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 经纬网
学习目标
1.能识记经、纬线基础知识和几条重要的经、纬线;
2.能背出经纬网的概念,常见的经纬网形式及意义;
3.能通过经纬网知识点的理解,分析出经纬网的应用;
一、预习达标
1.背诵经纬线的特点;
2.背诵经纬网方向、距离、航距的判定方法。
二、导入
三、新授内容
1.经线和纬线基础知识:
经线 纬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在地球仪上,赤道及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图例
起始线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 赤道:与两极点距离相等的纬线
特点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是半网形弧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与赤道长度基本相等) 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纬线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到两极缩成一点
作用 指示南北方向(有限方向,北极是地球最北端的地点。南极是地球最南端 指示东西方向(无限方向,只有比较才有东西之分)
2.重要的经线
(1)重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180°经线(国际日界线);20°W、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
(2)世界三大洋(印、太、大)的分界线:20°E、146°E、68°W;
(3)中国境内重要的经线: 73°E、90°E、100°E、110°E、120°E、135°E
3.重要的纬线
(1)重要的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23.5°N\23.5°S)、南北极圈(66.5°N/66.5°S)
(2)低、中、高纬的界线: 0°-30°低纬; 30°-60°中纬; 60°-90°高纬。
(3)中国境内重要纬线: 30°N、40°N、 54°N
4.经纬度的特点
(1)纬度的特点(如下表)
名称 起点 范围 度数大小(度) 表示字母 度数增大方向 半球划分
北纬 赤道 赤道以北 0~90 N 向北增大 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南纬 赤道 赤道以南 0~90 S 向南增大
(2)经度的特点(如下表)
名称 起点 范围 度数大小(度) 表示字母 度数增大方向 半球划分
东经 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以东 0~180 E 向东增大 以20°W和160°E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东半球;
西经 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以西 0~180 W 向西增大
5.经、纬度的判断及读法
(1)经、纬度的判断
①标注法:直接标明有经纬度或东(西)经、南(北)纬度数,则直接判读,分析即可。
②关系法:侧视、俯视及各种光照图上,相互平行的是纬线,不平行的(相交于一点——极点)是经线,如图1(L线是经线,S线是纬线)。
③数值法:斜方格经纬网(如图2结合数值定经纬,经线值不能大于180°,纬线值不能大于90°)。
④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向北增大是北纬“N”,向南增大是南纬“S”,向东增大是东经“E”,向西增大是西经“W”。
⑤根据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
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为北纬,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则为南纬。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该经度为东经;越来越小为西经。
⑥北纬向北度数是增大的,南纬向南度数也是增大的;东经向东度数是增大的,西经向西度数也是增大的。反过来其结果也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度数向哪个方向增大就是相应的经纬度。具体地说有这样的规律:度数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度数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
右图中:说出A、B、C的经纬度。
A.(40°N,90°E);B(30°N,120°E);C(20°N,150°E)
(2)经、纬度的读法:拿A举例:可读为(40°N,90°E)或者北纬40°,东经90°。
【典例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点坐标为(40°N,10°W),位于东西半球的 东半球 。
(2)B点坐标为(20°N,50°W),位于东西半球的 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 北半球 。
(3)C点坐标为(20°S,30°E),位于南北半球的 南半球 ,低、中、高纬度的中纬度。
【知识归纳二】经纬网及其应用
1.经纬网的概念:在地球仪上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就构成经纬网。利用它上面标注的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上各地点、各地区和各种地理现象的地理位置。主要应用在军事、航空、航海等方面。
2.常见的经纬网
3.地球表面上对跖点的确定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南北纬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 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南北纬相反,数值相等。如 A(40°N,20°W)与D(40°S,160°E)。
4.经纬网的应用
(1)确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①方格状经纬网图。
A.确定南北方向:位于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的在北,南半球的在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
B.确定东西方向:
a:同为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为西经度,经度值小者在东。
b:分别在东经和西经的两点。若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度,则东经度的地点在东,西经度的地点在西;若两地经度之和大于180度,则东经度的地点在西,西经度的地点在东。如下图所示:
②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A.确定南北方向:根据图中标注的自转方向或经度变化判断出南北极点→读出两点的纬度数值→确定出两点的南北方向关系。
B.确定东西方向:根据自转方向判断,顺自转方向为东,逆自转方向为西。如下图所示:
③不同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判断:若已知两点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或只告诉两点的经纬度,需要把两点转绘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来判断方向。如下图:甲地在乙地的东南方向。
(2)计算距离
①根据纬度差计算经线长度:纬度差为1°的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②根据经度差计算纬线长度:经度差为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如图中AC。
(3)定范围
①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②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如下图中,四个阴影区域中实际范围最大的是④。
(4)定“最短航线”:
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
(1)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如下图所示。①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如下图所示。
②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
a.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b.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
(2)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则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如下图中的两段劣弧。
4.经纬网的意义
4.经纬网的意义
①概念:在地球仪上,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②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典例2】【考点:经纬网的应用】
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设A、B两地和B、C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 )
A.L1和L2相等 B.L1约为L2的一半 C.L1约为L2的1.5倍 D.L1约为L2的两倍
2.若飞机从图中B点飞往C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 C.向东南→东→东北 D.先向正南,再往正北
答案:1.A 2.D 解析:1.由图可知,A、B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相差60个纬度,长度约为6 660 km;B、C位于60°S,经度相差180°,最短航线经过南极点,跨60个纬度,长度约为6 660 km。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从B点到C点的最短航线经南极点上空,其飞行方向应为先向正南,再往正北。
10.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M( 60°N,30°W )在N的 北 方向。
(2)A(28°N,21°W)在东西半球的 西 半球,从A点向东5°处A1( 28°N,16°W )属东西半球的 东 半球。
(3)B(18°S,14°W)在东西半球的 东 半球,从B点向西10°处B1(18°S,24°W)属东西半球的 西 半球。
(4)C(30°N,162°W)在东西半球的 西 半球,从C点向西40°处C1(30°N,158°E)属东西半球的 东 半球。
(5)D(29°S,156°E)在东西半球的 东 半球,从D点向东30°处D1(29°S,174°W)属东西半球的 西 半球。
11.如下图,AB间距离为 111 千米×20= 2220 千米。AC间距离为 111千米×20= 2220 千米。
四、训练检测
8.根据图中经纬网所示内容,回答问题。
(1)经纬度位置:甲 60°S,170°W ,丙 70°S,170°E 。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乙丁,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 丙丁,位于寒带的是 丙丁 ,位于温带的是 甲乙 。
(3)甲位于乙的 东北 方向,丙位于甲的 西南 方向。
(4)丙、丁之间的距离 小于 (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
五、反思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