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周总理,你在哪里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周总理,你在哪里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20 15:38:28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一单元
2 周总理,你在哪里
1.掌握朗诵技巧,体会亿万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厚感情。
2.品味诗歌精练的语言,学习诗歌构思的巧妙和新颖。
3.学习文章大量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抒写感情的方法。
教学目标
品味诗歌精练的语言,体会诗中表达的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
2.理解周总理崇高而亲切的形象。
重点难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深情,再次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一起欣赏一首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
1.听课文朗读音频。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诗中包含了哪些感情?
(2)理清这首诗的结构线索。
2.思考讨论:
怀念、热爱、崇敬、爱戴。
感情的开端:询问——你在哪里
感情的发展:呼唤——他刚离去
感情的回荡:寻找——找遍整个世界
感情的迸发:应答——就在这里
感情的升华:思念——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1)诗中包含了哪些感情?
(2)理清这首诗的结构线索。
三、再读诗歌,领悟情感
感情:深情、悲痛、崇敬、怀念。
语调:低沉、缓慢。
节奏:注意停顿与韵脚,读出韵律美。
自由诵读,注意:
小组推荐,合作朗读。
四、三读诗歌,品味鉴赏
(一)赏析课文第一部分(询问、呼唤)
1.齐读第1节,画出重读的字词。
2.说说画出重读字词的含义。
3.这一小节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3.反复。反复呼唤、寻找,直接抒发人民的深切思念之情。
1.我们的、好、你的、想念。
2.我们的:周总理与人民的亲密关系。
好:既揭示了人民崇敬和怀念的原因,又引出下文对周总理不朽业绩的追忆。
你的:同“我们的”呼应。
想念:对周总理不能忘怀。
(一)赏析课文第二部分(寻找、应答)
2.思考讨论:
(1)这部分抓住哪些自然景物来写周总理?
(2)为何要把周总理放到这些背景里来写?
(3)分析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四种意象的具体内涵。
(4)请找出文中的三处细节描写。
(5)第6节同第2—5节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第6节中有三个词语同第2节中的一个词语相照应,请找出来。
(6)理解第6节中“深深”“足迹”两个词的含义。
1.朗读第2—6节。
高山:展现了恢宏阔大的境界,使周总理的形象显得崇高。
大地:形象博大,胸怀坦荡,给画面增添了色彩。
森林:给画面增添了浓郁的色彩。
大海:大海的蔚蓝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使总理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
高山、大地、森林、大海。
为了展示周总理形象的高大、胸怀的宽阔、业绩的卓著。
(1)这部分抓住哪些自然景物来写周总理?
(2)为何要把周总理放到这些背景里来写?
(3)分析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四种意象的具体内涵。
①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②宿营地上篝火红啊,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③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①第6节是第2—5节的总结。②“整个世界”“每一个地方”“到处”与“不停息”照应。
(4)请找出文中的三处细节描写。
(5)第6节同第2—5节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第6节中有三个词语同第2节中的一个词语相照应,请找出来。
深深:既指周总理功绩巨大,又指他的光辉业绩永世长存,不可磨灭。
足迹:既指周总理的行踪,又指周总理的功绩。
(6)理解第6节中“深深”“足迹”两个词的含义。
4.思考讨论:
(1)“深情” 包含着哪几种感情?
(2)“在这里”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有什么作用?
(3)诗中反复运用“在一起”,有什么作用?
3.朗读第7、8节。
强调周总理与人民血肉相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悲痛、敬仰、怀念。
“在这里”与前面的“在哪里”相呼应,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思念之情。
(1)“深情” 包含着哪几种感情?
(2)“在这里”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有什么作用
(3)诗中反复运用“在一起”,有什么作用?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思念)
2.思考讨论:
(1)怎样理解两个“永远居住”的含义?
(2)为什么说周总理居住的地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3)找出诗歌的点睛之笔。
1.齐读第9节。
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
周总理的精神永垂不朽。
周总理的形象与日月同辉,给人民带来光明和温暖。
(1)怎样理解两个“永远居住”的含义?
(2)为什么说周总理居住的地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3)找出诗歌的点睛之笔。
五、四读诗歌,整合提升
1.默读诗歌。
2.思考讨论:
(1)本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本诗的主题构思有什么特点?
反复:强调、深化了感情。
拟人:①以雄壮的事物衬托周总理伟大的形象,他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在。②它们是周总理革命一生的见证人。③寄托了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
运用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加强了感情的抒发,歌颂了周总理与人民心连心,为革命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品德。
诗人以一种“询问—呼唤—寻找—应答”的独特的构思表达了对总理的思念之情。
(1)本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本诗的主题构思有什么特点?
周总理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让我们一起用最真诚的声音齐读全诗,以此来缅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吧!
六、课堂小结
1.组内展开朗诵比赛,学生个人自我总结,谈谈学习本文后的内心感受。
2.课外搜集纪念周总理的文章,深入了解周总理。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周总理,你在哪里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寻找)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 (思念)
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询问)
↓ ↓
周总理——— (呼唤)
就在这里 (应答)
↓ ↓
↓ ↓
↓ ↓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