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0 10:0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程标准】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在文化方面的新变化。
应运而生
百家争鸣
春秋
儒家思想的演变
魏晋南北朝
正统思想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秦朝
战国
宋明
面临挑战
隋唐
三教并存
新体系—理学
一、儒学的复兴
理学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维护封建统治的新儒学。
道、佛
儒(根本)
(目的)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
(北宋)程颢
(北宋)程颐
(南宋)朱熹
(南宋)陆九渊
(明)王守仁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理学集大成者
心学集大成者
宋明理学
一、儒学的复兴
一、儒学的复兴——程朱理学
材料: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天下只有一个理,天者,理也。 ——《二程遗书》
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绝对精神、上天的意志。
材料体现了二程什么样的哲学观?其实质是什么?
宇宙观:“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1)主要内容:
什么是“理”?
一、儒学的复兴
材料: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接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
“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
一、儒学的复兴——程朱理学
材料: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天下只有一个理,天者,理也。 ——《二程遗书》
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绝对精神、上天的意志。
材料体现了二程什么样的哲学观?其实质是什么?
宇宙观:“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
(1)主要内容:
人生观: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一:“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天理存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熹
怎样行“理”?
材料二:“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朱熹
“人欲”并非指人的所有欲望,主要指违反了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的欲望。
(1)主要内容:
一、儒学的复兴——程朱理学
如何求理?
认识论:“格物致知”
材料一: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材料二:须是今日格一物, 明日又格一物, 积习既多, 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含义: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获得其中的“理”。
目的: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1)主要内容:
一、儒学的复兴——程朱理学
一、儒学的复兴——程朱理学
朱熹(1130~1200)
朱熹对儒学教育的探索:
理学大师朱熹将早期儒家典籍《礼记》中的《 》《中庸》加上《 》《孟子》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发展完善了儒学,完成了儒学的哲学构建。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注重人的气节、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伦理规范、人文信仰重建。
积极影响
长幼有序,怜贫恤寡,
勤俭节约,恪守本分。
以纲常礼教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消极影响
在封建统治者的倡导下,在理学卫道士的鼓吹下,节妇烈女越来越多。据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2200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后,以死尽节的“烈妇”。中国的“节烈”文化,要求妇女为男子守节,守得越苦越好,节得越惨烈越佳。死了以后那些卫道士的父母还附掌大叫:“死得好,死得好!”
特点 代表人物或作品
文学 宋词 句子 ,用来 ,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 ,各有固定格式; 成因:城市生活丰富多彩, 的需要。 豪放派: ;
婉约派: 。
元曲 散曲  散曲是一种比词 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 关汉卿的《窦娥冤》
王实甫 
元杂剧 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 ,表达 。 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话本 宋元城市中, 非常盛行; 说书底本即话本,实质是早期的 。   
艺术 书法 ,不拘法度  行书—“宋四家” 
绘画 宋元以 成就最为突出, 其特点是不强调写实,注重 。  宋徽宗《芙蓉锦鸡图》
长短不等
配乐歌唱
词牌
娱乐场所
苏轼、辛弃疾
柳永、李清照
更灵活、更通俗
完整故事情节
不同的角色
说书演出
白话小说
追求个性
山水画
意境和笔墨情趣
二、文学艺术
①印刷术
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②火药
火药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
③指南针
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用人工磁化的方法造出了指南针,并且广泛应用于航海。
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活字印刷术
◎铜火铳(北宋)
◎罗盘
1、三大发明
三、科技成就
三、科技成就
2、代表人物
沈括(北宋)
成就
地位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两大科学家
三、科技成就
2、代表人物
郭守敬(元朝)
成就
发明简仪等多种天文观测仪器,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授时历》,指导农业生产。
地位
郭守敬天文实测数据在当时世界上大为领先。
两大科学家
三、科技成就
2、代表人物
王祯(元)
成就
地位
《农书》
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
农学家
四、少数民族文字
女真文
西夏文
契丹文
辽代契丹人创制的文字
12世纪金国建立后创制
西夏党项族创制的文字
共同的特点:借鉴了汉字的基础上而创造
四、少数民族文字
蒙古文
畏兀体蒙古文;
拼音符号,拼写蒙古语。
宋朝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1 政治: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使中原和南方出现了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2 经济:经济的高度发展为科技、文化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2 政策: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两宋政府重视教育,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宋朝科举取士条件放宽,也推动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3 民族关系: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学习和交流日益频繁,促进了少数民族的进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5 市民阶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对文化的需求增加。
6 科技:印刷技术的进步,书籍增多,便宜易得,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宋代科技成就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
(1)宋代封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发展
(2)国家政策造成文化发展的需要促使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3)海上贸易和造船业的发展促使指南针在北宋时用于航海。
(4)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促进了火药武器的研制和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