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古代印度 教学设计
课题 第2课 古代印度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及孔雀王朝的概况;知道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特点;知道佛教的创立及传播状况,培养唯物史观。 2.利用世界古代文明中心示意图,了解古印度文明的文化遗存的分布及其特点,归纳大河文明的产生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古印度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培养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3.正确认识世界古代文明多元化特征,培养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重点 种姓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难点 正确看待种姓制度和佛教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展示世界古代亚非文明示意图,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文明的大概内容。 2.教师:播放莫迪访华视频片段:短片里展现的是中印文化的互相交融,我们在学过的中国古代史中知道,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中,有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这和视频中的印度有何联系 古代的印度还创造了哪些辉煌的文明?本节课从古代印度中去探讨,引入新课课题。出示课题,引导学生了解课知识结构并出示解读学习目标。 读图,复习:古代埃及文明、金字塔和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汉谟拉比法典》等内容 复习已学的知识,巩固知识,抛出问题吸引学生兴趣进而产生探知欲望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展示南亚次大陆的地图,让学生结合课本和地图认识古代印度的大致范围找出“两河”是哪两条河以及它的位置以及流向? 2.引导学生给“南亚次大陆”进行解释。 师:南亚次大陆,国际通称印度次大陆,是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一大片半岛形的陆地,是亚洲大陆的南延部分。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以及斯里兰卡等国。 师衔接:这块大陆上曾经存在过什么影响较大的文明? 3.展示古代印度图,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读出古代印度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分布地域、自然环境、遗址及其存在时间。并且用年代尺标识出过程,同时出示两个文明遗址图,让学生直观感受文明的真实性和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 出示:雅利安人入侵示意图,让学生结合图片和阅读课文,找出并记住古代印度出现国家的时间、建立国家的种族、国家的范围。 师过渡衔接:雅利安人建立起来的小国家慢慢变得日益强盛。 鼎盛时期 师:阅读地图和课文内容,复述古印度鼎盛时期的时间、表现 师指导读图,用颜色区分同体的地域和用红圈圈注“华氏城”,给学生加深印象。 师:鼎盛并没有是古印度文明持续发展下来。并出示古印度文明历程发展图。 点拨:后雅利安人衰落,印度分裂为一个个小国,被正在崛起的波斯帝国攻占,后波斯帝国又被马其顿王国打败。印度文明由此没有持续下来,亚非四大文明只有中国文明得以延续。 师:虽然古印度文明没有得以延续,但是古印度创造的文明至今影响着世界各地。据你所知古印度有哪些文明成就?从相关史事中找寻。 师: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一一对应。 森严的种姓制度 1.过渡:文明被创造的过程中,雅利安人如何维护自己对印度的征服?转入出示第二目“森严的种姓制度” 师:同学们有知道:种姓制度是怎样的一种等级制度吗? 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又称贱籍制度、印度卡斯特体系。 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制、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师:等级如何划分,各等级的地位权利有何不同?请观看视频,并根据视频内容和结合课文内容填写相关表格。 2.内容 等级名称社会阶层职责和义务第一 等级第二 等级第三 等级第四等级
师:种姓制度除了四个等级,还有没能排上等级的又称为什么? 特点 出示《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和《摩奴法典》史料,讲述种姓制度的特点。 “凡兹四姓,清浊殊流;婚娶通亲,飞伏异路;内外宗枝,姻媾不杂。“ ——《大唐西域记 印度总述》 基于种姓等级的规定,每一个种姓所从事的职业也被固定,并且这种职业是长期的世袭,不得僭越和变更。 高种姓与低种姓人发生冲突,低种姓人如果用身体某部位。对较高种姓人造成伤害,必须斩断对人造成伤害的身体部位。地位低微的低种姓辱骂高种姓,轻者课以重罚,重者处以酷刑。高级种姓的人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原则上只能在同一种姓集团内通婚,倘若与外种姓通婚,将丧失原有种姓,其后代则降为贱民。 ——《摩奴法典》 本质: 师:种姓制度到底是为谁服务的? 是出示图片并进行解释,引导学生归纳。 影响: 师简单有内容和本质去分析,补充讲述课文没有展示的这部分内容。 ①种姓制度一定程度上为种姓内成员提供了保护,有利于维护统治和社会安定; ②制造种姓隔离,维护社会不平等,社会矛盾尖锐;使下层劳动人民备受压迫和歧视,延缓社会发展进程。 师播放视频短片并出示当今印度社会矛盾图片点拨:种姓制度历经3000年依然影响印度的发展,没有被推翻。这与宗教力量也就是思想统治有密切关系,转入第三目。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师:阅读课文找出并记住相关知识点,并出示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提纲,引导学生找出并记忆。 创立 (1)时间 (2)创始人 (3)地点 师对乔达摩·悉达多进行解释 相传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释迦牟尼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育,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加上释迦族姓面临灭族的战争威胁,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先在波罗奈城鹿野苑向其侍从阿若憍陈如等5人说法,此后一直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进行传教,并组成传教的僧团,奠定国波斯匿王的皈依。弟子很多,传有500人,其中著名者有10人,被称为十大弟子。80岁时于拘尸那迦城逝世。 发展: 师:从南亚宗教分布图看,佛教是分布最广泛的,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佛教发展的原因。 四谛即苦谛(人生各种痛苦)、集谛(引起痛苦的原因)、灭谛(消除种种烦恼)、道谛(消除烦恼的道路)。人的一生本质是痛苦的,痛苦来源于个人的欲望,人只有克服了所有这些欲望,才能获得宁静的生活。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 》 3.传播: 播放视频:佛教的传播和出示佛教的传播示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视频和传播图简单描画出传播路线简图。 四、延伸:(1)中外史联系学习:古印度文明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中,你有何感悟? (2)通览古代亚非文明 师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内容进行完善 观察图片,查找地点。 学生阅读课本,在老师引导下进行阅读和概括: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学生读图,从图中的读出并记住:公元前18世纪,在水量丰沛、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的印度河流域产生了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两处古文明遗址。 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和阅读课本,找出相应的答案: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了许多小国家。 学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的鼎盛时期,主要表现在: ①除半岛最南端以外,基本上实现统一。 ②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 ③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学生读年代尺图对古印度文明发展历程整体认识归纳:古印度文明没有延续下来。 学生阅读相关史事找出关键信息:黄金之国、大象之国、阿拉伯数字、佛像艺术。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归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老师解释“种姓制度”。 学生观看视频,结合阅读课文内容填写表格。 学生阅读史料后归纳特点: (1)各等级世代相袭(2)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并归纳出种姓制度的实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学生通过老师的启发尝试进行归纳。 学生阅读并记忆: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北印度。 学生阅读交流: ①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②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学生看视频和地图在作业上画传播路线。 在老师引导下,学生探究讨论归纳各抒己见:印度文明多姿多彩、繁荣灿烂;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及世界和平发展;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学生还通过对比后归纳:都是大河文明的古代文明具有多元化特征,世界文明由此丰富多彩。 增强学生识图的能力,培养“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学科核心素养。 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学科知识来解读历史的真实存在的可能,多思考,多动脑。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 增强学生史实归纳能力、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读图和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图文阅读及思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和识图方法以及“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文字材料的能力和识图能力,养成“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以及“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 增强学生的兴趣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和“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史实的能力和“唯物史观”以及“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 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和培养“时空观念”以及“史料实证”的学科核心素养。 增加课外知识,从视觉和空间上加深对史实的印象,培养“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知识联系学习的习惯和“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前后知识纵向联系的学习习惯以及“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课堂小结 学习这一课让我们知道,古代印度不仅是人类早期文明诞生地还留下了种姓制度和佛教等有突出影响的文明成果,一同回顾本科知识点: 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结构: 总结提升
板书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点 2.早期文明 3.国家出现 二、种姓制度 1.建立 2.内容 3.特点 4.本质 5.影响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 2.发展 3.传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