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作业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作业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20 17:02:3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单选题。(30x2=60分。)
地球是一颗在不断运行的行星,地球按照一定的轨迹围绕太阳的运动称之为地球公转,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公转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B.公转周期365日
C.绕太阳运行轨迹是圆形,速度无变化 D.黄赤交角为66度34分
2.下列不属于地球公转带来的意义是( )
A.昼夜交替 B.四季更替 C.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
答案:1.A; 2.A 解析:1.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A正确;公转周期为365天5时48分46秒,B错误;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时椭圆轨道,公转速度随日地距离而变化,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C错误;黄赤交角的角度为23°26′,D错误。故选A。 2.四季更替、正午太阳高低的年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都是受地球公转运动影响而产生的,BCD不符合题意;昼夜交替现象是受地球自转运动影响而产生的,A符合题意。故选A。
读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3-5题。
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
4.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四地自转角速度( )
A.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B.昆仑站>中山站>长城站
C.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 D.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5.2019年12月30日是昆仑站建站五周年纪念日,该日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C; 4.D; 5.D 解析:3.根据线速度的分布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点的线速度为0判断,四地中,长城站的纬度位置最低,因此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大。 4.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除南北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均相等,因此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角速度相等。5.12月30日位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对应图乙中的④。
下图中横坐标为某日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纵坐标表示纬度。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是( )
A.d-b-a-c B.c-d-b-a C.b-d-c-a D.a-d-b-c
7.图中四地该日昼长时间由短到长是( )
A.b-c-d-a B.a-d-c-b C.d-c-a-b D.a-b-c-d
答案:6.B; 7.A 解析:6.读图可知,a位于北极圈以内,b位于南极圈上,c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d位于北回归线上,因此四点纬度从低到高的排序是c、d、b、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即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因此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是c-d-b-a,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读图可知,图中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纬度为23°26'N,即直射北回归线,直射北半球时,全球昼长大致向北递增。图中四点由南向北的排序是b、c、d、a,因此图中四地该日昼长时间由短到长是b-c-d-a,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中所示四个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8.C 解析: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位置出现在冬至日过后的1月初,即太阳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读图可知,图中C处为冬至日,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9.当地球公转到了远日点附近时,澳大利亚悉尼的季节应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9.D 解析: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也就是7月初左右,此时是南半球冬季,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0.平时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一天是( )
A. 太阳日 B. 恒星日 C. 23小时56分4秒 D. 回归日
答案:10.A 解析: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为24小时,自转角度为360°59′,为一个太阳日;而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以恒星为参照,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自转角度为360°,为一个恒星日;平时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一天是以太阳为参照,故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1.下列有关地球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除南北极点外,其余各地自转角速度相等 B. 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即 24 小时
C. 公转的速度为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D.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答案:11.B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概况。地球自转速度为(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0/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所以A正确;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3时56分4秒,为一个恒星日;地球公转速度是: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下图为“山师附中的小明同学演示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据此完成12-13题。
12.小明同学在演示地球公转过程中,需做到( )
①使“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反 ②始终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③令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成23°26′ ④令“太阳光线”与地球球心在同一平面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若黄赤交角增加2°,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会增加2° B.热带和温带范围均会增大
C.山师附中夏至日的日出时间会提前 D.济南的气温年较差会减小
答案:12.B; 13.C 解析:12.应使“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不是相反,①错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要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②正确;令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成66°34′,③错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心和日心的连线在同一平面,所以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要令太阳光线与地球球心在同一平面上,④正确。故②④正确,选择B,排除A、C、D选项。 13.若黄赤交角增加2°,回归线的纬度数会增加2°,极圈的纬度数会减小2°,A错误。热带和寒带的范围会增大,温带的范围减小,B错误。若黄赤交角增加2°,夏至日时,北半球白塔中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值会变小,昼长会增加,日出时间会提前,C正确。若黄赤交角增加2°,会导致济南的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气温升高,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气温降低,气温年较差增大,D错误。故选C。
14.下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14.答案:D 解析: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从极点往下看,呈现出北逆南顺的特点;在赤道上空看,呈现出从左向右的特点,据此结合图示,D正确。故选D。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读下图,回答15-16题。
15.四图中能正确地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甲、丙 B.甲、乙 C.乙、丙 D.丙、丁
16.四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d-c-b-a C.a-b-d-c D.c-d-b-a
答案:15.A; 16.D 解析:15.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依据经度变化规律即可判断:东经度向东度数增大,甲正确,丁错误;西经度向东度数减小,乙错误,丙正确。综上所述,甲丙正确,故选A。 16.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级递减,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结合图中abcd四点的纬度数值,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dba。故选D。
17.下列能正确反映地球公转真正周期的是( )
A.1个回归年 B.365日5时48分46秒 C.365日6时9分10秒 D.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
17.答案:C 解析: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年,时间是365日6时9分10秒。
18.下图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8.答案:C 解析:根据地球公转位置和季节的关系来判断该图,当地球在近日点附近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在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根据这个我们可以知道图中②③是正确的。选择C。
甲图示意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和乙图示意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读图回答19-20题。
19.当公转速度为N时( )
A.松花江畔—稻穗沉甸甸 B.澳大利亚悉尼—干旱少雨
C.漠河市民—欢度“白夜” D.新西兰南部海域—冰山座座
20.处于M点纬度的天文爱好者每天正午时刻观测太阳黑子活动情况,天文望远镜镜筒与地面的夹角最大约为( )
A.16.5° B.36.5° C.53.5° D.83.5°
答案:19.D; 20.C 解析:19.当公转速度为N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大,地球运动到近日点,为1月初。1月初松花江畔早已颗粒归仓,A不符合题意。澳大利亚悉尼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此时为夏季,高温多雨,B不符合题意。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漠河昼短夜长,市民不可能欢度“白夜”,C不符合题意。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新西兰南部海域有可能冰山座座,故D正确。故选D。 20.正午12时观察太阳黑子时,天文望远镜筒与地面的夹角为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M地地球自转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故当地纬度为60°N,天文望远镜镜筒与地面的夹角最大时,为夏至日时,夏至日,M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90°(60°-23.5°)=53.5°。故选C。
读下图,完成21-22题。
21.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乙点位于甲点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22.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线速度甲地小于乙地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以上都不对
答案:21.C; 22.A 解析:21.由图中的箭头可以判断,该图是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根据图中位置可判断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故选C。 22.甲、乙两地角速度相等;乙地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于甲地。故选A。
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设定人们利用地球发动机反向喷射使地球停止自转,再开动全部发动机让地球加速至逃逸速度脱离太阳系,到达距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系的合适轨道,维系人类的生存。下图为地球“流浪”示意图,据此回答23-24题。
23.如果地球停止自转,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变长 B.地球各地的温度将保持不变
C.地球的昼夜现象消失 D.海水向两极移动淹没大量陆地
24.研究发现,地球到达比邻星系后合适轨道距离比邻星小于1个天文单位。据此推断比邻星( )
A.比太阳的级别低 B.温度比太阳低 C.质量比太阳大 D.体积比太阳大
答案:23.D; 24.B 解析:23.A.如果地球不自转,但公转,则同样存在时间的差异,只是时间延长了,不符合题意。B.影响气温的因素比较多,所以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各地的温度不可能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C.地球昼夜现象和地球的自转无关,和地球的物质组成有关,所以地球不自转,昼夜现象仍然存在,不符合题意。D.如果地球不自转,则海水向两极移动淹没大量陆地,故正确。故选:D。
24.读材料“地球到达比邻星系后的合适轨道,距离比邻星小于一个天天文单位(小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推测比邻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太阳小,光照比太阳弱,温度比太阳低;太阳和比邻星都属于恒星级别一样。故选:B。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分布图”,回答下列25-26题。
25.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低纬度 D.南半球中纬度
26.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答案:25.D; 26.C 解析:25.本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的相关知识。地球自转线速度是地球表面某点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地球自转线速度因纬度位置不同而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图示地区线速度由北向南递减,故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赤道自转线速度为1670千米/小时,纬度α的地面某点的线速度为1670×cosα千米/小时。当α等于60°时,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837千米/小时。图中自转线速度范围为810-930千米/小时,故图示区域在60°S稍北,应位于中纬度地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6.本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的相关知识。地球自转线速度与海拔呈正相关关系。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由图可知,a点线速度明显小于b点,故a点海拔低于b点。因此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019年6月5日12时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成功发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标志着中国航天首次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圆满成功。如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8.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移动方向和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 北移 较慢 B.南半球 北移 较快
C.北半球 南移 较快 D.南半球 南移 较慢
答案:27.B; 28.A 解析:27.由公转轨道示意图可知,②为夏至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黄海成功发射(6月5日)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②。 28.6月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下图是北半球俯视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0.该半球自转方向是( )
A.顺时针 自西向东 B.逆时针 自东向西 C.顺时针 自东向西 D.逆时针 自西向东
答案:29.D; 30.D 解析:29.一般来说,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图中四地中,④地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 30.该半球为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综合题。(40分)
31.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20分)
(1)在图外侧弧线上填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5分)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5分)
(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___,即一个____________。(5分)
(4)比较右上图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的大小____________,角速度的大小____________。(5分)答案:31.(1)逆时针(2)A (3)23小时56分4秒 恒星日 (4)A>C>B>D; A=B=C=D
3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0分)
(1)在图中添绘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5分)
(2)地球运行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 上,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5分)
(3)地球位于图中________位置时最接近远日点,此时是________(日期)前后,太阳直射在________上。(5分)
(4)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若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为参照,叫做一个________,它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答案:32.1)逆时针(2)赤道;春分(3)B 6月22日 北回归线
(4)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
高一地理 第 1页 高一地理 第 2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单选题。(30x2=60分。)
地球是一颗在不断运行的行星,地球按照一定的轨迹围绕太阳的运动称之为地球公转,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公转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B.公转周期365日
C.绕太阳运行轨迹是圆形,速度无变化 D.黄赤交角为66度34分
2.下列不属于地球公转带来的意义是( )
A.昼夜交替 B.四季更替 C.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
读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3-5题。
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
4.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四地自转角速度( )
A.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B.昆仑站>中山站>长城站
C.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 D.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
5.2019年12月30日是昆仑站建站五周年纪念日,该日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中横坐标为某日a、b、c、d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纵坐标表示纬度。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是( )
A.d-b-a-c B.c-d-b-a C.b-d-c-a D.a-d-b-c
7.图中四地该日昼长时间由短到长是( )
A.b-c-d-a B.a-d-c-b C.d-c-a-b D.a-b-c-d
8.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中所示四个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A B.B C.C D.D
9.当地球公转到了远日点附近时,澳大利亚悉尼的季节应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0.平时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指的一天是( )
A. 太阳日 B. 恒星日 C. 23小时56分4秒 D. 回归日
11.下列有关地球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除南北极点外,其余各地自转角速度相等 B. 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即 24 小时
C. 公转的速度为近日点快,远日点慢 D.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下图为“山师附中的小明同学演示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据此完成12-13题。
12.小明同学在演示地球公转过程中,需做到( )
①使“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反 ②始终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③令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成23°26′ ④令“太阳光线”与地球球心在同一平面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若黄赤交角增加2°,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会增加2° B.热带和温带范围均会增大
C.山师附中夏至日的日出时间会提前 D.济南的气温年较差会减小
14.下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读下图,回答15-16题。
15.四图中能正确地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甲、丙 B.甲、乙 C.乙、丙 D.丙、丁
16.四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d-c-b-a C.a-b-d-c D.c-d-b-a
17.下列能正确反映地球公转真正周期的是( )
A.1个回归年 B.365日5时48分46秒 C.365日6时9分10秒 D.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
18.下图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甲图示意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和乙图示意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读图回答19-20题。
19.当公转速度为N时( )
A.松花江畔—稻穗沉甸甸 B.澳大利亚悉尼—干旱少雨
C.漠河市民—欢度“白夜” D.新西兰南部海域—冰山座座
20.处于M点纬度的天文爱好者每天正午时刻观测太阳黑子活动情况,天文望远镜镜筒与地面的夹角最大约为( )
A.16.5° B.36.5° C.53.5° D.83.5°
读下图,完成21-22题。
21.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乙点位于甲点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22.如果该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线速度甲地小于乙地B.自转角速度甲地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地方时相差11小时 D.以上都不对
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设定人们利用地球发动机反向喷射使地球停止自转,再开动全部发动机让地球加速至逃逸速度脱离太阳系,到达距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系的合适轨道,维系人类的生存。下图为地球“流浪”示意图,据此回答23-24题。
23.如果地球停止自转,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变长 B.地球各地的温度将保持不变
C.地球的昼夜现象消失 D.海水向两极移动淹没大量陆地
24.研究发现,地球到达比邻星系后合适轨道距离比邻星小于1个天文单位。据此推断比邻星( )
A.比太阳的级别低 B.温度比太阳低 C.质量比太阳大 D.体积比太阳大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分布图”,回答下列25-26题。
25.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低纬度 D.南半球中纬度
26.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2019年6月5日12时6分,我国在黄海海域成功发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标志着中国航天首次海上发射技术试验圆满成功。如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8.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移动方向和地球公转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 北移 较慢 B.南半球 北移 较快
C.北半球 南移 较快 D.南半球 南移 较慢
下图是北半球俯视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0.该半球自转方向是( )
A.顺时针 自西向东 B.逆时针 自东向西 C.顺时针 自东向西 D.逆时针 自西向东
综合题。(40分)
31.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20分)
(1)在图外侧弧线上填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5分)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5分)
(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___,即一个____________。(5分)
(4)比较右上图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的大小____________,角速度的大小____________。(5分)
3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20分)
(1)在图中添绘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5分)
(2)地球运行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 上,此时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5分)
(3)地球位于图中________位置时最接近远日点,此时是________(日期)前后,太阳直射在________上。(5分)
(4)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若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为参照,叫做一个________,它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高一地理 第 1页 高一地理 第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