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1-30 13:26:08

文档简介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6八下·户县期末)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
A.腾格里沙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D.毛乌素沙漠
【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塔里木盆地之中有一个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中是“进得去,出不来”的意思,也有人将其解释成“失去的家园”.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达33.76万平方千米,降水极为稀少.故选:B.
【点评】塔里木盆地,在新疆南部,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2.7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沙漠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绿洲.盆地中已发现有储量较大的内陆油气田.
2.(2017八下·新乡期末)塔里木盆地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A.煤炭资源 B.水能资源 C.风能资源 D.油气资源
【答案】D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盆地,这里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的是塔里木盆地的相关知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盆地周边被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所环绕,中部是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
3.(2017八下·普宁期末)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实施西气东输,有助于西部地区(  )
A.发挥资源优势 B.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C.优化能源结构 D.改善大气状况
【答案】A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实施西气东输,这样有利于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给西部地区带来财政收入和更多的就业机会,故A符合题意。
缓解能源紧张是有利于东部地区,故B不符合题意。
优化能源结构是有利于东部地区,故C不符合题意。
改善大气状况是有利于东部地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理解解答即可。
4.(2017八下·抚宁期末)读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回答下面小题。
(1)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A.绿洲地区 B.沙漠地区 C.盐沼泽地区 D.平原地区
(2)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森林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答案】(1)A
(2)B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1)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源是影响其人口、城市分布的重要因素,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其水源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分布着众多绿洲,也是城市和人口的主要分布地,故本题选A。(2)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的绿洲,其水源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所以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资源,故本题选B。
5.(2017八下·容县期末)西北地区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  )
A.当地气温太低 B.当地人口稀少,劳力不足
C.当地年降水量太少 D.当地土壤肥力不足
【答案】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西亚地区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西亚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当地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与土壤肥力和人口无关,故选C。
6.(2017八下·钦州港期末)以下对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说法错误的是(  )
A.起于塔里木盆地,终于东部沿海地区
B.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
C.促进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开发
D.为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油气资源紧张做出了贡献
【答案】B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西气东输工程起于塔里木盆地,终于东部沿海地区;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促进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开发;为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油气资源紧张做出了贡献。所以选B。
7.(2017八下·钦州港期末)新疆绿洲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沿河地区,主要原因是这里(  )
A.降水较多 B.水资源比较丰富
C.人口相对集中 D.生产技术先进
【答案】B
【知识点】新疆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依靠高山丰富的冰雪融水,分布着较多的绿洲.故选:B.
【点评】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由于海拔较高和云量较少,本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8.(2017八下·民勤期末)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有(  )
①能够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②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
③能够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财政收入
④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我国天然气能源丰富,但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能够缓解东部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能够使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财政收入,可以带动西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可以实现东西部共同发展。
9.(2017八下·南江期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下列工程中,较好地解决我国能源跨地区调配的是(  )
①西气东输 ②南水北调 ③西电东送 ④青藏铁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以上四个工程中,西气东输是将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能源缺乏区,西电东送是将西部丰富的能源输送到东部,两个工程都是能源跨地区配,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不属于能源调配工程,故选C。
10.(2017八下·阜阳期末)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止城市分别是(  )
A.轮南、广州 B.霍尔果斯口岸、广州
C.霍尔果斯口岸、上海 D.轮南、上海
【答案】D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它以新疆塔里木气田为主气源,以我国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目标消费市场,以干线管道、重要支线和储气库为主体,连接沿线用户,形成横贯中国西东天然气供气系统,一线工程是新疆轮南为起点最终到达上海,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相关知识,需要识记西气东输工程的三条线路工程的起止城市和途径经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区等相关知识。
11.(2017八下·阜阳期末)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绿洲地区优质农业发展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
A.水源丰富,热量充足 B.光热充足,无霜期较长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雨热同期,复种指数高
【答案】C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绿洲农业是在我国的新疆地区,我国的新疆地区深居内陆,因而干燥少雨,日照充足,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绿洲优质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绿洲地区优质农业发展的优势气候条件,首先要知道绿洲农业是位于我国的新疆,结合新疆的气候判断出该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12.(2017八下·江津期中)西北地区能源开发潜能巨大,目前能源主要是指(  )
A.太阳能 B.石油、天然气
C.水能 D.煤炭
【答案】B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南北两侧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尤其是塔里木盆地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故选B。
13.西气东输工程的优势体现在(  )。
A.缓解西部的交通压力
B.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
C.改善西部的环境污染
D.迅速增加了东部地区的财政收入
【答案】B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
【解析】【分析】 “西气东输”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也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线路总长约4000公里。西气东输对于调整我国能源结构、促进环境状况改善具有重大意义;西气东输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与天然气相关行业和系统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建设,有力地促进和加快新疆等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点评】掌握我国十五期间四大工程:西起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
14.(2017八下·平阴期中)干旱是新疆突出的区域特征。下列与该特征无关的是(  )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
C.植被稀少,荒漠广布
D.油气资源丰富
【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新疆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故不符合题意;新疆深居内陆,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湿润气流,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故不符合题意;新疆气候干旱,所以植被稀少,荒漠广布,故不符合题意;新疆油气资源丰富,该特点与气候无关,故符合题意。故选D。
二、综合题
15.(2017八上·雨山期末)下图为“西气东输”主干线路走向示意图,结合图完成以下各小题。
(1)“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位于   (填地形区名称),这里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填河流名称);终点是   (填城市)。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不穿过的是(  )
A.河西走廊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设计所考虑的最主要的人文因素是(  )(填字母)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农业发展水平 D.交通便利程度
(4)“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至少写两条)
【答案】(1)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上海
(2)C
(3)B
(4)①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②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③能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④可以缓解我国南北方的交通运输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基本概况。
(1)“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位于塔里木盆地,这里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终点是上海。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穿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3)“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设计所考虑的最主要的人文因素是城市分布。
(4)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东部地区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故答案为:(1)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上海;(2)C;(3)B;(4)①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②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③能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④可以缓解我国南北方的交通运输。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西气东输的相关知识,学生加强此方面知识的理解。
(2)考查的是我国的主要的地形区,学生在学习中多阅读地图,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分布。
(3)本题考查的是西气东输的相关知识,学生利用排除法作答。
(4) 考查的是西气东输的意义,西气东输利于西部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内需,刺激相关产业发展,提供 沿线居民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可减少植被破坏带来的生态破坏。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升级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改善大气质量,带动东部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1 / 1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6八下·户县期末)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
A.腾格里沙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D.毛乌素沙漠
2.(2017八下·新乡期末)塔里木盆地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A.煤炭资源 B.水能资源 C.风能资源 D.油气资源
3.(2017八下·普宁期末)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实施西气东输,有助于西部地区(  )
A.发挥资源优势 B.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C.优化能源结构 D.改善大气状况
4.(2017八下·抚宁期末)读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回答下面小题。
(1)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A.绿洲地区 B.沙漠地区 C.盐沼泽地区 D.平原地区
(2)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森林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5.(2017八下·容县期末)西北地区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  )
A.当地气温太低 B.当地人口稀少,劳力不足
C.当地年降水量太少 D.当地土壤肥力不足
6.(2017八下·钦州港期末)以下对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说法错误的是(  )
A.起于塔里木盆地,终于东部沿海地区
B.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
C.促进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开发
D.为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油气资源紧张做出了贡献
7.(2017八下·钦州港期末)新疆绿洲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沿河地区,主要原因是这里(  )
A.降水较多 B.水资源比较丰富
C.人口相对集中 D.生产技术先进
8.(2017八下·民勤期末)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有(  )
①能够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②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
③能够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财政收入
④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7八下·南江期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下列工程中,较好地解决我国能源跨地区调配的是(  )
①西气东输 ②南水北调 ③西电东送 ④青藏铁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2017八下·阜阳期末)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止城市分别是(  )
A.轮南、广州 B.霍尔果斯口岸、广州
C.霍尔果斯口岸、上海 D.轮南、上海
11.(2017八下·阜阳期末)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绿洲地区优质农业发展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
A.水源丰富,热量充足 B.光热充足,无霜期较长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雨热同期,复种指数高
12.(2017八下·江津期中)西北地区能源开发潜能巨大,目前能源主要是指(  )
A.太阳能 B.石油、天然气
C.水能 D.煤炭
13.西气东输工程的优势体现在(  )。
A.缓解西部的交通压力
B.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
C.改善西部的环境污染
D.迅速增加了东部地区的财政收入
14.(2017八下·平阴期中)干旱是新疆突出的区域特征。下列与该特征无关的是(  )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
C.植被稀少,荒漠广布
D.油气资源丰富
二、综合题
15.(2017八上·雨山期末)下图为“西气东输”主干线路走向示意图,结合图完成以下各小题。
(1)“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位于   (填地形区名称),这里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填河流名称);终点是   (填城市)。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不穿过的是(  )
A.河西走廊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设计所考虑的最主要的人文因素是(  )(填字母)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农业发展水平 D.交通便利程度
(4)“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至少写两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塔里木盆地之中有一个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中是“进得去,出不来”的意思,也有人将其解释成“失去的家园”.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达33.76万平方千米,降水极为稀少.故选:B.
【点评】塔里木盆地,在新疆南部,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2.7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沙漠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绿洲.盆地中已发现有储量较大的内陆油气田.
2.【答案】D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盆地,这里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的是塔里木盆地的相关知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盆地周边被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所环绕,中部是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
3.【答案】A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实施西气东输,这样有利于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给西部地区带来财政收入和更多的就业机会,故A符合题意。
缓解能源紧张是有利于东部地区,故B不符合题意。
优化能源结构是有利于东部地区,故C不符合题意。
改善大气状况是有利于东部地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1)A
(2)B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1)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源是影响其人口、城市分布的重要因素,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其水源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分布着众多绿洲,也是城市和人口的主要分布地,故本题选A。(2)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的绿洲,其水源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所以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资源,故本题选B。
5.【答案】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西亚地区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西亚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当地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与土壤肥力和人口无关,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西气东输工程起于塔里木盆地,终于东部沿海地区;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促进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开发;为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油气资源紧张做出了贡献。所以选B。
7.【答案】B
【知识点】新疆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依靠高山丰富的冰雪融水,分布着较多的绿洲.故选:B.
【点评】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由于海拔较高和云量较少,本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8.【答案】D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我国天然气能源丰富,但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能够缓解东部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能够使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财政收入,可以带动西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可以实现东西部共同发展。
9.【答案】C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以上四个工程中,西气东输是将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能源缺乏区,西电东送是将西部丰富的能源输送到东部,两个工程都是能源跨地区配,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不属于能源调配工程,故选C。
10.【答案】D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它以新疆塔里木气田为主气源,以我国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目标消费市场,以干线管道、重要支线和储气库为主体,连接沿线用户,形成横贯中国西东天然气供气系统,一线工程是新疆轮南为起点最终到达上海,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相关知识,需要识记西气东输工程的三条线路工程的起止城市和途径经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区等相关知识。
11.【答案】C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绿洲农业是在我国的新疆地区,我国的新疆地区深居内陆,因而干燥少雨,日照充足,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绿洲优质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绿洲地区优质农业发展的优势气候条件,首先要知道绿洲农业是位于我国的新疆,结合新疆的气候判断出该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12.【答案】B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南北两侧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尤其是塔里木盆地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故选B。
13.【答案】B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
【解析】【分析】 “西气东输”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也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线路总长约4000公里。西气东输对于调整我国能源结构、促进环境状况改善具有重大意义;西气东输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与天然气相关行业和系统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建设,有力地促进和加快新疆等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点评】掌握我国十五期间四大工程:西起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
14.【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新疆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故不符合题意;新疆深居内陆,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湿润气流,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故不符合题意;新疆气候干旱,所以植被稀少,荒漠广布,故不符合题意;新疆油气资源丰富,该特点与气候无关,故符合题意。故选D。
15.【答案】(1)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上海
(2)C
(3)B
(4)①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②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③能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④可以缓解我国南北方的交通运输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基本概况。
(1)“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位于塔里木盆地,这里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终点是上海。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穿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3)“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设计所考虑的最主要的人文因素是城市分布。
(4)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东部地区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故答案为:(1)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上海;(2)C;(3)B;(4)①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②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③能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④可以缓解我国南北方的交通运输。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西气东输的相关知识,学生加强此方面知识的理解。
(2)考查的是我国的主要的地形区,学生在学习中多阅读地图,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分布。
(3)本题考查的是西气东输的相关知识,学生利用排除法作答。
(4) 考查的是西气东输的意义,西气东输利于西部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内需,刺激相关产业发展,提供 沿线居民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可减少植被破坏带来的生态破坏。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升级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改善大气质量,带动东部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8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6八下·户县期末)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
A.腾格里沙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D.毛乌素沙漠
2.(2017八下·新乡期末)塔里木盆地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
A.煤炭资源 B.水能资源 C.风能资源 D.油气资源
3.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实施西气东输,有助于西部地区(  )
A.发挥资源优势 B.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C.优化能源结构 D.改善大气状况
4.(2017八下·抚宁期末)读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回答下面小题。
(1)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A.绿洲地区 B.沙漠地区 C.盐沼泽地区 D.平原地区
(2)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森林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5.(2017八下·容县期末)西北地区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  )
A.当地气温太低 B.当地人口稀少,劳力不足
C.当地年降水量太少 D.当地土壤肥力不足
6.(2017八下·钦州港期末)以下对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说法错误的是(  )
A.起于塔里木盆地,终于东部沿海地区
B.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
C.促进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开发
D.为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油气资源紧张做出了贡献
7.(2017八下·钦州港期末)新疆绿洲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沿河地区,主要原因是这里(  )
A.降水较多 B.水资源比较丰富
C.人口相对集中 D.生产技术先进
8.(2017八下·民勤期末)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有(  )
①能够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②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
③能够使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财政收入
④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7八下·南江期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下列工程中,较好地解决我国能源跨地区调配的是(  )
①西气东输 ②南水北调 ③西电东送 ④青藏铁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2017八下·阜阳期末)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止城市分别是(  )
A.轮南、广州 B.霍尔果斯口岸、广州
C.霍尔果斯口岸、上海 D.轮南、上海
11.(2017八下·阜阳期末)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绿洲地区优质农业发展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
A.水源丰富,热量充足 B.光热充足,无霜期较长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雨热同期,复种指数高
12.(2017八下·江津期中)西北地区能源开发潜能巨大,目前能源主要是指(  )
A.太阳能 B.石油、天然气
C.水能 D.煤炭
13.西气东输工程的优势体现在(  )。
A.缓解西部的交通压力
B.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
C.改善西部的环境污染
D.迅速增加了东部地区的财政收入
14.干旱是新疆突出的区域特征。下列与该特征无关的是(  )
A.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
C.植被稀少,荒漠广布
D.油气资源丰富
二、综合题
15.(2017八上·雨山期末)下图为“西气东输”主干线路走向示意图,结合图完成以下各小题。
(1)“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位于   (填地形区名称),这里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填河流名称);终点是   (填城市)。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不穿过的是(  )
A.河西走廊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3)“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设计所考虑的最主要的人文因素是(  )(填字母)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农业发展水平 D.交通便利程度
(4)“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至少写两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塔里木盆地之中有一个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中是“进得去,出不来”的意思,也有人将其解释成“失去的家园”.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达33.76万平方千米,降水极为稀少.故选:B.
【点评】塔里木盆地,在新疆南部,面积约53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2.7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沙漠周围有许多大小不等的绿洲.盆地中已发现有储量较大的内陆油气田.
2.【答案】D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最大的盆地,这里有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的是塔里木盆地的相关知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盆地周边被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所环绕,中部是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33.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
3.【答案】A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实施西气东输,这样有利于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给西部地区带来财政收入和更多的就业机会,故A符合题意。
缓解能源紧张是有利于东部地区,故B不符合题意。
优化能源结构是有利于东部地区,故C不符合题意。
改善大气状况是有利于东部地区,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工程,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1)A
(2)B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1)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水源是影响其人口、城市分布的重要因素,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其水源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分布着众多绿洲,也是城市和人口的主要分布地,故本题选A。(2)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的绿洲,其水源来自高山上的冰雪融水。所以影响塔里木盆地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资源,故本题选B。
5.【答案】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西亚地区许多地方不能种植农作物,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西亚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少雨,当地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与土壤肥力和人口无关,故选C。
6.【答案】B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西气东输工程起于塔里木盆地,终于东部沿海地区;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促进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开发;为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油气资源紧张做出了贡献。所以选B。
7.【答案】B
【知识点】新疆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绿洲农业指荒漠地区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进行灌溉的农业.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依靠高山丰富的冰雪融水,分布着较多的绿洲.故选:B.
【点评】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由于海拔较高和云量较少,本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8.【答案】D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我国天然气能源丰富,但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能够缓解东部能源供应紧张局面,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环境质量;能够使西部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财政收入,可以带动西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可以实现东西部共同发展。
9.【答案】C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以上四个工程中,西气东输是将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输送到东部能源缺乏区,西电东送是将西部丰富的能源输送到东部,两个工程都是能源跨地区配,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不属于能源调配工程,故选C。
10.【答案】D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它以新疆塔里木气田为主气源,以我国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为目标消费市场,以干线管道、重要支线和储气库为主体,连接沿线用户,形成横贯中国西东天然气供气系统,一线工程是新疆轮南为起点最终到达上海,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相关知识,需要识记西气东输工程的三条线路工程的起止城市和途径经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区等相关知识。
11.【答案】C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绿洲农业是在我国的新疆地区,我国的新疆地区深居内陆,因而干燥少雨,日照充足,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绿洲优质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绿洲地区优质农业发展的优势气候条件,首先要知道绿洲农业是位于我国的新疆,结合新疆的气候判断出该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12.【答案】B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新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南北两侧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尤其是塔里木盆地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故选B。
13.【答案】B
【知识点】我国工业的分布
【解析】【分析】 “西气东输”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也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线路总长约4000公里。西气东输对于调整我国能源结构、促进环境状况改善具有重大意义;西气东输有利于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与天然气相关行业和系统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建设,有力地促进和加快新疆等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点评】掌握我国十五期间四大工程:西起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
14.【答案】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新疆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故不符合题意;新疆深居内陆,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湿润气流,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故不符合题意;新疆气候干旱,所以植被稀少,荒漠广布,故不符合题意;新疆油气资源丰富,该特点与气候无关,故符合题意。故选D。
15.【答案】(1)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上海
(2)C
(3)B
(4)①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②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③能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④可以缓解我国南北方的交通运输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基本概况。
(1)“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位于塔里木盆地,这里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终点是上海。
(2)“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穿过的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3)“西气东输”主干线走向设计所考虑的最主要的人文因素是城市分布。
(4)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东部地区的好处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东部地区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故答案为:(1)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上海;(2)C;(3)B;(4)①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②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③能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④可以缓解我国南北方的交通运输。
【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西气东输的相关知识,学生加强此方面知识的理解。
(2)考查的是我国的主要的地形区,学生在学习中多阅读地图,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分布。
(3)本题考查的是西气东输的相关知识,学生利用排除法作答。
(4) 考查的是西气东输的意义,西气东输利于西部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内需,刺激相关产业发展,提供 沿线居民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可减少植被破坏带来的生态破坏。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升级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改善大气质量,带动东部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