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复习课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复习课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0 13:2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气和气候》复习课导学案
一、中考目标要求: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会分析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生产的关系
2、会看简单的天气预报及空气质量图
3、知道气温及测定方法;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
4、会阅读并绘制气温曲线图和等温线图;会判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二、基础知识回顾:
1、天气和气候的不同点是什么?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_______________状况。“秋高气爽”描述的是_____________状况。“清明时节雨纷纷”描述的是______状况。
3、怎样观看卫星云图?
4、区分主要天气符号
5、在天气预报中,空气污染指数越大,表示__________越严重。2004年中考:你认为泰安火车站附近空气污染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6、气温的日变化是怎样的?(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年变化是怎样的?(最高月和最低月)
7、世界最炎热的大陆是哪个大陆?最寒冷的大陆是哪个?除南极洲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哪个大洲?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9、7月份,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___(北或南)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____(北或南)凸出。10、南半球等温线较北半球___(平直或弯曲),原因是什么?
三、中考考点解读:
考点一: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1、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四季如春 B.秋高气爽 C.风和日丽 D.寒冷干燥
2、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终年严寒 B.暴风骤雨 C.风和日丽 D.晴转多云
考点二:天气预报符号
1、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强沙尘暴的是( )
2、在下图中,表示六级东南风的天气符号是( )
考点三:气温的分布
1、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 B.世界最炎热的地区集中分布在赤道地区
C.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D.世界最寒冷的地区在北冰洋
2、(2001年太原市)南半球海洋上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3、(2004.济宁)在我国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这说明当地气温特点是( )
A.日平均气温高 B.气温年较差大 C.气温日较差大 D.年平均气温低
四、训练题
1.下列关于气温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同纬度地带,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D.在等温线图上,等温线密集表示温差大
2.下面能表达气候现象的词语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昨夜寒潮来临,气温骤降
C.清明时节雨纷纷 D.天有不测风云
3.读图,回答
⑴世界的年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洲.
⑵亚洲中部的_______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偏______.
⑶南半球的20℃等温线大致与________平行.
⑷为什么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格为长春市2004年3月9日的空气质量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污染物 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二氧化硫 87 二级
二氧化氮 54 二级
可吸入颗粒物 114 一级
⑴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________,空气质量属________级,空气质量状况为_______
⑵试分析主要污染物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你认为在保护大气环境方面应该采取什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陆地、海面上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⑴该图反映的是气温的____变化,它体现了一天之内出现气温_____值和_____值。
⑵比较图中两条曲线可知:A表示______气温变化,B表示______气温变化。
⑶海面、陆地气温日变化的主要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