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气象灾害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1 气象灾害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9 18:4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气象灾害
必备知识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2022·山东济宁期末]2021年7月17日,河南省多地暴发持续性强降水天气。24日,新乡卫辉市工业路牧野大桥段出现决口(如图)。决口导致河水漫灌至城区,多方救援力量在决口两边进行封堵工作。26日上午,决口成功合拢。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水灾造成严重的城市内涝问题,其原因主要有(  )
①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②过度开采地下水
③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④屋顶绿化面积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下列有关该区域洪涝灾害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淹没村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B.淹没耕地,影响冬小麦种植
C.冲毁公路、铁路,导致交通中断
D.冲毁供水、供电设施,导致停水停电
读图,完成3~4题。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黄淮海平原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4.上述地区干旱表现为(  )
A.以伏旱为主 B.全年干旱
C.春旱和春夏连旱 D.冬春连旱
[2022·福建宁德期末]2021年7月,台风“烟花”在浙江省登陆。据初步统计,“烟花”造成浙江、上海、江苏、安徽4个省市271.1万人受灾,1 100多间房屋损坏,直接经济损失33.5亿元。据此完成5~6题。
5.台风“烟花”对浙江省的主要影响有(  )
①大风大雾天气 ②影响近海养殖业 ③加剧环境污染 ④引发风暴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此次台风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有(  )
①洪涝 ②滑坡 ③泥石流 ④地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2·重庆市七校期末]2021年12月2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中国天气网也推出了“全国冻哭预警地图”。在我国大范围地区集体“速冻”中,重庆却是一副“众人皆冻我不冻”的姿态。据此完成7~8题。
7.关于寒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寒潮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尤以隆冬危害最大
B.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C.寒潮常带来严寒、大风、雨雪和霜冻天气
D.寒潮带来的低温,可大量杀死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
8.与纬度相当的武汉相比,重庆受寒潮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低,寒潮难以到达
B.地势高,寒潮影响不到
C.北部有高大山地阻挡
D.亚热带气候区,气温较高
[2022·重庆市七校期末]2021年7月,干旱了无数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突发创纪录洪水,300 km2的沙漠变成了湖泊。气象专家指出,新疆沙漠腹地及其周边地区降水增加趋势明显,已成为我国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显著的区域。下图示意塔克拉玛干沙漠位置及其相关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第9题。
9.在此次沙漠洪水中,损失最为严重的是(  )
A.农田水利设施 B.城镇公共设施
C.居民房屋设施 D.油田基础设施
10.[2022·广东惠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 ℃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 ℃及以下的天气过程。下表是浙江省永嘉县2021年11月20~23日部分天气要素变化情况。下图为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临前给蔬菜穿“保暖内衣”的场景。
日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天气 风向与风力
20日 20 ℃ 13 ℃ 阴转多云 北风 微风
21日 21 ℃ 12 ℃ 小雨转小到中雨 西北风5~6级
22日 7 ℃ 4 ℃ 小雨转多云 北风3~4级
23日 12 ℃ 4 ℃ 晴 北风 微风
(1)寒潮主要发生在北半球________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据表推测寒潮到达永嘉县的时间是11月________日晚。
(2)一种自然灾害引发的灾害,会进一步引发其他灾害,从而形成灾害链条。完成寒潮的部分灾害链条。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3)除覆膜外,列举该区域防御寒潮的农业措施。
关键能力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2022·江苏徐州期末]汤逊湖周边地区是武汉市快速发展的城市新区。下图为“2000~2016年汤逊湖周边地区湖面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近年来汤逊湖周边地区内涝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
A.暴雨强度增大 B.湖泊面积缩小
C.土地开发增强 D.植被面积减少
2.汤逊湖周边地区排涝泵站宜选择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2·山东济宁期末]陇东黄土高原是以雨养农业为主的半干旱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其中土壤干旱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下图示意该地3月上旬至11月上旬降水量及土壤0~100厘米含水量的旬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区干旱最严重的时段是(  )
A.3月上旬至4月下旬
B.5月下旬至6月下旬
C.7月下旬至8月下旬
D.9月中旬至11月上旬
4.初春季节,土壤含水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解冻 B.降水较多
C.引水灌溉 D.地下水上涌
[2022·河南部分名校期末]霜冻是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指的是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 ℃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冻叫初霜冻,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叫终霜冻。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 ℃的地表等温线,是划分霜冻与非霜冻的标志。下图为某月我国东北地区霜冻线位置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图示的霜冻类型及其对农作物的危害分别为(  )
A.春霜冻影响种子发芽
B.夏霜冻造成水稻晚熟
C.秋霜冻导致农作物减产
D.冬霜冻影响小麦越冬
6.导致15日霜冻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地形起伏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
7.东北地区农业部门应对霜冻天气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培育早熟品种 ②发展设施农业 ③进行冬季灌溉 ④营造防风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2·山东聊城期末]寒露风是南方晚稻生育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多出现在寒露节气前后,此时,我国南方晚稻正处于抽穗扬花期。下表为寒露风等级划分表。据此完成8~9题。
寒露风 干冷型 湿冷型
等级 日平均气温 日最低气温 日平均气温 日最低气温 雨日
轻度 ≤22 ℃,持续≥3天 >16 ℃ ≤23 ℃,持续≥3天 >16 ℃ ≥1天
或≤22 ℃,持续2天 ≤16 ℃
重度 ≤20 ℃,持续≥3天 >16 ℃ ≤21 ℃,持续≥3天 ≤16 ℃ ≥2天
或≤20 ℃,持续2天 ≤16 ℃
8.寒露风(  )
A.多发生于12月份
B.主要致灾因子是大风
C.会出现暴雪、冻雨等天气现象
D.常伴有风力较大的偏北风
9.下列寒露风的防御措施,错误的是(  )
A.喷施保温剂 B.合理进行品种搭配
C.昼灌夜排,以水调温 D.科学安排播种期
10.[2022·湖北荆州期末]下图为2021年12月某日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此时南京的风向,比较北京与南京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2)比较北京、长沙空气质量的优劣,并说明主要原因。
(3)指出此时南方地区最可能面临的气象灾害,结合材料说明原因。
第一节 气象灾害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由材料“2021年7月17日,河南省多地暴发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可知,这次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是引发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①正确;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面沉降,而不是城市内涝,②错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会使地面硬化面积增加,地表水下渗困难,若排水设施欠缺,容易引发城市内涝,③正确;若屋顶绿化面积大的话,会吸收一部分雨水,减小城市内涝发生的可能性,④错误。第2题,7月份该区域正值玉米等农作物生长期,冬小麦种植一般在秋分左右,故不会影响冬小麦种植。
3~4.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根据我国干旱频次分布图可知,干旱频次越高的地区干旱灾害越严重,黄淮海平原地区的干旱频次最高,干旱灾害最严重。第4题,黄淮海平原地区,由于降水变率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所以常出现春旱和春夏连旱,C正确。伏旱发生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长江中下游地区,A错误。黄淮海平原地区夏季降水较多,不易出现干旱;冬季农业用水量少,不易出现干旱,B、D错误。
5~6.答案:5.B 6.B
解析:第5题,大雾天气的形成需要微风及稳定的大气环境,台风不可能带来大雾天气,①错;台风“烟花”带来的强风、暴雨、风暴潮等会造成养殖设施大面积毁坏,影响近海养殖业,②符合题意;台风所到之处会造成环境严重破坏,加剧水源水污染、垃圾污水污染、食物污染等,③符合题意;台风“烟花”强度大,强风会引发沿海地区的风暴潮,④符合题意。第6题,洪涝属于气象灾害,①错;地震是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④错误。
7~8.答案:7.A 8.C
解析:第7题,寒潮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尤以春初和秋末危害最大,A叙述错误。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影响,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B叙述正确。寒潮常带来严寒、大风、雨雪和霜冻天气,寒潮带来的低温,可大量杀死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C、D叙述正确。第8题,重庆北部有高大山地阻挡,冷空气难以到达。
9.答案:D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多油田设施,因此此次“沙漠洪水”,受影响最大的是位于沙漠中的油田基础设施。
10.答案:(1)中、高 蒙古、西伯利亚 21
(2)大风 沙尘暴 冻害
(3)加强寒潮的监测与预报;覆盖稻草;设置温室大棚;燃烧秸秆或熏烟;作物喷水或浇水;培育耐寒品种等。
解析:(1)根据所学有关寒潮知识,结合表格信息的气温变化,根据寒潮定义可知到达时间。(2)寒潮能带来低温,低温导致冻害,冻害导致交通电力中断,③为冻害。①导致风灾,而寒潮也伴随着大风天气,①为大风。大风导致风灾和②,②导致大气污染,②应为沙尘暴(尤其是春季的强冷空气南下,会引发沙尘暴天气,造成大气污染)。(3)对于寒潮灾害的防范,可以提前加强寒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为农户提前做好防范提供参考。可建设温室大棚,减轻寒潮灾害的影响。可在农田土地上覆盖稻草,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可以燃烧秸秆或熏烟,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增强保温作用。由于水的比热容大,降温较慢,可以给作物喷水或浇水,减轻寒潮灾害的影响。另外,还可以加大技术投入,培育耐寒品种,增加农作物品种的耐寒性能。
关键能力综合练
1~2.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读图该地区2000~2016年湖泊面积减少,结合材料“汤逊湖周边地区是武汉市快速发展的城市新区”,故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土地开发增强,围湖造田,植被破坏,从而使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植被涵蓄水源能力下降,加剧该地区洪涝灾害,所以其根本原因是土地开发增加。第2题,排涝泵站的目的是排出汤逊湖周边的积水,减轻内涝,积水较为严重的地区应位于该地区地势低洼的地方,且排到长江,故应选择距离长江较近的位置建排涝泵站,读图可知,丙和丁地距离长江较远,不利于排洪,乙地地势较高,积水少,甲地地势较低,且靠近长江,所以选择在甲地建泵站最利于排洪。
3~4.答案:3.B 4.A
解析:第3题,据材料“其中土壤干旱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可知,干旱最严重的时段,是土壤含水量最小的时段,并不是降水量最小的时候。3月上旬至4月下旬,降水很少,但土壤的含水量较大,土壤并不干旱,A错误;依据图示信息可知,5月下旬至6月下旬,土壤含水量最小,B正确;7月下旬至8月下旬,土壤含水量呈上升趋势,且含水量并不是最小的,说明此时土壤也不是最干旱的,C错误;9月中旬至11月上旬,土壤含水量较大,土壤不干旱,D错误。第4题,陇东黄土高原地处内陆,是以雨养农业为主的半干旱地区,但雨水主要来自夏季,初春季节土壤较高的含水量,主要来自地表积存的降雪融化及土壤解冻。
5~7.答案:5.C 6.B 7.A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该地区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出现霜冻的时间越来越早,数值越来越低。霜冻线自南向北数值变小,表明该霜冻类型为秋霜,霜冻的出现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导致农作物减产。第6题,由图可知,15日霜冻线向北弯曲,主要原因是当地为松嫩平原,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出现霜冻的时间较晚。第7题,霜冻对我国农业造成较大的影响,应对霜冻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大科技的投入,培育早熟品种,让作物在霜冻开始前收获,进而减轻霜冻天气对作物的影响,①正确。设施农业能够改善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减轻霜冻的影响,②正确。东北地区秋季已经出现霜冻,冬季时水体已经结冰,故不适合在冬季灌溉,应在霜冻前灌溉,③错误。营造防风林对冬季的保温作用弱,④错误。
8~9.答案:8.D 9.C
解析:第8题,寒露节气为每年阳历10月7日前后,A错误;主要致灾因子是低温,B错误;寒露为秋季节气,暴雪冻雨出现在冬季,C错误;寒露节气时,冬季风渐起,有风力较大的偏北风,D正确。第9题,由于寒露风主要的致害因子是低温,因此,对水稻进行夜晚保温是关键,应昼排夜灌,以水调温是合理做法,C错误,符合题意。
10.答案:(1)偏北风(西北风或东北风亦可)。南京风力较大。理由:南京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2)长沙空气质量较好。原因:等压线密集,风力大,有利于污染物扩散;降水多,有利于污染物沉降。
(3)寒潮(或低温冻害)。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2月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在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形成高压中心,成为冷空气源地,冷空气南下形成寒潮。
解析:(1)观察图中信息可知,南京所在位置水平气压差为西北高,东南低,水平气压梯度力由西北指向东南,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的影响,偏转为偏北风;图中显示北京的等压线较为稀疏,南京的等压线较为密集,结合所学知识,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因此南京的风力较大。(2)观察图中信息可知,长沙所在位置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且长沙降水量较北京多,污染物随雨水降落,因此空气质量较好;北京位于高压中心附近,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且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较小,不利于扩散污染物。(3)根据图中显示信息,海陆热力性质存在较大差异,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气压较低,因此为北半球的冬季,盛行冬季风(西北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冷空气发源地,随西北风南下,冷空气导致南方地区气温下降,气候干燥,形成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