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产生与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学习重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条件。
难点: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请同学们认真预习课本
2.树叶沙沙,鸟鸣啾啾;流水潺潺,琴声瑟瑟……各种各样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体验]:将手指轻轻放在喉咙发声处,发出“a”时声带有什么感觉,在振动吗?
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 停止,发声也停止。正在发声的物体叫着 。
3.平时你听过哪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
物体
二、课堂互学
1.实验探究一:设计多个实验方案,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1)实验器材:
(2)实验过程:
(3)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
2.实验探究二:如课本图片所示,用实验分别探究固体、液体和空气是否可以传声。
(1)把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敲桌面,另几个同学把耳朵紧贴在另一张桌面上倾听,能听到敲击声吗?
这个声音是通过 传到你耳朵里的。
(2)将两张桌子离开一个小缝,重复以上实验,这时也能听到敲击声吗?
这个声音又是通过 传到你耳朵里的。
(3)将两块铁块放在玻璃缸的水中互相撞击,你能听到撞击声吗?
这个声音又是通过 传到你耳朵里的。
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声音可以在 、 、 中传播。
3.实验探究三:在真空的环境中,声音能传播吗?
(1)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接通电源使电铃发声,逐渐抽空罩内空气,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2)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声音又有什么变化?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知道声音 在真空中传播。
【达标检测】
一、单选题
1.如右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声现象》一章时经常做的实验,它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下列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B.我们听到雨滴落到雨伞上的“嗒嗒”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们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3.有关声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
B.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的快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4.暖水瓶的瓶胆夹层是真空的,利用它来研究真空能否传声。将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塞上瓶塞,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分析、判断。下列对比合理的是( )
A.塞上木质瓶塞和塑料瓶塞进行比较
B.把暖水瓶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瓶胆漏气的暖水瓶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电子发声器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5.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C.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鼓面发出声音时,敲击速度越快,声音传播越快
B.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C.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7.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的事例是( )
A.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B.上学路上,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课堂上同学们听到老师的讲课声
D.将耳朵紧贴桌面,轻敲桌子,听到清晰的敲桌声
二、填空题
8.某发声体振动时,测出10s钟振动60次,则该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是______Hz,这个物体发出的声波人耳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
9.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较早地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__________能够传声,且声速较快。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琴弦的________产生;观众能在观众席上听到音乐,是因为声音能在空气中以_________的形式传播。
10.如图所示,使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用小锤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移近并轻触乒乓球,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可以说明的问题是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重复上述操作。观察到的现象是乒乓球弹开幅度___________,此时音叉发出的声音也变响,以上实验说明的问题是声源振动幅度越大___________越大。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__________ (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11.晓雯在区艺术节上表演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2.如图所示,声音是通过 _____以 _____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开来,在声波的传播过程中,振动的空气 _____(选填“没有随着”或“随着”)声波向前移动。声波实际上是声源振动的 _____和 _____通过周围的物质传播开去。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C
6.D
7.A
8. 6 不能
9. 固体 振动 声波
10. 振动 越大 响度 放大振动 转换法
11. 振动 音调
12. 介质(空气) 声波 没有随着 信息 能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