚运会的吉祥物取名乐羊羊,形象是运动时尚的五只羊。
(1)资料中提到的鸟的迁徙行为属于   (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2)多数鸟都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请你列举出两个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①   。
②   。
(3)羊为草食性动物,牙齿有   分化。羊的繁殖和发育方式与人类相似,具有   和   的特征,能大大提高   ,增强了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
【答案】(1)先天性
(2)骨骼中空,有龙骨突等;前肢变为翼;胸肌发达;双重呼吸等
(3)门齿、臼齿;胎生;哺乳;后代的成活率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哺乳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1)资料中提到的鸟的迁徙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2)鸟类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3)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犬齿锋利,适于撕裂食物之用,多见于食肉动物,草食动物有,但少;臼齿有宽大的咀嚼面,适于咀嚼食物作用。所以,羊为草食性动物,牙齿有门齿、臼齿分化,没有犬齿。羊等哺乳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加了其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
【分析】(1) 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蜘蛛结网、蜜蜂采蜜、鸟类迁徙、飞蛾扑火。学习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例如:鹦鹉学舌、望梅止渴、谈虎色变、惊弓之鸟等。
(2)鸟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①肢变成双翼,翼展开呈扇形,面积大,利于扇动空气而飞翔。
②身体呈流线型,被覆羽毛,有利于减少飞行时的阻力.
③有的骨薄而轻,坚固而轻巧,长骨中空,直肠短,排便快,有利于减轻体重。
④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两侧,利于牵引翅膀扇动。
⑤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为飞行提供充足的能量。
⑥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保证飞行时得到充足的氧气。
(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五、综合题
18.(2021八上·滑县期末)如图是几种动物的行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上述动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填图中序号).这种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
(2)蚯蚓走迷宫的行为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属于   行为。
(3)图中所示的动物的行为中   (填图中序号)行为对动物具有局限.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意义。
(4)有人统计蚯蚓成功走出迷宫大约需要经过200多次尝试.面里猩猩通过观察就可以学会利用树枝钓取白蚁这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
【答案】(1)②;遗传物质
(2)遗传因素;生活经验和学习;学习
(3)②
(4)强;少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解析】【解答】(1)②小鸟喂鱼是是其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是一种本能行为,不会消退。
(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蚯蚓走迷宫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因此属于学习行为。
(3)②小鸟喂鱼这种先天性行为能帮助动物适应简单的环境,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帮助其适应复杂的环境,不利于本物种的延续。
(4)蚯蚓成功走出迷宫大约需要经过200多次尝试,而黑猩猩仅仅通过观察就可以学会利用树枝钓取白蚁,这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
【分析】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 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
获得途径 由遗传物质控制的 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
适应特征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形式 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