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8.灯光 (部编版)含答案
一、填空题
1.读一读,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1)孩子们聚精_____________地听着葛爷爷讲述先烈们的故事。
(2)祖国是我们的后盾:千钧_____________之时,祖国接我们回家!
(3)这只“生气猫”凭借天生看起来怒气_____________、皱着眉头的面容走红网络。
2.依据课文内容,将空格补充完整。
看到:璀璨灯光
( 现 实 )引起回忆 广场灯光
听到:_____________
战斗前:看书憧憬
_____________往事重现 插图灯光、战场火光 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战斗中: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怀念英烈:致敬先驱者 广场华灯
3.初知内容 (读课文《灯光》填空)
课文主要写_____________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的憧憬陷入在一本书里的一个在电灯下_____________的孩子,并希望能用上电灯造福孩子;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路郝副营长用_____________点燃了那本书,但火光却暴露了_____________,最后英勇_____________了。
二、选择题
4.“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反间 B.反复 C.设问 D.夸张
5.下列句子能够用来形容郝副营长的是( )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C.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 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6.关注文中的“灯光”“火光”,对它们的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在革命战争年代,这“微弱的火光”体现了火柴的重要性。
B.“灯光”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象征着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C.插图上的“灯光”是战士们的革命理想,而天安门广场的灯光把这种理想变成了现实。
D.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战场上微弱的火光架设起了桥梁。战场上微弱的火光是千万战士用生命铸就的。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同学们的眼睛一齐投向主席台。
B.春天到了,福山公园里花草盛开,美极了。
C.夜色中的天安门广场华灯璀璨,人流如潮。
D.无数的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8.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22岁,但已经打过不少仗了。
B.毛泽东不但是伟大的文字家,而且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
C.我之所以十分怀念郝副营长,是因为他为了照亮别人而献出了自己宝费的生命。
D.郝副营长即使牺牲自己,也要给战土们照亮前进的道路。
9.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微弱的火光 B.瘦弱的身材 C.软弱的柳条 D.懦弱的性格
10.结合课文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郝副营长代表着老一辈的革命先烈,正是他们用热血与生命换来了今日的辉煌与灿烂。
B.灯光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象征着新时代幸福的生活。
C.文章采用正叙的方式,做到首尾呼应,更加突出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D.电灯在和平年代是生活中的普通用品,但在战争年代,它却是美好生活的象征。
三、按要求回答问题
11.读课文,回答问题。
课文中三处出现“多好啊”,请读一读并注意画线部分,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根据阅读体会,将序号填写到括号里。
A.对眼前美好生活的由衷感慨 B.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展望
C.对图中美好生活的羡慕渴望
(1)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 )
(2)“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 )
(3)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
12.在最合适的词语下面画“ ”。
(1)(激烈 猛烈 热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2)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击 进攻 攻破)守敌的围墙,为全军打通歼灭敌军的道路。
(3)他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连续 后续 持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4)战士们靠着这(虚弱 弱小 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
(5)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天动地 惊心动魄)的炸药包爆炸声。
13.选择恰当的灯光填入思维导图中(填序号), 并选一选这三处“灯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书上插图中的灯光( )
②天安门广场上璀璨的华灯( )
③战场上微弱的火光( )
A.表现了郝副营长对书中所描绘的幸福生活的羡慕与向往之情。
B.歌颂了郝副营长为实现革命理想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C.表达了作者对现在的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以及不忘过去, 决心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感情。
四、现代文阅读
(一)
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黄河大合唱》由《序曲》《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组成,以黄河为背景,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抗日战歌。
【材料二】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之水天上来,排山倒海,汹涌澎湃,奔腾叫啸,使人肝胆破裂!它是中国的大动脉,在它的周身,奔流着民族的热血。红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月出东山,河面银光似雪。”
【材料三】黄河大合唱》用诗篇与乐曲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景,黄河的波涛汹涌、战争的残忍迫害和人民的英勇奋战生动地浮现在听众眼前,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这源于创作者的精心编排。冼星海在《我怎样写〈黄河大合唱〉》中详细描绘了每一个乐章的画面和情绪:“第一首《黄河船夫曲》,你如果静心去听,你可发现一幅图画,像几十个船夫划船,画面上充满斗争的力量。《黄河颂》是用颂歌的方法写的,大都带有奔放的热情,高歌赞颂黄河之伟大、坚强。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
14.《黄河大合唱》是在( )的背景下诞生的。
A.抗美援朝战争 B.抗日战争
C.鸦片战争 D.中法战争
15.阅读完材料一,我猜想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出自《黄河大合唱》中的( )
A.《黄河船夫曲》 B.《黄河颂》
C.《保卫黄河》 D.《怒吼吧!黄河》
16.阅读材料,试着说说《黄河大合唱》表现了什么精神,表达了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而又温暖。
②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③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
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
17.句①写的是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句②写的是____的灯光,句③写的是___的微弱的火光。这三个句子之间的关联是:______。
18.这三个句子都与题目“灯光”有关,从中可以看出“灯光”是贯穿全文的______。
19.读完句③,我觉得这“火光”虽然是微弱的,但这是___之光,因为_____。
五、书面表达
20.写作练笔
回忆小学生活中令你印象深刻的场面,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描写,要求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会神 一发 冲冲
2.“多好呀” 回忆 烧书指路 现实
3.解放战争 读书 火柴 自己 牺牲
4.C
5.A
6.BCD
7.C
8.D
9.C
10.C
11.A C B
12.(1)激烈
(2)攻破
(3)后续
(4)微弱
(5)震天动地
13.A C .B
14.B 15.C 16.《黄河大合唱》表现了抗战时期全国人民英勇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精神,表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17.书上插图中 战场上 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是郝副营长和千千万万战士的革命理想,而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把这种理想变成了现实。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是战场上那微弱的“火光”架设了桥梁,这桥梁是千万战士用生命铸就的。 18.线索 19. 胜利 郝副营长的壮举,使战斗取得了胜利了
20.合理即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