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八上5.18.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馒头和面包膨大和松软,是因为酵母菌发酵产生了(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酒精 D.氢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只能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B.霉菌都是对人体不利的
C.蘑菇和腐生细菌一样,能分解枯枝败叶,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D.春天可以到野外采拾真菌,野外的真菌鲜美,可以随意食用
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是单细胞生物 B.噬菌体可以寄生在细菌体内
C.利用病毒可以研制疫苗 D.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4.外科医生在进行手术前,对身体、衣服和器械进行严格消毒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病人体内细菌的传播
B.防止传染病的感染传播
C.严格防止细菌在手术过程中进入病人体内
D.控制疾病在医院内传播
5.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 )
A.大部分微生物对人体有害,小部分有益于人类
B.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C.微生物是没有害的
D.大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
6.下列有关微生物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解释、说明,错误的是( )
A.武汉酸豇豆的泡制原理是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
B.发霉的花生、玉米不能食用,因为其中含有的黄曲霉素可能致癌
C.产甲烷细菌能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秸杆和粪便中的有机物并产生沼气
D.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并为植物制造含氮的营养物质
7.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的利用的是( )
①制酸奶 ②酿酒 ③制醋 ④产生青霉素 ⑤做馒头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8.下列疾病由细菌引起的是( )
A.手癣 B.棉花枯萎病 C.小麦叶锈病 D.扁桃体炎
9.下列关于新冠肺炎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病毒有细胞核
B.病毒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或孢子生殖
C.病毒虽然有害,但人们也利用病毒研究疫苗
D.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便立即死亡
10.下列有关细菌、真菌、病毒与人类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真菌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B.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蘑菇、木耳、灵芝等属于真菌
C.将煮熟的食物放入冰箱中保存是为了杀死食物中的细菌、真菌
D.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坛口加水密封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
二、实验探究题
11.酸奶是一种健康发酵产品,品质好的酸奶,酸度适宜,凝乳质地良好,且无乳清析出。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发酵温度对酸奶质地的影响,实验方法如下:往原料奶中加入6%的白砂糖,搅拌使其溶解后,加热到90℃,保持5分钟,取出后快速冷却到43﹣45℃,加入发酵菌种,然后分装到6个瓶子中,分别放入不同发酵温度的发酵箱内发酵4小时,发酵终止放在2﹣7℃下冷藏24小时。结果如表:
发酵温度/℃ 酸奶酸度/°T 凝乳质地 乳清析出
37 56 良好 少
39 60 良好 较少
41 72 良好 基本没有
43 79 良好 无
45 96 较软 较多
47 98 软 多
(1)制作酸奶使用的发酵菌种是 ,它还可用于制作 。该菌种只能在 条件下发酵,因此发酵的瓶子必须要密封。
(2)实验除发酵温度不同外,瓶子的大小、分装的量、发酵的时间等其他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 。原料奶从90℃取出后,要先冷却到43﹣45℃,再加入发酵菌种,原因是 。
(3)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4)
科研人员又做了进一步探究,如表所示,他们想探究的问题是 。
发酵时间/h
酸奶酸度/°T
凝乳质地
乳清析出
3.0
55
较软
较少
4.0
78
良好 无
5.0
110
较硬
较少
三、综合题
12.下面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 ]”内填入图中序号)
(1)图中甲与乙、丙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无 因此甲属于 生物。
(2)与植物细胞相比,上述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没有 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若以生殖方式为分类依据,图中乙应和 划分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通过产生类似于图乙中[ ]来繁殖后代的。图丙中A是 霉,B是 霉。A能产生 ,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4)甲是 的结构示意图,它的基因存在于[ ]所指的结构中。[①]的作用是 ,图甲的生殖方式是 。
(5)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①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②与动植物 。
13.香菇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保健价值,被人们誉为“菇中皇后”。小明从网上购买了菌包,体验了香菇的培养过程。
(1)香菇属于真菌界,是一种多细胞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下列生物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选填下列选项)。
a.大肠杆菌 b.青霉 c.马铃薯
(2)香菇的菌包如图1所示,其培养基质的主要成分是木屑、玉米芯等(黑色部分),内部生长着白色的香菇菌丝。因细胞内没有 (填结构名称),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香菇的生长需要依靠菌丝从木屑、玉米芯中吸收水和现成的 。
(3)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就发育形成子实体,如图2所示。在其菌盖下方的菌褶中会产生大量的 ,飘散到适宜的环境中可发育成新个体。
(4)小明想将收获的香菇储存起来,他选择了冷藏和干燥储存两种方式来避免香菇腐败变质,这两种储存方式的主要原理都是 。
14.下面是一组微生物图片,请据图回答问题:
(1)现在非洲肆虐的埃博拉病毒与图中的 (填宇母)都没有细胞结构。
(2)侵入人体后,可能会导致人体患“扁桃体炎”疾病的是 。
(3)以上生物中能产生青霉素的是 。
(4)上图中单细胞生物有 (填字母)。真核生物有 (填字母)
(5)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A、E 两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别为 和 。
15.阅读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结核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到人体内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根据化石证据显示,早在新石器时代,结核杆菌就开始危害人类健康了。结核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1921年卡介苗被用于预防结核病。1943年治疗结核病的特效药——链霉素的发现以及其后多种抗结核药的大规模生产和使用,使很多患者得以康复。
结核杆菌的检测有多种方法。如将痰等提取物涂片后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也可以先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培养,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典型现象后,再挑取细菌在显微镜下观察。由于结核杆菌可以产生维生素B3,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生将此特征作为诊断肺结核病的依据之一。
一方面结核杆菌给人类造成了很大痛苦。另一方面结核杆菌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也许还可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当人类的祖先开始直立行走时,食物的构成也从植物逐渐转向动物。肉类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还能提供各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尤其是植物性食物中很少见的B族维生素,在人类大脑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进入农耕时代,肉类的摄取量大为减少。但是人类的大脑并没有因此而萎缩,原因在于有一大批能够分泌B族维生素的细菌进驻到人类的肠道当中,和人类建立了共生关系。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在人肠道中找到了几乎所有B族维生素的分泌者,唯独缺少维生素B2。而维生素B3是神经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化学物质。
那么人类是如何补充这种维生素的呢?有研究人员提出假设,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需要结核杆菌来替人类制造维生素B3。人类的身体渐渐学会了与结核杆菌和平共处。对于结核杆菌,人类的免疫系统不杀死它们,而是控制它们的活动。但如果肉类长期缺乏,身体对结核杆菌的依赖性过于严重,结核杆菌的数量会大幅增加甚至失控,使人患上结核。研究人员找到了一些证据,例如,英国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1850年 1907年 1963年
人口数(百万) 17.9 34.9 47.0
因结核病死亡人数(人) 60385 56201 2962
虽然有一些证据支持,但目前为止这仍只是假设,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1)结核杆菌的遗传物质与人的细胞相同,都是 。但它的细胞结构中 成形的细胞核。
(2)在接种样品之前,需要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 处理。接种后将培养皿放置在温度为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如果培养基上生长出了如图所示的 ,可以初步判断样品中有结核杆菌。
(3)研究人员分析认为,1907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与之前相比减少,可能的原因是英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消费增加。1963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显著减少,主要的原因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八上5.18.2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馒头和面包膨大和松软,是因为酵母菌发酵产生了(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酒精 D.氢气
【答案】A
【解析】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松软多孔,A符合题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只能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
B.霉菌都是对人体不利的
C.蘑菇和腐生细菌一样,能分解枯枝败叶,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D.春天可以到野外采拾真菌,野外的真菌鲜美,可以随意食用
【答案】C
【解析】A.酵母菌在有氧、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如在有氧的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在有氧的条件下,能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B.有的真菌对人类是有利的,如曲霉在制酱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的真菌对人类是有害的,如黄曲霉还可能致癌,不符合题意。
C.蘑菇属于大型真菌,腐生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它们能将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到大自然中,被绿色植物再利用来制造有机物。可见,腐生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符合题意。
D.蘑菇属于大型真菌,有的可以食用,有的有一定的毒性,不能食用,因此在林中采集蘑菇时,要注意鉴别无毒后方可食用,不符合题意。
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病毒是单细胞生物 B.噬菌体可以寄生在细菌体内
C.利用病毒可以研制疫苗 D.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答案】A
【解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的核心,A符合题意。
B.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叫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B不符合题意。
C.可以将病毒灭活或者减毒来制成疫苗,预防某些疾病,C不符合题意。
D.新型冠状病毒的寄主是人,属于动物病毒,D不符合题意。
4.外科医生在进行手术前,对身体、衣服和器械进行严格消毒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病人体内细菌的传播
B.防止传染病的感染传播
C.严格防止细菌在手术过程中进入病人体内
D.控制疾病在医院内传播
【答案】C
【解析】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外科医生在手术前对身体、衣服、器械进行严格消毒的目的是严格防止细菌在手术过程中进入病人体内
5.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 )
A.大部分微生物对人体有害,小部分有益于人类
B.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C.微生物是没有害的
D.大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
【答案】D
【解析】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少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可见D符合题意.
6.下列有关微生物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解释、说明,错误的是( )
A.武汉酸豇豆的泡制原理是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
B.发霉的花生、玉米不能食用,因为其中含有的黄曲霉素可能致癌
C.产甲烷细菌能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秸杆和粪便中的有机物并产生沼气
D.根瘤中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并为植物制造含氮的营养物质
【答案】A
【解析】A、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作用,如武汉酸豇豆的泡制原理是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A错误;
B、发霉的花生、玉米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不能食用,B正确;
C、一些细菌如甲烷菌在无氧气的条件下,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使污水得到净化,C正确;
D、根瘤中的根瘤菌和豆科植物共生,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并为植物制造含氮的营养物质,D正确.
7.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对真菌的利用的是( )
①制酸奶 ②酿酒 ③制醋 ④产生青霉素 ⑤做馒头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答案】B
【解析】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属于细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奶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奶的品质;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也属于细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青霉发酵能提取青霉素,青霉属于真菌,蒸馒头、面包、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可见B符合题意。
8.下列疾病由细菌引起的是( )
A.手癣 B.棉花枯萎病 C.小麦叶锈病 D.扁桃体炎
【答案】D
【解析】A.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人患手癣、足癣等皮肤病,A不符合题意。
B.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种植期的一种常见病害。病原为一种真菌,名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主要危害棉花的维管束等部位,导致叶片枯死或脱落,B不符合题意。
C.有的真菌寄生在小麦等植物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小麦患小麦叶锈病,C不符合题意。
D.扁桃体炎是一种发生在腭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见咽黏膜、咽淋巴组织的炎症,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细菌及分泌物存积于扁桃体窝所致,致病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或为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所以扁桃体炎是由细菌引起的,D符合题意。
9.下列关于新冠肺炎病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病毒有细胞核
B.病毒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或孢子生殖
C.病毒虽然有害,但人们也利用病毒研究疫苗
D.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便立即死亡
【答案】C
【解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核,A说法错误。
B、病毒靠自我复制的方式增殖后代,A说法错误。
C、病毒虽然能是动物或者植物患病,但人们也利用病毒研究疫苗,C说法正确。
D、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D说法错误。
10.下列有关细菌、真菌、病毒与人类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真菌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B.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蘑菇、木耳、灵芝等属于真菌
C.将煮熟的食物放入冰箱中保存是为了杀死食物中的细菌、真菌
D.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坛口加水密封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
【答案】B
【解析】A.细菌、真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如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有的有害,如结核杆菌,A错误。
B.可以食用的真菌很多,大多是多细胞的,如蘑菇、木耳、香菇、银耳、金针菇等,B正确。
C.食物放入冰箱保存是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C错误。
D.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因此制作泡菜的坛子必须密封,主要是为了让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D错误。
二、实验探究题
11.酸奶是一种健康发酵产品,品质好的酸奶,酸度适宜,凝乳质地良好,且无乳清析出。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发酵温度对酸奶质地的影响,实验方法如下:往原料奶中加入6%的白砂糖,搅拌使其溶解后,加热到90℃,保持5分钟,取出后快速冷却到43﹣45℃,加入发酵菌种,然后分装到6个瓶子中,分别放入不同发酵温度的发酵箱内发酵4小时,发酵终止放在2﹣7℃下冷藏24小时。结果如表:
发酵温度/℃ 酸奶酸度/°T 凝乳质地 乳清析出
37 56 良好 少
39 60 良好 较少
41 72 良好 基本没有
43 79 良好 无
45 96 较软 较多
47 98 软 多
(1)制作酸奶使用的发酵菌种是 ,它还可用于制作 。该菌种只能在 条件下发酵,因此发酵的瓶子必须要密封。
(2)实验除发酵温度不同外,瓶子的大小、分装的量、发酵的时间等其他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 。原料奶从90℃取出后,要先冷却到43﹣45℃,再加入发酵菌种,原因是 。
(3)
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4)
科研人员又做了进一步探究,如表所示,他们想探究的问题是 。
发酵时间/h
酸奶酸度/°T
凝乳质地
乳清析出
3.0
55
较软
较少
4.0
78
良好 无
5.0
110
较硬
较少
【答案】(1)乳酸菌;泡菜;无氧
(2)控制单一变量;防止杀死发酵菌种
(3)43℃的温度下最适宜酸奶发酵
(4)不同的发酵时间对酸奶质地有什么影响
【解析】(1)据分析可知,制作酸奶要用到乳酸菌,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其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另外利乳酸发酵可以制作泡菜等食品。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原料奶从90℃取出后,要先冷却到43﹣45℃,再加入发酵菌种,原因是防止高温下
把接入的发酵菌种杀死。
(3)根据题干叙述:品质好的酸奶,酸度适宜,凝乳质地良好,且无乳清析出,因此由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43℃的温度条件下最适宜酸奶发酵。
(4)分析探究表格可知,探究实验的唯一变量是发酵时间,因此他们探究的问题是:不同的发酵时间对酸奶质地有什么影响?
三、综合题
12.下面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 ]”内填入图中序号)
(1)图中甲与乙、丙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无 因此甲属于 生物。
(2)与植物细胞相比,上述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没有 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若以生殖方式为分类依据,图中乙应和 划分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通过产生类似于图乙中[ ]来繁殖后代的。图丙中A是 霉,B是 霉。A能产生 ,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4)甲是 的结构示意图,它的基因存在于[ ]所指的结构中。[①]的作用是 ,图甲的生殖方式是 。
(5)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①作为 参与物质循环;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②与动植物 。
【答案】(1)成形的细胞核;原核
(2)叶绿体
(3)丙;⑤;青;曲;青霉素
(4)细菌;③;运动(或液体中游动);分裂
(5)分解者;共生
【解析】(1)细菌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在细胞质内特定的区域,细胞质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异养。蘑菇、青霉、曲霉属于真菌,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质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异养。因此,图中甲细菌与乙蘑菇、丙霉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无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甲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细胞核的生物叫原核生物。
(2)通过(1)分析可知,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与植物细胞相比,上述生物的细胞结构中没有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蘑菇和霉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产生孢子繁殖后代,所以若以生殖方式为分类依据,图中乙蘑菇应和丙霉菌划分为一类,因为它们都是通过产生类似于图乙蘑菇中⑤孢子来繁殖后代的。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其上生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所以青霉显出绿的颜色;曲霉的直立菌丝顶端膨大成球状,球状结构的表面呈放射状地生有成串的孢子。孢子随着曲霉种类的不同而呈黄色、橙红色或黑色,所以图丙中A是青霉,B是曲霉。A青霉能产生青霉素,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4)甲是细菌的结构示意图,它的基因存在于③遗传物质所指的结构中。①鞭毛的作用是细菌能够运动(或液体中游动),图甲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分为二,繁殖速度快。
(5)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因为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的遗体等中有机物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归到无机环境中,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细结构核杆菌引起人类患结构核病,黄曲霉素引起人类患癌症等:②与动植物共生,如地衣是真菌和某些单细胞藻类形成的相互依存的共生体、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形成根瘤、人体肠道内的大肠杆菌与人等均存在互惠互利、不能分开的关系,属于共生关系。
13.香菇具有很高的营养、药用和保健价值,被人们誉为“菇中皇后”。小明从网上购买了菌包,体验了香菇的培养过程。
(1)香菇属于真菌界,是一种多细胞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下列生物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选填下列选项)。
a.大肠杆菌 b.青霉 c.马铃薯
(2)香菇的菌包如图1所示,其培养基质的主要成分是木屑、玉米芯等(黑色部分),内部生长着白色的香菇菌丝。因细胞内没有 (填结构名称),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香菇的生长需要依靠菌丝从木屑、玉米芯中吸收水和现成的 。
(3)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就发育形成子实体,如图2所示。在其菌盖下方的菌褶中会产生大量的 ,飘散到适宜的环境中可发育成新个体。
(4)小明想将收获的香菇储存起来,他选择了冷藏和干燥储存两种方式来避免香菇腐败变质,这两种储存方式的主要原理都是 。
【答案】(1)真核;b
(2)叶绿体;有机物
(3)孢子
(4)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解析】(1)香菇属于真菌,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所以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界,香菇和青霉是真核生物,属于真菌界,马铃薯是植物,属于植物界,所以与香菇亲缘关系最近的是b青霉。
(2)真菌的细胞一般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只有少数硫化菌以分解硫化物获得能量自养),这种营养方式主要分为腐生和寄生,有的细菌还能共生。
(3)香菇的菌体都是由大量菌丝构成的,菌盖和菌柄合称为子实体。从菌褶中散落开来的孢子,它在环境条件适宜的地方萌发成新个体。
(4)由于各种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因此选择了冷藏和干燥储存两种方式来避免香菇腐败变质主要是为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14.下面是一组微生物图片,请据图回答问题:
(1)现在非洲肆虐的埃博拉病毒与图中的 (填宇母)都没有细胞结构。
(2)侵入人体后,可能会导致人体患“扁桃体炎”疾病的是 。
(3)以上生物中能产生青霉素的是 。
(4)上图中单细胞生物有 (填字母)。真核生物有 (填字母)
(5)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A、E 两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别为 和 。
【答案】(1)E
(2)细菌
(3)青霉菌
(4)A、D;B、C、D
(5)分裂生殖;自我复制
【解析】(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2)可能会导致人体患“扁桃体炎”疾病的生物是[A]细菌。(3)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C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如肺炎、脑膜炎、淋病等。(4)A细菌、D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生物;B曲霉菌,C青霉菌,D酵母菌都属于真菌,真菌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5)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一分为二的裂殖,细菌是分裂生殖;病毒是用自我复制的方式来繁殖后代的。
15.阅读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结核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到人体内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根据化石证据显示,早在新石器时代,结核杆菌就开始危害人类健康了。结核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1921年卡介苗被用于预防结核病。1943年治疗结核病的特效药——链霉素的发现以及其后多种抗结核药的大规模生产和使用,使很多患者得以康复。
结核杆菌的检测有多种方法。如将痰等提取物涂片后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也可以先在固体培养基上接种培养,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典型现象后,再挑取细菌在显微镜下观察。由于结核杆菌可以产生维生素B3,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生将此特征作为诊断肺结核病的依据之一。
一方面结核杆菌给人类造成了很大痛苦。另一方面结核杆菌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也许还可能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当人类的祖先开始直立行走时,食物的构成也从植物逐渐转向动物。肉类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还能提供各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尤其是植物性食物中很少见的B族维生素,在人类大脑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进入农耕时代,肉类的摄取量大为减少。但是人类的大脑并没有因此而萎缩,原因在于有一大批能够分泌B族维生素的细菌进驻到人类的肠道当中,和人类建立了共生关系。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在人肠道中找到了几乎所有B族维生素的分泌者,唯独缺少维生素B2。而维生素B3是神经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化学物质。
那么人类是如何补充这种维生素的呢?有研究人员提出假设,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需要结核杆菌来替人类制造维生素B3。人类的身体渐渐学会了与结核杆菌和平共处。对于结核杆菌,人类的免疫系统不杀死它们,而是控制它们的活动。但如果肉类长期缺乏,身体对结核杆菌的依赖性过于严重,结核杆菌的数量会大幅增加甚至失控,使人患上结核。研究人员找到了一些证据,例如,英国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1850年 1907年 1963年
人口数(百万) 17.9 34.9 47.0
因结核病死亡人数(人) 60385 56201 2962
虽然有一些证据支持,但目前为止这仍只是假设,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1)结核杆菌的遗传物质与人的细胞相同,都是 。但它的细胞结构中 成形的细胞核。
(2)在接种样品之前,需要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 处理。接种后将培养皿放置在温度为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如果培养基上生长出了如图所示的 ,可以初步判断样品中有结核杆菌。
(3)研究人员分析认为,1907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与之前相比减少,可能的原因是英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消费增加。1963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显著减少,主要的原因是 。
【答案】(1)DNA;没有
(2)灭菌;37℃;菌落
(3)肉类;卡介苗和抗结核药的使用
【解析】结核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动物(人)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据此答题。(1)结核杆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组成,遗传物质与人的细胞相同,都是DNA,但它的细胞结构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在接种样品
之前,需要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接种后将培养皿放置在温度为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如果培养基上生长出了如图所示的菌落,可以初步判断样品中有结核杆菌;(3)研究人员分析认为,1907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与之前相比减少,可能的原因是英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肉类消费增加,1963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显著减少,主要的原因是卡介苗和抗结核药的使用,卡介苗是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进入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预防结核病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