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1光合作用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营口期末)在养金鱼的水缸里放入许多的金鱼藻,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金鱼藻可以( )
A.清洁缸里的水 B.杀灭细菌
C.释放大量二氧化碳 D.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养金鱼的水缸里放些金鱼藻,而金鱼藻除了能进行呼吸作用外,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为金鱼提供充足的氧气以促进其长时间的存活。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2022七上·乐昌期末)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2021七上·吉林期末)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来自( )
A.太阳光 B.无机盐 C.水 D.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则是光能转化成的化学能,所以,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来自太阳能,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知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两个转化: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化学能的过程。
4.(2021七上·双辽期末)马铃薯块茎中储存了淀粉等营养物质,其所含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
A.光能 B.二氧化碳 C.热能 D.氧气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固定下来,以化学能的方式储存在有机物中,进入到生态系统,植物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变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所以。马铃薯块茎中储存了淀粉等营养物质,其所含能量的根本来源是阳光。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5.(2021七上·河池期末)以下装置验证的实验是( )
A.证明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
B.证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C.证明绿色植物在水中才能释放氧气
D.证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A.该实验装置可以证明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气体的试管中,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因为氧气有助燃的特性,A符合题意。
B.该实验装置不能证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因为两个装置都放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不能形成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装置不能证明绿色植物在水中才能释放氧气,因为两个装置都放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不能形成以水为变量的对照实验,C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装置不能证明证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因为两个装置中都有二氧化碳的存在,不能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6.(2022七上·揭东期末)我国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即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我们每种下一棵树木,能让“碳中和”进度条前进一小步,因为树木能进行(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运输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我们每种下一棵树木,能让“碳中和”进度条前进一小步,因为树木能进行光合作用,A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都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B不符合题意。
C.运输作用主要是指植物通过输导组织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物质,C不符合题意。
D.吸收作用主要是指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7.(2022七上·东莞期末)小佟和同学在公园里野餐,站起来时发现裤子沾染上了青草的汁液,他可以选择下列哪种液体最容易洗去青草的汁液( )
A.酒精 B.肥皂水 C.自来水 D.沸水
【答案】A
【知识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草的绿色汁液主要是叶绿素。因此,小佟和同学在公园里野餐,站起来时发现裤子沾染上了青草的汁液,他可以选择酒精最容易洗去青草的汁液。
故答案为:A。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消耗彻底,防止影响实验);
②部分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③脱色: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隔水加热(需要“隔水”的原因是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④清水漂洗;
⑤染色:滴加碘液染色(检测有无淀粉生成,淀粉是光合作用产物,遇碘变蓝色); 观察现象之前,用清水冲掉碘液的目的是碘液本身有颜色,防止影响观察效果;
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色; 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
8.(2021七上·长春期末)取一盆银边天竺葵(边缘无叶绿体),经暗处理后选取一个叶片做如图处理。你认为利用该叶片可以探究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有( )
①光合作用产生淀粉②光合作用产生氧气③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④光合作用需要光⑤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解:银边部分叶片的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遮光部分叶片,缺乏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未遮光绿色部分细胞内有叶绿体,有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变,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
叶片中遮光部分和未遮光的绿色部分唯一变量是光,银边天竺葵叶片的边缘部分与中间未遮光的绿色部分唯一变量是叶绿体。因此,利用该叶片可以探究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有①光合作用产生淀粉、④光合作用需要光、⑤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
故答案为:A。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银边天竺葵边缘部分不含叶绿体。
对照实验原则:控制单一变量。
9.(2021七上·长春期末)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黑藻的光合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可以探究光合作用是否能够产生二氧化碳
B.甲乙两装置的实验现象均可看到有气泡冒出
C.甲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光照强度改变不会影响甲装置内单位时间气泡产生量
【答案】C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 解:A、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黑藻,故本实验可以探究黑藻的光合作用是否能够产生氧气,A错误。
B、甲装置内有黒藻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乙装置内没有黒藻,所以实验现象可看到甲有气泡冒出,乙装置内没有气泡冒出,B错误。
C、甲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是黑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氧气能助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正确。
D、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故光照强度改变会影响甲装置内单位时间气泡产生量,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0.(2021七上·长春期末)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⑤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⑧为营养组织,能制造营养物质
C.④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
D.⑦为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答案】A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①上表皮、②栅栏组织、③海绵组织、④叶脉、⑤下表皮、⑥保卫细胞、⑦气孔、⑧叶肉。
A、①上表皮和⑤下表皮为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A错误;
B、⑧叶肉内含较多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能制造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B正确;
C、④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C正确;
D、⑦为气孔,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叶片的结构及功能如图所示。
11.(2021七上·密山期末)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
A.叶片 B.叶柄 C.幼茎 D.花瓣
【答案】A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幼嫩茎的绿色部位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不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叶柄和花瓣不含叶绿体,因此叶柄和花瓣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含大量的叶绿体,因此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12.(2021七上·密山期末)下列各项中,可用于检验“绿叶在光下是否产生了氧气”的是( )
A.燃烧的小木条 B.带火星的细木条
C.澄清的石灰水 D.碘液
【答案】B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实验时,当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细木条伸入管口内,结果带火星的细木条猛烈燃烧起来,这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13.(2021七上·密山期末)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在叶片的哪一结构中进行的( )
A.表皮细胞 B.保卫细胞 C.叶肉细胞 D.叶脉
【答案】C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包括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表皮(包括上、下表皮)和叶脉三部分,表皮是由无色细胞组成,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叶肉是位于叶上、下表皮之间的绿色组织,是叶内最发达和最重要的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也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叶脉就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但为无色。
14.(2021七上·大石桥期末)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为上表皮,细胞大多无色透明,几乎不含叶绿体
B.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及产生的氧气,通过⑤进出
C.③为叶肉,其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D.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①中的导管输送到根、茎、果实等器官。
【答案】D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A.②为上表皮,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有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及产生的氧气,通过叶表皮的⑤气孔进出的,B不符合题意。
C.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③为叶肉,细胞内含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C不符合题意。
D.根吸收的水分通过①中的导管输送到叶,参与光合作用;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①中的筛管输送到根、茎、果实等器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15.(2021七上·沈河期末)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生物提供了( )
①食物来源 ②氧气来源 ③空气来源 ④能量来源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
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 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16.(2021七上·海州期末)关于叶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叶的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
B.叶脉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C.叶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多
D.叶片上只有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
【答案】D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A.叶的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利于光线的透入,A不符合题意。
B.叶脉就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叶脉中含有机械组织支持叶片,使叶片在空中伸展,有利于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被称为叶片的“骨架”,叶脉中还有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输导有机物的筛管,因此有输导作用。所以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叶表皮上有气孔,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大多数植物叶片上气孔分布的特点是:下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下表皮气孔多会避免该种现象发生,C不符合题意。
D.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17.(2021七上·海州期末)如果要用实验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最好用( )来做实验
A.不含叶绿体的叶片 B.用酒精加热过的叶片
C.全绿色的叶片 D.有白斑或带银边的绿色叶片
【答案】D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此题验证的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的叶绿体中。因而设计对照实验时,变量应该是有无叶绿体,其他条件都相同。有白班或白条纹的叶片中的白色部分不含叶绿体,其它绿色部分有叶绿体,这就形成了对照,变量是有无叶绿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18.(2021七上·郊区期末)下列叙述不属于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意义的是( )
A.制造有机物 B.提高空气的温度
C.为生物提供可以利用的能量 D.维持碳氧平衡
【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有:一是完成了物质转化: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植物生长的需要,还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二是完成了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源泉;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因此,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人类所用能源的主要来源,保证了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的来源。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本身,另外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也为其它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碳氧平衡,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②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来源,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
19.(2019七上·高州期末)将三株相似的小麦幼苗分别置于三个装有完全培养液的相同培养盆中,并在下述三种条件下培养若干天,以测定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请问下列哪一组对照实验属于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甲、乙、丙
【答案】C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解答:题干要求的是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所以要设置以温度为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对照实验组。在题目给出的三个实验装置中可以形成两组对照组:甲和丙;乙和丙,其中甲和丙光照强度相同,植物也相同,唯一变量是温度,而乙和丙温度相同,植物相同,唯一变量是光照度。甲和乙不能形成对照组,因为存在光照度和温度两个变量。故甲和丙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是一道探究实验题,具体考查的是探究实验的科学设计方法。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才行,而该探究实验是测定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光照或温度。因此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或者温度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不合理。
20.上个世纪,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进行,曾经设计类似下图实验,把刚采摘的且生长旺盛的树叶捣碎,采用某种方法获得含有叶绿体的滤液,分成三等份.把其中两份直接放入A,B培养皿,第三份除去叶绿体后放入C培养皿.将三个培养皿置于同一地点,A,C培养皿接受光照,B培养皿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培养皿中产生气泡,其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C培养皿中未产生气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培养皿A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培养皿B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通过比较A,C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通过比较A,B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答案】B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故培养皿A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A不符合题意;
B、培养皿B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光而不是缺乏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
C、A处理有叶绿体产生了淀粉,C处理没有叶绿体没有产生淀粉。通过比较A、C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不符合题意;
D、A处理有光,B处理没有光,两者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进行A、B两种处理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光照处理的变蓝,说明有淀粉,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通过比较A、B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二、判断题
21.(2020七上·醴陵期末)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片都能充分地接受光照,又不互相遮挡。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会减产。所以应合理密植。因此,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22.(2019七上·宜兴期中)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中,海尔蒙特认为柳树生长需要的物质是水。
【答案】正确
【知识点】发现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比利时的海尔蒙特,做过一个有名的“柳树实验”:在盛有200磅干土的瓦罐中,栽上一棵5磅重的柳树苗,罩上瓦罐后只用水灌溉,5年后树和落叶总重169磅3盎斯,干土只少了2盎斯。当时他误认为柳树增加的重量只能来源于水,而不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因此,范 海尔蒙特的结论是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水。故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3.(2019七上·秦安期末)植物的绿色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所以其场所是叶绿体,因此含叶绿体的绿色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幼嫩的绿色的茎,故本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4.(2018七上·惠来竞赛)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应为光。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条件:光,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25.(2017七上·徐州期中)在探究光是光合作用条件的实验中,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④③①⑥②⑤.(判断对错)
【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是:④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③选叶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①光照数小时;⑥酒精脱色,用酒精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②滴加碘液;⑤显色观察,滴加碘液,有淀粉的部位遇碘变蓝色,因此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④③①⑥②⑤.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②选叶遮光:有光和无光形成对照.
③光照处理:让植物充分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④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直到变成黄白色.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隔水的目的是防止酒精燃烧.(酒精脱色后清水漂洗,及滴加碘液后漂洗是为了排除酒精和碘液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⑤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淀粉遇淀粉变蓝):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清水冲洗碘液,观察现象.
⑦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呈深蓝色.
三、综合题
26.(2021七上·抚远期末)下图是杨树叶片的横切面,认真识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叶片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由①和④组成的 ,其上有能使气体进出的 (填结构名称)。
(2)⑧是叶脉由运输水的 和运输有机物的 组成。
(3)③是 属于营养组织,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答案】(1)表皮;气孔
(2)导管;筛管
(3)叶肉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1)图中,①是上表皮,④是下表皮,具有保护叶的内部结构的作用,属于保护组织。表皮上有能使气体进出的⑥气孔,气孔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2)⑧是叶脉,其中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属于输导组织。
(3)③是叶肉,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分析】图中:①上表皮,②栅栏组织,③叶肉,④下表皮,⑤海绵组织,⑥气孔,⑦保卫细胞,⑧叶脉。
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27.(2021七上·黑龙江期末)如图是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请回答:
(1)如果图中标号①是二氧化碳,则②是 。
(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3)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 (填“导管”或者“筛管”)运输给植物体各处的细胞。
(4)光合作用是将 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答案】(1)氧气
(2)叶绿体
(3)筛管
(4)光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1)由图可以知道,①和水进入植物体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②和有机物从植物体内出来,为光合作用的产物,可以判断①为二氧化碳,②为氧气。(2)(3)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通过筛管输送到植物体的各部分结构。(4)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化学能的过程。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8.(2020七上·霍林郭勒期末)据下面“绿叶在光下生产有机物”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各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2)E步骤是 ,目的是 ,通过 作用实现。
(3)B中部分叶片上下用黑纸片遮盖,目的是 ,变量是 。
(4)A操作的目的是 ,叶片变成 色,酒精变成 色。
(5)F中 是用黑纸片上下遮盖部位。
(6)本实验的结论是 。
【答案】(1)E→B→D→A→C→F
(2)暗处理(一昼夜);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有机物)运走耗尽;呼吸
(3)形成(设置)对照实验;光照(光)(有光无光)
(4)脱色(溶解掉叶绿素);黄白色;绿色
(5)②
(6)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有机物)
【知识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1)对照《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图中各步骤的正确顺序是:E暗处理→B选叶遮光→光照→D摘下叶片→A酒精脱色→C漂洗加碘→F观察颜色。(2)在实验之前,把天竺葵放于暗处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因此,进行步骤F暗处理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将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消耗尽。 (3)为了确保实验的单一变量,使实验结论更准确,步骤B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后放在光下照射,目的是为了设置有光和无光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4)A操作的目的是脱色,叶片变成黄白色色,酒精变成绿色。(5)F中②是用黑纸片遮盖部位,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未遮光部分有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6)本实验的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四、实验探究题
29.(2021七上·阳信期末)以下左表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实验的记录结果,图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表所示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从表中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2)农田耕作时,农作物种植不宜过密,并且竖成排、横成行,其主要目的是有利于 ,以保证农作物光合作用时 的供应。
(3)图所示,曲线a、b分别表示某种蔬菜光合作用每小时合成和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请据图分析,菜农在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 ℃左右最有利于增产,当温度高于 ℃时有机物不再积累。由此可见,在温室大棚中,当土肥水光照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 的方法来提高产量。
【答案】(1)温度;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2)通风;二氧化碳
(3)20;35;夜间适当降低温度(或增加昼夜温差)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1)从表中数据分析,a曲线代表光合作用,不同的温度下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量不同,在10-25℃的范围内,有机物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加,在25-35℃的范围内,有机物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此探究实验的变量是温度,从表中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农田耕作时,农作物种植不宜过密,并且竖成排、横成行,其主要目的是有利于通风,以保证农作物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的供应,从而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强农作物的产量。
(3)左表分析a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菜农在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0℃左右最有利于增产,当温度高于35℃时有机物不再积累。由此可见,在温室大棚中,当土肥水光照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增加昼夜温差的方法来提高产量。
【分析】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五、资料分析题
30.(2020七上·宽城期末)阅读下面与光合作用发现相关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一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部来自于土壤。这一观点长期被奉为经典。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1579﹣1644)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推翻了这个观点。他把一棵2.5kg的柳树苗种植在一桶事先称好质量的土壤中,然后只用雨水浇灌而不供给其他任何物质。5年后,他发现这棵柳树的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的质量只减少了不到100g。
资料二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1733﹣1804)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但是,当时有人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却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认为植物跟动物一样能使空气变污浊。这一结论引起人们的关注。
资料三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1730﹣1799)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结果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①下才能成功;植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然而,由于当时化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尚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气体。直到178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②。
资料四 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1832﹣1897)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植物体)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他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另一种产物。
问题:
(1)资料一中,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资料二中,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结论遭到质疑,有人认为植物跟动物一样能使空气变污浊。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这是由于植物进行了 (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3)请你将资料三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① (选填“阳光照射”或“黑暗条件”)② 。绿叶的细胞中有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4)资料四中,科学家萨克斯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的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 (选填“葡萄糖”或“淀粉”)转运和消耗掉。
(5)除上述科学家外,还有一些科学家直接或间接地为光合作用的发现做出贡献,因此,光合作用的发现是科学家们历经两百多年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结果。请结合题中资料说说你的感悟或受到的启示,用一句话表述。 。
【答案】(1)水
(2)光合作用
(3)阳光照射;氧气;叶绿体
(4)淀粉
(5)学习感悟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细致的理性逻辑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发现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解:(1)资料一中,科学家海尔蒙特发现这棵柳树的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的质量只减少了不到100g。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2)资料二中,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结论遭到质疑,有人认为植物跟动物一样能使空气变污浊。利用所学的知识:由于小白鼠呼吸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很快钟罩内的氧气就被消耗殆尽,小白鼠因缺氧无法呼吸而窒息死亡。而如果将小白鼠和绿色植物同时放在密封的钟罩内,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供给小白鼠呼吸,小白鼠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小白鼠和绿色植物就能够存活较长时间。即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混浊的空气。(3)资料三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1730﹣1799)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结果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①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然而,由于当时化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尚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气体。直到178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②氧气。绿叶的细胞中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4)资料四中,科学家萨克斯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的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5)除上述科学家外,还有一些科学家直接或间接地为光合作用的发现做出贡献,因此,光合作用的发现是科学家们历经两百多年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结果。结合题中资料给我的感悟或受到的启示:学习感悟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细致的理性逻辑。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动力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进行探究性实验时需要设置对照实验,除变量之外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1 / 1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1光合作用
一、单选题
1.(2021七上·营口期末)在养金鱼的水缸里放入许多的金鱼藻,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金鱼藻可以( )
A.清洁缸里的水 B.杀灭细菌
C.释放大量二氧化碳 D.增加水中的含氧量
2.(2022七上·乐昌期末)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2021七上·吉林期末)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来自( )
A.太阳光 B.无机盐 C.水 D.二氧化碳
4.(2021七上·双辽期末)马铃薯块茎中储存了淀粉等营养物质,其所含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
A.光能 B.二氧化碳 C.热能 D.氧气
5.(2021七上·河池期末)以下装置验证的实验是( )
A.证明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
B.证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
C.证明绿色植物在水中才能释放氧气
D.证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6.(2022七上·揭东期末)我国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即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我们每种下一棵树木,能让“碳中和”进度条前进一小步,因为树木能进行(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运输作用 D.吸收作用
7.(2022七上·东莞期末)小佟和同学在公园里野餐,站起来时发现裤子沾染上了青草的汁液,他可以选择下列哪种液体最容易洗去青草的汁液( )
A.酒精 B.肥皂水 C.自来水 D.沸水
8.(2021七上·长春期末)取一盆银边天竺葵(边缘无叶绿体),经暗处理后选取一个叶片做如图处理。你认为利用该叶片可以探究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有( )
①光合作用产生淀粉②光合作用产生氧气③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④光合作用需要光⑤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④
9.(2021七上·长春期末)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黑藻的光合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可以探究光合作用是否能够产生二氧化碳
B.甲乙两装置的实验现象均可看到有气泡冒出
C.甲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光照强度改变不会影响甲装置内单位时间气泡产生量
10.(2021七上·长春期末)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⑤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⑧为营养组织,能制造营养物质
C.④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
D.⑦为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11.(2021七上·密山期末)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
A.叶片 B.叶柄 C.幼茎 D.花瓣
12.(2021七上·密山期末)下列各项中,可用于检验“绿叶在光下是否产生了氧气”的是( )
A.燃烧的小木条 B.带火星的细木条
C.澄清的石灰水 D.碘液
13.(2021七上·密山期末)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在叶片的哪一结构中进行的( )
A.表皮细胞 B.保卫细胞 C.叶肉细胞 D.叶脉
14.(2021七上·大石桥期末)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为上表皮,细胞大多无色透明,几乎不含叶绿体
B.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及产生的氧气,通过⑤进出
C.③为叶肉,其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
D.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①中的导管输送到根、茎、果实等器官。
15.(2021七上·沈河期末)绿色开花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生物提供了( )
①食物来源 ②氧气来源 ③空气来源 ④能量来源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2021七上·海州期末)关于叶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叶的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
B.叶脉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C.叶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多
D.叶片上只有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
17.(2021七上·海州期末)如果要用实验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最好用( )来做实验
A.不含叶绿体的叶片 B.用酒精加热过的叶片
C.全绿色的叶片 D.有白斑或带银边的绿色叶片
18.(2021七上·郊区期末)下列叙述不属于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意义的是( )
A.制造有机物 B.提高空气的温度
C.为生物提供可以利用的能量 D.维持碳氧平衡
19.(2019七上·高州期末)将三株相似的小麦幼苗分别置于三个装有完全培养液的相同培养盆中,并在下述三种条件下培养若干天,以测定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请问下列哪一组对照实验属于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甲、乙、丙
20.上个世纪,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进行,曾经设计类似下图实验,把刚采摘的且生长旺盛的树叶捣碎,采用某种方法获得含有叶绿体的滤液,分成三等份.把其中两份直接放入A,B培养皿,第三份除去叶绿体后放入C培养皿.将三个培养皿置于同一地点,A,C培养皿接受光照,B培养皿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培养皿中产生气泡,其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C培养皿中未产生气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培养皿A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培养皿B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通过比较A,C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通过比较A,B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二、判断题
21.(2020七上·醴陵期末)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片都能充分地接受光照,又不互相遮挡。
22.(2019七上·宜兴期中)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中,海尔蒙特认为柳树生长需要的物质是水。
23.(2019七上·秦安期末)植物的绿色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24.(2018七上·惠来竞赛)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25.(2017七上·徐州期中)在探究光是光合作用条件的实验中,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④③①⑥②⑤.(判断对错)
三、综合题
26.(2021七上·抚远期末)下图是杨树叶片的横切面,认真识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叶片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由①和④组成的 ,其上有能使气体进出的 (填结构名称)。
(2)⑧是叶脉由运输水的 和运输有机物的 组成。
(3)③是 属于营养组织,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27.(2021七上·黑龙江期末)如图是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请回答:
(1)如果图中标号①是二氧化碳,则②是 。
(2)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3)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 (填“导管”或者“筛管”)运输给植物体各处的细胞。
(4)光合作用是将 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28.(2020七上·霍林郭勒期末)据下面“绿叶在光下生产有机物”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各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2)E步骤是 ,目的是 ,通过 作用实现。
(3)B中部分叶片上下用黑纸片遮盖,目的是 ,变量是 。
(4)A操作的目的是 ,叶片变成 色,酒精变成 色。
(5)F中 是用黑纸片上下遮盖部位。
(6)本实验的结论是 。
四、实验探究题
29.(2021七上·阳信期末)以下左表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实验的记录结果,图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天气中一天内某些生理过程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表所示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从表中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2)农田耕作时,农作物种植不宜过密,并且竖成排、横成行,其主要目的是有利于 ,以保证农作物光合作用时 的供应。
(3)图所示,曲线a、b分别表示某种蔬菜光合作用每小时合成和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请据图分析,菜农在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 ℃左右最有利于增产,当温度高于 ℃时有机物不再积累。由此可见,在温室大棚中,当土肥水光照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 的方法来提高产量。
五、资料分析题
30.(2020七上·宽城期末)阅读下面与光合作用发现相关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一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部来自于土壤。这一观点长期被奉为经典。17世纪,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1579﹣1644)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推翻了这个观点。他把一棵2.5kg的柳树苗种植在一桶事先称好质量的土壤中,然后只用雨水浇灌而不供给其他任何物质。5年后,他发现这棵柳树的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的质量只减少了不到100g。
资料二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1733﹣1804)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但是,当时有人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却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认为植物跟动物一样能使空气变污浊。这一结论引起人们的关注。
资料三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1730﹣1799)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结果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①下才能成功;植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然而,由于当时化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尚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气体。直到178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②。
资料四 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1832﹣1897)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植物体)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他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这一实验成功地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另一种产物。
问题:
(1)资料一中,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资料二中,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结论遭到质疑,有人认为植物跟动物一样能使空气变污浊。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这是由于植物进行了 (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3)请你将资料三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① (选填“阳光照射”或“黑暗条件”)② 。绿叶的细胞中有 ,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4)资料四中,科学家萨克斯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的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 (选填“葡萄糖”或“淀粉”)转运和消耗掉。
(5)除上述科学家外,还有一些科学家直接或间接地为光合作用的发现做出贡献,因此,光合作用的发现是科学家们历经两百多年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结果。请结合题中资料说说你的感悟或受到的启示,用一句话表述。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养金鱼的水缸里放些金鱼藻,而金鱼藻除了能进行呼吸作用外,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为金鱼提供充足的氧气以促进其长时间的存活。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则是光能转化成的化学能,所以,光合作用贮存的能量来自太阳能,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知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两个转化: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化学能的过程。
4.【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固定下来,以化学能的方式储存在有机物中,进入到生态系统,植物中的化学能可以转变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所以。马铃薯块茎中储存了淀粉等营养物质,其所含能量的根本来源是阳光。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5.【答案】A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A.该实验装置可以证明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收集气体的试管中,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因为氧气有助燃的特性,A符合题意。
B.该实验装置不能证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因为两个装置都放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不能形成以光为变量的对照实验,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装置不能证明绿色植物在水中才能释放氧气,因为两个装置都放在有水的条件下进行,不能形成以水为变量的对照实验,C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装置不能证明证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因为两个装置中都有二氧化碳的存在,不能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实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6.【答案】A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因此,我们每种下一棵树木,能让“碳中和”进度条前进一小步,因为树木能进行光合作用,A符合题意。
B.呼吸作用都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B不符合题意。
C.运输作用主要是指植物通过输导组织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等物质,C不符合题意。
D.吸收作用主要是指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过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7.【答案】A
【知识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草的绿色汁液主要是叶绿素。因此,小佟和同学在公园里野餐,站起来时发现裤子沾染上了青草的汁液,他可以选择酒精最容易洗去青草的汁液。
故答案为:A。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消耗彻底,防止影响实验);
②部分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的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③脱色:光照数小时后,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使叶绿素溶解于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隔水加热(需要“隔水”的原因是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④清水漂洗;
⑤染色:滴加碘液染色(检测有无淀粉生成,淀粉是光合作用产物,遇碘变蓝色); 观察现象之前,用清水冲掉碘液的目的是碘液本身有颜色,防止影响观察效果;
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见光部分变蓝色; 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
8.【答案】A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解:银边部分叶片的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遮光部分叶片,缺乏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未遮光绿色部分细胞内有叶绿体,有光照,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变,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
叶片中遮光部分和未遮光的绿色部分唯一变量是光,银边天竺葵叶片的边缘部分与中间未遮光的绿色部分唯一变量是叶绿体。因此,利用该叶片可以探究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有①光合作用产生淀粉、④光合作用需要光、⑤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
故答案为:A。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银边天竺葵边缘部分不含叶绿体。
对照实验原则:控制单一变量。
9.【答案】C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 解:A、甲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黑藻,故本实验可以探究黑藻的光合作用是否能够产生氧气,A错误。
B、甲装置内有黒藻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乙装置内没有黒藻,所以实验现象可看到甲有气泡冒出,乙装置内没有气泡冒出,B错误。
C、甲装置中收集到的气体是黑藻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氧气能助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正确。
D、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故光照强度改变会影响甲装置内单位时间气泡产生量,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10.【答案】A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①上表皮、②栅栏组织、③海绵组织、④叶脉、⑤下表皮、⑥保卫细胞、⑦气孔、⑧叶肉。
A、①上表皮和⑤下表皮为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A错误;
B、⑧叶肉内含较多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能制造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B正确;
C、④叶脉内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C正确;
D、⑦为气孔,在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开闭.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叶片的结构及功能如图所示。
11.【答案】A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幼嫩茎的绿色部位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不是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叶柄和花瓣不含叶绿体,因此叶柄和花瓣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含大量的叶绿体,因此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12.【答案】B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实验时,当试管内的气体充满二分之一左右时,迅速取出试管并将带火星的细木条伸入管口内,结果带火星的细木条猛烈燃烧起来,这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
13.【答案】C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包括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表皮(包括上、下表皮)和叶脉三部分,表皮是由无色细胞组成,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叶肉是位于叶上、下表皮之间的绿色组织,是叶内最发达和最重要的组织,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也是叶片呈现绿色的主要原因,叶脉就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但为无色。
14.【答案】D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A.②为上表皮,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有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
B.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及产生的氧气,通过叶表皮的⑤气孔进出的,B不符合题意。
C.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③为叶肉,细胞内含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C不符合题意。
D.根吸收的水分通过①中的导管输送到叶,参与光合作用;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①中的筛管输送到根、茎、果实等器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15.【答案】C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可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
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 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
16.【答案】D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A.叶的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利于光线的透入,A不符合题意。
B.叶脉就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叶脉中含有机械组织支持叶片,使叶片在空中伸展,有利于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被称为叶片的“骨架”,叶脉中还有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输导有机物的筛管,因此有输导作用。所以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叶表皮上有气孔,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大多数植物叶片上气孔分布的特点是:下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由于上表皮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温度比下表皮相对较高,叶片中的水分比较容易从上表皮的气孔散失。气孔作为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如果水分蒸发过多,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会让植物萎蔫甚至死亡,所以下表皮气孔多会避免该种现象发生,C不符合题意。
D.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17.【答案】D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此题验证的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的叶绿体中。因而设计对照实验时,变量应该是有无叶绿体,其他条件都相同。有白班或白条纹的叶片中的白色部分不含叶绿体,其它绿色部分有叶绿体,这就形成了对照,变量是有无叶绿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18.【答案】B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意义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有:一是完成了物质转化: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植物生长的需要,还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二是完成了能量转化: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源泉;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促进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因此,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人类所用能源的主要来源,保证了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的来源。
故答案为:B。
【分析】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本身,另外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也为其它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碳氧平衡,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②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来源,是绿色的“能量转化器”。
19.【答案】C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解答:题干要求的是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所以要设置以温度为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对照实验组。在题目给出的三个实验装置中可以形成两组对照组:甲和丙;乙和丙,其中甲和丙光照强度相同,植物也相同,唯一变量是温度,而乙和丙温度相同,植物相同,唯一变量是光照度。甲和乙不能形成对照组,因为存在光照度和温度两个变量。故甲和丙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是一道探究实验题,具体考查的是探究实验的科学设计方法。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才行,而该探究实验是测定温度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光照或温度。因此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或者温度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不合理。
20.【答案】B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故培养皿A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A不符合题意;
B、培养皿B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光而不是缺乏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
C、A处理有叶绿体产生了淀粉,C处理没有叶绿体没有产生淀粉。通过比较A、C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不符合题意;
D、A处理有光,B处理没有光,两者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进行A、B两种处理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光照处理的变蓝,说明有淀粉,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通过比较A、B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1.【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会减产。所以应合理密植。因此,题干说法正确。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22.【答案】正确
【知识点】发现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比利时的海尔蒙特,做过一个有名的“柳树实验”:在盛有200磅干土的瓦罐中,栽上一棵5磅重的柳树苗,罩上瓦罐后只用水灌溉,5年后树和落叶总重169磅3盎斯,干土只少了2盎斯。当时他误认为柳树增加的重量只能来源于水,而不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因此,范 海尔蒙特的结论是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主要是水。故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3.【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所以其场所是叶绿体,因此含叶绿体的绿色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幼嫩的绿色的茎,故本题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4.【答案】正确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应为光。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场所:叶绿体,条件:光,产物:有机物和氧气。
25.【答案】正确
【知识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是:④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③选叶遮光: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①光照数小时;⑥酒精脱色,用酒精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②滴加碘液;⑤显色观察,滴加碘液,有淀粉的部位遇碘变蓝色,因此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④③①⑥②⑤.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步骤:
①暗处理: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②选叶遮光:有光和无光形成对照.
③光照处理:让植物充分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④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直到变成黄白色.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隔水的目的是防止酒精燃烧.(酒精脱色后清水漂洗,及滴加碘液后漂洗是为了排除酒精和碘液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⑤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淀粉遇淀粉变蓝):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清水冲洗碘液,观察现象.
⑦现象: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呈深蓝色.
26.【答案】(1)表皮;气孔
(2)导管;筛管
(3)叶肉
【知识点】叶片的结构
【解析】【解答】(1)图中,①是上表皮,④是下表皮,具有保护叶的内部结构的作用,属于保护组织。表皮上有能使气体进出的⑥气孔,气孔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2)⑧是叶脉,其中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属于输导组织。
(3)③是叶肉,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较多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分析】图中:①上表皮,②栅栏组织,③叶肉,④下表皮,⑤海绵组织,⑥气孔,⑦保卫细胞,⑧叶脉。
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
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
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
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27.【答案】(1)氧气
(2)叶绿体
(3)筛管
(4)光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1)由图可以知道,①和水进入植物体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②和有机物从植物体内出来,为光合作用的产物,可以判断①为二氧化碳,②为氧气。(2)(3)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通过筛管输送到植物体的各部分结构。(4)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化学能的过程。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8.【答案】(1)E→B→D→A→C→F
(2)暗处理(一昼夜);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有机物)运走耗尽;呼吸
(3)形成(设置)对照实验;光照(光)(有光无光)
(4)脱色(溶解掉叶绿素);黄白色;绿色
(5)②
(6)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有机物)
【知识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解:(1)对照《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图中各步骤的正确顺序是:E暗处理→B选叶遮光→光照→D摘下叶片→A酒精脱色→C漂洗加碘→F观察颜色。(2)在实验之前,把天竺葵放于暗处的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因此,进行步骤F暗处理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将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消耗尽。 (3)为了确保实验的单一变量,使实验结论更准确,步骤B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后放在光下照射,目的是为了设置有光和无光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4)A操作的目的是脱色,叶片变成黄白色色,酒精变成绿色。(5)F中②是用黑纸片遮盖部位,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未遮光部分有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6)本实验的结论是: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9.【答案】(1)温度;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2)通风;二氧化碳
(3)20;35;夜间适当降低温度(或增加昼夜温差)
【知识点】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1)从表中数据分析,a曲线代表光合作用,不同的温度下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量不同,在10-25℃的范围内,有机物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增加,在25-35℃的范围内,有机物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此探究实验的变量是温度,从表中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农田耕作时,农作物种植不宜过密,并且竖成排、横成行,其主要目的是有利于通风,以保证农作物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的供应,从而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强农作物的产量。
(3)左表分析a表示光合作用,b表示呼吸作用,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菜农在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0℃左右最有利于增产,当温度高于35℃时有机物不再积累。由此可见,在温室大棚中,当土肥水光照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增加昼夜温差的方法来提高产量。
【分析】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
①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
②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30.【答案】(1)水
(2)光合作用
(3)阳光照射;氧气;叶绿体
(4)淀粉
(5)学习感悟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细致的理性逻辑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发现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解析】【解答】解:(1)资料一中,科学家海尔蒙特发现这棵柳树的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的质量只减少了不到100g。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2)资料二中,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结论遭到质疑,有人认为植物跟动物一样能使空气变污浊。利用所学的知识:由于小白鼠呼吸需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很快钟罩内的氧气就被消耗殆尽,小白鼠因缺氧无法呼吸而窒息死亡。而如果将小白鼠和绿色植物同时放在密封的钟罩内,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供给小白鼠呼吸,小白鼠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小白鼠和绿色植物就能够存活较长时间。即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混浊的空气。(3)资料三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1730﹣1799)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结果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①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然而,由于当时化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尚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气体。直到178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②氧气。绿叶的细胞中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4)资料四中,科学家萨克斯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的目的是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5)除上述科学家外,还有一些科学家直接或间接地为光合作用的发现做出贡献,因此,光合作用的发现是科学家们历经两百多年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结果。结合题中资料给我的感悟或受到的启示:学习感悟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细致的理性逻辑。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动力是光照,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进行探究性实验时需要设置对照实验,除变量之外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