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2022-2023统编版九上历史精品备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2022-2023统编版九上历史精品备课(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0 09:2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教学设计
课题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古希腊城邦和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培养唯物史观学科素养。 2.认识民主政治的作用,客观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残酷性和进步性,培养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重点 雅典的民主政治和亚历山大东征的基本情况。
难点 亚历山大东征对东西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世界古代文明示意图,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文明的大概内容。 晒晒:古代文明知多少?我们已经熟知亚非古代文明。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欧洲海洋文明,引入新课课题。并出示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 读图,学生回忆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和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的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等文明成果。 复习已学的知识,巩固知识,抛出问题吸引学生兴趣进而产生探知欲望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希腊城邦 师:解释城邦,并出示任务:阅读地图,联系课文内容,说出相关知识信息。 范围 地理环境 特点: 影响: 师:阅读地图和课文内容,说出文明的历程,并填写完成空格内容。 文明的历程 师:阅读图文和课文内容,说出相关信息。 城邦出现 (1)时间 (2)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希腊城邦的总数达到300多个,都是土地和人口十分有限的弹丸小国,其中最大的城邦斯巴达也仅有84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人,另一大城邦雅典领土2500平方公里,人口20万-30万人。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卷》 师城邦大小也有居民,那么居民之间的关系如何?转入第二个目标知识点 5.居民 朗读课文内容,并填写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师从公民和非公民的权利看的出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师:城邦居民在多山多岛屿等地理环境下和贸易发达的经济条件以及小国寡民俄政治环境下追求自由民主的生活,转入第二目标点教学。 雅典的民主政治 师出示材料: 一个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写道:“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过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就是一头骆驼。”——【苏联】B.C.赛尔格叶夫《古希腊史》 1.发展历程: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 发展到高峰。 师:朗读课文,找出雅典民主的表现。 2.内容: 1)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 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2)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 ; (3)公民大会是最高 机构,具有 、 、 等多种职能; (4)建立 ,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 师:从内容看,这种民主具有什么特点?并引导学生通过内容分析归纳。 3.性质 师过渡:我国的民主是如何体现的? 那么古代雅典的民主又是如何实现的? 延伸:陶片放逐法 播放相关视频介绍 师出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比例图和文字材料以及结合雅典民族的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归纳。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古罗马】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和同时代的中国周朝比较,当时的奴隶制中国是毫无民主可言的。 所以这种民主对于当时的雅典具有一定的意义。(延伸学习意义) 4.意义 师出示两组图片: 师:同样的的地区在这幅地图上我们看到的是亚历山大的进军,这是一段什么历史呢?转入第三个目标点教学。 亚历山大帝国 师:从地图图例可见,亚历山大的进军是从西往东进行的。我们把它称为亚历山大东征。东征的背景是什么?过程如何?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如何评价它? 1.东征的背景: 2.东征的过程: (1)公元前333年,伊苏斯平原以少胜多,大败波斯军。南下占地中海东岸,进入埃及。 (2)公元前331年,从埃及转而进入两河流域,再次击败波斯大军。一年后,波斯帝国灭亡。 出示问题:亚历山大东征军为何能从西往东所向披靡?拓展延伸并解释“马其顿方阵”。 3.东征的影响: 出示图文材料。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从中分析影响 亚历山大广泛采用波斯宫廷礼仪,强迫马其顿人像波斯人一样行跪拜礼。 ——《世界通史》 4.东征的评价 师:阅读材料,结合课文内容,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亚历山大东征。 引导从材料的“战争”“财富”看到两面性;“都是希腊人”和奥运圣火采集于希腊看出“文化大交汇”“经济贸易往来”和“城市的发展”三个方面的进步。 观察图片, 阅读课本,在老师引导下概括: 特点:环海、多岛屿、多山,平原面积很小,耕地十分有限。 影响:多山不便于各地区间的联系,影响了希腊的统一;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学生读图,从图中的“爱琴海”“克里特岛”“迈锡尼”地点着手,找出文明出现的历程。 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和阅读课本,找出相应的答案: 公元前8世纪 特点: 小国寡民 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关书填写出 公民: 男性 土地 参军打仗 非公民: 外邦人 奴隶 关系: 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学生通过老师引导把握关键信息:伯利克里 奴隶制民主政治。 学生通过阅读,分层次把握雅典民主的内容,并在课文相对应的地方标画。 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归纳 特点:主权在民,轮番而治。 学生观看视频,从中感受雅典民主的性质。 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归纳出性质: 少数人的民主。 具有片面性。 学生观察图片,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归纳出意义: (1)对当时:促进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2)对后世:为近代欧美政治制度提供了可借鉴的操作模式。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得出相关信息: 背景:马其顿王国的强大进行扩张 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复述过程。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观看视频结合对图片的认知概括出答案: (1)文明的传播,碰撞、交汇、渗透、共融。 (2)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分析材料,明确利弊共存: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的消极影响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增强学生识图的能力,培养“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学科核心素养。 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让学生手眼并用,多思考,多动脑和动手。 提高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 增强学生史实归纳能力、分析材料的能力,培养“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问题思考的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的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以及“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 增加学生课外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史料实证”的学科核心素养。 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提起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和“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以及“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读取课文关键信息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的能力。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和“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前后知识纵向联系的学习习惯以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欧洲海洋文明的城邦以及民主政治和亚力山大帝国对文明的影响。 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结构: 学生随的思维导图一一回忆本课知识。 总结提升
板书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希腊城邦 1.范围 2.地理环境 3.文明历程 4.居民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发展历程 2.内容 3.局限性 4.意义 三、亚历山大帝国 1.背景 2.过程 3.影响 4.评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