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各地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 2021-2022学年陕西省各地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0 15:5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鸦片战争
1.(2022·陕西宝鸡·八年级期末)曾有官员上书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这里“臣”是
A.关天培 B.林则徐 C.陈化成 D.琦善
2.(2022·陕西渭南·八年级期末)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诗句,被习近平总书记视为饱含着“报国情怀”。下列事件充分体现其“报国情怀”的是
A.虎门销烟 B.创建北洋海军 C.收复台湾 D.黄海海战
3.(2022·陕西宝鸡·八年级期末)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镶嵌有八块汉白玉历史浮雕,之所以把“虎门销烟”作为其中第一块的内容,主要是因为它
A.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D.是民族英雄林则徐亲自领导的
4.(2022·陕西咸阳·八年级期末)老师在黑板 上列出了19世纪前期英国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的原因,其中不包括( )
A.开辟国外市场 B.推销工业品 C.索取战争赔款 D.掠夺原料
5.(2022·陕西汉中·八年级期末)这一条约不仅终结了原本将西方贸易限制在广州的“广州体系”,还为英国提供了条件优越的香港深水港、巨额赔款。材料所说的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天津条约》
6.(2022·陕西宝鸡·八年级期末)“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2022·陕西渭南·八年级期末)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说道:“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使(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改变 D.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8.(2022·陕西汉中·八年级期末)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主要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商品输出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清政府已开始沦为洋人的朝廷
9.(2022·陕西省汉阴县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10.(2022·陕西宝鸡·八年级期末)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个“巨变”是指
A.中国大门被打开 B.出现租借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香港岛被割占
11.(2022·陕西咸阳·八年级期末)“此后,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进口关税税率大幅下降,由16%下降到5%左右。”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鸦片走私的冲击 B.《南京条约》的签订
C.鸦片贸易合法化 D.《虎门条约》的签订
12.(2022·陕西·扶风县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19世纪50年代,东西方之间久远的贸易失衡再度出现。1854年,英商怡和洋行不得不请客户提防中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给英国人带来的问题:“如果进口业务继续同近期一样……我们的贸易逆差将达三四百万英镑”。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八国联军侵华的影响 B.列强对华的贸易竞争
C.洋务运动的迅速展开 D.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13.(2022·陕西宝鸡·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这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次较量
B.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14.(2022·陕西·扶风县第二初级中学八年级期末)有学者认为,“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该学者旨在强调( )
A.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统治者并没有真正觉醒
B.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对中国社会影响很小
C.鸦片战争后掀起的洋务运动不是改革
D.中英双方在鸦片战争中的军事差距不大
15.(2022·陕西渭南·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D.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16.(2022·陕西宝鸡·八年级期末)殖民者在哪场战争中首先打开中国大门、入侵中国? 战败签订的《南京条约》中,哪一条内容最能体现出该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
参考答案:
1.B
【解析】根据题“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描述官员是林则徐。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1839年,道光帝派林则徐前往广州查禁鸦片,B项正确;关天培在鸦片战争期间为保卫虎门战死,排除A项;陈化成在鸦片战争时期为保卫吴淞,与英军力战,英勇牺牲殉国,排除C项;琦善与题干描述的人物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林则徐前往广州查禁鸦片,并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则体现了林则徐的报国情怀,A项正确;创建北洋海军的是洋务派,排除B项;收复台湾的 是郑成功,排除C项; 黄海海战中壮烈殉国的是邓世昌等清军将士,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虎门销烟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排除A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B项;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但是不能因为他领导就作为第一块碑文的内容,是因为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解析】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ABD排除;19世纪前期英国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的原因,其中不包括索取战争赔款,C符合题意。故选择C。
5.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A项正确;《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均没有割地,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6.A
【解析】根据提供“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7.A
【解析】依据题干“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知,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C项;《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解析】根据“五口通商”并结合所学内容判断可知这一条约应该是《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正确;五口通商后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列强对华并没有能够大规模的输出商品,排除B项;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是《马关条约》签订后,排除C项;《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开始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这就导致了中国社会性质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项正确;被西方国家打败是鸦片战争的结果,战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产生的影响才是关键,排除A项;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只是表象,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发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变化,由原来主权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开始步入近代,C项正确;“中国大门被打开”、“出现租借”和“香港岛被割占”均是鸦片战争引起的“巨变”的具体表现,均不能全面涵盖“巨变”的内涵,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使中国进口关税税率大幅下降。B项正确;鸦片走私的冲击不是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的原因,排除A项;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排除C项;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排除D项。故选B项。
12.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现象出现在两次鸦片战争之间,这一时期,受鸦片战争影响,中国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缓慢瓦解,但是这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对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抵制作用,致使中英贸易中英国出现逆差,D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1900——1901年,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列强对华的贸易竞争不会影响英国对华贸易呈现逆差,排除B项;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项正确;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第一次较量发生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排除A项;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不是说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不是说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材料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致命伤是“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没有“力图改革”。因此,材料表明战争未促使中国真正觉醒,故A项正确;题干材料重在强调中国急而改革,而不是说明军事失败对中国社会影响很小,排除B项;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领导的一次改革,因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鸦片战争中英双方在军事装备上的巨大的差距是清军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解析】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并不是持续增长,其中1847年以后下降,故A表述错误,不合题意;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故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故C不合题意;中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农业、手工业对于英国倾销的商品形成抵制作用,故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6.战争:鸦片战争;
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或开放五口通商。
【解析】战争:由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武力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
内容:由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将中国变成其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所以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最能体现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