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19 18:4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必备知识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2022·河北石家庄期末]截至2021年12月,我国风云气象卫星家族全球用户“朋友圈”已增至121个国家和地区,为这些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气象预报、自然灾害应对和生态环境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示意2021年12月15日10时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据此完成1~2题。
1.卫星云图的获取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为(  )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遥感(RS)
D.地理信息技术(GIS)
2.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可以(  )
①确定天气系统位置 ②精准测量区域降水量 ③预测天气系统发展趋势 ④实时播报区域气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下表示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概况。据此完成3~4题。
步骤(时间) 系统名称 服务范围
1994年 “北斗一号”系统 5°N~55°N,70°E~140°E
2012年 “北斗二号”系统 55°S~55°N,55°E~180°
2020年 北斗全球系统 全球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
①获取信息量大 ②高精度定位 ③获取高像素图片 ④导航和授时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的主要服务项目有(  )
①为远洋航行提供导航 ②人口密度测算 ③物流查收 ④地理数据测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2·辽宁鞍山期末]2017年10月8日下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北部多地发生森林大火。8 000多名消防队员参与灭火,干燥的天气使灭火困难重重。据此完成5~6题。
5.当地消防部门为了及时掌握火情,首先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数字地球
C.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
6.灭火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系统把此次火灾发生区、地形、风向等图层叠加分析,可以快速确定火灾的蔓延趋势。这种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数字地球
C.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
[2022·江苏连云港期末]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在秸秆禁烧监测中发挥出突出作用。搭载特定传感器的无人机可以根据设定路线进行自动巡航监测,并随时获取着火点地区地面影像和位置信息。下图为无人机秸秆禁烧监测流程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示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为(  )
A.资源普查 B.工程勘察和测绘
C.环境监测 D.灾害监测
8.无人机自动巡航和获取位置信息主要借助(  )
A.RS、GIS B.GIS、GPS
C.RS、GPS D.RS、GIS、GPS
[2022·江苏连云港期末]2021年10月13日,台风“圆规”在海南省琼海市沿海登陆。下图为台风“圆规”卫星图像。据此完成第9题。
9.海南省应急管理厅运用GIS分析此次台风造成的洪涝灾情,需要叠加使用的图层主要有(  )
①土壤图层 ②水系图层 ③地形图层 ④矿产资源图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2022·吉林省吉林市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央气象台2018年7月11日18时发布台风红色预警:第9号台风“灿鸿”(强台风级)的中心已于11日下午4点40分前后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镇沿海登陆。
(1)要完成台风“灿鸿”未来24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的整个绘制需要采用的信息技术手段有哪些?
(2)7月12日,某渔船在海上遭受十级以上大风袭击后,渔民发出求救信号,浙江海事局营救时运用哪种地理信息技术能够确定渔民的位置?
(3)“灿鸿”在浙江沿海登陆后,分别说出等高线图中甲、乙两地受台风影响容易诱发的自然灾害,并根据图中信息说明判断理由。甲地: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地: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举出第(1)题所用两项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其他实例。
关键能力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2022·辽宁六校协作体期末]地理信息技术为干旱区划的研究提供了新手段。下图为山东省降水量、土壤含水量、气温和干旱等级分区分布图,其中数值越大,越利于干旱的形成。据此完成1~2题。
1.山东省干旱等级相对较低的两个区是(  )
A.a、d B.b、e
C.a、b D.c、f
2.干旱将导致农作物减产,要想及时获取农作物的受灾程度情况和受灾地点,需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虚拟技术和遥感技术
C.遥感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数字地球和遥感技术
[2022·山东滨州期末]下图示意某次台风期间海南岛降水量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台风在甲、乙两地最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
A.洪涝 泥石流 B.海啸 洪涝
C.海啸 风暴潮 D.泥石流 滑坡
4.在抗御台风带来的洪水灾害中(  )
A.遥感技术可准确引导救援人员搜救被困者
B.地理信息系统可实时监测洪涝的形成过程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确定洪水范围和变化
D.地理信息系统可分析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
[2022·福建福州期末]地理信息系统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完成5~6题。
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km2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m 植被覆盖率/%
① 5.3 24.3 537.2 15.7
② 2.7 30.1 670.3 19.6
③ 20.0 40.8 1 353.7 13.2
④ 4.5 26.1 384.7 20.5
5.泥石流淹没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
B.推断出各地降水情况
C.计算湖泊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6.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
A.气温高低 B.风力强弱
C.光照强度 D.降水量大小
[2022·山东济南期末]2019年3月15日18时05分,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枣岭乡发生山体滑坡,造成20人死亡,13人受伤,卫生院、住宅楼等多个建筑物垮塌,直接经济损失达七百多万元。滑坡区地处黄土斜坡,高70 m,坡度45°,在40 m处存在一层粉质黏土,渗透性较差。本地区降水集中在每年5~10月。下图是滑坡地区概览图。据此完成7~8题。
7.此次滑坡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地形坡度较陡 ②降水集中,黄土垮塌 ③斜坡顶建筑物分布密集 ④粉质黏土形成软弱面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在滑坡防御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  )
A.分析滑坡规律
B.精准监测滑坡体的移动并预警
C.获取某时刻滑坡图像
D.评估滑坡灾情
9.[2022·广东肇庆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华西秋雨,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影响四川、重庆、贵州、宁夏南部、甘肃东部和南部、陕西南部及湖南西部、湖北西部等地。它每年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最早从8月下旬开始,最晚在11月下旬结束。持续时间长、势力较强的华西秋雨往往给西南地区带来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下图示意华西秋雨主要影响范围。
(1)分析持续时间长、势力较强的华西秋雨易诱发泥石流、滑坡的原因。
(2)阐述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遥感,获得卫星云图信息。第2题,利用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云图可以①确定天气系统位置、③预测天气系统发展趋势。
3~4.答案:3.C 4.B
解析:第3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的国家重要时空基础设施,②④正确。第4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①正确;物流查收和地理数据测量需要准确定位,③④正确;人口密度是用总人口数除以研究地区的范围,与定位、导航和授时等内容无关,②错误。
5~6.答案:5.C 6.D
解析:第5题,遥感技术可以及时获取森林过火面积;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比对不同时间的过火面积,分析大火蔓延趋向,科学地撤离相关人员和调度灭火人员。当地消防部门必须及时掌握火情,首先应用的是遥感技术,通过其获取火势及其发展情况。第6题,对图层的叠加分析,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将此次火灾发生区、地形、风向等图层叠加,可分析出火灾蔓延趋势。
7~8.答案:7.C 8.B
解析:第7题,根据材料,图示遥感技术是秸秆禁烧监测,属于环境监测。第8题,无人机自动巡航,需要提前规划好巡逻路径,是分析处理的过程,需要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获取位置信息,需要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只是自动巡航和获取位置信息,不需要用到遥感技术(RS)。
9.答案:B
解析:洪涝灾情主要与水文水系,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相关,与土壤和矿产无关,所以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10.答案:(1)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全球定位系统(GPS)
(3)滑坡 位于山坡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陡),易发生滑坡 洪涝 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4)如利用遥感技术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水灾损失,并为防灾救助提供决策支持等。
解析:(1)首先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台风在之前不同时段的影响范围,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出未来24小时台风移动路径。(2)海事局营救时需要明确遇袭渔船的位置信息,可以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也可以利用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3)甲地位于山坡处,等高线分布密集,表明坡度较大,受降水影响,易发生滑坡。乙地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等高线分布稀疏,表明地势低平,水流速度慢,而台风登陆短时间内会带来大量降水,排水不畅,会发生洪涝灾害。(4)利用遥感技术,通过遥感图片,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变化情况,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分析水灾带来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并能够为防灾救助提供决策支持等。
关键能力综合练
1~2.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数值越大,越利于干旱的形成,干旱相对较低的地区是降水量和土壤含水量等级较低的分区。读图可知,c和f两地数值最小,是干旱相对较低的地区。第2题,植物受灾地点需要定位,需要GPS;受灾程度需要通过RS获取信息。
3~4.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台风会带来大量降水,乙地位于山地,地表径流流速快,侵蚀强,容易导致泥石流;甲地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受海水顶托,易发生洪涝。第4题,在抗御台风带来的洪水灾害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准确引导救援人员搜救被困者,A错误。遥感技术可实时监测洪涝的形成过程,B错误。遥感技术可确定洪水范围和变化,C错误。地理信息系统可分析受灾范围和受灾程度,D正确。
5~6.答案:5.A 6.D
解析:第5题,泥石流淹没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若泥石流淹没区主要是人口稀疏区,损失就会较小,若泥石流淹没区主要是人口密集区,损失就会较大,因此二者叠加可以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第6题,集水面积、平均坡度、流域落差、植被覆盖率都是泥石流的影响因素,但是一般情况下,泥石流是由降水激发的,因此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泥石流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降水量大小。
7~8.答案:7.A 8.B
解析:第7题,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滑坡区滑坡的坡度为45度,地形坡度较大,①正确。滑坡发生的时间为3月,本地区降水集中的时间是每年5~10月,故本次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降水集中,②错误。从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滑坡处,卫生院、住宅等多个建筑垮塌,可以推测此次滑坡坡顶的建筑物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密集,③正确。在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滑坡在40米处存有一层粉质黏土,渗透性较差,会导致地表的下渗水在此处长期积压,引发滑坡,④正确。①③④正确。第8题,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其主要的职能为定位、导航。精准监测滑坡体的移动并预警,可以由定位导航系统中的定位功能来获得。
9.答案:(1)西南地区多山地,地势起伏大,雨水汇集速度快,冲刷力强;有些陡坡地带植被覆盖率较低,松散堆积物丰厚,岩层结构松散;持续时间长、势力较强的华西秋雨顺地势快速汇集为洪流,不断冲刷堆积物和结构松散的岩层,形成泥石流和滑坡。
(2)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自然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并为灾情统计及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提供的地理数据可以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和提供完善的救援方案。
解析:(1)华西秋雨容易引发泥石流与滑坡的原因主要从降水持续时间、地形、径流量大以及松散物质等角度分析。(2)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中的监测作用可以从预期、获取数据、分析及重建角度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