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2022-2023统编版九上历史精品备课(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2022-2023统编版九上历史精品备课(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0 08:18:3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分层作业
一、夯基达标
1.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某人“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称号,象征罗马已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此人是( )
A. 伯里克利 B. 恺撒 C. 亚历山大 D. 屋大维
2.罗马共和国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后来沉重打击奴隶制度,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的是( )
A.与迦太基战争失败 B.日耳曼人入侵 C.斯巴达克起义 D.凯撒控制元老院
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交通畅通无阻”。这里所指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亚历山大帝国
4.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使罗马法制建设迈出第一步,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唐律疏议》 C.《苏格拉底之死》 D.《十二铜表法》
5.公历源于古罗马历法,其中August(8月)是由屋大维的拉丁语尊号“Augustus(奥古斯都)”演变而来的。屋大维是( )
A. 罗马城的建立者 B.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者
C.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 D. 拉丁字母的发明者
6.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 )
A. 亚历山大 B. 斯巴达克 C. 凯撒 D. 屋大维
二、培优促能
1.《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较早的罗马法文献。下列关于该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
B.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C.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D.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他攫取了罗马国家的最高权力,使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并开始了长达百余年的“罗马和平”。他是( )
A. 屋大维 B. 凯撒 C. 伯利克里 D. 亚历山大
4.《十二铜表法》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 (  )
A.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B. 维护平民利益的保护伞
C. 最早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D. 是最完备的法律
5.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这个“黄金时期”是在
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前1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2世纪
6.欧洲人把古希腊和古罗马称作“古典时代”。与古希腊相比,古罗马在政治制度上最大贡献在于( )
A.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 B.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
C.实现了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D.创立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方式
三、同步中考
1.某班同学为了研究古代罗马,准备查阅与下列图片有关的材料,其中不合适的是(  )
A. 大竞技场 B. 《汉谟拉比法典》
C. 《十二铜表法》D. 《查士丁尼法典》
2.下列属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
A. 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的尊号 B. 布匿战争
C. 斯巴达克起义 D. 颁布《十二铜表法》
3.根据“元老院”“执政官”“保民官”“元首制”等名称判断它们应出现的国家是(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阿拉伯 D.法兰克
4.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这些刻于12块铜牌之上的法律条文,是( )
A.在罗马帝国时期颁布 B.雅典民主政治特点的具体体现
C.罗马法制建设的开始 D.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形成的标志
5.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较早的罗马法文献。下列关于该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
B.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C.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D.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6.元老院在形式上只是咨询机构,但执政官必须在所有重大事务上征得它的同意,财务官在支出款项时也必须得到它的同意。下列古代国家存在这一机构的是(  )
A. 古巴比伦 B. 雅典 C. 斯巴达 D. 罗马共和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分层作业
一、夯基达标
1.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某人“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称号,象征罗马已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此人是( )
A. 伯里克利 B. 恺撒 C. 亚历山大 D. 屋大维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成为罗马的第一个皇帝,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
本题体现在具体时空下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评价;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
2.罗马共和国在扩张过程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战俘和人口被掠为奴隶,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后来沉重打击奴隶制度,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的是( )
A.与迦太基战争失败 B.日耳曼人入侵 C.斯巴达克起义 D.凯撒控制元老院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罗马共和国奴隶起义不断发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起义队伍迅速发展,声势浩大,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但是最终被血腥镇压下去,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所以C项符合题意;A 项本身说法错误,罗马与迦太基战争中获得胜利,B项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衰亡,D项凯撒独揽大权没有加速共和国衰落。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本题体现出对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先后发展及其作用的认识,考查的是“唯物史观”的学科素养。
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交通畅通无阻”。这里所指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古巴比伦王国 D.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2世纪,“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这里所指的帝国是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在时间上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故选A。
本题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了解历史事物的存在;考查“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
4.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贡献之一。使罗马法制建设迈出第一步,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唐律疏议》 C.《苏格拉底之死》 D.《十二铜表法》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迈出了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的法律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古巴比伦的文献,B项是唐朝法律文献,C项是柏拉图的文学著作。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本题体现出对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历史事件先后发展及其作用的认识,考查的是“唯物史观”的学科素养。
5.公历源于古罗马历法,其中August(8月)是由屋大维的拉丁语尊号“Augustus(奥古斯都)”演变而来的。屋大维是( )
A. 罗马城的建立者 B. 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者
C.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 D. 拉丁字母的发明者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故C符合题意;ABD与屋大维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
6.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的建立者是( )
A. 亚历山大 B. 斯巴达克 C. 凯撒 D. 屋大维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建立了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D项符合题意;A项是亚历山大帝国的皇帝;B项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C项是反抗罗马奴隶主统治的起义者。由此可知ABC三项与题干“罗马帝国的建立者”信息不符。故选D。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培优促能
1.《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较早的罗马法文献。下列关于该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
B.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C.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D.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罗马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是公元前450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它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使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而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所以说法不正确的是D,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3.他攫取了罗马国家的最高权力,使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并开始了长达百余年的“罗马和平”。他是( )
A. 屋大维 B. 凯撒 C. 伯利克里 D. 亚历山大
【答案】A
【解析】公元前27年,屋大维夺取政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进入帝国时期,罗马帝国延续了约500年,它与秦汉时期的中国一样,是古代世界强大的帝国之一。A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A。
4.《十二铜表法》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 (  )
A.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B. 维护平民利益的保护伞
C. 最早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D. 是最完备的法律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这个“黄金时期”是在
A.公元前2世纪 B.公元前1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2世纪
【答案】D
【解析】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疆域不断扩大,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广袤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故这个“黄金时期”是在公元2世纪。故选:D。
6.欧洲人把古希腊和古罗马称作“古典时代”。与古希腊相比,古罗马在政治制度上最大贡献在于( )
A.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 B.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制度
C.实现了君主制到共和制的转变 D.创立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方式
【答案】B
【解析】考查点:罗马法制建设。解题思路:在西方文明中,希腊民主政治及罗马法律是非常具有典型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古罗马在政治制度上最大贡献在于贡献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成为各国立法的法律基础,法学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B符合题意;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民主的政体是指古希腊。A不符合题意;古罗马是先实行君主制,再实行共和制,最后实行独裁帝制。C不符合题意;创立了“轮番而治”的民主运作方式是指古希腊。D不符合题意;故选B。
三、同步中考
1.某班同学为了研究古代罗马,准备查阅与下列图片有关的材料,其中不合适的是(  )
A. 大竞技场 B. 《汉谟拉比法典》
C. 《十二铜表法》D. 《查士丁尼法典》
【答案】B
【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竞技场是古代罗马的建筑成就;《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从529年起,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故ACD均与古代罗马有关。B《汉谟拉比法典》反映的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属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
A. 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的尊号 B. 布匿战争
C. 斯巴达克起义 D. 颁布《十二铜表法》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帝国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的相关史实。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从此他独揽国家大权,标志着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共和国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最终击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后期,取得地中海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发生在公元前73年的斯巴达克起义是在斯巴达克领导下,罗马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奴隶起义,这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选项A属于罗马帝国时期的历史事件,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3.根据“元老院”“执政官”“保民官”“元首制”等名称判断它们应出现的国家是(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阿拉伯 D.法兰克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保民官。公元前31年屋大维创立元首制,掌握了罗马共和国的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B符合题意;ACD项与题干关键词不符,排除。故选择B。
4.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这些刻于12块铜牌之上的法律条文,是( )
A.在罗马帝国时期颁布 B.雅典民主政治特点的具体体现
C.罗马法制建设的开始 D.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形成的标志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开始,C项正确,排除B;其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排除A;D项是《民法大全》,排除D。
5.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国家立法的纪念碑,也是较早的罗马法文献。下列关于该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
B.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C.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D.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罗马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成文法典是公元前450年颁布的《十二铜表法》。它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还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使量刑有了文字依据,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而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所以说法不正确的是D,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6.元老院在形式上只是咨询机构,但执政官必须在所有重大事务上征得它的同意,财务官在支出款项时也必须得到它的同意。下列古代国家存在这一机构的是(  )
A. 古巴比伦 B. 雅典 C. 斯巴达 D. 罗马共和国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古代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保民官,这属于罗马共和国的政体,D是正确的选项。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