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一单元
6 我看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2.分析诗歌的意象,感受诗歌的美。
3.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品味陌生化语言的表达效果。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1.结合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浪漫主义色彩。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春天,草木发芽成长,百花争相竞放,处处莺歌燕舞,令人陶醉。诗人笔下的春天,更是千般妩媚、万种风情,既有“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灿烂,亦有“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暖,还有“几处早莺争暖树”的活力,更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希冀。诗人穆旦笔下的春天,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诗歌——《我看》。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这首诗。
2.指导诵读。
(1)读准字音;
(2)注意停顿,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
(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4)注意词语的重读;
(5)读出情感。
3.诵读。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4.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诗中哪些内容是诗人“看” 到的?
(2)描写春日美景有什么作用?
(3)诗人看到这美丽的画面,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前两节是诗人看到的,由四个“我看”领起。
第1节中诗人看到了一幅“北方原野图”(描绘了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
第2节中诗人看到了一幅“夕阳落照图”(在黄昏时分,鸟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逐渐消失不见;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铺满了天空,也映红了大地)。
诗人看到了一幅傍晚时分柔美恬静、充满生机的春景图。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2)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流露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情景交融,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3)第3节,诗人面对春天的夕阳美景,情不自禁地回首往事。
第4节,怀古抒今,借远古哲人表达对生命、自然的热爱。
第5节,诗人在结尾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出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
三、深入探究,理解内容
1.找出诗中的意象,分析所描绘的意境。
意象:春风、青草、绿潮、飞鸟、晴空、流云、大地。
意境:诗人选取这些意象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温馨、美丽、和谐的意境。
三、深入探究,理解内容
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原野夕阳落照的美丽图画,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之情,表达了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
四、品读诗歌,感受诗美
1.品词。
“欢乐和忧戚” 表现了诗人伤春悲秋的情感。
理解下面诗句中标红词语的表达效果。
(1)“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春风”揉过“青草”,如同春风轻柔地抚摸着青草,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对青草的爱护之情。
(2)“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
四、品读诗歌,感受诗美
2.品句。
(1)理解诗句“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所运用的写作手法。
这是大跨度的隐喻:阳光照耀,天空晴朗,一尘不染,天上的流云映着阳光和地上红土的颜色,于是便有红晕;地上深红的红土,在阳光的普照与飘过碧蓝天空的流云的呼应下,仿佛沉醉了一般。置身于如此的风景之中,诗人沉醉的生命已经飞腾,与春之神韵一同漫游——“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四、品读诗歌,感受诗美
2.品句。
(2)如何理解“也许远古的哲人怀着热望,/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
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怎么理解“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他生命的静流”指哲人对生命的认识,“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是写哲人和自然的协奏。远古的哲人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们留下的对大自然的吟咏赞美一直在时间的长河里飘逸。
四、品读诗歌,感受诗美
3.品段。
(1)说说你对第3节诗歌的理解。
这一节出现转折:这么美好的景象,却枉然在你眼前掠过;而你的生命,短暂而又宝贵的生命,只能在“寂静”里“勃发”。这如何不叫人悲哀。然而诗人并没有陷入伤感之中。诗人敬畏自然,敬畏生命。
四、品读诗歌,感受诗美
(2)请结合全诗,赏析最后一节。
“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这些都是自然赋予万物的美,是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像花朵随着自然荣枯一样,欢笑和哀愁都是生命的重要部分,“我”应该接受生命所赋予的一切。
五、品析手法,把握写法
1.举例说明本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1)“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我看”“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绿潮”,这是生命与自然的融合,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流云慢慢地红晕”,这是人对自然和生命的一种感知,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诗中还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举例说明。
(1)用词优美形象。例:“揉过”“低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吹过草地,小草随风摇曳的情景,表现春风对春草的爱护之情。“静静”“慢慢”等词营造出了温馨、美丽、和谐的意境。
(2)准确使用修辞手法。例:“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向晚春风的柔和,使人感到十分亲切。“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运用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感情浓烈而真挚。“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地比作“绿潮”,写出了绿草像“潮水”一样涌动,给人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五、品析手法,把握写法
(3)反复咏叹。四个“我看”,反复咏叹,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情感,同时诗文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富有语言美。
(4)遣词造句上使用了语言陌生化的手法。如说季节把花朵“燃起”又“吹熄”,虽然看似不合事理,但却让读者形象地感受到花朵的自然荣枯,感受到生命的不断变化,语言的陌生化增强了表意的丰富性。
六、课堂小结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诗人借助大自然中的春风、春草、飞鸟、流云等意象,描绘了两幅美丽图画,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以及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今天,我们面对的是新时代,我们更有理由,用发现美的眼睛,用充满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之美,去看自然之趣。
七、布置作业
1.写一段赏析文字,可以从语言、内涵等方面加以品析。不超过100字。
2.仿照本诗,写一组描写夏天的句子。
板书设计
我看
所看
所思
北方原野图
夕阳落照图
忆往事忧乐
爱自然生命
表生命渴望
热爱自然
热爱生命
与大自然
融为一体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