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人体内平衡的维持
第2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除而安排的。它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五、生物圈中的人”这一主题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学好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器官的功能,尤其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的结构,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人体营养、消化、血液循环等有关知识,同时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加上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是还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以及自己动手做,学生能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以及肾单位的结构。
【教学目标】
1、了解排泄的概念及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意义;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和功能;掌握肾脏的结构和特点。
2、通过观察肾脏的内部结构、泌尿系统模式图、肾脏结构示意图以及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DIY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更加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排泄的概念,肾脏(肾单位)的结构和特点。
2、教学难点:肾脏(肾单位)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手段与方法】
采用“自学、引导、小组合作”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适时运用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益。
【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充分的考虑了八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设计了多媒体动画课件,尽量将抽象、微观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并创造条件吸引学生有意识地参与活动,主动探究。学习内容的安排也是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易理解和掌握。
首先以一则新闻报道导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肾脏(肾单位)的结构和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视频思考“肾脏为何重要”,引出肾脏的功能,而排出废物的途径有多种,可以与呼吸系统相联系,因此引出排泄的概念。在介绍肾脏结构时,课件展示肾脏的外形图及内部结构示意图,并提出问题:肾脏的外形?肾脏的位置?肾脏内部有哪些结构?由学生讨论回答。肾单位的结构较抽象,无法用实物来表示,因此,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并用课件显示肾脏局部放大之后的结构,由学生对照书本,同桌之间相互帮助完成导学案,认识肾单位结构。通过让学生阅读书本,自学,培养学生自我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之后,通过DIY——自制肾单位,使学生体验成功的自豪感。
【教学准备】
录制微视频,自制多媒体课件,各色超轻粘土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视频导入:新闻报道中的一家三口人先后患上尿毒症,生命岌岌可危。提问:这个家庭是由于什么疾病而陷入困境的呢?追问1:你知道尿毒症吗?(做简单的解释)追问2:人体会产生那些废物呢?追问3:它们如何排除?尿毒症患者为什么要换肾?由追问3引出课题《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观看视频看完视频后回答:是尿毒症阅读课文引言部分后回答:人体内的有机物在分解时会产生尿素、多余的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以新闻报道导入课题,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个追问,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排泄和排遗 提问:二氧化碳是如何排除体外的?由呼吸系统开始讲述排泄的三条途径:并引导学生总结排泄的概念。渗透卫生保健:尿液和成分和汗液的成分一样吗 如果我们身上沾了点尿,会感到很脏,但我们上完体育课大汗淋漓时,你想到了什么 提问:人体除了上述中细胞代谢产生的这些废物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废物呢?引出排遗,并强调学生区别排泄和排遗 学生回答: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由三条途径中总结出:人体将体内的尿素、多余的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作排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出汗时要洗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思考回答:有,粪便。 启发学生回顾有关呼吸系统的知识,并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常识相联系。渗透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讲究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过渡:排泄的三条途径中,最主要的排泄途径是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引出泌尿系统的组成。课件展示:自学提示和泌尿系统的组成。利用屏幕互动点评讲述学生对导学案第一部分的完成情况。过渡提问:组成泌尿系统的器官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器官呢? 观察课本P20图15-19(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模式图)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学生稍作思考后回答:肾脏 了解人体的基本生理知识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肾脏的结构和单位 课件展示:自学提示根据学生完成导学案的具体情况进行提问:肾脏的外形?位置?2、肾脏内部有哪些结构?课件展示:肾脏的外形图、解剖图、模式图同时进行讲解肾脏的内部结构。过渡: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而每个肾脏大约由120万个肾单位构成。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的话就是:如果将人体比作一座城市,那么肾脏就好比是人体这座城市的垃圾站,而每个肾单位就相当于一个小的独立工作车间,来处理人体产生的各种垃圾物质。因此,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课件展示:肾单位的结构讲解肾单位的结构,同时引导学生纠错——导学案第二部分。在了解了肾单位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思考:血液在肾脏中的流动方向?课件展示:血液在肾脏中的流动方向动态图课件展示:DIY——自制肾单位,以及目的要求。 阅读课本P.21,并观察课本P.21图15-20(肾脏的内部结构模式图)和图15-21(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完成学案第二部分。边观察图片边思考回答。学生根据讲解,纠正导学案中肾单位的结构:在肾单位的结构中,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实际上是个血管球,连接肾小球两侧的血管分别叫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肾小囊的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着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因此肾小囊是套在肾小球的外面,下接肾小管;肾小管弯曲细长,外面包绕着由出球小动脉分支所形成的毛细血管网。在观看动态图后,完成“学生活动”: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肾静脉DIY——用超轻粘土制作肾单位 自主学习,提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同时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时纠错点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帮助学生对肾单位结构的理解。形象的比喻,将微观的结构形象的比喻为宏观的实物,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肾脏、肾单位的关系。适时的提问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DIY将肾单位这一微观地结构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肾单位的理解和掌握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回顾整合,加强理解、记忆
【板书设计】
第2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1课时 泌尿系统组成
1.排泄和排遗
2.泌尿系统的组成
3.肾脏的结构和单位
肾皮质:
肾盂:
肾髓质:
肾脏
结构
在周围,颜色较深
在里面,颜色较浅
形似漏斗
单位
肾单位
肾小管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小球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