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补充内容 地球与地图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单选题。(30x2=60分。)
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于9月23日(秋分日)日落后3小时30分钟(北京时间21时58分),对当地地理纬度进行测定,方法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要想知道该地的地理坐标,除了材料提供的信息外,还需要测出( )
A.北极星到地平面的距离 B.树的高度 C.地形的起伏 D.北极星的仰角
2.观测者面前小路的延伸方向是( )
A.南北向转为东西向 B.西北-东南走向转为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转为东南-西北走向
同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下图为某区域的某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其中B处有一落差30米的瀑布,图中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是60米,山峰最高点海拔为1030米,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 B.若D处地下含有煤层,开采时不易发生瓦斯爆炸
C.D处地下岩层具有良好的储油构造 D.图中河流为地上河
4.图中C处该岩层的最大埋藏深度可能是( )
A.468米 B.470米 C.498米 D.500米
读下图四幅等高线图,完成5-6题。
5.下图中的数字表示地形的部分,下列选项中,地形部分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峰②山谷③山脊④盆地 B.①山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谷
C.①鞍部②山谷③盆地④山峰 D.①盆地②山脊③山谷④山峰
6.下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部分,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依赖手机,下图为一名同学某手机地图APP截图,据此完成7-8题。
7.该同学想查看江油中学周边道路情况,对手机界面进行了操作,那么该同学的操作( )
A.放大了比例尺,缩小了图幅 B.放大了比例尺,缩小了区域范围
C.缩小了比例尺,放大了图幅 D.缩小了比例尺,缩小了区域范围
8.该同学利用直尺测量手机屏幕上江油(图中实心圆点处)距成都4cm,再利用手机APP测得江油距成都的直线距离为136km,则此时手机地图的比例尺最接近( )
A.1:1000000 B.1:10万 C.1:3000000 D.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300km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读图完成9-11题
9.M点海拔可能是( )
A.25米 B.65米 C.120米 D.220米
10.该地断崖处有一攀岩训练场,该攀岩训练场的攀爬高度可能为( )
A.25米 B.65米 C.120米 D.220米
11.N地的地形可能是( )
A.山丘 B.洼地 C.山脊 D.山谷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暑假到我国南方某小流域源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到该流域相关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15题。
12.图中AB河段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13.图中AB、CD两河段长度相同,则两河段流速( )
A.AB段流速较快 B.CD段流速较快 C.两河段流速相等 D.无法比较
14.图中P处与湖泊沿岸的高差最接近( )
A.170m B.180m C.190m D.200m
15.当Q居民点遭受泥石流威胁时,最佳逃生路线是( )
A.1 B.2 C.3 D.4
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 )
A.16 B.20 C.23 D.27
17.据图中推测,②地的地形可能是( )
A.盆地 B.山谷 C.山脊 D.平原
等潜水位线是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潜水的埋藏深度为地面海拔与潜水位海拔的差。下图示意某地区等潜水位线图,等高距为3米,甲处有一水井。据此完成18题。
18.甲处水井的水面距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
A.1.5米 B.4.5米 C.7.5米 D.10.5米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19题。
19.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 )
A.>400 >25 B.<400 >25 C.>400 <25 D.<400 <25
下图为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20题。
20.图中P点的气温可能为( )
A.10℃或8℃ B.11℃或9℃ C.9℃或7℃ D.11℃或7℃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能是( )
A.78m B.128m C.98m D.148m
22.图中m、n、p、q四地中( )
A.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 B.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
C.q地位于山谷,在m地的东北方向 D.p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据此回答23-24题。
23.罗斯海新站与昆仑站分别位于南极点的( )
A.东南方 东北方 B.正南方 正南方 C.正北方 正北方 D.西北方 东北方
24.假设这幅地图自上到下为6.6cm,那么该图的比例尺大约为( )
A.1:100000000 B.1:500000000 C.1:10000000 D.1:50000000
25.如果两地的实际距离是50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直线距离应是( )
A.10厘米 B.4厘米 C.2.5厘米 D.0.4厘米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山峰高度为372(单位:米)回答26-28题。
26.图中①地和②地海拔差的最大值约为( )
A.99米 B.149米 C.199米 D.249米
27.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 B.X值为100m
C.图中的山顶与丙村相对高度为322m D.图中甲河的流向是从东北向西南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29-30题。
29.图中M、N、P、Q四地,海拔相同的可能是( )
A.M、N B.N、P C.M、P D.M、Q
30.图中河流的流向( )
A.先向西北,再向北 B.先向西,再向西南 C.先向东北,再向东 D.先向南,再向东南
二、综合读图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
材料:定向越野运动是指运动员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按顺序到达所有点标并到终点者为胜。北京(40°N,116°E)某中学组织郊区定向越野活动,下图为比赛用地图。
(1)图中两座小桥间的河流流向:____________,并估算该段河流的长度:____________。(4分)
(2)说出图中点标2所处的地形部位:______________;参赛选手发现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比赛难度大、体力消耗会比较多,请简述原因。(6分)
(3)从点标6到点标7,有经验的选手往往会“舍近求远”,不沿箭头直行,而选择小路行进,试分析沿小路行进的优势。(4分)
(4)在某点标处服务的志愿者拍摄了一张村落局部照片,请推测拍摄者所在的点标,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3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21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6分)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km。(4分)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2分)
(4)小河流向___方。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 为什么 (4分)
(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还是乙处好 理由是什么 (4分)
高一地理 第 3页 高一地理 第 4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补充内容 地球与地图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单选题。(30x2=60分。)
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于9月23日(秋分日)日落后3小时30分钟(北京时间21时58分),对当地地理纬度进行测定,方法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要想知道该地的地理坐标,除了材料提供的信息外,还需要测出( )
A.北极星到地平面的距离 B.树的高度 C.地形的起伏 D.北极星的仰角
2.观测者面前小路的延伸方向是( )
A.南北向转为东西向 B.西北-东南走向转为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转为东南-西北走向
答案:1.D 2.B 解析:1.9月23日(秋分日)当地于当地时间18点日落,所以测量当地时间为21:30,此时北京时间为21:58,由此地方时差异可计算出当地的经度。所以要想知道该地的地理坐标,还需要测量当地地理纬度,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当地的地理纬度与当地北极星的仰角度数相等,所以还需要测量出北极星的仰角,D正确;与ABC选项无关。故选D。
2.北极星指示正北方,由此可明确图中方向,如下图:
观测者面前小路的延伸方向是西北-东南走向转为东北-西南走向,故选B。
同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下图为某区域的某岩层构造等高线和地形等高线示意图,其中B处有一落差30米的瀑布,图中地形等高线的等高距是60米,山峰最高点海拔为1030米,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河流自北向南流
B.若D处地下含有煤层,开采时不易发生瓦斯爆炸
C.D处地下岩层具有良好的储油构造
D.图中河流为地上河
4.图中C处该岩层的最大埋藏深度可能是( )
A.468米 B.470米 C.498米 D.500米
答案:3.C; 4.A
解析:3.依据图中河流所在位置可知,A点位于图中河流一侧的谷坡上,则A的坡面径流方向应与过A点的等高线垂直并且流向河流,再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确定坡面径流方向为“自东南向西北”,所以选项C正确。 4.依据图中山峰海拔高度1030米和等高距60米可计算出离该山峰最近等高线的高度为1020米,据此可推算出图中各地形等高线的高度,再结合B处崖高30米,可算出C处地表的高度范围是(660m—690m),利用构造等高线可算出该岩层的高度范围是(220m—240m),则可求出岩层的埋藏深度范围是(420m—470m)。所以选项A符合条件。
读下图四幅等高线图,完成5-6题。
5.下图中的数字表示地形的部分,下列选项中,地形部分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峰②山谷③山脊④盆地 B.①山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谷
C.①鞍部②山谷③盆地④山峰 D.①盆地②山脊③山谷④山峰
6.下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部分,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5.D; 6.C 解析:5.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读图分析,①地等高线中间低,四周高,地形为盆地;②地等高线凸向低海拔,地形为山脊;③地等高线凸向高海拔,地形为山谷;④地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为山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6.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读图分析,①为盆地、②为山脊、③为山谷、④为山峰。盆地和山谷可能有河流发育。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③,正确答案为C。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依赖手机,下图为一名同学某手机地图APP截图,据此完成7-8题。
7.该同学想查看江油中学周边道路情况,对手机界面进行了操作,那么该同学的操作( )
A.放大了比例尺,缩小了图幅
B.放大了比例尺,缩小了区域范围
C.缩小了比例尺,放大了图幅
D.缩小了比例尺,缩小了区域范围
8.该同学利用直尺测量手机屏幕上江油(图中实心圆点处)距成都4cm,再利用手机APP测得江油距成都的直线距离为136km,则此时手机地图的比例尺最接近( )
A.1:1000000 B.1:10万
C.1:3000000 D.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300km
答案:7.B; 8.C解析:7.由材料可知,该同学想要了解学校周围的道路情况,需要地图展现的地图应该更详尽,根据图幅相同,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反应的地理事物越详尽的规律可知,该同学的操作是放大了比例尺,缩小了区域范围,故答案选B项。8.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由材料可知,银川距固原的图上距离为2.76cm,实际距离为276km,因此该图的比例尺为2.76cm/276km=2.76cm/27600000=1:10000000,故答案选C项。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读图完成9-11题
9.M点海拔可能是( )
A.25米 B.65米 C.120米 D.220米
10.该地断崖处有一攀岩训练场,该攀岩训练场的攀爬高度可能为( )
A.25米 B.65米 C.120米 D.220米
11.N地的地形可能是( )
A.山丘 B.洼地 C.山脊 D.山谷
答案:9-11 BDA 解析:9.按图中等高线分布及等高距可推知在图示范围内河流海拔在50~100米之间,可以这料推导:等高距为50米,620米山峰内侧等高线应为600米,依次可推出河流的两侧等高线数值均为100米。河流在图示范国内海拔高度小于100米,最低高度大于50米。故B正确。
10.推导断崖的高度方法是这样,先数出通过断崖的等高线效量n,那么断崖高度X就可以表示为:等高距*(n-1)≤X<等高距*(n+1),此图断崖的高度为:50*(4-1)≤X<50*(4+1),故D正确。
11.N地示坡线由中心向四周,可以判定为丘陵。故A正确。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暑假到我国南方某小流域源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到该流域相关信息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15题。
12.图中AB河段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13.图中AB、CD两河段长度相同,则两河段流速( )
A.AB段流速较快 B.CD段流速较快 C.两河段流速相等 D.无法比较
14.图中P处与湖泊沿岸的高差最接近( )
A.170m B.180m C.190m D.200m
15.当Q居民点遭受泥石流威胁时,最佳逃生路线是( )
A.1 B.2 C.3 D.4
答案:12-15ABAD 解析:1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根据图示信息可知,AB段河流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所以选A。 13.根据图示信息,AC两点均位于河谷地带,海拔均为300m。但AB段位于湖泊、瀑布的上游瀑布的落差为26米,则B点的海拔为226-300米之间,据此AB的落差为0-74米;CD段位于湖泊、瀑布的下游,则D点的海拔应为200-274米之间,据此CD的落差为26-100米之间CD的落差大于AB,根据材料,AB、CD两河段长度相同,则CD段的流速大于AB河段,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根据图示信息,图中P处的海拔为300-400米湖泊位于瀑布的上游,瀑布的落差为26米,则湖泊的海拔为226-300米之间,则P点与湖泊沿岸的高差为0-174米,结合选项,最接近170m,故A正确,BCD错误。 15.泥石流发育于河谷中,并且愈往下游,泥石流的破坏性越大,危险越大,因此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往与泥石流近乎垂直方向的山坡地跑,据此结合图示最佳逃生路线为4,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下图为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读图完成16-17题。
图中R地的气温数值,可能是( )
A.16 B.20 C.23 D.27
17.据图中推测,②地的地形可能是( )
A.盆地 B.山谷 C.山脊 D.平原
答案:16.A; 17.C; 解析:16.读图,R地周围有一条等值线,可能是20或25,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若是20,则R的数值大于15,小于20。若是25,则R的数值大于25,小于30。图中R位于河流的源头,应是山地,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所以R的气温不会高于20,所以A对。B、C、D错。故选:A。
17.读非洲大陆局部区域某月份平均气温(单位:℃)分布图得知,图中等温线在②地有所向南弯曲,对照等温线弯曲原因分析出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差异主要是受到地形影响。根据气温的变化规律,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判断②地地势较高,对照答案为山脊。盆地、山谷和平原都不会降低同纬度的气温。排除ABD,故本题选择C。故选:C。
等潜水位线是将潜水位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成的线,潜水的埋藏深度为地面海拔与潜水位海拔的差。下图示意某地区等潜水位线图,等高距为3米,甲处有一水井。据此完成18题。
18.甲处水井的水面距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
A.1.5米 B.4.5米 C.7.5米 D.10.5米
答案:18.C 解析:(1)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原则,河流流经的地形应为河谷,故判断甲处的海拔高度为55米。地势高则潜水位高,并结合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原理判断,甲处的潜水位为47—52米,故计算甲水井的水面离地面距离为3—8米。故选C。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19题。
19.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 )
A.>400 >25 B.<400 >25 C.>400 <25 D.<400 <25
答案:19.C 解析:甲乙两处等值线发生闭合,按照闭合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甲地外围数值是向内增大,所以内部应该大于大的,则甲地>400mm;乙地外围数值是向内减小,所以乙应该小于小的,则乙地<25mm。故选C。
下图为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20题。
20.图中P点的气温可能为( )
A.10℃或8℃ B.11℃或9℃ C.9℃或7℃ D.11℃或7℃
答案:20.D 解析:在判断局部闭合空间时,判断原则:大于大的,小于小的。P点位于8℃与10℃等温线之间,则P点外闭合等值线的数值有两种可能性:若为8℃,说明温度偏低,则P点的温度更低,即小于8℃,大于6℃,排除A、B选项;若为10℃,说明温度偏高,则P点的温度更高,即大于10℃,小于12℃,排除C,选D。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能是( )
A.78m B.128m C.98m D.148m
22.图中m、n、p、q四地中( )
A.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 B.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
C.q地位于山谷,在m地的东北方向 D.p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
答案:21.C; 22.A 解析:21.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河流落差指河流最高点与最低点的海拔之差。由图可知,等高距为40m,河流最高处海拔为80~120m,最低处海拔为海平面(0m),所以河流落差为80~120m。 22.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山地北坡为阴坡,所以m地位于阴坡。m地所在山坡等高线分布密集,说明其坡度较其他三地陡,A项正确。n地附近等高线的凸出方向指向数值增大的方向,所以n地位于谷地,地势比q地低,B项错误。q地等高线的凸出方向指向数值减小的方向,所以q地位于山脊,且q地在m地的西北方向C项错误。p地等高线的凸出方向指向数值增大的方向,所以p地位于山谷。图示区域位于欧洲西部西风带内,p地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D项错误。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预计2022年建成。据此回答23-24题。
23.罗斯海新站与昆仑站分别位于南极点的( )
A.东南方 东北方 B.正南方 正南方 C.正北方 正北方 D.西北方 东北方
24.假设这幅地图自上到下为6.6cm,那么该图的比例尺大约为( )
A.1:100000000 B.1:500000000 C.1:10000000 D.1:50000000
答案:23.C; 24.A 解析:23.地球上除南极点,以外的任意一点都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 除北极点以外的任意一点都位于北极点的正南方,C正确。 24.图中最外围纬线,圈的纬度为60°S,图中从上到 下跨60个纬度,依据同一经线圈上纬度每相差1°的距离约为111km可计算出,图中自上到下的实地距离约为6660km,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 离,该图的比例尺约为1:100000000,A正确。
25.如果两地的实际距离是50千米,那么在比例尺为1:20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直线距离应是( )
A.10厘米 B.4厘米 C.2.5厘米 D.0.4厘米
答案:25.C 解析:50千米=5000000米,根据公式:比例尺=,则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5000000×=2.5厘米,则在地图上两地间的直线距离应是2.5厘米,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山峰高度为372(单位:米)回答26-28题。
26.图中①地和②地海拔差的最大值约为( )
A.99米 B.149米 C.199米 D.249米
27.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到丙村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 B.X值为100m
C.图中的山顶与丙村相对高度为322m D.图中甲河的流向是从东北向西南
答案:26-28 BDA 解析:26.该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相关计算。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①地海拔高度为150-200米,②地海拔高度为250-300米,故①地与②地的高差为50-150米,最大接近150米,故答案选B项。 27.该题主要考查通视问题。丙地位于山间平地,①②③三地分布位于丙地的三个方向的坡面上,居高临下,可看见丙地;而④地位于相对于丙地的山脊的另一侧,有山脊阻隔不能看到丙村。D符合题意。 28.根据图中比例尺判断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0.5千米;等高线递变的原理,图中已有的数据可推算等高距为50米,X在数值200递减的方向,相差两个等高距,数值为100m,B说法也正确,丙村被50m等高线穿过,则其海拔高度为50米,图中高山为372米,相对高度为322m,C说法正确;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再结合图中的方向标判读,甲河的流向是从东北向西南,D对。故选A项。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29-30题。
29.图中M、N、P、Q四地,海拔相同的可能是( )
A.M、N B.N、P C.M、P D.M、Q
30.图中河流的流向( )
A.先向西北,再向北 B.先向西,再向西南 C.先向东北,再向东 D.先向南,再向东南
答案:29.C; 30.D 解析:29.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等高线地形图海拔高度的判读。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变化规律可以读出四地的海拔,M地可能为低地,也可能为高地,故海拔可能为600~700m或800~900m;N地海拔为700~800m;P地海拔为600~700m;Q地海拔为900~1000m。故海拔相同的可能是M、P,即C正确,ABD错误。 30.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方向。该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水往低处流,故河流的流向是先向南,再向东南。故D正确,ABC错误。
二、综合读图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9分)
材料:定向越野运动是指运动员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按顺序到达所有点标并到终点者为胜。北京(40°N,116°E)某中学组织郊区定向越野活动,下图为比赛用地图。
(1)图中两座小桥间的河流流向:____________,并估算该段河流的长度:____________。(4分)
(2)说出图中点标2所处的地形部位:______________;参赛选手发现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比赛难度大、体力消耗会比较多,请简述原因。(6分)
(3)从点标6到点标7,有经验的选手往往会“舍近求远”,不沿箭头直行,而选择小路行进,试分析沿小路行进的优势。(4分)
(4)在某点标处服务的志愿者拍摄了一张村落局部照片,请推测拍摄者所在的点标,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31.答案:(1)先自西北向东南,再自东北向西南; 约600米;
(2)山脊。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距离较长;相对高差大;上坡。
(3)小路附近等高线稀疏(小路大体与等高线平行),相对平缓,利于快跑加速;沿原有小路行进,不易迷失方向(相对安全)。
(4)拍摄地点位于点标1;理由:根据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朝南的现象,拍摄点位于村落东北方向。
解析:(1)图中300米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为高处,根据方向标可确定流向,先自西北向东南,再自东北向西南;该段河流约3厘米左右,根据比例尺可知约600米。
(2)点标2所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该处比周边海拔高,为山脊。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距离较长;跨越等高线条线较多,相对高差大;沿线等高线数值增大,上坡。
(3)从图中可以看出,小路附近等高线稀疏,穿越的等高线条数较少,小路大体与等高线平行,相对平缓,利于快跑加速;沿原有小路行进,不易迷失方向,相对安全。
(4)北京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均位于正南方向,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朝南,根据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朝南的现象,拍摄点位于村落东北方向,点标1位于村落的东北方向。
3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21分)
(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6分)
(2)⑤、⑦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_m,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cm,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km。(4分)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_______。(2分)
(4)小河流向___方。计划把水从A水库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 为什么 (4分)
(5)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还是乙处好 理由是什么 (4分)
31.答案:(1)盆地; 陡崖; 山谷; 山脊; 山顶; 鞍部;
(2)11; 4.6;
(3)1:100000;
(4)东。选择AC路线较合理;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顺势下流,而B处比C处低,往高处引水较为困难。
(5)选在甲处好。甲坡度较缓,虽然乙处坡度比甲处更平缓,但在建坝后,乙处会被淹没,甲处则濒临水库,灌溉方便。
解析:(1)①处等高线接近闭合,且中间海拔低,四周海拔高,为盆地地形;②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③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起,为山谷地形;④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起,为山脊地形;⑤处等高线闭合,且中间海拔高,四周海拔低,为山顶;⑥处为山脊和山谷之间相对平坦的地区,为鞍部。
(2)两地的垂直距离为两地海拔的差值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两地的图上距离÷比例尺。
(3)比例尺放大到原来的2倍,即把比例尺的分母缩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
(4)水流向海拔低处,再结合图的指向标,即流向东北。引水需要从海拔高处引向海拔低处,以使水自流。
(5)乙处坡度较缓,但海拔较低,修水库后面临被淹没的危险,不宜修梯田。
高一地理 第 1页 高一地理 第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