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2.3声的利用
课前复习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速用来描述声传播的快慢,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是声速?
2、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引入新课
1、想一想,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声音会怎么样
2、你对声音的利用知道多少?
一.声与信息
通过声音获取信息的事例有哪些?
1.从异常声音中获取信息
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疾病;
汽车修理师傅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判断故障 ;
2.回声定位: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如:蝙蝠觅食、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B超”等。
彩色B型超声波
诊断仪
超声波测速仪
超声波测厚仪
超声波探伤仪
汽车的倒车雷达
新课教学
超声波和次声波
(1)受蝙蝠超声导航的启示,人们制 成了超声雷达,又叫声纳
应用:探测海深、潜艇位置
(2)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应用:超声诊断仪(B超)
(3)对物体有很强的“破碎”能力
应用:破坏细菌结构
(4)能提高种子发芽率
超声波
新课教学
(1) 能量很高的次声波具有极大的破坏能力,能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遭到破坏
(2)人们应尽可能远离次声波的声源,但检测与控制次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可用来预测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次声波
1.声可以传递能量
声的利用
超声波清洗机
超声波雾化治疗仪
超声波传递能量
超声波清洗
超声波加湿器
超声波牙刷
超声波碎石
语音识别技术
每个人的声音各有特色。但不同的人说同一句话,我们总能听出来说的哪几个字,这说明每个字的发音,都有它们各自的特征。计算机程序可以分析出这些特征并储存起来。当人说话时计算机程序通过接收人的读音,分析它的主要特征,并与各个字的标准读音特征进行比对,再联系上下文,就可以判断出人说的是哪一个字了。这就是语音识别技术。
对着手机读某个人的名字,手机就可以判断你呼叫谁
名字,可以自动拨号。
联系实际
提问:同学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语音识别技术你在哪里还应用过呢?
1. 声能传递信息。
(1)事例:人类通过语言交谈,医生用听诊器和B超等
给病人诊断病情,回声定位,回声测距。
(2)实质:利用声获取信息。
2. 声能传递能量。
(1)事例:利用超声波清洗物体,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
内的结石。
(2)实质:利用声波的振动使物体发生振动或运动。
1.将两个相同的音叉并排放好(没有接触),
乒乓球靠着音叉B,当敲响音叉A时,会发现
乒乓球 ,这说明了 .
4.下列不是利用声信息的有( )
A.远处隆隆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态
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结石
D.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
被弹开
声音传递能量
C
2.以下声波中对人有害的声音的频率是( )
85~1100Hz B. 20000Hz以上
C. 20Hz以下 D. 760~1500Hz
6.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周围墙壁都做成凹凸
不平,像蜂窝状的,这样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是为了装饰
C
A
3.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度大,
这是因为( )
A.屋子里有回声,旷野里没有回声
B.屋子里声音会被反射,旷野里不会被反射.
C.屋子小,声音都传入耳朵,旷野大,声音传到远处去了.
D.屋子里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加强了原声,
旷野里回声不能加强原声.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