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4.12《植物的养分》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4.12《植物的养分》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19 17:0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冀人版科学(2017)六年级上册4.12《植物的养分》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
能说出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的养分。
科学思维:
1.能通过植物的养分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提出探究性问题。
2.能根据科学事实对问题进行假设。
3.能通过观察、阅读等方式获取有关科学事实。
4.能运用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得出结论。
5.能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
探究实践:
1.能对植物的养分从哪里来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能尊重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3.能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沟通,综合考虑多人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态度责任:
能说出绿色植物存在的意义。
【教师准备】
光合作用的课件或视频等。
【学生准备】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1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教师讲述海尔蒙特“柳树实验”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柳树获得的养分只是来源于水吗 海尔蒙特的结论是否正确
2.提问:植物生长的养分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二)提供事实,作出假设
1.引导:我们已经通过实验发现,多数植物的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植物学家们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片里能不断产生大量养分;在黑暗中,则几乎没有养分产生。根据这些事实,你认为植物体内的养分是从哪里来的呢
2.假设:植物体内的养分可能来自于阳光、空气和水。
(三)探究发现,形成新知
1.播放:植物光合作用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然后试着描述植物体内养分生成的过程。
2.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植物分别吸收和生成的物质是什么 这种变化是在什么作用下进行的
3.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相互补充与评价。
4.小结:绿色植物的叶和根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阳光,在绿叶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氧气,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四)拓展延伸,实验验证
1.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
(1)提出问题
引导: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食物(淀粉、蛋白质、脂肪)和氧气,食物和氧气归根到底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你知道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吗
(2)获取信息。
①出示阅读提纲:
A.光合作用与空气成分有什么关系
B.绿色植物是怎样被破坏的
C.绿色植物的减少会带来什么影响
②学生阅读教科书41页“科学在线”,或通过阅读相关书籍、上网来获取信息。
(3)得出结论,
①讨论: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有什么意义 绿色植物是怎样被破坏的
学生讨论,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5页中。
②汇报:指定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
③小结:首先,人和动物离不开绿色植物,人和动物必须依靠绿色植物提供的氧气生存,人的衣食住用离不开绿色植物。其次,绿色植物维持着大气成分的平衡,还可以调节气候、减少噪声和空气污染。
绿色植物遭到破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灾害等;二是人类活动,如毁林造田、酸雨等。
(4)提出建议。
①引导:如果自然界没有绿色植物,人类和动物就不能生存下去。因为人类和动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如果自然界没有植物,那么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会越来越多氧气会越来越少。另外,人类和动物需要的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归根结底也是植物的绿叶制造的。所以,自然界没有植物,人和其他生物就无法生存下去,地球就会成为一个没有生命的寂静世界。请你提出保护绿色植物的建议。
②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保护绿色植物的建议,整理后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5页中。将整理后的建议用图或文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反映给有关部门。
2.绿色植物释放氧气的实验
(1)提问:阳光下绿色植物真的能够释放氧气吗
(2)出示实验方法:
①向水槽内加入干净新鲜的水,把一些水草或者嫩树叶放入水中。用三个洗衣夹夹住一个漏斗,倒扣在植物上面,在漏斗管上盖一个盛满水的试管。
②把水槽放在阳光下晒一会儿,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③按照《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15页提供的方法,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中,如果木条复燃,说明瓶子中是氧气。
(3)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4)结论:阳光下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氧气。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