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1.4 地球的演化 导学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 1.4 地球的演化 导学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0 14:3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地球的演化
一、回归教材
1、地层:地层是地壳上部呈带状展布的 或 ,是记录 的“书页”。
2.化石:地层中的化石,多数是古生物的 ,如贝壳、骨骼等;少数是古生物活动的 ,如足印、粪便等。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 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 的化石。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来确定地层的 和 。
3.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 。
4、前寒武纪的生物演化
时期 生物演化
冥古宙 阶段,地球经历了复杂而有序的发育与变化
太古宙 出现 的生物
元古宙 除 生物外,还出现了藻类、海绵等低等的 生物
5.显生宙时期的生物演化
时期 生物演化
古生代 早期 海生 空前繁盛
中期 出现了 ——鱼类
后期 一部分鱼类逐渐演化成 ,动物从海洋向 发展
中后期 植物繁生
中生代 盛行,恐龙繁生;空中出现 ,爬行动物的一支开始向鸟类发展; 植物迅速发展
新生代 动物和 植物大发展,出现 ;第四纪出现了 ,是生物演化史上的重大飞跃
6.两次全球性生物灭绝时期
时间 灭绝生物
古生代末期 60%以上的 种类灭绝,脊椎动物中的 和古老的 也全部灭绝, 植物明显衰退
中生代末期 盛极一时的 灭绝,海洋中50%以上的 种类灭绝
二、探究问题
问题1 研究地层和化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科学家往往从连续性好的深海沉积岩芯、冰芯、黄土、树木年轮以及考古遗迹、文献资料等信息源中获取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环境特征的信息,依此推测过去的全球气候变化。
材料二 长江上游涪陵段河道中白鹤梁上的石鱼题刻(见右图)记载了公元764年以来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
材料三 地质学家认为,在距今约2.8亿年的二叠纪,南极洲作为古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位于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当时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繁盛。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如何确定地层的相对年代?
(2)推测长江上游地区气候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3)如何确定地质历史时期南极洲的气候变化?
问题二 地球的演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古生代属于显生宙,上一个时代是元古宙,下一个代是中生代。古生代包括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又合称晚古生代。动物群以海生无脊椎动物中的三叶虫、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最繁盛。在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相继出现低等鱼类、古两栖类和古爬行类动物。鱼类在泥盆纪达于全盛。石炭纪和二叠纪,昆虫和两栖类繁盛。古植物以海生藻类为主。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是哪一时期?
(2)哪一时期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3)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发生在哪一时期?
参考答案
一、回归教材
1、层状岩石 堆积物 地球历史
2.遗体 遗迹 不同 相同或近似 时代 顺序。
3.环境特征。
4、初生地球 最原始 单细胞 多细胞
5、无脊椎 脊椎动物 两栖类 陆地 蕨类 爬行动物 始祖鸟 裸子
哺乳 被子 灵长类 人类
6、海生无脊椎动物 原始鱼类 两栖类 蕨类 恐龙 无脊椎动物
二、问题探究
问题一
(1)地层层序律是确定地层相对年代的基本方法。未经过构造运动改造的层状岩层大多为水平岩层,下老上新。
(2)由材料可知,该图记载了公元764年以来长江上游涪陵段河道72个枯水年份的水位变化,据此可推测上游地区的降水变化状况。
(3)大量煤田在南极洲被发现,说明地质历史时期南极洲分布有大量繁茂的植物,繁茂的植物反映了当时气候温暖湿润,而现在的南极洲则是冰天雪地,气候寒冷。
问题二
(1)古生代早期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2)古生代后期是地质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3)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发生在古生代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