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建筑艺术的美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北京颐和园
苏州网师园
嵩山少林寺
一、园林的分类:
皇家园林 寺庙园林
私家园林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叠山、理水、植物、建筑
山石
建筑
水
植物
颐和园万寿山
环秀山庄
冠云峰
1、叠山:
小组讨论:
园林要素 种类 作用
叠山
理水
植物
建筑
天然存在的山峰
独立的天然奇石假山
堆叠而成的假山
园林的骨架
可观、可赏、可游
2、理水:
小组讨论:
昆明湖
有水的冠云峰
娄星广场
苏州园林
园林要素 种类 作用
叠山
理水
植物
建筑
天然存在的山峰
独立的天然奇石假山
堆叠而成的假山
园林的骨架
可观、可赏、可游
天然的或人工的
湖、池、潭、湾、溪、瀑布、涧
反射倒影 灵动之美
3、植物:
小组讨论:
园林要素 种类 作用
叠山
理水
植物
建筑
天然存在的山峰
独立的天然奇石假山
堆叠而成的假山
园林的骨架
可观、可赏、可游
天然的或人工的
湖、池、潭、湾、溪、瀑布、涧
反射倒影 灵动之美
梅兰竹菊、桃花垂柳、松柏荷花等
四季变化 改变色调
4、建筑:
小组讨论:
园林要素 种类 作用
叠山
理水
植物
建筑
天然存在的山峰
独立的天然奇石假山
堆叠而成的假山
园林的骨架
可观、可赏、可游
天然的或人工的
湖、池、潭、湾、溪、瀑布、涧
反射倒影 灵动之美
垂柳、荷花、红枫、松柏、蜡梅等
厅、堂、楼、台、轩、馆、楼、阁、亭、廊、榭、舫等
四季变化 改变色调
观赏与使用的双重功能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一)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自然之美
在这小小的空间范围内,花鸟鱼虫、湖光山色、亭台楼阁融为一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令人不出城市便可感受到山林的自然之美。可谓“建筑中的风景,风景中的建筑”。
明轩视频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中国式庭院
明轩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一)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自然之美
(二)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 ——空间之美
拙政园北寺塔
——借景
造景手法:
造景手法:
造景手法:
造景手法:
拙政园小飞虹
——分景
造景手法:
拙政园漏窗
——框景
造景手法:
分析梧竹幽居亭使用了哪些造景手法?
想一想:
苏州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借景、分景、框景等造景手法,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以小见大,曲折多变。
达到移步换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空间效果。
(二)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 ——空间之美
“(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 ——叶圣陶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一)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自然之美
(二)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空间之美
(三)天人合一 如诗意境——人文之美
与谁同坐轩:该轩依水而筑,构
作扇形,其屋内摆设均成扇面状。
人在轩中,无论是倚门而望,凭
栏远眺,还是依窗近观,均可
感到前后左右美景不断。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宋 苏轼
苏州园林内的诗词匾额、楹联题对
是对造园者最真实动人的内心独白,
它高于自然,又使人心向自然归隐。
一草一木处处有情,以情境交融的草木楼台
创设出如诗的意境。
(三)天人合一 如诗意境——人文之美
实践体验——我是造园者: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模型材料,尝试用今天所学的园林的组成要素、造景手法建造一座我们的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