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地点和兴衰,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衰和统治,知道《汉谟拉比法典》构成、内容、实质和地位。培养“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
2.利用世界古代文明中心地理范围示范图,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遗存的分布及其特点,提高“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学科核心素养。
3.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征,初步理解文明之间的差异,培养“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难点)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两河流域文明的地点和兴衰,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衰和统治,《汉谟拉比法典》构成、内容、实质和地位。
难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
【自主学习】
课前阅读课文正文,参考学习目标,独立标识提纲并勾画重点后填空、熟记所填内容: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两河:指西亚的 与 。
2.两河流域:又称“ ”,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
3.发展历程:
(1)出现小国:约从 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小国。
(2)初步统一:约 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
二、古巴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 ,第六代国王 在位时,完成了两河流域的统一,建立起了 的国家。
2.统治:汉谟拉比实施 制度,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 的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者:
2.内容:
(1)古巴比伦分为拥有 、 和 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 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3)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 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3.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 法典。
4.意义(影响):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 传统源远流长。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序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材料二
正文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正文第205条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1)材料一、二中的内容出自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请问它是由谁在什么时候制定的哪部法典?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它具有怎样的价值?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事实如其所说吗?请在材料二中找出具体的内容证实你的观点。对此你有何认识?
【总结反思】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素养评价 】
1.《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等,必须遭到同样损害;但如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一点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
A. 等级性 B. 公平性 C. 随意性 D. 民主性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主要反映的是( )
A.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B.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D.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3.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问《汉谟拉比法典》最可能是以下哪种文字写成的( )
A. 罗马文字 B. 象形文字 C. 楔形文字 D. 腓尼基文字
4. 下图中河流孕育的文明古国是( )
A.古巴比伦 B.古埃及 C.古印度 D.中国
5.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听到讲解员指着一件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 )
①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 ②维护奴隶制社会秩序
③保护奴隶的权利不受侵犯 ④保护女性的利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一、1.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2.美索不达米亚
3.(1)3500 (2)24
二、古巴伦王国
1.统一:18 汉谟拉比 统一、强大
2.君主专制 最强盛
三、
1.汉谟拉比
2.(1)公民权的自由民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奴隶
(2)奴隶 家庭奴隶
(3)商品经济
3.成文
4.法制
合作探究
汉谟拉比 18世纪 《汉谟拉比法典》 通过该法典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维持正义,消灭一切罪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事实并非如其所说。“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说明奴隶的地位极其低下。这部法典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
自我测评
1.A 2.B 3.C 4.A 5.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