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20 06:5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2.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初步认识声音传播的条件
3、知道声音传播的介质及传播速度的不同
学习目标
实验1:用两只手指轻放在喉部,然后发出声音。
你发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
你知道什么在振动吗?___________
实验2:拨动拉紧的橡皮筋
你听到声音了吗? ___
橡皮筋在做怎样的运动?____
喉部在振动
声带
听到
在振动
声音的产生
  我们用转换法把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间接表现出来。
实验3:敲击一下音叉,听到_______,发现音叉________。用手扶住音叉,音叉停止振动, 还能听见声音吗? _____
实验4:发声的音叉,触及悬挂的乒乓球看到什么现象________
思考: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
乒乓球弹开
声音
在振动
不能
由以上现象想想看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想一想:
二胡是靠 振动发声,
军号是靠 振动发声,
“黄河在咆哮”是 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空气

实验:将一只开着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钟罩内,接通电源
1.我们听到了电铃声 。
2.用真空泵抽出罩内的空气,当空气被抽出时,电铃声会 减弱 。当空气几乎被抽完时,我们几乎听不到 声音了。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吗?( )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吗?( )

结论: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研究方法:实验推理法
声音的传播需要怎样的条件,我们来看一个实验
不能
讨论:固体和液体是否也能传播声音?你有相关的生活体验来解答这个问题吗?
固体和液体都能传播声音
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捕鱼.水中的鱼
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
两个学生合作,一个学生轻敲桌面或
抓桌子,另一个学生把耳朵贴在桌面
上听。感受听到的声音。
声音能靠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等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简称为介质。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的传播
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波)向远处传播。
敲鼓声是怎样在空气中传播的?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 )
空气(15℃) 340 海水(25 ℃) 1531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软木(25℃)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水 (常温) 1500 铁(棒) 5200
声传播的快慢就叫做声速。
(1)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种类有关。
一般情况下
声速
由该表你可以得到那些信息??
固体
液体
气体
>
>
(2)声速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3)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你听过回声吗?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 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应用 ——测量距离)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对着高山喊话、在大礼堂中大声讲话等都会出现回声现象。
为什么有时能听见回声,有时又听不见呢?
听到回声的条件是什么?
离障碍物至少要多远?
想一想
人在空屋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的原因是
( )
谈话时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问题
例1 : 把恰好没在海面下的钟敲响。钟声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经过2.5s ,求海的深度。设海水中的声速约为1500m/s。
解:
=1.25s
海的深度
s=v t =1500m/s×1.25s
=1875m
答:海的深度是1875m。
例2: 汽车以15m/s 的速度向对面高山驶去,在司机鸣笛后4s听到了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多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解:s1=v声t =340m/s x 4s=1360m
s2=v车t=15m/s x 4s =60m
汽车到高山的距离BC=
=650m
答: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高山650m。
1. 声的产生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3. 声速 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4. 回声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课堂小结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 人说话、唱歌靠的是_______的振动。
2.声音的传播要靠______,通常人耳能听到声音是通过_____传入人耳。
振动
声带
介质
空气
3.用两个小纸盒和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巩固练习
4.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m/s,等于 _____ km/h。
340
1224
5. 在峡谷中大叫后能听到回声,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_____,人耳能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假如从呼喊到听到回声用了3s,则反射该声音的高山距离人______ m。
0.1s
510
6.下图是宇航员在太空上外出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能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B
7.(多选)人们一般对着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喊一声,就可以听到回声,而在室内就常常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
  A.回声只有在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周围才能产生
  B.因为室内反射声波的障碍物离人较近,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无法区别
  C.因为室外反射声波的障碍物山崖或高大建筑物离人较远,人听到回声和原声时间差在0.1 秒以上,人就将回声和原声分开了,就可以听到回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