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19 17:5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5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福建)远古时期,半坡人从事的下列生活、生产活动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 )
A.夯筑土屋 B.结绳记事
C.磨制石器 D.烧制彩陶
2.(江苏连云港)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冰雪融化 B.燃料燃烧 C.橙子榨汁 D.品红扩散
3.“氯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句话描述的是氯气的 (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4.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探究之前,佳怡同学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进行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中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 )
A.猜想与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订计划 D.解释与结论
5.(山东聊城)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一点也不为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B.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6.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7.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 )
A.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B.取用块状固体药品——药匙
C.将少量试剂混合进行反应——试管
D.盛放少量液体试剂——滴瓶
8.下列是一些同学在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胶头滴管伸入量筒内滴加液体
B.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盛有液体(液体体积约占试管容积的,的试管加热
C.称量完药品后,将药匙内剩余的药品放回试剂瓶
D.用手直接拿药品
9.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都可能产生其他物质
D.析出沉淀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0.下列不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
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上有水雾出现
D.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取用块状固体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检查气密性
1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点燃酒精灯 B.闻药品的气味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二、填空简答题(共52分)
13.(6分)将下列实验所用仪器的字母序号和名称填在横线上。
(1)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常用 、 ;
(2)给物质加热时,常用 ;
(3)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要用 ;
(4)溶解物质或进行较多溶液反应时,需要用 ;
(5)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14.(8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室里,我们常常要进行药品取用、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其中往往涉及用量问题。
(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2)洗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 试管水,振荡后倒掉。
(3)取用液体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 mL。
(4)使用酒精灯时,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
15.(8分)已知①酒精是一种五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④酒精易燃烧;⑤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⑥点燃酒精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试回答:
其中属于酒精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酒精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酒精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酒精用途的是 。
16.(10分)(江苏苏州,改编)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两列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
17. (6分)甲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图,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

乙 丙
(1)利用图乙所示 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用大针筒将100 mL人体呼出气体压入20 mL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100 mL空气压人另一瓶2。mL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 。
18. (6分)实验室现有5 mL、10 mL、50 mL、100 mL的量筒,现要量取8 mL的盐酸,应选 mL的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 ;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8 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 8 mL(填“<”“>”或“=”)。
19.(8分)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指出下图中的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
A B C D
A:倾倒稀盐酸 ;
B:点燃酒精灯 ;
C:给硫酸铜固体加热 ;
D:加入固体粉末 。
三、实验探究题(共12分)
20.(12分)小徐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提出问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
(2)作出猜测: 。
(3)活动过程和记录:
取3支试管,各加入3 mL水。
①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
②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内焰部分加热。
③将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焰心部分加热。
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
项目 第1种情况 第2种情况 第3种情况
所需时间 25 s 38 s 试管炸裂
结论
(4)问题和讨论:
①分析上述实验中试管炸裂的原因: 。
②上述实验三支试管中,各加入3 mL水,即要求所取水的量相同,若不相同行吗 为什么?

③若不用以上探究方法,你认为还可以有其他方法吗 若有,请简要叙述。
操作过程 现象 结论
单元综合检测
1.D 解析:A、B、C三项中都只有形状的改变,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项中烧制彩陶,有其他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D。
2.B 解析:A、C、D三项变化中都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项燃料燃烧,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C 解析:这句话描述的是氯气的颜色、气味、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因此是物理性质。
4.A 解析: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中含较多的水蒸气,属于猜想与假设.
5.D 解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正确;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正确;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正确;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申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些化学技术还可以致力于环境的改善,恢复被污染、破坏的环境,不正确。
6.D 解析: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而成的石蜡小颗粒,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这些白烟,蜡烛能被点燃,故D项是错误的。
7.B 解析: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应用镊子,故B项错误。
8.B 解析: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于容器口的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故A错误;用酒精灯的外焰(因为外焰温度最高)给盛有液体(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的试管加热,是正确的操作,故B正确;称量完药品后,药匙内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试剂瓶,以免将原试剂瓶中的药品污染了,故C错误;用手直接拿药品,容易造成手与药品的直接接触而引发危险,故D错误。
9.B 解析: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申不会发生化学变化。所以B项正确。
10.B 解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A、C、D分别说明了有炭黑、水、二氧化碳这些不同于石蜡的物质生成,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发生的是化学变化。B属于蜡烛燃烧伴随的现象,但发光、放热不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11.D 解析:A选项取用块状固体时,试管应平放;B选项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C选项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该垂直悬空于试管口正上方滴加;D选项检查气密性的操作是正确的。
12.D 解析: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只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A错误;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故B错误;加热试管中液体时,液体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防止液体受热冲出),故C错误;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
13.(1)E水槽 G集气瓶
(2)C酒精灯
(3)A量筒、F胶头滴管
(4)D烧杯
(5)B试管
14.(1) (2) (3)1~2 (4)
解析: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以免液体在沸腾时冲出;洗
涤实验用过的试管时,每次注入试管的水,振荡后倒掉;药品取用应严格按照规定量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一般取1~2 mL;酒精灯內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以免移动酒精灯时将酒精洒出引发火灾。
15.①②③ ④ ⑥ ⑤
解析:①②③描述的是酒精的颜色、状态、气味、挥发性和溶解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
④描述的是酒精的可燃性,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点燃酒精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不同于酒精的物质,故⑥属于化学变化。
⑤描述的是酒精常用作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属于酒精的用途。
16.
解析: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电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作钻头。
17.(1)排水 不能
(2)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因为空气中虽然有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含量很低
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图乙所示是利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因为氮气也不支持燃烧。
(2)将空气压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因为空气中虽然有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含量很低,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
18. 10 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
解析: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要选用量程比所需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量筒,以减少量取过程中的误差,实验室现有5 mL、10 mL、50 mL、100 mL的量筒,现要量取8 mL的盐酸,应选10 mL的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量筒內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內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8 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小于8 mL。
19.A:标签、桌面被腐蚀,试剂被污染
B: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
C:试管炸裂
D:药品撒出或沾到试管壁上
解析:A:瓶塞正放会使桌面被腐蚀,桌面上的灰尘等物质沾在瓶塞上会使试剂被污染;标签未朝向手心,残留在瓶口的试剂流下来会腐蚀标签。
B:会使酒精洒到桌面上甚至引起火灾。
C:焰心的温度较低,会使试管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会使冷凝水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炸裂。
D:药品会有一部分撒出或沾到试管壁上。
20.(2)外焰(或内焰或焰心)
(3)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加热
(4)①焰心温度低,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②不行,对照实验只允许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

操作过程 现象 结论
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约1 s后取出 与外焰接触处的火柴梗最先烧焦 外焰温度最高
解析:(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內焰、焰心,猜测用外焰、內焰、焰心加热均可。
(3)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第1种情况所需时间最短,也就是外焰温度最高。
(4)①酒精灯焰心温度最低,用焰心加热时。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②设计对照实验时只能允许有一个变量,其他都必须相同,所以要求所取水的量必须相同。
③由于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各层温度不一样,所以可将火柴梗横放到火焰中,看相同时间內各部位被烧焦的程度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