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套餐】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一3.3.2《二氧化硫及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导学案+教学设计+课件+随堂练习(6份)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资源套餐】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一3.3.2《二氧化硫及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导学案+教学设计+课件+随堂练习(6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0-19 19:54:14

文档简介

3.3.2《二氧化硫及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导学案(学生版)
一、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1.硫的化合价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2.当处于最高价态____价时,含有这种价态硫元素的物质只具有__________。
3.当处于中间价态________价时,含有这种价态硫元素的物质既具有________,又具有________。
4.当处于最低价态____价时,含有这种价态硫元素的物质只具有________。
二、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色,有________气味的____毒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液化,_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
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水溶性
试管中液面
SO2__溶于水
________
水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颜色
SO2的水溶液显
______
漂白性
溶液先____,振荡后____,再加热后,溶液颜色__________
SO2具有____性,但生成的无色化合物不稳定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碱反应: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aO+SO2CaSO3
(2)漂白性
SO2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________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易________而使有色物质可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3)还原性
SO2中的硫元素为____价,处于硫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一般
表现为________。
3.用途
(1)用于________纸浆、毛、丝、草帽辫等。
(2)用于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常用Na2SO3和浓H2SO4的反应制取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知识点1 +4价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1.将含有a mol Na2SO3的溶液跟含有b mol Na2S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若再加入稀硫酸,则立即出现浅黄色硫沉淀。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a∶b>1∶2,生成S和SO2
B.若a∶b=1∶2生成S而无SO2
C.若a∶b<1∶2,生成S和H2S
D.若a∶b≤1∶3,生成S、SO2、H2S
知识点2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2.下列反应中,SO2表现氧化性的是(  )
A.2SO2+O22SO3
B.SO2+H2OH2SO3
C.2H2S+SO2===3S↓+2H2O
D.SO2+2H2O+Cl2===H2SO4+2HCl
3.SO2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性质是(  )
A.有氧化性,无还原性,无酸性
B.有氧化性,有还原性,有酸性
C.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无酸性
D.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有酸性
知识点3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4.二氧化硫能使下列溶液褪色,是利用二氧化硫漂白性的是(  )
A.氯水 B.溴水
C.品红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使品红溶液、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均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B.SO2、Cl2都可用于漂白物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增强漂白效果
C.活性炭也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碳单质具有还原性,使有色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D.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溶液又重新变为红色
知识点4 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6.能够用于鉴别SO2和CO2的溶液是(  )
A.澄清的石灰水 B.品红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氯化钡溶液
3.3.2《二氧化硫及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导学案(教师版)
一、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1.硫的化合价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2.当处于最高价态____价时,含有这种价态硫元素的物质只具有__________。
3.当处于中间价态________价时,含有这种价态硫元素的物质既具有________,又具有________。
4.当处于最低价态____价时,含有这种价态硫元素的物质只具有________。
二、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
色,有________气味的____毒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液化,_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
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水溶性
试管中液面
SO2__溶于水
________
水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颜色
SO2的水溶液显
______
漂白性
溶液先____,振荡后____,再加热后,溶液颜色__________
SO2具有____性,但生成的无色化合物不稳定
(1)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碱反应: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aO+SO2CaSO3
(2)漂白性
SO2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________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易________而使有色物质可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3)还原性
SO2中的硫元素为____价,处于硫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一般
表现为________。
3.用途
(1)用于________纸浆、毛、丝、草帽辫等。
(2)用于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常用Na2SO3和浓H2SO4的反应制取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知识点1 +4价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1.将含有a mol Na2SO3的溶液跟含有b mol Na2S的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若再加入稀硫酸,则立即出现浅黄色硫沉淀。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a∶b>1∶2,生成S和SO2
B.若a∶b=1∶2生成S而无SO2
C.若a∶b<1∶2,生成S和H2S
D.若a∶b≤1∶3,生成S、SO2、H2S
知识点2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2.下列反应中,SO2表现氧化性的是(  )
A.2SO2+O22SO3
B.SO2+H2OH2SO3
C.2H2S+SO2===3S↓+2H2O
D.SO2+2H2O+Cl2===H2SO4+2HCl
3.SO2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性质是(  )
A.有氧化性,无还原性,无酸性
B.有氧化性,有还原性,有酸性
C.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无酸性
D.有还原性,无氧化性,有酸性
知识点3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4.二氧化硫能使下列溶液褪色,是利用二氧化硫漂白性的是(  )
A.氯水 B.溴水
C.品红溶液 D.酸性KMnO4溶液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O2能使品红溶液、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均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B.SO2、Cl2都可用于漂白物质,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增强漂白效果
C.活性炭也能使有色物质褪色,是利用了碳单质具有还原性,使有色物质发生了还原反应
D.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将褪色后的溶液加热,溶液又重新变为红色
知识点4 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6.能够用于鉴别SO2和CO2的溶液是(  )
A.澄清的石灰水 B.品红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氯化钡溶液
参考答案
基础落实
一、
1.-2、0、+4、+6
2.+6 氧化性
3.0或+4 氧化性 还原性
4.-2 还原性
二、
1.无 刺激性 有 大 易 易
2.上升 易 变红色 酸性 变红 褪色 恢复红色 漂白
(1)①H2O+SO2H2SO3 ②2NaOH+SO2===Na2SO3+H2O或NaOH+SO2===NaHSO3 (2)不稳定 分解 (3)+4 氧化性 还原性 还原性
3.(1)漂白 (2)杀菌消毒
4.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对点训练
1.D [S2-与SO在非酸性环境中难以反应,所以Na2SO3与Na2S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加酸对氧化剂SO的氧化性起加强作用,因而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Na2S+Na2SO3+3H2SO4===3S↓+3Na2SO4+3H2O。
按以上反应方程式,Na2SO3与Na2S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只析出S;在加入足量硫酸的前提下,若Na2S过量,即a∶b<1∶2,则Na2S与H2SO4反应逸出H2S;若Na2SO3过量,即a∶b>1∶2,则H2SO4与Na2SO3反应逸出SO2。但一定不会同时逸出H2S和SO2,因为它们也会反应(2H2S+SO2===3S↓+2H2O)。]
2.C [A、D项中,SO2中S的化合价均是由+4价升高到+6价,表现还原性;B项中S的化合价没变;只有C项中,SO2中的S由+4价降低到0价,表现氧化性。]
3.B 4.C
5.D [SO2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它们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O2作还原剂,而不是SO2与有色物质化合;当SO2与Cl2按物质的量比1∶1通入时,两者发生反应:SO2+Cl2+2H2O===2HCl+H2SO4,失去漂白作用;活性炭是通过吸附色素而使物质褪色,不是因其具有还原性。]
6.B [SO2和CO2与H2O反应生成的酸均为弱酸;均与BaCl2不反应;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时现象相同。]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第三节 硫的转化
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之一在于氧化性和还原性。而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正好能够体现各种含硫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本节教材突出了“不同价态的硫元素”及“硫的转化”的观点,从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转化接触含硫元素的物质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进而探讨硫的主要性质——氧化性和还原性。然后以探讨硫的主要性质的思路和方法为基础,借助方法导引,在实验室中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从中总结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最后通过介绍“硫酸的工业生产”和“酸雨及其防治”的有关知识,体现硫的转化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1、实用性和教育性。教材从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到了解生产、生活中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既体现了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又激发了学生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热情。
2、注重三维目标的培养。教材通过活动探究的形式使学生获取知识,在关注获取知识结果的同时,也关注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硫单质,了解硫磺的主要性质;
2、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在实验室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了解不同价态硫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归纳二氧化硫和浓硫酸的主要性质。
3、通过硫元素在生产、生活中的转化实例,了解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体会在应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了解酸雨的危害,能够提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的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归纳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研究化学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了解硫及其化合物的“功”与“过”,知道“功”与“过”的关键取决于人类对化学知识所掌握的程度,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责任感。
三、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重点:硫、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难点: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
方法上重点、难点
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预习第三节-硫的转化
2、先个人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形成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的实验方案。
3、查阅资料,了解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二)教师准备
1、将学生每五人编为一组
2、教师需要充分预计到探究活动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解决的方法,试剂、仪器的准备要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完全开放的环境。
3、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
3.3.2《二氧化硫及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含有硫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依靠大自然的作用进行相互转化。那么,在实验室中怎样实现这些物质间的转化呢?
【小结过渡】硫元素的常见价态有-2、0、+4、+6;本节课我们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推测并寻找到合适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实现了单质硫向-2价硫和+4价硫的转化。下节课将由同学们自己来设计方案,探究不同价态(0,+4,+6)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投影】
【设问】实验室里如何实现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
【方法导引】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实际上是探究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首先,要选择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如硫磺、二氧化硫(或亚硫酸、亚硫酸钠等)和硫酸(或三氧化硫、硫酸盐等)。
其次,是获取这些物质。实验室里备有硫磺、亚硫酸钠和浓硫酸试剂,常用亚硫酸钠与较浓的硫酸反应制备少量二氧化硫。
第三,实现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依据的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需要寻找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活动探究】
(1)实验内容:探究不同价态(-2, 0,+4,+6)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2)实验目的:探究不同价态(-2, 0,+4,+6)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归纳总结SO2、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3)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玻璃棒,胶头滴管,单孔橡皮塞,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药匙,烧杯,圆底烧瓶,止水夹,橡皮管,硫粉,亚硫酸钠,氢氧化钠稀溶液,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氯水,浓硝酸,稀硝酸,碘化钾溶液,碘水,酚酞,氢硫酸,浓硫酸,BaCl2溶液,锌粒,铜片,火柴。
【设计实验】如何使它们之间相互转化?
【知识支持】1、常见的氧化剂有酸性KMnO4溶液,氯气,氯水,硝酸,浓硫酸,氧气等;常见还原剂有硫化氢(或氢硫酸),碘化钾,金属单质、氢气、一氧化碳等。
2、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利用这一性质检验SO2。
【设计要求】1、设计的方案尽量减少环境污染(SO2,H2S均有毒),认真对待尾气的处理。
2、实验方案要能判断是否实现了转化。
3、画出实验装置图。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开始探究活动】
注意事项:
1.试剂药品的取量
2.规范实验操作
3.设计的方案尽量减少环境污染(二氧化硫、 硫化氢均有毒)认真对待尾气处理。
4.实验方案要能判断是否实现了转化
【问题讨论】
(1)根据实验结果,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能写出方程式的请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
(2)通过实验,总结二氧化硫,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3)在实验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4)你还能实现其它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呢?
(5)黄铁矿(FeS2)是比较常见的含硫的矿石,是我国工业上用来制造硫酸的一种原材料,如何把FeS2转化为H2SO4?请你设计FeS2→H2SO4转化的可能的方法。
【概括·整合】
1相互转化关系
2.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SO2+2NaOH=Na2SO3+H2O
②与水反应 SO2+H2O H2SO3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性质用来检验SO2)。
④氧化性:SO2+2H2S=3S↓+2H2O
⑤还原性:2SO2+O2 2SO3
【课堂练习】
1、下列反应中,SO2表现氧化性的是???(?? ??)
A、2SO2+O2=2SO3 B、SO2+H2O=H2SO3 ??
C、SO2 +2H2S=2H2O+3S D、SO2+H2O+Cl2=H2SO4+2HCl??
?2、 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
①品红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课件16张PPT。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第三章第3节 硫的转化鲁科版二、实验室里研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含有硫元素的物质在自然界中依靠大自然的作用进行相互转化。那么,在实验室中怎样实现这些物质间的转化呢?
提出问题
H2S H2SO3 H2SO4 BaSO4
FeS S SO2 SO3 CuSO4
硫元素知识网知识支持2H2SO3 + O2 === 2H2SO4SO2 + Br2 + 2 H2O = H2SO4 + 2HBrSO2 + Cl2 + 2 H2O = H2SO4 + 2HCl2Na2SO3 + O2 === 2Na2SO4返回知识支持SO2 + 2 H2S = 3 S ↓ + 2 H2O 知识支持返回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C+2H2SO4(浓) CO2+2SO2↑+2H2O 知识支持问题:实验室里如何实现不同价态的硫元素间的转化?活动探究(1)实验内容:探究不同价态(-2, 0,+4,+6)硫元素之间的转化。
(2)实验目的:探究不同价态(-2, 0,+4,+6)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归纳总结SO2、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3)实验用品:试管,试管夹,玻璃棒,胶头滴管,单孔橡皮塞,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药匙,烧杯,圆底烧瓶,止水夹,橡皮管,硫粉,亚硫酸钠,氢氧化钠稀溶液,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氯水,浓硝酸,稀硝酸,碘化钾溶液,碘水,酚酞,氢硫酸,浓硫酸,BaCl2溶液,锌粒,铜片,火柴。设计实验:
  如何使它们之间相互转化?[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开始探究活动]
注意事项:1.试剂药品的取量
2.规范实验操作
3.设计的方案尽量减少环境污染(二氧化硫、 硫化氢均有毒)认真对待尾气处理。
4.实验方案要能判断是否实现了转化
[学生个人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形成方案]常用的氧化剂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硝酸、氧气等常用的氧还原剂有:硫化氢、碘化钾、金属单质等SO2+Cl2+2H2O=2HCl2+H2SO4问题讨论(1)根据实验结果,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能写出方程式的请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
(2)通过实验,总结二氧化硫,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3)在实验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4)你还能实现其它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呢?
(5)黄铁矿(FeS2)是比较常见的含硫的矿石,是我国工业上用来制造硫酸的一种原材料,如何把FeS2转化为H2SO4?请你设计FeS2→H2SO4转化的可能的方法。
问题讨论概括·整合
0 氧化剂 +4 氧化剂 +6
S 还原剂 S 还原剂 S强氧化剂强还原剂1相互转化关系2.二氧化硫的性质
②与水反应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有毒气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SO2+2NaOH=Na2SO3+H2OSO2+H2O H2SO3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性质用来检验SO2)。④氧化性SO2+2H2S=3S↓+2H2O⑤还原性2SO2+O2 2SO3
SO2 + Br2 + 2 H2O = H2SO4 + 2HBrSO2 + Cl2 + 2 H2O = H2SO4 + 2HCl
cD3.3.2《二氧化硫及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随堂练习(学生版)
1.下列实验能证明SO2存在的是(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A.都能证明 B.只有⑤能证明
C.③④⑤能证明 D.都不能证明
2.SO2与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作用,均能使其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①品红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溴水 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下列物质中,既不与亚硫酸反应又不与SO2反应的是(  )
A.H2S B.O2 C.NaOH溶液 D.S
4.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
B.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C.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5.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同时具备的性质是(  )
A.都能使品红试液褪色
B.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C.都有刺激性气味
D.常温下都是气体
6.在含有FeCl3和BaCl2的强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①白色沉淀是BaSO4 ②白色沉淀是BaSO3 ③白色沉淀是BaSO3和BaSO4的混合物 ④FeCl3被SO2还原为FeCl2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长期存放的亚硫酸钠可能会被部分氧化,现通过实验来测定某无水亚硫酸钠试剂的纯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量a 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
③加入稀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再加过量的BaCl2溶液;
④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
⑤加热干燥沉淀物;
⑥将沉淀物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重复⑤、⑥操作直至合格,最后得到b g固体。
回答下面问题:
(1)本实验中是否能用Ba(NO3)2代替BaCl2?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加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⑦的“合格”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测得样品中无水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8.已知Na2SO3固体与硫酸可发生反应:Na2SO3+H2SO4===Na2SO4+H2O+SO2↑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
(1)在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试液__________,此实验证明SO2是________气体。
(3)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
(4)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证明SO2有______性。
(5)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__性。
(6)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空气是人类生存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全民的支持。
Ⅰ.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Ⅱ.工业上测定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的装置如图: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不与I2反应):
SO2+I2+2H2O===H2SO4+2HI。
(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__________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分子式)。
(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含量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__________代替(填写物质名称)。
(4)若碘溶液体积为Va mL,浓度为c mol·L-1。N2与O2的体积为Vb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c、Va、Vb表示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
(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为____________(选填下列仪器的编号)。
a.烧杯 b.试管 c.广口瓶 d.容量瓶 e.量筒 f.单孔塞 g.双孔塞
3.3.2《二氧化硫及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随堂练习(教师版)
1.下列实验能证明SO2存在的是(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A.都能证明 B.只有⑤能证明
C.③④⑤能证明 D.都不能证明
2.SO2与下列四种有色溶液作用,均能使其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①品红溶液 ②酸性KMnO4溶液 ③溴水 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下列物质中,既不与亚硫酸反应又不与SO2反应的是(  )
A.H2S B.O2 C.NaOH溶液 D.S
4.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
B.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C.通过澄清石灰水
D.先通过酸性KMnO4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5.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同时具备的性质是(  )
A.都能使品红试液褪色
B.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C.都有刺激性气味
D.常温下都是气体
6.在含有FeCl3和BaCl2的强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①白色沉淀是BaSO4 ②白色沉淀是BaSO3 ③白色沉淀是BaSO3和BaSO4的混合物 ④FeCl3被SO2还原为FeCl2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长期存放的亚硫酸钠可能会被部分氧化,现通过实验来测定某无水亚硫酸钠试剂的纯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量a 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
③加入稀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再加过量的BaCl2溶液;
④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
⑤加热干燥沉淀物;
⑥将沉淀物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重复⑤、⑥操作直至合格,最后得到b g固体。
回答下面问题:
(1)本实验中是否能用Ba(NO3)2代替BaCl2?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加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⑦的“合格”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测得样品中无水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8.已知Na2SO3固体与硫酸可发生反应:Na2SO3+H2SO4===Na2SO4+H2O+SO2↑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图。试回答:
(1)在⑥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石蕊试液__________,此实验证明SO2是________气体。
(3)②中的品红溶液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
(4)③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证明SO2有______性。
(5)④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证明SO2有__________性。
(6)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空气是人类生存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全民的支持。
Ⅰ.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Ⅱ.工业上测定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的装置如图: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不与I2反应):
SO2+I2+2H2O===H2SO4+2HI。
(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__________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分子式)。
(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含量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__________代替(填写物质名称)。
(4)若碘溶液体积为Va mL,浓度为c mol·L-1。N2与O2的体积为Vb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c、Va、Vb表示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
(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为____________(选填下列仪器的编号)。
a.烧杯 b.试管 c.广口瓶 d.容量瓶 e.量筒 f.单孔塞 g.双孔塞
参考答案
1.B [①C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许多酸性气体都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Cl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④CO2与NaOH反应生成的Na2CO3,也可与BaCl2反应,生成可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⑤通入溴水后使之褪色,说明该气体有还原性,再滴加Ba(NO3)2生成白色沉淀,说明被氧化成为SO,所以,此性质能证明SO2的存在。]
2.C [②③均体现SO2的还原性;①体现SO2的漂白性;④体现SO2是酸性氧化物。]
3.D
4.D [本题主要考查SO2和CO2在性质上的相似点与不同点。A项检验的是SO2。B项不管是否混有CO2都不会产生白色沉淀。C项不管有没有CO2都会产生白色沉淀,均不能验证有无CO2。只有D项,酸性KMnO4溶液将SO2完全吸收,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说明一定有CO2;若无沉淀,则无CO2。]
5.B [SO2、SO3、C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都能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B项正确;CO2为无色无味的气体,C项错误;三种氧化物中只有SO2具有漂白性,A项错误;SO3在常温下是固体,D项错误。]
6.D [强酸性条件下BaSO3不能存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Fe3++SO2+2H2O===2Fe2++SO+4H+,Ba2++SO===BaSO4↓,故①、④正确。]
练方法技巧
7.(1)不能,在酸性溶液中,NO能将SO氧化成SO,造成结果错误 (2)保证得到的沉淀都是BaSO4,而没有BaSO3 (3)连续两次称量的质量不变(或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 g) (4)(a g-142 g·mol-1×)×
练综合拓展
8.(1)Na2SO3+H2SO4===Na2SO4+SO2↑+H2O
(2)由紫色变为红色 酸性 (3)褪色 漂白性
(4)溶液变浑浊 氧化
(5)溶液的紫色褪去 还原
(6)吸收多余的SO2 SO2+2NaOH===Na2SO3+H2O
解析 SO2中的S处于中间价态,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
9.Ⅰ.D Ⅱ.(1)N2、O2 (2)偏低 (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
(4)×100%(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5)bceg或beg或c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