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习近平总书记说: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文体知识
在我国,撰写回忆录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儒家经典《论语》,就是一部带有回忆录性质的著作。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也可以看作是一篇回忆录文章。古人撰写的一些吊唁文章和墓志铭,也带有回忆录的性质。
到了近代和现代,回忆录这种文体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人民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人民将永远纪念他们。因此,同这些伟人共事过的、接触过的人,就撰写回忆录来表达自己的崇敬心情,同时也为后人提供宝贵的文献资料。
回忆录
走近作者
又名杨能俊,福建长汀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共产主义战士。
1929年,他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1930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他参加过平津、太原战役。17岁当上团政委。后任红1军团第1师政治委员,指挥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杨成武被授予一级红星勋章。
杨成武(1914-2004)
主要成就: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在中央苏区反“围剿”战斗中,他所在的部队消灭了大量的敌人,俘虏了敌军的师长。在红军长征中,杨成武同志所在的红四团经常作为先头部队,突破敌军层层封锁线,血战湘江,突破乌江,抢占娄山关,保卫遵义会议,屡战屡胜。遵义会议以后,参加了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飞夺沪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等著名战斗。为胜利完成长征作出了突出贡献。
知作者
知作者
杨成武晚年写了不少回忆录,如《忆长征》、《敌后抗战》、《冀中平原的地道斗争》、《反攻进攻曲》、《战华北》、《新的使命》及《回忆录》等著作,主要讲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事件。 其主要57篇著述编入《杨成武军事文选》。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红军长征原因
内因——中共中央出现左倾错误
临时中央以及完全不懂中国实际的洋顾问(“国际顾问”李德)改变了过去毛泽东等人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造成红军对国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伤亡惨重,根据地缩小,为了保存革命的火种,只能实行战略撤退——长征!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国民党当局却鼓吹“攘外必先安内”,实行“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政策,集中兵力对红军实行围剿政策。
3、红六军长征时人数约9700人。结束时约1.1万人
2、红四军长征时人数:8-9万。结束时约1.2万。
1、红一军长征时人数:8.6万,长征结束时约7200人。
三大主力军队
长征前后
毛主席接着说:“从瑞金算起,十二个月零两天,共三百六十七天,战斗不超过三十五天,休息不超过六十五天,行军约二百六十七天,如果夜行军也计算在内,就不止二百六十七天。”然后,他扳着手指说:“我们走过了闽、粤、湘、赣、黔、桂、滇、川、康、甘、陕、共十一个省,根据一军团统计,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这确实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 ——《杨成武回忆录》
二万五千里的长征
关于长征
长征路线图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达两年的长征之路。
江西瑞金
血战湘江
湘江战役是关系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一战。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湘江上游与国民党军苦战五昼夜,最终突破了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但是,中央红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
长征的出发地:江西瑞金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此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9日至1935年3月22日,毛泽东同志指挥红军于敌人周旋,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四渡赤水作战中,红军进行了大小40余次战斗,歼灭敌人1.8万余人,从而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从此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1935年5月,红军挺近金沙江,先遣部队控制了皎平渡两岸的渡口。5月3日至9日,红军主力过江。红9军团在南渡乌江以后奉命牵制敌人部分兵力,确保红军主力平安渡江。
1935年5月21日,中央红军从冕宁泸沽地区分左右两路北进。25日,红一团一营二连17名勇士,强行渡过大渡河杀出一条生路,为红军沿大渡河两岸北上夹击泸定桥守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4团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城。中央红军主力随后从泸定桥上越过天险大渡河。
1935年6月8日中央红军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终于翻过几座大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
爬雪山
过草地
1935年8月21日,红军开始过草地。红军队列分左右两路,平行前进。右路军由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由四川毛儿盖出发,进入草地。经过七天到达草地尽头的班佑地区。草地环境恶劣,在此牺牲的红军将士达万人以上。
1935年9月17日,红军先头部队第一军第二师第四团攻占腊子口天险,突破敌人封锁线,粉碎了敌人企图把红军困死在草地的计划。
激战腊子口
陕北吴起镇会师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延安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结束了艰苦卓绝、举世震惊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英雄壮举和战争奇迹。
1936年10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彻底胜利,中国革命重心成功地从南方长江流域胜利转移到西北黄河流域。
会宁会师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革命力量的大汇合,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基础,是长征史上的丰碑。
甘肃会宁会师
长征的胜利是由于有了以毛泽东为主的坚强领导核心,有英勇的红军顽强拼搏,惊天地,泣鬼神,国民党军队做不到,世界上也没有其它军队能做到,史无前例,空前绝后。长征使红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试问红军长征经历了千难万险,战胜了无比强大的敌人,这个敌人包括自然困境和军事上的敌人,克服了生理和心理极限,最终战而胜之,以后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强大的敌人不能战胜?并为中国共产党保留了重要的骨干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征是中国革命的前奏曲和胜利的凯歌,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冲锋号!没有长征的胜利就没有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就没有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挽救了红军,长征的胜利挽救了中国革命。长征将载入史册。这就是长征的伟大意义和价值所在。
——林才《长征的意义与价值》
十月十八日这一天,进吴起镇之前,我们刚翻过一个小坡……
这是十月的一天早晨,秋高气爽……
八时整,我们埋伏在川道左侧的山沟里都有些急了……
打完二马骑兵,我们在吴起镇休整了一个星期,十月三十日……经过几天的行军,于十一月六日,在甘泉县附近的区域里……
吴起镇战斗之后,一天,我和王开湘同志……
时间真实
作者将自身的经历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组织材料,节点详实,具体到某一天,对应史料,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2.本文为回忆录,找出本文回忆了长征的哪些事情
1-8段: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指战员兴高采烈-----回顾长征---到达吴起镇)
9-22段:在吴起镇伏击并歼灭敌军(背景、缘由、部署,过程,意义、代价)
23-44段:召开全军干部会议
问题探究
【思考1】本文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儿?
第一个时间节点:1935年10月18日,抵达吴起镇;
第二个时间节点:10月的某一清晨,打响伏击战;
第三个时间节点:10月30日,出发前往甘泉;
第四个时间节点:11月6日,抵达陕北甘泉附近的区域;
第五个时间节点:吴起镇战斗之后的一天,参加全军干部会议。
本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人物心情
点拨: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场面描写
在场面描写中,人物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很多个,也可以是一件事物。但是要以人物描写为主,场面为辅。场面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服务为突出中心服务的。场面描写少不了景物,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语言。
1、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
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
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
2、要写出气氛。
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
3、写场面要有顺序。
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 好先后的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场面描写即把活动的场面和情景有重点地具体地进行描写。关键是在场面描写中要写出应有的气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场面,使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正面描写
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着冲着跑了下去”,
红四团到达吴起镇后指战员“欢叫”“冲”“跑”;“我们互相祝贺,互诉衷肠”。
“我们都很高兴”,“我们越听越激动,越听越高兴”。
与邓小平同志的对话,以及毛主席的宣讲。
“毛主席说到这里略略停顿了一下”,“他扳着手指说……”“战士们在一旁手里握着枪,眼睛紧盯着川里,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等。
动作描写
场面描写:欢乐热烈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每个细节都不想错过,注意力高度集中
侧 面 描 写
(第4段)“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我们在蓝盈盈的天空下,列队进入了这个镇子。”
环境描写。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天空是蓝盈盈的,优美的自然环境营造了队伍进入小镇的欢乐祥和的氛围。
问题探究
【思考3】鉴赏句子
②刹时间,两边山沟里的轻、重武器,一齐吼叫起来,两厢伏兵一齐杀了出来。
本句重在炼字,“吼叫”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交战的激烈、场面的壮烈;两个“一齐”交代了战士们士气振奋、上下一心的战斗热情。
问题探究
【思考3】鉴赏句子
③虽然那天天降大雪,我们仍穿着单衣,但情绪很高,心里始终觉得热乎乎的。
通过“天降大雪”与“心里始终觉得热乎乎的”的对比,反衬出将士们的革命热情与战争胜利后的喜悦,突出了饱满的激情和高昂的士气。
问题探究
【思考3】鉴赏句子
④这时太阳在天空露出了笑脸。
本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会后自己的激情和喜悦的心情,更富趣味性。
3.作者回忆全军干部大会,为什么要插入和小平同志的对话?
1、表现出红军内部之间的团结、友善以及顾全大局
2、展现出红军对内部同志的关心和爱护,首长的平易近人。
3、表现长征胜利后,作者以及红军内部的欢欣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
【思考4】分析人物形象
①本文中的邓小平是什么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特点的?
文中的邓小平是一个爱护战士、平易近人的首长。
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从邓小平同志与“我”的交谈中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对战士们的关心和爱护。“小鬼”这一亲昵的称呼,更拉近了邓小平同志与战士们之间的关系,显得他尤为平易近人。“小平同志与我们热烈握手”则是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邓小平同志丝毫没有首长架子。
问题探究
仔细阅读毛主席关于长征的论述,说说这些论述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1)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时间。包含了总的长征时间、战斗时间、休息时间、行军时间。
(2)总结了红军长征途经地。共走过十一个省,走了二万五千里,是前所未有的长征。
(3)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成就。占领几十个城镇、筹款数百万元,建立了数百个县、区的苏维埃政府。
(4)总结了红军长征的困难。路途遥远,敌人围追堵截,说不尽的艰难险阻。
(5)总结了红军长征的意义。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深入探究
朗读下列句子,分析句子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毛主席打断口号声继续说:“二万五千里中,红军占领了几十个中小城镇,筹款数百万元。扩红数千人,建立了数百个县、区的苏维埃政府,我们走遍了五岭山脉、苗山、雷公山、娄山、云雾山、大凉山、六盘山,渡过了于都河、信来河、潇水、湘江、清水江、乌江、赤水河、北盘江、金沙江、大渡河、白龙江、渭水河,经过了苗、瑶、彝、回、藏等兄弟民族地区。我们完成的空前伟大的远征,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红军完成长征壮举的艰难、长征胜利后的自豪
深入探究
朗读下列句子,分析句子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毛主席这会儿打着手势,说道:“同志们,长征我们胜利了。但是损失也是巨大的,中央红军从江西苏区出发时有十万人,现在大约只剩下一万人了,人数虽少些,但留下的都是中国革命的精华。现在中央红军义与陕北红军、陕北人民一起,担负着更艰巨的任务,我们今后要更好地团结一起, 共同完成中国革命!
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同时对革命前景的清醒认知,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问题探究
杨成武回忆中,为什么要这么大篇幅的写毛泽东的发言?
毛泽东同志首先讲话,他说:“同志们,辛苦了!”话音刚落,顿时响起了热烈的口号声。
毛主席接着说:“从瑞金算起,十二个月零二天,共三百六十七天,战斗不超过三十五天,休息不超过六十五天,行军约二百六十七天,如果夜行军也计算在内,就不止二百六十七天。”然后,他扳着手指说:“我们走过了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十一个省。根据一军团的统计,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这确实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
1、展现出毛泽东的领袖气质,表现作者对毛泽东的钦佩和尊敬之情。
2、通过毛泽东的发言,总结红军长征的情况,总结长征精神。
3、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长征胜利后的激动和兴奋。
4.文章洋溢的革命乐观精神是如何体现的?
1.通过心理和细节描写,直接表达
“此刻谁都心里痒痒的,恨不得一下扑过去,将敌人彻底消灭”。“我们仍穿着单衣,但情绪很高,心里始终觉得是热呼呼的。”
“我们越听越激动,越听越高兴”
“只觉得周身的热血直往上涌。”
2.通过口语化的叙述,感情丰富,亲切。
“嗬,果真马大胡子的骑兵来了,一队接着一队,还真不少”
3.通过生动的环境描写烘托
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
我们在蓝盈盈的天空下,列队进入了这个镇子
4.以艰苦的条件反衬
经过甘南急行数百里的红军部队,减员不少,给养
困难,又初到天气寒冷的西北地区,极需休整。 还
穿着单衣等内容
5.展示了红军战士们怎样的形象特点?
①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歼灭敌人的追剿骑兵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们骁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形象;
②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消灭反动集团,刻画了红军战士们为人民服务、热爱人民的形象;
③通过描写红军战士们见到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时感到亲切,刻画了红军战士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④通过对长征过程的描述,刻画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形象。
问题探究
【思考7】从文中找出,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
文中对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的表述是借毛主席的讲话表明的。集中在第42段。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6.什么是长征精神?
重点理解: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力量的宣示:敌人仍然强大,红军部队损失惨重,但经过长征,队伍没有打散,而且还经常能打胜仗,让蒋介石觉得自己无力消灭红军
革命的宣传:十一个省两万万人民都知道了红军的存在,打了那么多胜仗,又扩充了那么大的队伍
为革命未来打下基础:建立了那么多苏维埃政权、当地游击队和地下组织,到达陕西以后留下了一万多精干,这都是在播种。
句子赏析: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运用排比手法,宣告了国民党围剿计划的破产也宣示了共产党的不可战胜。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广泛宣传革命思想,这种思想如种子一般,会让无数人走上革命的道理。
①毛主席对长征作了高度而准确的评价,从四个方面论述阐释长征的功绩和意义。
②照应上文写红军指战员的兴奋激动的感性描写,并上升到理论意义方面,使文章内容深入推进,使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
③毛主席对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的高度评价,是对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高度赞扬,也使红军指战员更加坚定革命信念,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
句子赏析: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拓展提升
结合本文的叙述和历史课程的学习,尝试归纳长征精神的内涵。
1、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2、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3、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4、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5、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明晰主旨
这篇文章以长征为背景,主要记叙了红军在吴起镇歼灭敌人追兵并消灭反动民团后前往陕北甘泉,最终胜利会师的故事;并回忆了在吴起镇附近召开的中共全军干部会议。本文描写了红军长征的艰难,长征胜利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长征胜利的喜悦与自豪之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艺术特色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文章
1.叙事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2.叙议结合,通过议论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3.语言生动活泼,具有口语化特色。
4.善于运用环境描写烘托气氛。
艺术特色
1.叙事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课文写的是长征胜利完成前的事情,作者选取了到达吴起镇、痛击二马骑兵、甘泉会师、邓小平借布、全军干部会议等几件事。全军干部会议是对长征的总结大会,是叙述的重点,因而详写,痛击二马骑兵,是长征途中的最后有战,标志着国民党“追则”计划彻底失败,有其特殊意义,所以作者也进行了详写。其余几件事略写。另外,甘泉会师在时间上是在全军干部会议之后但作者把全军干部会议放在文章的最后,作为重点叙述也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艺术特色
2.叙议结合,通过议论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行文中,作者适时地插入议论,有的是对红军战士的总体的评价,有的是对党的干部、党的政策的评价。如:第3段,写红军长征经过千山万水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表现了红军战士的坚韧顽强;第7段,写红军战士重新见到苏维埃这个名字的激动之情,表现了战士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第10段,阐明了红军对敌斗争的政策和原则;在全军干部会议上,“你们一党的领导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你们最辛苦了!”一段议论,高度赞扬了毛主席、周副主席、张阳天总书记等领导人为革命事业不辞辛劳、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在叙述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议论,宜扬党的政策,突出了人物的品格,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艺术特色
3.语言生动活泼,具有口语化特色。
文章句式灵活,多用短句感叹句,就像作者在和读者面对面交谈,亲切自然。文中的叙述语言,对话,特别是和老首长邓小平的对话,口语色彩鲜明。如“我与大队长黄开湘同志各自拿起望远镜仔细一看,嗬,果真马大胡子的骑兵来了,一队接着一队,还真不少”这一句,就是典型的口语。“我”和邓小平的对话,更是朴实自然,“是的,上交了不少,还留了一点”“讲妥了,一言为定!如有多,还可以给机关同志添件衬衣”,如话家常。
艺术特色
4.善于运用环境描写烘托气氛。
如:“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我们在蓝盈盈的天空下,列队进入了这个镇子”,灿烂的阳光,蓝蓝的天空,烘托了欢快的气氛,突出了红军战士进人吴起镇的兴奋、激动心情。写甘泉会师,“虽然那天天降大雪,我们仍穿着单衣,但情绪很高,心里始终觉得是热乎乎的”,以寒冷天气反衬战士们内心的激动。
习总书记谈长征精神
习近平指出长征精神5点内涵
习总书记谈长征精神
习近平指出长征精神5点内涵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习总书记谈长征精神
习近平指出长征精神5点内涵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
习总书记谈长征精神
习近平指出长征精神5点内涵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就是
习总书记谈长征精神
习近平指出长征精神5点内涵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就是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就是
习总书记谈长征精神
习近平指出长征精神5点内涵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就是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就是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就是
习总书记谈长征精神
习近平指出长征精神5点内涵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就是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就是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就是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就是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参观将台堡红军长征纪念馆时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要走新的长征路,长征永远在路上。当年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长征,我们现在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这是接续进行的。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是指引我们夺取新长征胜利的行动指南。
记载·演绎
分享·感恩
怀旧·重现
传承·见证
不管是精英还是草根,几十年不同于他人的风雨人生,一路妙闻趣事,都需要倾诉、记录。
一部回忆录,尽融一生的精彩,一部回忆录,演绎您事业的理念与追求。
生命过往,化为一本相对独立可供分享的精神读物,亲人朋友可以随时翻阅、分享。
在回忆录中,您可对他人表达关怀,向曾帮助你的人致以感谢,向愧对的人送上歉意。
多年之后,当您看到自己过去的美好时光重现眼前,长驻书中,将是多么的感动和欣慰!
那些风雨往事再次被文字唤起,又将带来许多不一样的体验。
雁过无痕,花落随泥,许多值得记忆的时刻随时光消逝而湮灭无闻。读回忆录,我们可以穿越时空,进入那一个个特殊的时刻,感受历史的真实气息,传递那些精神的火把。
回忆录的价值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 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请完成你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