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1课时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新知梳理
知识点一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
3.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知识点二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1.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
(1)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变量:一组实验中只有一个不同的条件,即只有一个变量。
(3)实例: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知识点三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常见的是捕食、竞争、合作、寄生关系。
巧记两种因素
生态因素有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水;
生物因素类型多,同类异类影响它。
合作探究
1.分析下列两幅图片,简要说明造成两地生物种类、数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图示1反应了干旱的沙漠,植物稀少,图示2表示茂密森林,造成两地生物种类、数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水分。
2.为什么进行探究实验时,选择的实验对象不能过少?
答:如果选择的对象过少,会使实验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3.设置对照实验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设置对照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即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典例精讲
【例1】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以东,最深处在斐查兹海渊,为11034米,是已知的世界海洋最深点。在海沟深处人们发现了动物和微生物的存在,而没有发现植物分布的原因是(A)
A.没有光照B.没有氧气
C.没有食物D.温度太低
【分析】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由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深处几乎没有光线。
【解答】解: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由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适宜绿藻生长;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适宜褐藻生长;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适宜需光较少的红藻生长;最深处没有光,因此在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深处,生存着动物但没有绿色植物,而没有发现植物分布的原因是没有光照。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地解释。
【例2】如果我们想证实温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A.实验中,光照是实验变量,土壤潮湿度、温度等条件相同
B.实验中,温度、土壤湿度、光照等都是变量
C.实验中,温度是实验变量,土壤潮湿度、光照等条件应相同
D.实验中,温度、土壤潮湿度、光照等都应相同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根据对照实验变量唯一的原则,本题中我们探究的是“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的条件是“温度”对研究对象“鼠妇”生活的影响,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温度,实验组设置的条件因素是低温,对照组设置的条件因素是适宜的温度,即不同温度的环境,其它条件均相同,故选项C正确。故选:C。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对照实验设计原则:变量唯一。
针对训练
【针对练1】池水中的微生物聚集在水面上方,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微生物(C)
A.喜欢温度较高之处
B.容易逃避敌害
C.喜欢光线,需要呼吸
D.所处液面下的食物较多
【针对练2】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实验是重要的一步,在实验中应遵循(D)
A.可重复原则
B.设置对照原则
C.单一变量原则
D.以上都对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一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新疆棉以纤维长、质地柔软、弹性好闻名于世。我市某纱厂厂长为降低运输成本,曾试图引种新疆棉在本地栽培,结果种植后性状表现与本地棉相差无几。这种现象说明(A)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2.(2018·恩施)“春有桃花迷人眼,夏有莲叶荷田田”,不同的花儿在不同季节绽放,主要是受了______的影响,所以在异地引进作物品种之前应考虑充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C)
A.温度、水分B.水分、日照
C.日照、温度D.温度、土壤
3.热带雨林中的植被大都分层分布,高大的乔木下是低矮的灌木,灌木下是一些草本植物。形成这种层次分布的主导生态因素是(B)
A.水分B.光照C.温度D.空气
【解答】光照是导致植被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
4.在干燥多风的沙漠地区进行绿化,你选择的最理想的植物是(A)
A.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如沙棘)
B.根系发达,高大的乔木(如杨树)
C.根系浅,矮小丛生的灌木
D.根系浅,叶片大的植物
【解答】沙漠地区风大,水少,故应选择根系发达、矮小丛生的灌木,以便多吸取水分并且抵御大风的破坏,故选A。
5.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是(D)
①水②空气③温度④光⑤其他鼠妇
A.①②B.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知识点二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6.(2018·河南济源)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C)
A.左右两侧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
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
C.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D.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
7.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的环境中,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D)
知识点三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8.稻田里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C)
A.捕食关系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D.分工关系
【解答】从“争夺阳光、水分”可知,这是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选C。
9.分组讨论探究完成生物间的关系: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一句咏雪的千古名句,这句诗中能反映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是温度
B.生物离不开环境,但对环境有影响
C.在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大多数生物生活的范围是水面上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D.蛇冬眠,是因为冬天冷、不想动,是懒惰的行为
11.西双版纳密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良,这主要与下列哪一项有关?(B)
A.土壤和空气B.水和温度
C.水和空气D.水和肥沃的土壤
12.(2018·威海)生物圈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陶渊明的诗句“草盛豆苗稀”描绘的自然现象,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A)
A.竞争关系B.捕食关系
C.合作关系D.共生关系
13.(2018·龙岩三模)我市盛产柑橘,柑橘生长的主要环境条件是:年平均气温要求15℃以上,1月平均气温5℃以上;适宜种植在朝南或东南的向阳处,或具有逆温层的坡地,有水源可灌。请分析回答。
(1)影响柑橘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分(或光照)(写两个)。
(2)某科技人员想探究海拔高度对柑橘生长的影响。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①选择90株柑橘苗,把它们平均分成三组。
②定时进行科学地施肥、灌水、修剪等日常管理。几年后柑橘开始结果。
③对收获的果实进行分析比较,统计结果如下:
a.选取每组30株进行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
b.从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得知,柑橘适宜种植在海拔高度为300米的朝南坡地。
c.由此实验可得出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
第2课时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新知梳理
知识点一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2.沙漠中的骆驼,一次性能喝下很多水,但它排出的尿液却非常少,温度升高到46℃时,尿液才会出现,这是它对干旱而又缺水的沙漠环境的适应;沙漠中骆驼刺的叶都变成了刺,这样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以适应干旱的环境;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其胸部皮下脂肪非常厚,可以达到60毫米,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盖在上面,以减少外界的冷气进入体内。
知识点二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蚯蚓在土壤中不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巧记生物因素影响生物
生物影响因素多,捕食竞争与合作;
寄生共生也在内,关系复杂能理顺。
合作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右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05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07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
(1)图B所示为北极狐。其推测理由是因为耳朵小、短,热量不易散失。
(2)由两种狐的头部某些特征也可以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存环境相适应。
(3)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请你预测北极狐的命运将会怎样?减少、甚至灭绝。
2.松树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地方,甚至岩石的缝隙中,松树的根都能够分泌出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3.在河流中生活的鱼,为什么放到更广阔的大海中不能生存?
答:在河流中生活的鱼,它的生活环境是淡水,如果放到大海中,它的生活环境是海水,环境变了,淡水鱼会因为不适应海洋环境而死亡。
典例精讲
【例1】如图所示的是某些鸟的足,具备左、右这种足的鸟类分别适合生活的环境是(B)
A.草原和森林环境B.森林和湿地环境
C.农田和湖泊环境D.河流和草原环境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解答】解:如图所示的是某些鸟的足,左边这种足适于抓握和钩挂在树上,所以适于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右边这种足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而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生活的动物的足长,这样的足不至于深陷其中,所以右边这种足适于生活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故选:B。
【点评】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结合具体的实例掌握。
【例2】(2018·无锡市新吴区期末)下列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现象是(D)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沙漠中生长的植物根系发达
C.山底的树木一般是阔叶林,山顶一般是针叶林
D.西双版纳原始森林植被茂密,气候湿润多雨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解答】解: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所以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针对训练
【针对练1】杨树等乔木在冬天落叶,松柏等乔木四季常青,很多小草秋天死亡后,用种子越冬,这说明(D)
A.只有松柏适应环境
B.小草的适应性最差
C.杨树落叶是为了排出废物
D.这都是生物表现出的适应性
【针对练2】(2018·威海市文登区期末)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是(D)
A.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B.北极熊毛皮下厚厚的脂肪层
C.山上的旗形树
D.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课时作业
知识点一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沙漠里的一种鼠类白天躲在洞里且将洞口封住,夜里出来活动。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是(D)
A.这是鼠类的本能
B.这是鼠类对光刺激的反应
C.这是鼠类躲避敌害的行为
D.这是生物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2.如图是两棵植物,你认为A植物分布在什么环境里(A)
A.干旱地区
B.湿润地区
C.寒冷地区
D.温暖地区
3.(2018·四川乐山)枯叶蝶形态和颜色与周围落叶非常相似,这属于(B)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D.环境制约生物
【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枯叶蝶翅膀极像枯叶,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是对环境的适应。故选:B
4.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B.“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C.叶退化为刺的仙人掌,可以适应干旱环境
D.“适者生存”的生物,永远都能适应环境
5.(2018·荆州模拟)每当冬季来临时,蛇类、蜥蜴等动物要进行冬眠,这种现象说明(B)
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环境能影响环境D.环境能适应生物
6.为了适应干旱环境,仙人掌的叶在进化过程中退化成针形,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实例与此不相符的是(B)
A.生活在寒冷环境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牛的粪便使土壤更肥沃
C.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
D.枯叶蝶停在树上像枯叶
知识点二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7.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事例是(C)
A.青草地的蛙是绿色的
B.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C.大树底下很阴凉
D.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
8.(2018·湖北潜江)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是(A)
A.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
B.荒漠中的骆驼,尿液少出汗少
C.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
D.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9.(2018·扬州)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实例是(A)
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B.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
C.“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
D.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
10.(2018·聊城)现实中有许多实例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D)
A.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
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
D.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
11.(2018·威海)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下列实例中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D)
A.变色龙随着环境改变体色
B.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厚度可达60毫米
C.常刮大风的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
D.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能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层形成
12.自然界中的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请将相对应的内容连线。
13.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鼠妇的分布为刚放入时的状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中所设置的变量是光照。
(2)A装置与B装置组成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A装置。
(3)待实验装置中的鼠妇平静后,每隔1分钟对实验装置A和B中的鼠妇进行计数。经10分钟的计数后,计算出装置A和B中鼠妇数量的平均值。
(4)该探究实验,依据装置A与装置B中10分钟统计得出的鼠妇数量,进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5)根据实验装置图中所选用的鼠妇情况,若有错误,请你指出其中的一种并改正,若没有错误则不需要改正:6只鼠妇太少,应该用10只鼠妇(或鼠妇个体大小不一样,应该选择大小一样的鼠妇)。
14.(2018·临汾市蒲县校级月考)①人的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预热干冷的空气,北欧的生存环境较寒冷,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鼻子又高又大。
②近年来,人们发现大气层出现了臭氧层空洞,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使用的冰箱中的氟利昂进入大气,破坏了臭氧和氧气之间的平衡。
③竹节虫生活在树林中,没有什么攻击性,但它很难被天敌发现,因为它的形状像树枝。
④青蛙的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到了冬天它就会选择适宜的地点冬眠,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
(1)材料①③④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②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2)③还说明生物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
(3)④说明生物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如果青蛙不冬眠,则青蛙的体温将会降到0℃以下,血液会凝固,青蛙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