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春》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19 21:2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 学习诵读方法,声情并茂,以读求知,以读悟情。
2. 感知全文,梳理文章结构。
3. 找出相关语句,说说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4. 结合重点段落,归纳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按顺序展开描写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找出相关语句,说说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2. 结合重点段落,归纳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按顺序展开描写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春天在人们心目中不仅是一个明媚艳丽、鸟语花香的季节概念,更是有着感知和生命的歌咏对象,许多名句广为传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以声写春,表达喜爱之情;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则以色写春,朱熹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则描写了春游踏青的乐趣。(展示关于春的诗句)
一、高效自学 预习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把握字音。
朗润(rùn) 水涨(zh ng) 酝酿(yùn niàn) 嫩绿(nèn) 捉迷藏(cáng)
宛转(wǎn) 应和(hè) 薄烟(báo) 黄晕(yùn) 窠巢(kē cháo)
烘托(hōng) 蓑衣(suō) 稀疏(shū) 戴笠(lì) 抖擞(sǒu)
2.解释词语。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
赶趟儿:本文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是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3.作者链接
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4.背景链接
《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探索新知 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1.快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全文,梳理文章结构
文章运用总分总的结构:
第一部分(1自然段)盼春 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自然段)绘春 把景物和感受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
第三部分(8~10自然段)赞春 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2.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三、交流合作 文本研读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迎春(第1段)
教师设疑: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1)采用了重叠的句式:“盼望着,盼望着。” 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2)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春天的脚步近了。” 形象地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3)这样写的好处:让读者仿佛听到了春天由远而近的脚步声,把春天写活了
盼春 总体轮廓(第2段)
教师设疑: 第二段总写了哪几种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1)景物:山、水、太阳
(2)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画出了春的轮廓。
(3)采用了排比的手法:分别写山、水、太阳“睡醒”的情态, “朗润”写春山润泽、万物复苏;“涨”写冰雪融化、春水泱泱;“红”写春日融融、阳光明媚,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局部 描绘(第3~7段)
教师设疑: 文章对春做了多角度的描绘,具体描绘了五幅春景图,请概括出每一幅图画中景物的特征?从什么样的角度(顺序)描写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1.“春草图”
①特征:嫩、绿、多
②顺序:从正面到侧面。
③语言:修辞—拟人。
用词: “钻”字写出了小草萌发的力量以及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修改以后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2.“春花图”
①特征: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②顺序:由上而下、由实到虚。
③语言:修辞-拟人、比喻、排比。
用词:第③句中的“闹”字写得好,好在它不仅写出了声音,还写出了热烈的气氛,绘声绘色地表现出一派明媚的春光。
④感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3.“春风图”
①特征:和煦、芳香、悦耳
②顺序:触觉、嗅觉、听觉
③语言:修辞-引用、拟人、比喻
4.“春雨图”
①特征:细密、轻盈
②顺序:由近及远、由景及人
③语言:修辞—排比、比喻
5.“迎春图”
①特征:充满活力
②顺序:由点到面
颂春(第8~10段)
教师设疑: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的三个比喻句分别概括出春天哪三个方面的特点?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分别表现了春天景象的新、美、力的特点。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按照喻体的成长顺序来写的,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
抒发了赞美春天的真挚情感,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的未来的强烈愿望,表现出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深化了主题。
语言品析
1.修辞手法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味下列句子的语言美。
(1)盼望着,盼望着……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3)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画出了春的轮廓。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5)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
(6)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7)“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了引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出春风的温暖。“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风的柔和。
(8)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春雨的细密。
(9)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三个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刚落地的娃娃”表现了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充满活力。这三个句子又构成排比句,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了它的“新”“美”“充满活力”。
2.炼字美。
仔细揣摩下列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泱泱;用“红”写春日暖人。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二字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用“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闹”字,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境界全出。
(4)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却已含蓄地写出了春风。一个“笼”字准确地写出了这层薄烟的情状。
(5)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一个“逼”字,写出了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特别的青。
(6)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城里乡下”,说范围之广;“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老老小小”,言年龄之全。“也赶趟儿似的”,“也”照应前文“春花图”中的花的“赶趟儿”。前文的“赶趟儿”写百花争春,这里的“赶趟儿”写人在争春。
艺术鉴赏
1.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描写生动传神。作者善于运用巧妙的比喻、拟人、排比,增强语言的情味。如结尾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这些比喻新颖、贴切,富有表现力。
2. 结构严谨精美。
本文一共描绘了五幅画面。画面之间连接自然、紧凑,并以前四幅画面作为第五幅画面的铺垫、烘托,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文章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而又富有变化。
3.诗情与画意相结合。
作者通过含情的画笔,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彩,使得内在的诗情与外在的景物和谐地交融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
学习总结
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了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奋然向前,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作业设计
1.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绘出春天风景的作品也很多,同学们也不妨自己来体验一下:
说一说春的诗句
写一写春的景色
2.请同学们仿照本文,展开想象,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来写一篇作文。
课文脉络
教学反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