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一次函数的图象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新课标教材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六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一、教材特点(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布置作业
六、说板书设计 (简略)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教材分析 一次函数的图象分两个课时,我今天要说的是第一课时。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让学生经历作图过程,初步了解作一次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建立一次函数的代数式与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教材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后面也要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来确定表达式和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之一,把前后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
一次函数的学习,也是为后面其他函数的学习提供类似的研究方法。(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教材分析 从能力培养上来讲,一次函数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好素材。
因此,对一次函数图象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中通过学生亲自画图进而观察得出结论,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很好地感受图象表示一次函数的直观性。 (二).教学目标一.教材分析1.让学生经过作图过程,初步了解作一次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
2.熟练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3.建立一次函数的代数式与图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一.教材分析教学重点:了解作一次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能熟练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教学难点:对一次函数上的点与函数关系式之间关系的理解。 二.说教法1、采用引导,探究,发现法。
2、采用多媒体演示,使学生获得直观印象便于学生理解新知。 三.说学法 通过学生主动地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实例导入:
(二)研究过程:
(三)练一练:
(四)今天你学到了什么?四.说教学过程(一)实例导入:
某中学师生欢聚一堂,开展向贵州山区“爱心奉献”演出活动,会场内欢歌笑语,如果每个学生的座位都用两个数来表示,前一个数是排数,后一个数是座位号数,第五排第3座记作(5,3)。几个手持鲜花的学生的座位如下:(1,5),(2,4),(2,6),(3,3),(3,7),(5,2),(5,8),(6,2),(6,5),(6,8),(7,3),(7,4),(7,6),(7,7)。请你观察当他们都举起鲜花时,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通过“爱心奉献”的情境设计,揭示函数图象的概念,让学生感悟画函数图象的步骤,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
四.说教学过程(一)实例导入:
通过“爱心奉献”的情境设计,揭示函数图象的概念,让学生感悟画函数图象的步骤,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二)研究过程:
1.师生互动:
2.做一做:
3.议一议:
4.你变聪明了! 四.说教学过程 1.师生互动:
例1、作出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
首先引导学生想象,教师详细板书过程,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启发下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并结合直观的演示,引导学生总结画函数图象的三个步骤:列表,描点,连线。并让学生相互交流图象,体会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二)研究过程:四.说教学过程 2.做一做:
(1)作出一次函数y=-2x+5的图象。
方式:请两名学生上黑板示范解题过程,教师巡回指导,其余学生在下面完成。(二)研究过程: (2).在所作的图象上任取几个点,找出它们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全班交流。
问:你所取的这些点都满足关系式y=-2x+5吗?四.说教学过程 3.议一议:
讨论下列议题:
(1). 满足关系式y=-2x+5的x,y所对应的点(x,y)都在一次函数y=-2x+5的图象上吗?
(2). 一次函数y=-2x+5的图象上的点(x,y)都满足关系式y=-2x+5吗?
(3).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有什么特点?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组长组织全体学员开展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加入学习小组讨论。(二)研究过程:四.说教学过程 3.议一议:
对一次函数上的点与函数关系式之间关系的理解,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在这里,老师要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去理解,结合已作出的函数图象,对于第(1)题,可联系列表观察,多找几个点看是否也在图象上。对于第(2)题,可在所作的图象上任取几个点,找出它们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是否都满足关系式y=-2x+5,这样学生就会容易理解。
(二)研究过程:四.说教学过程 4.你变聪明了
A 问题:你认为一次函数的图象有更简捷的画法吗?若有,请说出画法。
通过学生的讨论,结合七年级学习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让学生自己发现只要确定两点,再过这两个点作直线就可以了。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也称为直线y=kx+b。(二)研究过程:四.说教学过程 4.你变聪明了
B 问题:你认为在作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时,取怎样的两个点比较简便?
C 观察直线y=kx+b与直线x轴,y轴的交点的纵坐标,横坐标分别有什么特点?两交点的坐标是什么?。(二)研究过程:四.说教学过程 通过这几个问题,使学生逐步理解并找到解题途径把问题细化,便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掌握,增加学生的信心与学习兴趣,并对所学新知进一步巩固。(三)练一练:四.说教学过程问:经过本节课的探索,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四)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五.说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内容
(2).P163页 习题6.3 第一题,并与例1的图象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3). 预习下一节内容
(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良好学习习习惯)。六.说板书设计(1).复习本节内容
(2).P163页 习题6.3 第一题,并与例1的图象比较,你能发现什么?
(3). 预习下一节内容
(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良好学习习习惯)。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