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侵蚀地貌》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型 授课人 班级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的第一课,对之后风成地貌、喀斯特地貌等的学习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高一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对基础地貌类型经有了基本认识,但是对于典型地貌的类型、分布及形成过程缺少科学认知,只停留于表面的特征区分;对于不同地貌的区域分布差异,内在的形成机理认识不足。本节内容的安排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地貌景观图入手,让他们观察其典型特征,推理其地理形成过程,并分析该地貌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更好地促进学生地理逻辑思维的形成,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人地协调观。
【学情分析】 在第一章学生已经知道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初中具备一定的区域地理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旅游、纪录片等形式,接触过大量典型的地貌景观,对风力、流水作用有基本认识。学生已经具备通过观察模拟真实环境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能够借助工具模拟真实环境,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课标要求】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教学设计思想】 1.融入乡土地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家乡的热爱;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知识生成过程。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对我国常见的河流地貌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理解不同河段的外力作用方式及不同河段的分布的侵蚀地貌类型及能描述常见的侵蚀地貌的特点从而提高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重点) 3.通过野外模拟实验和竞赛的形式,利于学生能认出河流的凹、凸岸;理解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难点)(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 不同河段的外力作用方式及河流地貌特点; 难点: [来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同学们,我们南宁的母亲河是?你们了解她吗?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南宁的母亲河——邕江,接下来给同学们播放一段视频纪录片《邕江》 ; 利用学生熟悉的家乡的地理事物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提高学生的归属感
【展示图片】瀑布、峡谷、阶地、三角洲、河曲、牛轭湖、冲积扇、江心洲等景观图,引出流水地貌有侵蚀地貌、堆积地貌,引出本课“侵蚀地貌”。 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常见的河流地貌类型,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展示学习目标】 1.能认出常见的河流侵蚀地貌; 2理解不同河段的外力作用方式及不同河段的分布的侵蚀地貌类型及能描述常见的侵蚀地貌的特点(重点) 能认出河流的凹、凸岸;理解凹岸侵蚀,凸岸堆积;(难点) 4.了解牛轭湖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有目的地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找地貌——巡游秀美邕江 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下面老师展示一组卫星地图,请同学仔细找找都有哪些河流地貌。 了解学生们的课前预习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便于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
探地貌——探索河流的力量流的力量 【展示教材补充】 3种流水侵蚀方式的概念及对地貌的影响 引出: 补充基本知识做铺垫,利于对后面“不同河段地貌的形成”这个内容 的理解,逻辑性更强
【承转过渡】不同河段河流侵蚀地貌 上游:落差大,河流流度快,搬运能力强,向下侵蚀为主,河谷深、窄,呈“V”字型,常见的地貌如峡谷、瀑布等;中游:落差逐渐变小,河流流速逐渐变慢,搬运能力逐渐变弱,向下侵蚀逐渐变弱,向两侧侵蚀逐渐变强,河谷逐渐变宽、变深,河道逐渐弯曲; 下游:落差最小,河流向下侵蚀停止,以侧蚀为主,河道弯弯曲曲,称为曲流/蛇曲/河曲,并且在入海口转为沉积,常见的侵蚀地貌有曲流/河曲/蛇曲。 让学生理解不同河段的外力作用以及相应的侵蚀地貌类型,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探地貌——探索河流的力量 【承转过渡】凹凸岸(难点) 房屋风水学上有个著名的句子“玉带水,反弓煞”,说的是“玉带水”是风水宝地,“反弓煞”这个地方煞气;展邕江图,了解邕江周边的“玉带水”风水宝地和反弓煞之地,然后告诉学生,在地理学上,“玉带水”其实就是曲流的凸岸,“反弓煞”是河流的凹岸,进而引出本课的难点“凹凸岸”; 介绍判断凹凸岸的小技巧:站位法、写字法 1.利用房屋风水学中的著名句子及融入乡土地理进行教学,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且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索的欲望。 2.凹凸岸的判断技巧——写字法,采用联想记忆法,符合高中生认知心理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比赛】 1.各学习小组结合上面的5幅图完成表格的填空,各组成员先利用3分钟的时间自主完成,然后集中到组长处利用5分钟时间组内进行讨论; 2.学生抢答到“流速”这个空时,教师播放事先带各组学习小组组长到室外进行的“探究河流凹凸岸外力作用方式”的模拟实验视频(注:视频链接地址 ) 【承转过渡】河流的演变 中下游河段,落差小,河流流速较慢,搬运能力较弱,以侧蚀为主,河道弯曲度越来越大。 试推测南宁仙葫半岛附近河道的发展趋势? 小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小组积分竞赛: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学会在竞争中分享; 3.答对一空得1分,纠错或完善答案正确得3分,这样的分数设置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用地貌——体验秀美邕江 有趣的发现:人类人工开挖邕宁区牛湾半岛北侧使水流贯通,形成一座“人工岛”,靠近牛湾半岛附近是邕宁水利枢纽,这就是人类对邕江的一些干预,那么除了这些人类活动,邕江河流地貌还影响人类的哪些活动呢? 人类对河流的干预及地貌的影响引入下文“用地貌——体验秀美邕”这个环节
随着“百里秀美邕江”全面落成,南宁市民拥有了 163公里绿道、115公里亲水步道、15个滨江公园、23座绿道景观桥;建成了254处运动场地、10处游泳平台、93个亲水观江平台和一片文化休闲广场。如今行走在邕江两岸,层次分明、鸟语花香、满眼都是亚热带秀 美风景,让人心旷神怡 1.在邕江两岸观美化工程中,有些河岸只能设置简单的步道,有些可以设置大型的休闲公园,为什么? 2.在没有被市政府建设成为休闲用地之前,一些居民在河滩上种菜,河滩种菜的优势有哪些?河滩种菜可能对河流产生什么影响? 融入乡土地理,利于学生更熟悉自己的家乡,了解家乡的特色,从而增强地理知识学习的接近性和生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本课小结 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内在联系,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课堂练习 【基础题】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2.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 ) A.凹岸侵蚀 B.凹岸堆积 C.凸岸侵蚀 D.凸岸堆积 【学考题】“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桂林山水的真实写照,结合“桂林山水景观图”。回答l--2题。 1.塑造桂林山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波浪侵蚀 【高考题】下图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利于检验教师和学生双边教学活动; 有一定梯度的课堂练习,利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提高教学的“效度”
课后 作业 【课后作业】 1.自主学习P33D1.2.3.4 2.活页练 P112D1.2.3.6(1)(2)(3).7-13.15.16 巩固学习的新知识;检验学习的效果;提升学生的思考力
板书 设计 突出重难点,形成知识结构; 帮助实现教学目的,体现教学意图;引导学生思路,便于探究
教学 反思 优点:本节课结合乡土地理进行学习,学生兴趣浓厚;利用室外模拟实验进行难点的突破,效果很好等; 不足:室外模拟实验——因为凹岸是侵蚀,凸岸堆积,所以开挖河道时应该凹岸挖得深一些,坡度陡一些,凸岸挖得浅些,坡度缓一些。 利于知识的优化和教师独特风格的养成及对课堂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