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综合检测卷(三份打包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综合检测卷(三份打包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1 08:54:40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综合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几组词汇,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
A.工业化、三大改造、抗美援朝
B.大跃进、人民公社、自然灾害
C.大字报、阶级斗争、“左”倾错误
D.反台独、经济特区、一国两制
2.1950年到1953年,我国平均每年出口粮食31亿斤;食油出口1952年为29万吨,已超过战前,1953年出口又增长至33.7万吨,约占总产量的21.3%。这表明我国(  )
A.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B.将农业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C.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D.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
3.西方政治学者戈斯内尔认为:“一个派别对另一个派别的交替统治,由于党派所产生的天然报复心理而使斗争愈演愈烈。”新中国成立后,针对这个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
A.确立政治协商制度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1949~1952年间,新中国的电影放映队虽有较快发展,但尚未实现在全国的普及。到1957年,全国大部分县都设立了放映队,放映队体系基本建成。放映队员们携带影片进入工矿、农村地区,让电影真正深入到了基层。电影放映队体系的建成(  )
A.着眼于电影拍摄技术的提升 B.得益于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C.满足了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D.践行了“二为”方向的要求
5.1950年2月,中苏发表《公告》声明:1945年8月14日中苏签订的条约、协定均失去效力;苏联把从日本人手中获得的中国东北财产无偿地移交给中国政府;苏联将过去在北京兵营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给中国政府。这一声明(  )
A.践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高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
C.清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D.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6.日内瓦会议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印度支那问题,周恩来总理非常巧妙地利用了敌方的矛盾,使日内瓦会议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和平。会议后周恩来总结说:外交要“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该结论(  )
A.已成为规范国际外交的重要准则 B.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和平局面
C.是具有现实主义的中国外交策略 D.包含一定程度理想化的成分
7.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外交的不断努力,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最能体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的是(  )
A.“一边倒”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带一路”倡议
D.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
8.20世纪60年代初,大庆工人吃大苦,耐大劳,坚持“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和“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面貌,出色地完成石油会战,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这表明当时(  )
A.已经初步改变经济落后面貌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蓬勃发展
C.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干劲十足 D.苏联援助加速我国经济发展
9.1958年,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迅速在中国城乡兴起(如图)。土高炉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农村、城市、校园、各级党政机关的大院里,都可以见到土高炉的身影。许多地方的农民放弃耕作,上山采矿,建土炉。这一做法(  )
A.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B.贯彻了中共八大的正确方针
C.加速了“一五”计划的完成
D.导致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停滞
10.“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与此对联内涵相对应的方针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1.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 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B 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C 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
D 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中国和美国重新走到了合作的起点
12.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靠袁隆平”是因为他(  )
A.改良了小麦品种 B.促进国防科技发展
C.培育出杂交水稻 D.从事社会慈善事业
13.1954年,新中国在日内瓦亮相,为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提出建设性建议;1955年,中国代表团在万隆发出“求同存异”的呼声;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这说明(  )
A.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领导者 B.综合国力决定外交话语权
C.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和平外交符合各国共同利益
14.日记作为记录当事人生活经历的一种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下面是一段日记:“今天是选举大会,张健、红旗、林阳都来了,大家围着红旗的新车子,议论纷纷……节日的标语到处张挂着,这是一个大喜日子,人民要选自己的代表。”(1953年11月26日)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C.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化
D.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15.1952~1960年,国家先后开展了四次扫盲大运动,扫盲标准定为每人认识1 500到2 000个字。到1965年,全国共扫除文盲10 272.3万人,年均扫盲604.3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  )
A.适应了“双百”方针的要求
B.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有利于现代中国社会进步
D.开启了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
16.1965年至1975年,西北、西南等三线地区共完成基建投资1 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 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这(  )
A.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C.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D.利于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
17.1949年6月,毛泽东指出:剩下一个民族资产阶级,在现阶段就可以向他们中间的许多人进行适当的教育工作,等到人民手里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就不怕民族资产阶级造反。当时,毛泽东的这一主张(  )
A.适应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需要 B.旨在维护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C.实现了对民族工商业的和平改造 D.推动了民主革命向发展经济转变
18.如表是1952~1957年我国主要产业部门在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单位:%)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运输业 商业
1952 45.4 34.4 5.6 3.5 11.1
1957 33.5 43.8 7.4 3.7 11.6
A.工业落后局面得到改善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
C.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D.国民经济比例出现失衡
19.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中国有意识地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还对指责和攻击极力避免革命性和意识形态化的回应。此举旨在(  )
A.维护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大局 B.树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形象
C.反对大国推行的意识形态外交 D.推进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20.下表为1957~1960年中国国民经济统计表,该表反映出(  )
项目 年份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1957 43.3% 31.2% 25.5%
1960 21.8% 26.1% 52.1%
增长率 1960年 —22.8% 47% 22.3%
A.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C.彻底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人民公社化运动成效体现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制定了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尽管英国也要“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但由于香港是东亚的转口贸易中心,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1950年12月,美国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实行全面禁运。在美国一再施压下,英国同意对战略物资实行有选择的禁运。中美朝鲜战争结束后,包括英国在内的盟国要求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但美国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任内一直保持下来。
——摘编自陶文钊等《中美关系史》
材料二 1955年,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在中央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贯彻了和继续贯彻着下列基本政策:进口与出口政策必须贯彻发展生产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原则;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加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实行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材料三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亿元
1950 195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 1 954 1955 1956 1957
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 41.54 64.61 80.92 84.72 109.80 108.65 104.50
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 其中:苏联 13.94 52.50 62.44 69.39 90.16 81.60 77.00
12.86 40.44 47.82 49.07 68.02 57.91 51.86
亚非及西方国家 其中:西方国家 27.60 12.11 18.48 15.33 19.64 27.05 27.50
14.87 1.59 7.08 5.01 7.42 9.69 11.37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英对华贸易政策存在异、同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1950~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特征。(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10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49~1957年我国各类高校数量及构成情况(单位:所)
年份 合计 综合 大学 工业 院校 农业 院校 林业 院校 医药 院校 师范 院校 语文 院校 财经 院校 政法 院校 体育 院校 艺术 院校 其他 院校
1949 205 49 28 18 - 22 12 11 11 7 2 18 27
1950 193 50 27 17 - 16 12 6 12 3 2 18 20
1951 206 47 36 15 - 27 30 8 19 1 1 18 4
1952 201 22 43 25 3 31 33 8 12 3 2 15 4
1953 181 14 38 26 3 29 33 8 6 4 4 15 1
1954 188 14 40 26 3 28 39 8 5 4 6 14 1
1955 194 14 42 26 3 28 42 8 5 5 6 14 1
1956 227 15 48 28 3 37 55 8 5 5 6 16 1
1957 229 17 44 28 3 37 58 8 5 5 6 17 1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
上表能够反映我国高校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第九单元综合检测卷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过渡时期”指的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为保卫国家,捍卫主权,1950~1953年中国人民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由此可知,工业化、三大改造、抗美援朝能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历史,A项正确;“大跃进”、人民公社、自然灾害反映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历史,排除B项;大字报、阶级斗争、“左”倾错误反映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排除C项;经济特区反映的是对外开放的历史,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C
解析:1950~1953年,我国出口大量的农产品换取外汇,以满足用于购买国外工业设备和建设器材所需的资金,推进国家的工业化。C项正确;A、D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A、D项;B项与史实不符,工业才是首位,排除B项。故选C项。
3.答案:A
解析:题干中主要涉及的是党派关系,体现中国政党制度特点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选A项,排除B、C、D三项。
4.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957年,新中国大部分县都设立了放映队,放映队体系基本建成,而且还进入工矿、农村地区,让电影真正深入到了基层。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起步推动电影放映队体系的建成,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电影拍摄技术的提升,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电影放映队体系的建成对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影响,排除C项;“二为”方向提出是在改革开放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D
解析:终止1945年国民党政府与苏联签订的条约、协定,苏联将东北和北京兵营财产移交给中国政府,说明新中国不同于旧中国,新生政权维护了国家独立和主权,D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才提出的,排除A项;仅从材料的公告内容不能得出提高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的结论,且提高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是抗美援朝的胜利,排除B项;苏联当时是社会主义国家,“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C
解析: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议的重要议题——印度支那问题上,巧妙使用外交策略,用好“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即学会审时度势,很好地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C项正确;“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没有成为规范国际外交的重要准则,排除A项;“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不可能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和平,排除B项;“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意为做应当做的事,不是理想化,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B
解析: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可知,195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与国之间处理关系的基本准则,有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故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不符,均排除。
8.答案:C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大庆油田建成投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密不可分,C项正确;“一五”计划完成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改变经济落后面貌,排除A项;“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破坏,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全民大炼钢铁运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故选A项;大炼钢铁运动片面追求高速度,是“左”倾错误的体现,排除B项;1957年底“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排除C项;大炼钢铁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同步进行的,排除D项。
10.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62年”“综合平衡”可知,这一对联是对1960年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的注解,故选D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在1953年提出,其核心是“一化三改造”,排除A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强调“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显然不符合“综合平衡”的描述,排除B项;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片面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符合“综合平衡”的描述,排除C项。
11.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和美国重新走到了合作的起点,D项正确;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排除A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是三大改造,排除B项;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袁隆平培育推广籼型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解决国人温饱问题,C项正确;改良了小麦品种、从事社会慈善事业,与袁隆平无关,排除A、D项;钱学森等人促进国防科技发展,排除B项。故选C项。
13.答案:C
解析: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以及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都体现了我国一直坚持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正确;A错在“领导者”,排除;万隆会议以及日内瓦会议召开时,我国的综合国力并不强,排除B;和平外交符合我国利益,于世界和平有利,D与题无关,排除。
14.答案:B
解析:材料“这是一个大喜日子,人民要选自己的代表”可知此事件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故选B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954年宪法颁布,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法治相关内容,排除C项;由“人民要选自己的代表”可知材料涉及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非政治协商制度,排除D项。
1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52~1960年,国家先后开展了四次扫盲大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扫盲运动使广大人民群众打开知识文化的大门,促进了文化知识的普及,实现了自身的解放,有利于现代中国社会进步,故选C项;“双百”方针1956年才提出,而扫盲运动1952年就已开始,排除A项;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才提出,排除B项;改革开放后我国才开启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排除D项。
16.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因此D正确;三线建设突出的政治作用,并非是经济规律,A排除;B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情况下,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无法趋向合理,C排除。故选D。
1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剩下一个民族资产阶级”,说明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境内的敌对势力已经消灭,而针对民族资产阶级可以采用教育的方式,争取民族资产阶级,以建立人民民主专政,A项正确;材料的主张是为了建立统一的人民民主政权,B项错误;实现了对民族工商业的和平改造,时间不符,对工商业的合理改造是新中国成立后,C项错误;推动了民主革命向发展经济转变,材料没有体现经济转变,D项错误。
18.答案:A
解析:表中数据显示,1957年工业部门的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大幅上升,这说明工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工业落后局面得到改善,A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体现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B项;国民经济恢复是在1952年,材料中的变化发生在“一五”工业建设时期,排除C项;虽然表中信息显示此时期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农业,但大体上比重是持平的,国民经济比例并不失衡,排除D项。
19.答案:A
解析:中国采取“不争论”的策略,并避免对相关问题的回应,主要是要防止落入西方国家想破坏会议进程的圈套,以此维护会议的顺利进行,维护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大局,A正确;材料主旨与中国想要树立形象无关,排除B项;参与会议的都是亚非国家,没有大国,排除C项;D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
2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57年至1960年,我国的重工业增长率明显上升,而农业下降趋势明显,这说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A正确;国民经济恢复是在1952年完成的,排除B;C表述绝对,排除;人民公社化运动不能直接促进重工业发展,这一时期重工业的成就是“大跃进”造成的,排除D。
21.答案:(1)同的原因:冷战的局势,意识形态一致,朝鲜战争的影响。异的原因:美国实力强大,企图称霸世界;英国实力削弱,香港是东亚贸易中心,全面禁运损害英国利益;中国的态度与策略。
(2)进出口总额增加较快;以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为主,其中以苏联为主体;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经历低谷后又逐渐增加,但所占比例较低。
(3)体现了党的正确领导;逐步建立了适应国内经济建设需要的对外经贸体制;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符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有利于突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体现了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建立后的对外贸易政策,考查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1)问,第一小问,首先从材料中概括出英、美都在对华贸易方面实行严格管理,然后联系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从冷战、意识形态及朝鲜战争角度分析同的原因;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美国制定了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全面禁运”和“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有选择的禁运”“要求放松对华贸易管制”等信息可以得出英美对华贸易政策的不同,然后从国家实力、国家利益及中国政策角度分析异的原因。第(2)问,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这一时期进出口总额总体增长迅速,从占比分析,以苏联及社会主义国家为主,西方国家较低且经历低谷和恢复等加以概括。第(3)问,本问考查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从政治、经济、国际形势及政策灵活性角度进行评价。
22.答案:(示例一)趋势:1952年后工科院校总体不断增加。
原因:国家的重视;经济建设的开展;工业化建设所需各类工业人才的缺乏;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
(示例二)趋势:师范院校数量不断增加。
原因:国家重视;各级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建国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影响。
解析:从表中指出一种变化趋势,例如综合大学不断减少、单科高校为主体,工科院校不断得到重视,文科院校日益受到削弱,师范院校数量不断增加等,结合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说明出现上述高校变化趋势的原因。
2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考达标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一九五八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被称为“三面红旗”。“三面红旗”的出现(  )
A.提高了人民生产积极性
B.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C.促进了工农业的大发展
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须要胜利的基本保障。”毛泽东旨在强调团结力量(  )
A.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努力恢复国民经济
C.积极巩固新生政权 D.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3.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始于党的八大。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  )
A.发展社会生产力 B.消除社会贫富差距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颁布社会主义宪法
知识点二“文化大革命”
4.由下图可知,我国国民经济在1967、1968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造成工农业减产
B.经济建设处于无计划状态
C.“文化大革命”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D.“大跃进”运动影响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
知识点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5.如图为1960年创作的木刻画《备耕》,表现的是拖拉机手在维护拖拉机而备耕的场景。该作品意在(  )
A.反映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迅速推广
B.说明农业劳作方式的全面变革
C.展示中国设施农业的突破性发展
D.宣传人民群众勤奋劳动的精神
6.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一个两国关系发展趋势图,该生试图揭示的是(  )
A.中德关系趋势 B.中美关系趋势
C.中苏关系趋势 D.中日关系趋势
7.下图所示的是1971~1981年的中日贸易额(部分)。这折射出,这一时期(  )
A.我国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B.中日关系不断改善
C.我国工业水平急剧提升
D.国际局势和平稳定
选考高分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8.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出现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关键因素是(  )
A.中苏关系恶化使中国倒向西方国家
B.中国重返联合国大会并主导安理会
C.中国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分歧消失
D.中美关系趋于缓和并向正常化发展
9.1962年1月,中共中央通过了“三自一包”的经济建设方针。“三自”即允许农民耕种自留地,自办私人小作坊,在自由市场上出售产品;“一包”即农民承包政府规定的农业生产指标,要求保证完成。中央通过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旨在(  )
A.撤销人民公社体制 B.促成经济体制改革
C.全面纠正右倾错误 D.调整国民经济结构
10.1963年底到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访问亚非14国期间,提出以“平等互利、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为核心的中国对外援助“八项原则”,随后向巴基斯坦、坦桑尼亚、马里等亚非国家进行了经济军事援助。这些援助(  )
A.导致了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
B.体现出国家外交向革命外交的转变
C.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D.是基于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的考量
11.台湾当局在“邦交”史上经历了多次“断交”危机。第一次“断交”危机是在20世纪70年代,其“邦交国”迅速减少,加拿大、日本、美国等有影响力的国家先后与台湾“断交”。其历史背景是(  )
A.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B.台湾经济衰退,无力援助他国
C.台湾崛起冲击西方国家利益
D.台湾当局接受了“一国两制”
12.下图是1960年2月某杂志刊登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是河南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最普通的工具,劈开太行山的重峦叠嶂,引漳河水入林县建成的“人造天河”。它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的恶劣生存环境,结束了林县十年九旱、水缺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这可以用来反映我国(  )
A.人民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气质
B.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C.农村经济工作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D.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13.下表是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五年的经济数据(部分),这五年最可能是(  )
年份 粮食总产量 钢铁总产量
19 765万吨 800万吨
16 968万吨 1 122万吨
14 385万吨 1 351万吨
13 650万吨 870万吨
15 441万吨 667万吨
A.1949年~1953年 B.1958年~1962年
C.1966年~1970年 D.1978年~1982年
14.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开始发行,到2000年停止流通,历时28年。其中“壹圆”纸币上面的女拖拉机手,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已融入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之中。这体现了当时(  )
A.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
B.经济结构的重大改变
C.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指导方针
D.浪漫主义的币制文化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政府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是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采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政府实行二十多年“遏止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加之美国与苏联争霸中所处的守势地位,使美国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作用,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同样,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驻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的外交与近代外交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并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美外交关系改善的原因和影响。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考达标练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三面红旗”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可得出,当时出现严重经济困难,B项正确;“大跃进”是“左”倾错误指导下大办工业、大办农业的运动,其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A项;“大跃进”是“左”倾错误破坏农业生产,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排除CD项。故选B项。
2.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在1957年,毛泽东指出团结的重要性。结合所学,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八大确立了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所以1957年团结力量主要是为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A项正确;国民经济于1952年底恢复,排除B项;1957年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排除C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并结合所学可知,主要矛盾是生产力落后不能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个矛盾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A项正确;“消除”表述太过绝对,排除B项;三大改造后中国一直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排除C项;1954年就已经颁布社会主义宪法,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6年至1976年我国陷入了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浩劫,这场政治斗争扩散到经济领域,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C项正确;自然灾害有一定的影响,并非是主要原因,A项排除;当时我国推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B项说法错误;大跃进运动兴起于1958年,D项排除。故选C项。
5.答案:D
解析:由木刻画的主题是《备耕》,以及图中拖拉机手在维护拖拉机而备耕,这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勤奋劳动的精神,故选D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仅从木刻画中拖拉机手在维护拖拉机,不足以说明农业劳作方式的全面变革,也不能说明中国设施农业的突破性发展,排除B、C项。
6.答案:B
解析:从图中的年代可看出,这个国家在鸦片战争前后与中国有联系,新中国成立前后与中国关系恶化,联系较少。根据所学,美国参加过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因此中美关系不断恶化;抗日战争期间,美国援助中国抗战,两国关系友好;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关系不断恶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关系缓和,两极格局结束后,中美关系起伏不断,根据以上分析,图中应该是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时期,德国还未统一,苏联还未出现,中日也未有联系,故A、C、D项排除。故选B项。
7.答案:B
解析:由图表数据可知,1971~1981年的中日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折射出中日关系的不断改善,B项正确;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排除A项;数据无法说明我国工业水平如何,排除C项;材料无法反映出国际局势和平稳定,排除D项。故选B项。
选考高分练
8.答案:D
解析:据题意可知,中国的第三次建交高潮是在20世纪70年代,此时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是中美关系出现转折,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影响了中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故选D项;中国是改善了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但没有倒向西方国家,排除A项;中国重返联合国后并没有主导安理会,排除B项;“消失”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
9.答案:D
解析:从题干时间“1962年”和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允许私有制、自由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等信息来看,中央通过这一经济建设方针,是为解决经济困难对国民经济结构进行调整,D项正确;人民公社体制的撤销是在1983年,排除A项;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B项;对国民经济的调整纠正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所犯的“左”倾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1963年底到1964年初周总理访问亚非14国期间”提出以“平等互利、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对亚非国家援助,这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就已恶化,A项与史实不符;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而材料体现的尊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外交,B项排除;据所学可知,我国对亚非国家的援助是基于改变我国的外交环境,而非基于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的考量,故排除D项。
11.答案:A
解析: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国民党集团的代表被从联合国中驱逐出去,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20世纪7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迅速,C项错误;D项错误,台湾当局至今也未接受“一国两制”。故选A项。
12.答案:A
解析:1960年宣传的红旗渠精神反映了当时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这一工程对于林县人民意义重大,反映了当时人民勇于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气质,A项正确;题干并未涉及工业化成就,排除B项;农村经济工作调整时间是在1960年下半年,排除C项;D项错在“根本”,通过这一水利工程无法得出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排除。故选A项。
13.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这一时期中国的粮食产量呈现下滑后又上涨的趋势,钢产量增加后又呈现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运动导致农业生产遭受破坏,钢产量增加迅猛,但是却导致了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为此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主要调整的是失调的国民经济比重,因此这一时期粮食产量有所回升,钢产量相对下降。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答案:A
解析:第三套人民币发行于1962年,当时正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女拖拉机手出现在人民币中,体现了当时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思想,A项正确;通过图片无法看出当时经济结构情况,排除B项;当时的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图片是客观写实风格,不是浪漫主义风格,排除D项。故选A项。
15.答案:(1)变化:由屈辱外交到独立自主的外交。
背景:二战后,世界形势面临两大阵营的对立与斗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发展壮大;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中国实行遏制和孤立的政策。
(2)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美国急需联华抗苏;苏联威胁中国北方;中国实现祖国统一的需要。
影响:推动了中美两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中国外交的僵局,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
1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考达标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1949年6月19日毛泽东亲笔致信著名爱国人士宋庆龄:“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至祈勿却为盼!……”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
B.恢复新三民主义的主张
C.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D.团结民主派筹建新中国
2.王人博主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诞生归功于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调和。他意在强调《共同纲领》(  )
A.是各股政治势力妥协的产物
B.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
C.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D.本质是社会主义性质
3.毛泽东同志曾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这次会议(  )
A.出台了新中国建国纲领
B.标志着新中国成立
C.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明确了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知识点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4.1951年3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自4月1日起用人民币按1∶9.5的比价,收回东北银行和内蒙古人民银行发行的地方流通券。10月1日决定在新疆发行有维吾尔文的人民币,同时停止使用并限期收回新疆省银行发行的银元券。中央人民政府的这一举措旨在(  )
A.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
B.推动“一五”计划的实施
C.活跃市场与改善民生
D.统一财经与巩固政权
5.朝鲜战争结束时,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自称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军司令官”;战时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叹息说“神话已经破灭了,美国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一个强国。”材料可以用于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A.解决了新中国的安全问题
B.拖延了新中国的经济恢复
C.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
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知识点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6.20世纪50年代苏联外交部长向苏共中央汇报“我们努力利用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身的愿望,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  )
A.周恩来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
B.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会议和平解决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显示了亚非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精神
7.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并发表了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关于此声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将“平等互利”改成“平等互惠”
C.推动了印度支那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D.明确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8.1955年4月,中国先后同埃及、叙利亚签订贸易与支付协定;1956年6月,中国又同尼泊尔、柬埔寨等国家签订经济援助协定。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需要
C.万隆会议的召开 D.“一边倒”方针的贯彻
知识点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9.下表反映了当时中国(  )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
商品零售额 95.8% 4.2%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解放战争刚结束
C.改革开放大力推进
D.实行土地改革
10.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  )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
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11.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  )
A.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我国第一部民法通则
C.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
D.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
选考高分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12.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并完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反映了国际格局从对抗走向缓和
13.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以恢复,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1957年,“一五”计划规定的任务超额完成,期间鞍山钢铁厂、长春一汽等重要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
A.我国工业终于摆脱了落后的面貌
B.全面且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C.国家对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
14.2020年5月21日至28日,全国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以下关于两会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②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成为基本政治制度 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1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产品 名称 单位 按人口平均产量 各国为我国倍数
中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电力 度 7.9 219.5 1 144.6 514.9 27 141 63
原煤 公斤 83.0 761.0 3 498.0 4 938.0 9 41 58
生铁 公斤 1.7* 84.4 244.5 165.9 50 144 9
钢 公斤 0.9 95.3 376.3 255.2 106 418 281
棉布 公斤 7.34* 20.28 61.42 70.38 2.8 8.4 9.6
*包括个体手工业的产量。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1958年统计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材料三 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们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
(1)根据材料一,说明建国初期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国际因素。
(3)根据材料三,分析在农、轻、重关系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设想?在其后的实践过程中又有何偏差?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你有何认识?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考达标练
1.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6月,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基本被推翻,如何筹建新政权成为当时党的主要任务。为更好地体现新政权的人民性和民主性,共产党充分地团结了各种爱国力量,包括身份特殊的宋庆龄,D项正确;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基本被推翻,而非“彻底”,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三民主义,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才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诞生归功于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调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反映了工人、农民以及各民主阶级的政治诉求,是一种政治调和,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调和,而不是各股政治势力的妥协,“妥协”的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共同纲领》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没有强调其时代局限性,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当时我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阶段,这时期社会主义制度还未建立,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新中国成立,这一次会议应该是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工作的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该会议出台了新中国建国纲领,即《共同纲领》,A项正确;标志着新中国成立的是开国大典,而题干内容体现的是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排除B项;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的第一届人大会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明确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是中共八大,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反映了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逐步收回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银行发明的地方流通券或银元券,统一发行人民币,由此可见这一举措旨在统一财经,从而在经济上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D项正确;1949~1952年为新中国恢复国民经济的时期,1953年实施“一五”计划,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题干反映的是建国初期统一财经的措施,主要目的是从经济上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因此“活跃市场”说法不妥,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D
解析:据题意可知,朝鲜战争使美国人认识到美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也由此衬托出中国的不可战胜,由此可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项正确;中国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朝鲜战争的胜利为中国营造了安全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国的经济恢复,排除B项;朝鲜战争后中国还是没有能够突破美国的经济封锁,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会议是日内瓦会议,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讨论印度支那和朝鲜问题,周恩来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A项正确;中国在和周边国家交往过程中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B项;日内瓦会议没有解决朝鲜问题,排除C项;亚非万隆会议显示了亚非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精神,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54年6月周恩来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并发表了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可分析出这次声明一致同意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D项正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排除A项;将“平等互利”改成“平等互惠”说法错误,应是将“平等互惠”改成“平等互利”,排除B项;日内瓦会议推动了印度支那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与中国签订经贸协定的主要为亚非国家,再结合所学知识,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后,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关系大为改善,经贸往来也随之增多,故选C项;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年底,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签订贸易与支付协定、对外援助与“一五”计划的需求并不相符,故排除B项;“一边倒”主要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而材料中与中国签订经贸协定的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故排除D项。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可分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占有绝对优势,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A项正确;解放战争结束时间为1949年4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改革开放的时间为1978年,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土地方面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一五”计划是要建立我国工业化的基础,C项正确;A项是三大改造,排除;B、D项不是“一五”计划的目的,排除。故选C项。
1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社会性质,而且这部法律是我国即将进入社会主义阶段颁布的法律,所以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项正确;我国第一部民法通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排除B项;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宪法说法错误,排除C项;资本主义性质的宪法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选考高分练
12.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提出并完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等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故B正确;这些活动没有消除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故A错误;新时期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故C错误;此时的国际格局以对抗为主,故D错误。
13.答案:D
解析:“一五”计划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D项正确;“一五”计划后,我国的工业依然较为落后,排除A项;B项错在“全面”,排除;材料涉及的是“一五”计划而非三大改造,排除C项。故选D项。
14.答案:B
解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标志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1954年宪法,确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④③②,B项正确;A、C、D项时间顺序错误,排除。故选B项。
15.答案:
(1)问题:重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
(2)战略: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国际因素:美国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和孤立”;苏联(或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3)设想:农、轻、重协调发展。偏差:发动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4)认识: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符合本国国情。
解析:(1)问题:依据材料一的表格可以看出建国初期重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还有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2)战略:依据材料二的时间“1953年”,结合所学可知,战略是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国际因素:结合“一五”计划的背景可知,国际因素是美国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和孤立”,斯大林模式的影响。(3)设想:依据材料三“就是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可以得出设想是农、轻、重协调发展。偏差:依据材料三的时间“1956年”,结合所学可知,偏差是发动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4)认识:依据三则材料及其回答可以看出工业化应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符合本国国情。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