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0-20 12:4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3-2014风采华侨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试卷共8页,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会晤/梧桐 颈联/径自 散失/散兵游勇
B.游弋/颐养 侪辈/跻身 轴承/垂直轴线
C.纰漏/癖好 缧绁/泄密 薄荷/薄利多销
D. 震灾/赈灾 咯血/炮烙 蹊跷/独辟蹊径
2.下列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民歌的魅力之所以长久不衰,因为他原就是经多少代人锤炼淘汰的结果。民歌之所以流传得广泛,因为它唱的是平常人的平常心,它没有吓人之心,也没有取宠之意,它不想在众人之上,它想在大家中间,因而它一开始就放弃拿腔弄调和自命不凡,它不想博得一时癫狂的喝彩,更不希望在其脚下跪倒一群乞讨恩施的“信徒”,它的意蕴要在天长地久中去把玩。
A.长久不衰 B.锤炼 C.自命不凡 D.把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央在提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各地积极落实,并于近期相继向社会公布了具体实施细则。
B.预计将于2015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三地交通的问题,成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稳定。
C. “毒胶囊”事件再次引发世人忧虑:食品里究竟有没有违法添加的工业明胶?这一点毋庸置疑,权责部门应彻查严打。
D.《2013年全军军事训练指示》强调,要进一步推动部队训练向实战靠拢,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强化打仗思想,增强危机意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盼着吃上馒头,曾是北方农人撑持灵魂的精神支柱。在五谷中,唯有小麦历经了去岁和来年的秋、冬、春、夏四季。小麦经过______,______,方可完成它的生命旅程。它的生命元素里浸透过______,______。昔年,小麦向被北方农人视为高贵的象征。
①春水的浇灌,夏风的熏陶②秋雨的滋润,冬雪的覆盖③月的明丽,星的璀璨,日的辉煌④霜的清冽,露的晶莹
A.①②④③ B.④③①②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
?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22分)
邵雍字尧夫。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所不读,始为学,即坚苦刻厉,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已而叹曰:“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于是逾河、汾,涉淮、汉,周流齐、鲁、宋、郑之墟,久之,幡然来归,曰:“道在是矣。”遂不复出。
  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其庐,谓曰:“子亦闻物理性命之学乎?”雍对曰:“幸受教。”乃事之才,受《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①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②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士之道洛者,有不之公府,必之雍。雍德气粹然,望之知其贤,然不事表襮③,不设防畛④,群居燕笑终日,不为甚异。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熙宁行新法,吏牵迫不可为,或投劾⑤去。雍门生故友居州县者,皆贻书访雍,雍曰:“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新法固严,能宽一分,则民受一分赐矣。投劾何益耶?”
  嘉祐诏求遗逸,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授将作监主簿,复举逸士,补颍州团练推官,皆固辞乃受命,竟称疾不之官。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赠秘书省著作郎。元祐中赐谥康节。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有删节)
 【注】①芘:通“庇”,荫庇。②信宿:连宿两夜。③表襮:自我炫耀。④防畛:喻防人之心。畛,界限。⑤投劾: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尝造其庐 造:造访,拜访
B. 士之道洛者 道:取道
C.雅敬雍,恒相从游 雅:文雅,有礼仪
D.父子昆弟每相饬曰 饬:告诫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昔人尚友于古,而吾独未及四方 ②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
B.①乃事之才 ②皆固辞乃受命
C.①躬樵爨以事父母 ②留守王拱辰以雍应诏
D.①有不之公府,必之雍 ②此贤者所当尽力之时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B. 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C.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D.人无贵贱少长/一接以诚/故贤者悦其德/不贤者服其化/一时洛中人才特盛/而忠厚之风闻天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邵雍少时志向远大,广泛阅读,刻苦磨砺,周游四方。后来拜北海的李之才为师,学习《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
B.邵雍安贫乐道,司马光像对待兄长一样侍奉他。邵雍常到田间耕作,把自己的居所命名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
C.门生故友因新法过于苛严准备弃官,征询邵雍意见,邵雍认为新法固然苛严,但能够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弃官没有什么好处。
D.邵雍不求仕达,先后两次被举荐为官,都是在坚决推辞之后接受任命的,但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去世时,追赠秘书省著作郎同时赐谥号康节。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4分)
②与人言,乐道其善而隐其恶。有就问学则答之,未尝强以语人。(3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邵雍“道德贤良”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①杜陵:在京城长安附近,为诗人的故乡。
(1)诗歌各句之间的关系有“主宾”之说,“主”起支配作用。试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句与其他各句之间的关系。(3分)
(2)“杜陵寒食草青青”为历来文人传诵之笔,试分析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特色。(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①___ _ 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③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④______,谈笑间,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美学、艺术与宗教
北京天坛象征天,颜色是蓝的,形状是圆的,人到了天坛祭天时,人感到天的至高无上,人在天坛下,只能翘首仰望,天显得高不可攀。祭天的仪式只能由皇帝主持,只有皇帝才能与天发生关系,老百姓根本没有资格祭天。这是中国儒教的政教合一的一种表现。宗教利用艺术让人们接受宗教神学观点,通过图像说明宗教的真理。艺术作品以物质作为媒介、手段,表达宗教最高的理想。宗教用的媒介有声音、色调、线条、建筑材料、语言等,各种媒介表达人们的观念、祈求,也就是表达宗教所提倡的“意向”。
以音乐为例,各种宗教音乐不一样,基督教颂神诗与佛教的佛曲不一样,但它们也有共同之处,都是表达对信仰对象赞叹、仰慕的感情,都表达一种要求得到外来强大力量拯救苦难的心情。宗教建筑的色调、线条也如此。大的宗教建筑,天幕的颜色都较庄重,摒弃华丽的颜色。寺庙建筑也是尽量的高大宏伟,使瞻仰者站在建筑物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从这不难看出,宗教与美学之间的关系,即宗教利用形象表达宗教的抽象的世界观或意识形态,用有形来表达无形,以种种方式,通过视觉、听觉施以宗教建筑、音乐的刺激,引起敬慕之感。对神的崇拜,也就是对自己的缩小,一方面夸大崇拜对象,一方面缩小自己。不管什么宗教都要使人感到在神面前自己是微不足道的。不管什么宗教都要证明人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只有神的权力是无限的,是永恒的。这些可以用哲学、文学来表示,也可用艺术表示。
在许多社会未知数面前,宗教在社会上还起作用。比如宗教画的圣母像,表现圣洁、慈祥。因为在到处充满争斗、竞争的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残酷而紧张,宗教宣传它那里有真正的同情和怜悯。塑造佛像面貌多表现为慈祥,用来反衬人世间的冷酷,给苦难者以精神上的满足。这是俘虏信徒的一种手法。从高大的佛塑像的头部挂一条垂直线到地面,可以发现佛像并不是垂直的,而是全身微向前倾斜。这并不是塑造者技术上的失误,恰恰表示塑造者的匠心,它可以使朝拜者产生佛像与朝拜者亲近的印象。这是以艺术形象表示宗教意图。从这可以看出,宗教艺术的作用不能仅仅看作美的形象。研究宗教,要时刻想到它的社会性,忘掉这一点就会忘掉宗教之所以为宗教这一主要性质。
宗教音乐,一般不激烈、不刺激,节奏缓和,无很高的高音,也无很低的低音。这种音乐可以收到较好的宗教效果。信徒们从闹嚷嚷的世俗生活中,一下子进入了一个清静、安谧、肃穆的境界,暂时摆脱了紧张、喧闹,享受一下缓和松散的气氛,使内心得到调整。
在中国,封建社会要维持它的存在,维持阶级的统治,必须有一整套上层建筑,从各个领域共同维护纲常名教,忠君忠国、孝顺父母,儒教、佛教、道教都一样,通过文学、艺术、音乐为一个共同的封建社会服务。
(选自《天人之际》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
A.借助于艺术,宗教可以表达、宣传其真理、神学观点和最高理想。
B.祭天的仪式只能由皇帝主持,因为只有皇帝才能与天发生关系,老百姓没有资格祭天。
C.宗教通过具体的形象刺激人们的感官,表达抽象的世界观或意识形态
D.宗教提倡的“意向”正是人们利用各种媒介所表达的观念和祈求。
E.宗教艺术既有美的形象,亦有社会作用,而后者是主要的方面。
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不管是哪一种宗教音乐都会有相同的地方,即表达对神的崇拜,对人自身的缩小。
B.无论用哲学、文学还是艺术的形式,宗教都要证明只有神的权力才是永恒无限的。
C.为了使瞻仰者感到自己的渺小,宗教建筑都会建得高大宏伟,摒弃华丽的颜色。
D.宗教音乐通常节奏缓和,音调适中,让信徒在聆听时摆脱世俗的喧嚣,获得心灵的宁静。
14.第三段中提到“研究宗教,要时刻想到它的社会性”,全文哪些例子可以证明宗教艺术所体现的社会性?(4分)
15.四川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依山凿成,头与山齐,双手抚膝,神情肃穆,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 米,头宽10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依据文意,分析乐山大佛如何体现宗教与艺术(或美学)之间的关系。(4分)
?
四、本大题共3小题,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青草湖边的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个儿大,双黄的多,半个省都有名。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彼此都混得很熟。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在船上递话过来:
“大伯,您是哪个村的——”
“湖东李村,”老壮瓮声瓮气地回答,“你呢,姑娘?”
“湖西王庄。”
“老王呢?”
“老了,退休了。”姑娘抬起竹篙,用力一撑,小船转向,鸭群拐了个弯儿。
“再见,大伯!”
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有一天,老壮又和姑娘在湖上碰了面。几句闲话之后,姑娘郑重其事地问:
“大伯,你们村有个叫李老壮的吗?”
老壮愣了一下神,反问道:
“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
姑娘的脸红了,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
“没事,随便问问。”
“不会是随便问问吧?”老壮耷拉着眼皮说。
“这户人家怎么样?”姑娘问。
“难说。”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
“游过。”老壮掉转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共了产”,老壮甭提有多心疼了。老实人爱生哑巴气,一生气就办了荒唐事。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运气不济——被巡夜的民兵当场抓住了。
主任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把两只鸭子拴在一起,挂在他的脖子上,在湖东八个村里游乡。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
一转眼春去夏来,有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好鸭!”老壮不由地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儿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老壮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王庄的放鸭姑娘。
“大伯,你看没看到十几只鸭子?昨儿个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把我急得一夜没睡好觉呢!”
“姑娘,你可是问巧了!”李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早已忘记了前些日子的不快,用手一指鸭群,说:“那不是,一只也不少,都在我这儿呢。”
“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
“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放鸭姑娘“呷呷”地唤着,白鸭归了群。
“大伯,咱们在一个湖里放了大半年鸭子,俺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
“姓李,名老壮!”
“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
“不差,我就是李苇林他爹,”李老壮胡子翘起来,好像和姑娘斗气似地说,“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
“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
一片芦苇挡住了姑娘和她的鸭群。
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
“这姑娘,真是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
(选自莫言小说《放鸭》,有删减)
16.文中画线句子是如何表现人物心理状态的?试作简析。(4分)
17.李老壮对放鸭姑娘的态度前后有何变化?试作简析。(5分)
18.李老壮说养鸭姑娘“人品也好”,其实这也是作者的态度。请你结合原文谈谈养鸭姑娘“人品好”有哪些表现。(6分)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9—21题。(15分)
转型从归零开始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分享我人生的一些经历。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转型从零开始。
一位老者问我:“你的奖牌和奖杯都放在什么地方?”我讲:“我父母,拿出了一间屋子,把我所有得过的奖牌、奖杯、奖状全部放在这个屋子里头。”他跟我讲:“你应该把它收起来,因为这些已经统统成为了过去。”
从那一刻开始,我一直在想这句话。因为一个运动员的转型,是很困难的。快要退役的时候,就在考虑:以后怎么办呢?是当教练呢?还是走向社会?如果不当教练,我会做什么?我决定要去读书,要完善自己,选择了去读清华大学。
刚进清华,可以说还是很自卑的。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很坦率地跟老师讲:“我没有办法上来就跟大课,尤其英语的课程。”老师问我:“你的英文什么水平?”我说:“是零。”他说:“那你,二十六个字母先试试吧!”我能想起来的字母,大小写一块混着写——也没写全二十六个字母。这就是我清华的第一堂课。
一切从头开始!清华读了一段时间,我被中国奥委会推荐到国际奥委会。第一次去开会,我极其地受刺激!因为所有的委员,都可以讲英文、法文,唯独我一个带着翻译去。别人想跟你交流的时候,也觉得很困难。这个极大地刺激了我:无论如何也应该把英语先拿下!
98年,国际奥委会要在葡萄牙开一次会,当时中国奥委会建议说,一定要在上面发言,帮助写了一篇很简短的稿子,也就一页纸。这一页纸当时对我来讲,是非常困难的,根本不认识。怎么办呢?当时我在英国,请了一个私人老师。我请这个老师把它录下来——他讲话,然后录下来。把这个内容,用字典全部翻译出来、标上音标;然后我就跟着录音,一遍遍地学。就这一篇纸的讲话,也不超过五分钟,大家猜猜我学了多长时间?多少?三天啊?你太高估我了!一个月?谁说的?没错!我真的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最后到里斯本开会,正好是老萨(萨马兰奇)主持会议,他以为会是翻译上,结果我就用英文讲。我一开口,老萨(萨马兰奇)就笑了,一直笑到我把这篇讲话讲完。最后呢,他说:“邓,才学了三个月的英文,能够有今天这样的一个发言,我们大家应该给她祝贺鼓掌!”
好多人问我:“转型你害怕吗?”我说:“有什么好怕的呢?你一生下来,你就不会,你不是通过一点点地学习吗?”所以说:今天的成功,不等于明天的成功。明天的失败,也不等于你后天不可以成功!在这样过程中,虽然很艰辛,也很困难,但是,好像还有一点点信心,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笨。笨也是笨,刚才同学讲三天一篇五分钟的讲稿。没错,你们能三天,我就得用一个月。我想以勤补拙、笨鸟先飞。这个事儿,大家是公平的,对吧?
在清华拿完学士学位,英文是我的专业。随后又到了诺丁汉大学,攻读了一个硕士学位。信心来了,当时的想法就是:希望能够到剑桥,去读一个博士学位。但刚有这个想法以后,我周边的所有人: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老师,包括老萨(萨马兰奇),统统说别去读。为什么?他们觉得太难了,说:“你名气这么大,万一读不成,这多难看啊!”这都是在为我考虑。但是我觉得:这辈子机会来了,干吗要等下辈子?所以,我仍然坚持去读剑桥。
我就读的这个系是Land economy,翻译过来叫土地与经济系。最后,我博士论文定位在了什么呢——《奥林匹克品牌的商业价值研究》。
在我没进入互联网这个行当之前,我拜访了多位这个行业的专家、学者、老师,还有我们业界的大牛。包括李开复、张朝阳、马云、曹国伟,可以说没有一个我没有拜访到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确确实实给了非常多的建议和意见,也泼了非常多的冷水。因为我们毕竟还很年轻。
我想,我今天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的CEO(首席执行官),最重要的,是定战略方向。其次,找到跟你同甘共苦,能够创业奋斗的一批精英,然后带领大家勇往直前。我想,在人生的道路当中,很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完善自己——就是要不断地归零。
(根据邓亚萍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开讲啦》节目的演讲整理)
邓亚萍,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1988年进入国家队,1997年退役。在其运动生涯中,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1997年后,邓亚萍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2008年又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2010年,任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
19.本文所说“归零”是什么意思?邓亚萍有哪些“归零”经历?(4分)
20.文中多处引用了别人的话,能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21.本次演讲社会反响很好。你觉得演讲人是如何成功地调动听众兴趣的?(6分)
?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要让人们不断增强幸福感,必须坚持发展,使财富更加丰饶充盈。人在社会中只有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不受歧视,才会感到幸福。如果心理失衡,即使自己的经济收入比过去多,但看到在同样付出的情况下别人却拿得更多,也会感到不快乐。一个基本生活不愁的人,由于对钱财没有贪欲就会知足常乐;而一个腰缠万贯的人,将幸福完全物质化,在钱财上总觉得比上不足,内心就会常戚戚。
请概括出幸福指数的三个要素。(每点不超过6个字)
要素一:________________要素二:________________要素三:________________
23.请围绕“雨”这个话题,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句话。(6分)
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情感的门环。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星期六放假,高二学生小明准备和父母去郊游。出门前,小明看到阳光金灿灿的,望望天色,不像有雨的样子,就想把久未见阳光的衣物拿到露天阳台去曝晒。妈妈说,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阵雨。
阳光真好,阵雨又似乎悬在头顶。小明犹豫了。
每个人面对机会、选择,需要作出决定时,恐怕都难免犹豫。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风采华侨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3分)*A.【A.颈jǐnɡ/径jìnɡ,晤wù/梧wú,散失sàn/散兵游勇sǎn B.弋yì/颐yí,侪chái/跻jī,轴承、垂直轴线zhóu;C.纰pī/癖pǐ,绁、泄都读xiè,薄荷bò/薄利多销bó;D.震、赈都读zhèn,咯kǎ/炮烙luò,蹊跷qī/独辟蹊径xī;】
2.(3分)*D.【2.【答案】D(“把玩”:拿着赏玩,是赏玩具体的事物,“意蕴”是精神层面的,与“把玩”不搭配。)
3.(3分)*D.【A.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应该把“在”调到“中央”前面;B.成分残缺,“成为”后面加“的‘金桥’”;c.“这一点毋庸置疑”表意不明。】
4.(3分)*C.【要与“经过”“浸透过”搭配;“生命旅程”依秋、冬、春、夏顺序;“生命元素”依出土前后、由内在而外在的顺序。】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5.【答案】c(雅:非常)
6.【答案】A(A.而:转折连词,但。B.①乃:连词,于是,便;②副词,才。C.①连词,表目的,用来;②介词,用,拿。D.①之:动词,到;②助词,的。)
7.【答案】D
8.【答案】D(“同时赐谥号康节”错误)
9.(1)①邵雍时常早上就焚香安适地坐着(思考问题),到吃晚饭时总要喝三四瓯酒,微醉就不再喝了,常常不至于大醉,兴起的时候就自己吟咏作诗。(评分点:①燕:安定,闲适。1分。②晡时:晚饭的时候。1分。③辄:就。1分。全句大意1分。)
②邵雍与人交谈,乐意说人家的长处而隐讳人家的缺陷。有靠近他向他请教问学的,他总尽力地解答,从不以强迫的方式来告诉别人。(评分点:①言:交谈。1分。②就:接近,靠近。1分。全句大意1分。)
(2)示例一:在极度贫寒的环境下邵雍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或“躬樵爨以事父母”)
示例二:司马光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邵雍。它们二人的纯正品行成为四周乡里所仰慕学习楷模。父亲训斥儿子,哥哥教育弟弟都会说:“不要做不好得事,恐怕司马端明、邵先生知道。”(或“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其他答案也可,言之成理即可)
附:文言参考译文
邵雍,字尧夫。邵雍年少的时期,也是自称有雄才大志的人,慷慨激扬的欲求取功名。凡是书籍他都要去认真的去读。开始为学就是艰苦而勤奋的。冬天不生炉子,夏天不打扇子,夜里不睡觉地刻苦学习好几年。在苦读中他叹息道:“ 过去的古人们,为求学尚好访友拜师的,但唯有我自己没有去四方走走学学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越过黄河、汾河、徒涉江淮、汉江平原。考察了西周的那些分封国的齐、鲁、宋、郑遗址,游历了很长时间,然后幡然归来感叹地说道:“道就在这啊!”于是不再出行远游。
当时北海李之才担任共城县令,听说邵雍好学,便亲自造访其庐。问邵雍说:“你知道万物中的道理和性质、性命的学说吗?”邵雍回答道:“如果我有那个幸运的话,愿意接受先生的传授教育。”于是侍奉于李之才左右,系统学习了《河图》、《洛书》,伏羲氏八卦六十四图像。
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非常的贫寒,所居住的房屋四面用蓬草做成的,不能挡风避雨。在这样的环境下邵雍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虽然总是很穷苦,什么也没有,但他很安然自得其乐的样子,周围的人不能理解。(人们不知道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就这样的安然生活的原因何在。)到了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为尽孝道,他倾其所有安葬了母亲,成为一贫如洗的人了。当时的前宰相富弼、做过高官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大学问家、著名诗词家吕公着等退居洛中,敬重邵雍的儒雅高深的学问,为大家在一起交谈的方便就集资为邵雍置办了接近都市的宅院。从此,邵雍依据时节耕种收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为自己的宅院起名叫“安乐窝”,于是自己起个道号叫“安乐先生”。 邵雍时常早上就焚香安适地坐着(思考问题),到吃晚饭时总要喝三四瓯酒,微醉就不再喝了,常常不至于大醉,兴起的时候就自己吟咏作诗。春秋农闲时节,常出入城乡游历、风雨天常不出门,出门就乘坐小车,一个人推着,随意所行。当官的人家听到他那独特熟悉的车音,争相迎候,连小孩子和老夫人和那些仆人、衙役们都会欢愉的说“我家先生来到了。”不再直呼他姓名的。有时候留下连宿两夜才离开。有好事者在洛阳周边建有别致的小屋,如同是邵雍的小歇的居所,以方便他的到来时居住。名字叫“行窝”。
司马光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邵雍。它们二人的纯正品行成为四周乡里所仰慕学习楷模。父亲训斥儿子,哥哥教育弟弟都会说:“不要做不好得事,恐怕司马端明、邵先生知道。”有读书的士子取道洛阳,有不去官府,但必到邵雍处拜望的。邵雍德行气质纯粹,看上去就知道他的贤良,但邵雍自己从来不表露自己。不设置什么界限。和大家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没有区别于他人。与人交谈,乐意说人家的长处而隐讳人家的缺陷。有靠近他向他请教问学的,他总尽力地解答,从不以强迫的方式来告诉别人。待人不分贵贱,不论年纪大小,一样诚恳地接待。所以,贤良的人喜欢他的德行,不贤良的人也佩服他的感化力。一时间洛阳人才特盛行,忠厚之风传遍天下。
熙宁时颁行新法,官吏受胁迫难以推行,有的就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想要离开。邵雍居住在州县的门生旧友都带着书信造访邵雍,邵雍说:“这是有才德的人应当尽力的时候,新法固然苛严,能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弃官有什么好处呢?”
嘉祐时,皇帝下诏求散失的贤才,西京留守王拱辰把邵雍上荐应诏,任命他为将作监主簿,下诏再推举有杰出才能的人,补任颍州团练推官,都坚决推辞之后才接受任命,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熙宁十年,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他秘书省著作郎。元祐时又赐予他谥号康节。
10.(7分)【(1)(3分)第三句为主句,其他三句为宾句。(1分)一、二两句,写出寒食禁火,更逢阴雨,独对春江听流莺,渲染了萧索气氛、孤独心境,引出并烘托第三句对诸弟的思念。(1分)最后一句由“想诸弟”而联想(想象)到故乡情境,为突出第三句诗人的思念之情服务。(1分) (2)(4分)最后一句以景结情(1分,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亦可得分),寄思念于故园的寒食景色(1分),更烘托出诗人到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之情(1分),含蓄蕴藉,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1分)每答对1点得1分,答对3点即可得4分。)】
11.(6分)【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②廊腰缦回,檐牙高啄。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④羽扇纶巾/强虏(樯橹)灰飞烟灭。(每道横线全对给1分,错漏1字该横线即不给分。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12.(5分)*B.*D.【B.文章对此是批判性转述,不是肯定性转述,因而不符合文意。D.原文是宗教利用媒介表达人们的观念和祈求。主体是“宗教”而不是“人们”。】
13.(3分)*C.【随意扩大所指范围。注意原文“天幕的颜色……摒弃华丽的颜色”、“尽量的高大宏伟”。】
14.(4分)【①仰望天坛,天显得高不可攀。让人们相信,只有皇帝才能与天发生关系,老百姓根本没有资格祭天。②宗教建筑都尽量的高大宏伟,使瞻仰者感到自己是微不足道的,从而崇拜神,相信神的权力是无限、永恒的。③塑造佛像面貌多表现为慈祥,使信徒感觉到来自宗教的真正的同情和怜悯。④佛像全身微向前倾斜,使朝拜者有亲近感。⑤宗教音乐都表达对神的赞叹、仰慕,都表达对神的祈求之情。⑥宗教音乐,一般不激烈、不刺激,节奏缓和,使信徒们进入清静、安谧、肃穆的宗教境界。(每点要有例子有说明,意思对即可。答对1点1分,最多得4分)】
15.(4分)【①乐山大佛异常高大,人在他面前相形之下显得渺小,可以引起对神的崇拜。②乐山大佛神情肃穆,可以引起人们的敬慕之感,容易进入安谧、肃穆的境界。③面对流转而逝的江水,乐山大佛如山般正襟危坐,可以使人感到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只有神的权力是无限的,是永恒的。(每点应点明佛像(艺术)、所体现的宗教“意向”,意思对即可。答对1点2分,最多得4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6.(4分)【用了间接描写的手法。(1分)李老壮技艺失常,动作变形,(1分)反映他对陈年旧事被人重提感到羞愤,(1分)对养鸭姑娘产生反感。(1分)】
17.(5分)【①李老壮像其他养鸭人一样,容易与人相处;对会唱歌、热情开朗的养鸭姑娘自然产生好感。②李老壮的陈年伤疤被养鸭姑娘触及,很丢面子,因而对其产生反感。③得知养鸭姑娘“揭伤疤”事出有因、是无心之失,对真诚识礼的养鸭姑娘重建好感,对她与其子的关系感到满意。(结合原文分析,意思对即可。每答对1点得2分,本题最多得5分。)】
18.(6分)【(关注人品是我们民族的普遍心理。)①见面打招呼,分手时不忘道别,对长辈称呼合乎礼节,可见开朗、识礼、有教养。②打探意中人的家庭情况,只关注其家风和社会评价,可见其对道德规范的尊重。③收回冲散的鸭子后认真问明施助人的姓名,可见是个知恩图报的人。④得知对方就是李老壮时,为自己曾经的冒失唐突感到难堪,可见是个会同情他人、反省自己的人。⑤相信自己的接触了解,消除偏见成见,向李老壮道歉,可见是个有眼力、有主见的人。(结合原文分析,意思对即可。答对1点得2分,最多得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9.(4分)【“归零”是把以往的成就、荣誉收起来,从新的起点出发。(1分)邓亚萍的“归零”经历主要有:①退役后没有选择当教练而选择了去清华大学读英文专业,而且她的英语基础为零;②到剑桥大学读博士,选择读土地与经济学,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③进入互联网行业,她没有一点经验,再次从零开始。(一点1分)】
20.(5分)【①所引用的话都是口语,自然、生活化,易于使听众产生亲近感。(2分);②增强演讲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2分);③内容切合演讲需要,更深刻揭示了邓亚萍成功转型的原因,凸显人物性格,深化演讲的主题(3分)。本题最多得5分。】
21.(6分)【①演讲的主题鲜明,用不畏难、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信心感染听众,用成功事例激励听众。②内容层次分明,人生的几个阶段介绍得脉络清晰,利于听众集中注意力;③从自身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出发,用大量翔实的事例来调动听众的兴趣;④直接引用与他人对话,其中不乏名人,更能引起关注;⑤增加与听众语言上的互动环节(如“大家猜猜我学了多长时间”),增强了听众的参与感。⑥放低姿态,态度谦逊。从称呼到演讲中的语气,都体现了平等交流的态度,容易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意思对即可给分,答对1点得2分,本题最多得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6分)经济富裕(物质) 社会公平(公正) 良好心态(精神)
23.(6分)【垂老的将帅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慨,孤寂的词人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惆怅。(所引诗句要有雨的意象,人物和情感要和引用的内容吻合。每句3分。有古诗恰当的引用,2分;句式一致、语言通顺1分。)】
六、作文(60分)
24.(60分)作文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50分
内容25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发展等级10分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新颖
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文句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