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一(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9-19 22:5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高中生物学什么?
2.上课记笔记
3.作业不拖拉
4.整理错题本(2周查一次)错题常思考
学习
要求
1.课前要预习
5.课后(考前)常复习
第一章 走进细胞
第一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导入新课
大熊猫和冷箭竹形态迥异,但它们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讨论:
如果让你提供证据说明大熊猫和冷箭竹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将如何获取和提供证据?
1.制成装片或切片,显微观察
2.查阅文献,以研究结果为证据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细胞学说的要点和意义,认识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重点);
2. 理解细胞学说的意义(难点);
3. 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阐明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重点);
4. 认识科学发现的基本特点,举例说出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5.生命观念:通过学习细胞学说等内容,认识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初步形成生命的系统观;
第一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
1.时间:19世纪
2.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魏尔肖)
3.内容:⑴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⑵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⑶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生物
×
(1)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达芬奇共解剖30多具尸体 所作人体解剖图生动清晰4.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P3):①1543年,比利时的维萨里发表了《人体构造》揭示了什么问题?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②法国的比夏经过对器官的解剖观察,指出了什么问题?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未深入到细胞水平
细胞
Cell
(2)显微镜观察资料的积累--认识细胞
1665年 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胡克
第一个发现并命名细胞的是谁?
罗伯特·胡克
观察到的是死细胞
4.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荷兰磨镜师 列文虎克观察的细菌、红细胞、精子等意大利 马尔比基观察了细胞壁、细胞质列文·虎克第一个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活细胞的是谁?未上升到理论水平1838年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无论是高等的还是低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3)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形成理论1839年 德国科学家施旺“现在,我们已推倒了分隔动植物界的巨大屏障。”动物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一切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受精卵这个单细胞开始的1、未与动物界联系2、新细胞是从老细胞核中长出来未搞清细胞的来源过程4.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1858年 德国科学家 魏尔肖在前人实验、观察的基础上修正建立者施莱登和施旺所说的“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的观点,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耐格里观察了植物分生区细胞分裂魏尔肖的名言:所有细胞都是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小结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维萨里
比夏
虎克和列文 虎克
施莱登和施旺
魏尔肖
器官水平
组织水平
细胞水平
细胞学说
肉眼观察
显微观察
提出
修正
本周及中秋假期作业
1.完成
教材必修1的P8”练习与应用“及第1节的《同步练习》《分层训练》
如果中秋假期学校安排试卷,假期要完成
(中秋假期后检查)
2.预习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预习要求:教材有圈点,将第2节”练习与应用“有把握的用钢笔完成,没把握的答案用铅笔写。
补充
细胞学说建立的科学方法(P5)
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例如从观察到植物的花粉、胚珠、柱头等的细胞都具有细胞核,得出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运用的就是归纳法。
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根据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而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一结论,实际是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如果观察了所有类型的植物细胞,并发现他们都有细胞核,才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就是完全归纳法。科学研究中经常运用不完全归纳法。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①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②使人们认识到植物和动物有着共同的结构基础——细胞。③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并未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④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伏笔5、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P4局限性:未涉及原核生物、病毒,未涉及差异性易错点辨析:细胞学说并没有涉及到多样性;细胞学说标志着进入细胞水平, 不是分子水平。恩格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思考 ·讨论
1、科学家是如何通过获得证据来说明动植物体由细胞构成这一结论的?
2、施莱登和施旺只是观察了部分动植物的组织,却归纳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一结论可信吗?为什么?这一结论对生物学研究有什么意义?
通过对动植物体的解剖和显微观察获得证据,通过归纳概括形成结论。
可信。因为在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科学家不仅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还揭示了动植物的个体与细胞的内在规律性关系(如细胞是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动物体是由受精卵这个细胞发育而成的),这样的科学归纳比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更具可信度。这一结论实际上是阐释了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的一致性,由此突破了植物学和动物学之间的壁垒,也推动了人们对细胞深入地开展研究。
3、“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是否暗示着你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细胞的多样性还是生物界的统一性?
4、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你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哪些特点?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这暗示着人的身体的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因为它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科学发现需要从观察入手
科学发现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科学理论的形成需要观察与归纳概括的结合
科学发现是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对点训练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科学家与其观点不相符的是( )
A、虎克观察木栓组织,并命名细胞
B、列文虎克观察红细胞、细菌,并命名细胞
C、施莱登与施旺提出细胞是构成动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D、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A
练习:判断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
1.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认为细胞一定都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2.细胞学说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仅涉及到动、植物细胞。
3.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4.细胞学说的创立完全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完成的。
5.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体均由细胞组成。
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系统: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的结合而形成的整体。例:你的身体是有许多器官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功能上相互配合而形成的整体,因此可以看作一个系统。(一)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1、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单细胞生物眼虫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讨论:除运动和分裂外,草履虫还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草履虫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各种生命活动。结论一:单细胞生物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一个细胞即为一个个体。讨论2:在你和父母之间,什么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关系?2. 人的生殖和发育桥梁: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再发育成胎儿.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过程实现结论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也是通过细胞实现的。结论三:多细胞生物依赖多种细胞的相互配合和互相协调完成各种生命活动.3. 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4、病毒是否具有细胞结构,生命活动是否需要细胞 ?
病毒不具有细胞的结构,必须寄生在细胞中生活,依靠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自己需要的物质,离开了细胞,病毒就不能长时间生存,因此说,病毒的生活是离不开细胞的。
蛋白质外壳
内部的遗传物质【核酸】
病毒的结构
烟草花叶病毒
腺病毒
噬菌体
HIV攻击人的T淋巴细胞案例HIV病毒与艾滋病HIV模式图?你还能举出特定的细胞受到损害导致疾病的例子当脊髓细胞受到损害,患上小儿麻痹症HIV病毒致病原理:艾滋病病毒破坏的是人体的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 就能独立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 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小结1
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
P5段1
小结2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由各组分相互配合而组成的复杂系统,多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构成器官:不同的组织按一定次序结合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模式图
植物体:
动物体:
叶的表皮细胞
叶的保护组织
叶(器官)
心肌细胞
心肌(肌肉组织)
心脏(器官)
血液循环系统
大熊猫(个体)
众多表皮细胞紧密排列、覆盖在叶片表面,形成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
构成叶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营养组织
叶与根、茎等器官共同构成树个体
构成心脏的组织有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等器官组成
熊猫的身体有循环、消化、运动、泌尿等系统组成
树(个体)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生物圈
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的大熊猫个体形成了一个种群,所有冷箭竹也是一个种群
在同一区域内,大熊猫、冷箭竹和其他生物一起共同形成群落;该群落和它们所生活的无机环境相互关联,形成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只有一个生物圈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其他结构层次都有。
讨论:
如果将红白锦鲤换成一棵树,其具有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会不会发生变化?若换成一只草履虫又会怎样?
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三个结构层次,其他结构层次都有。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红白锦鲤具有以及参与形成的生命系统层次有哪些?
2.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吗?是不是生命系统?
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应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而单靠一个分子或原子并不能完成生命活动。
小组合作讨论:
1.如何区分系统、生命系统呢?
系统: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生命系统:系统的最高级形式。(是指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即能独立与其所处的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内部的有序性、发展与繁殖的系统。)
小试牛刀
1、以下的情况分别属于生物系统的哪个层次 ?
1)大肠杆菌属于( )层次
2)大肠杆菌菌落属于( )层次
3)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这时属于( )层次
4)上述培养皿属于( )层次
细胞/个体
种群
生态系统
群落
课堂小结
1.判断下列事实或证据是否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进行运动和分裂。( )
(2)人体发育离不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
(3)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释放氧。( )
(4)用手抓握物体需要一系列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的协调配合。 ( )


×

课堂训练
2、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生命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
B.细胞中蛋白质、核酸也属于生命系统
C.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
D.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D
应用探究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瘦西湖植物茂盛,
树上栖息着各种鸟类,水中有各种虾类、鱼类等生物,土壤中有
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扬州瘦西湖所有的鲫鱼组成了
(2)扬州瘦西湖边的一只白鹭属于
(3)扬州瘦西湖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的
(4)柳树是扬州瘦西湖的主要树种,柳树与龟相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具有
(5)白鹭在繁殖季节中繁殖了3只小白鹭,联系亲代和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桥梁是 ,小白鹭生长发育的细胞学基础是 。
种群
个体
生态系统
系统层次
细胞增殖、分化
生殖细胞
本周及中秋假期作业
1.预习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预习要求:教材有圈点,将第2节”练习与应用“有把握的用钢笔完成,没把握的答案用铅笔写。
2.本周考试范围——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