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 第1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4.2 直线、射线、线段 第1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19 22:31: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 2直线、射线、线段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及表示方法.
2.体会射线、直线的无限延伸,归纳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几何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4.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学习几何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及表示方法.
难点:体会射线、直线的无限延伸,归纳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复习回顾】 请分别画出一条直线,一条射线和一条线段,然后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 联系:都是直直的线. 【教学建议】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 分组讨论思考并回答. 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互相合作的能力.
环节二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经过一个点能画几条直线? 分析:经过一个点能画无数条直线. 【合作探究】 经过两个点能画几条直线呢? 分析: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说成: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教学建议】带领学生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思考,尝试得出结论.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结论,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交流】 下面两幅图的情形,在生活中很常见,你能说说它的原理吗? 解:利用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原理.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联系实际生活,思考并回答. 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背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合作探究】 一般地,几何图形都有对应的符号语言表示,直线如何表示呢? 1.用一个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如直线l. 2.用直线上的两个点表示,如:直线AB(或直线BA). 同时,也可以说点A、B在直线l上. 【教学建议】教师通过图形语言,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符号语言. 根据图示,思考探究直线的表示方法. 通过图形语言,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相应的符号语言,加深学生对图形语言与数学符号之间的转化.
【交流】 下面两幅图中,你能描述一下点O和点P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吗? 结论: 一个点在一条直线上,也可以说这条直线经过这个点. 一个点在一条直线外,也可以说这条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思考】 下面的两幅图中分别能画出几条直线? 用数学语言描述图中点与直线PQ的位置关系. 分析: (1)可以画出1条直线; 点O、P、Q三点共线,且都在直线PQ上 (2)可以画出3条直线; 点O在直线PQ外,点P在直线PQ上,点Q在直线PQ上. 【教学建议】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观察图形,尝试归纳总结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通过自主观察探究,加深学生的记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热情和对数学的好奇心.
【思考】 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教学建议】展示图形,引导学生用符号语言描述. 思考并探究. 通过观察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的转化能力.
【探究】 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类比直线的表示方法, 线段和射线又如何表示呢? 注意: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射线或线段. (1)表示射线时,前一个字母表示射线的端点, 后一个字母表示射线上除端点外的任意一点. (2)表示线段时,两个字母的顺序无特殊要求.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类比直线,自主探索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思考并探究. 以直线的表示方法为基础进行类比迁移,明确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几何语言的能力.
【归纳总结】 一、基本事实: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单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二、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直线经过点); 2.点在直线外(直线不经过点). 三、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1.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2.用线上的两个点表示.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 回忆并尝试归纳所学内容. 通过让学生及时总结回顾,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环节三 应用新知 【典型例题】 例1(1)如左图,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墙上,木条能绕着钉子转动,这表明过一个点__________; (2)如右图,用两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墙上,就能固定细木条,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例2 读下列语句,分别画出图形. (1)直线AB经过点M ,点N在直线AB外; (2)线段AB与线段CD相交于点O; (3)射线OA. 答案:(1) (2) (3) 【教学建议】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自主完成. 积极思考并作答. 通过例题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相关理论的认识. 练习文字语言向图形语言的转化,提高学生对几何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环节四 巩固新知 【随堂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线段AB和射线AB都是直线AB的一部分.( ) (2)直线AB和直线BA是同一条直线.( ) (3)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 ) (4)把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可得到射线,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可得到直线.( ) 答案:(1)√ (2)√ (3)× (4)√ 【教学建议】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 自主完成练习.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新知,巩固复习本节课内容.
环节五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所讲解的内容. 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要点,理清知识脉络.
环节六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 教科书第129页 习题4.2 第1,2,3,4题 课后完成练习. 通过课后作业,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