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20 16:5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朕为始(第一个)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前221年
前210年
前207年
秦统一中国
秦二世继位
秦亡
“族(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
曾经十年横扫六国的秦帝国,为何短短15年就灭亡了?
秦的暴政
导入新课: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立足史料实证,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史料实证)
2、立足时空观念知道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灭亡、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的史实。(时空观念)
3、立足唯物史观,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思考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探究楚汉之争刘邦获胜的原因,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一、秦的暴政
1. 秦始皇的功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实行了各项巩固统一的措施,并创立了郡县制等后世沿用的制度。
2. 统治特点: 具有急于求成和暴虐的特点。
一位堪称“劳模”的皇帝——统一全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边疆
材料一: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赋(土地税)、口赋(人口税),口赋每人1千钱,除此之外,还要缴纳牲畜、桑麻、等杂税,这些赋税占农民收入的三分之二.
3. 暴政表现
①赋税沉重
后果:使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一、秦的暴政
1/3养家糊口
2/3上缴国家
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田租
口赋杂赋
自用
徭役沉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秦朝四大工程
全国人口2000万,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有300万
②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一、秦的暴政
3. 暴政表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当时全当时全国人口有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三十万,南戍五岭又五十余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又七十余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算一算:每年服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约15%左右
再算一算:2000万人口中,除去妇女、老人、儿童还有多少青壮年男子在家耕田?
所剩无几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一、秦的暴政
3. 暴政表现
③残酷刑法 严苛法律
束颈的铁钳
铁桎(脚镣)
一、秦的暴政
3. 暴政表现
材料: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①劓:割鼻子。②醢:剁成肉酱。③黥面:在脸上刺字。④后刖:砍掉左右脚。⑤腰斩:拦腰斩断。⑥诛九族:一人有罪,家族和邻里都要受罪。
●法律严苛 ●刑罚残酷
④秦的暴政——焚书坑儒
影响:对古代文化造成了严重摧残和破坏。
一、秦的暴政
相关史事: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 焚书坑儒”。
目的:控制人们的思想言论。
⑤秦二世更加残暴
指鹿为马
(1)将大量宫女殉葬,把修建墓室的所有工 匠闷死在墓里。
(2)凶残的杀害自己的兄弟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
(3)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并恣意挥霍,四处巡游,穷奢极欲,使人民处于无法生活的境地。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于沙丘平台。小儿子胡亥与赵高、李斯勾结,夺得皇帝位置,称为秦二世。秦二世昏庸残暴,使秦朝加速走向灭亡。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 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一、秦的暴政
3. 暴政表现
秦二世胡亥
1、沉重的赋税
2、大规模的徭役
3、法律非常严苛
5.秦二世更加残暴
面对秦朝如此残暴的统治,作为当时的老百姓,你会怎么做呢?
反抗
秦的暴政
4、焚书坑儒
秦末农民起义
秦朝
秦暴政的影响: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秦的暴政
推翻
一、秦的暴政
陈胜、 吴广起义 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时间地点人物口号
经过
意义
秦朝灭亡 时间
概况
秦二世反击
失败
大泽乡起义
攻占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天下响应
挺进关中,打到咸阳附近
秦的暴政使社会矛盾迅速激化;
被征发去渔阳戍边的农民,途经大泽乡遇上大雨无法按时到达,按秦律会被处死
公元前209年,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农民起义),具有首创精神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给后代统治者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公元前207年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刘邦、项羽等反秦力量迅速崛起。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消灭秦军主力。刘邦乘机进军秦都咸阳,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学法指导:立足时空线索,了解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朝灭亡的史实,理解起义的意义。
二:陈胜、吴广起义
人物小传
陈胜(字涉)
反抗暴秦的先驱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
前208年被车夫庄贾杀害
1.直接原因:大雨戍守误期按律要被处死。
二:陈胜、吴广起义
2.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3.起义时间、地点:前209年、大泽乡
4.领导人:陈胜、吴广
大泽乡起义
前期——陈胜、吴广起义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揭竿为旗
斩木为兵




咸阳东北
淮阳
丹凤东南
灵宝北
大泽乡起义
攻县城
占领陈,建张楚政权
天下响应
挺进关中,逼近咸阳
二、陈胜、吴广起义
6.过程
结果:起义被镇压,没能推翻秦朝统治
大泽乡
渔阳

函谷关
×
咸阳
大泽乡起义→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害。
二、陈胜、吴广起义
6.政 权:张楚政权
7.结 果:最终失败,陈胜吴广被害
8.意 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2. 后期——项羽、刘邦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
二、陈胜、吴广起义
破釜沉舟
(1)项羽骁勇善战,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①时间:公元前207年
②地点:巨鹿
③人物:项羽
④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三、刘邦项羽起义
项羽
巨鹿之战
破釜沉舟
(2)刘邦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三、刘邦项羽起义
刘邦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
刘邦进入咸阳的表现
刘邦捷足先登,迫秦王投降,抢先占领了咸阳。不杀秦王。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约法三章:赢得了老百姓的支持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四、楚汉之争
1、对战双方:
2、时间:
3、目的:
4、战役:
5、结果:
事件 故事
刘邦入咸阳
鸿门宴
垓(gāi)下之围
约法三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项羽vs刘邦
公元前202年
争夺帝位
垓下一战
刘邦胜
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张良、萧何、韩信都是人杰,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项羽贵族出身,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拥军40万
刘邦布衣出身,当过泗水亭长,拥军不足10万
失民心
刚愎自用
善用人才
得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性质:争夺帝位的战争
原因: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霸王末路——四面楚歌
兵败垓下——乌江自刎
霸王别姬
四面楚歌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鸿门
垓下
乌江
《垓下曲》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楚汉之争
结合所学知识和下面的表格分析,秦末农民战争与楚汉之争的区别?
引导探究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秦末农民战争
楚汉之争
推翻秦朝统治
农民阶级
反抗秦暴政的农民战争
争夺帝位
封建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斗争
重点










前期
后期
陈胜、吴广起义
项羽、刘邦起义
西汉建立
楚汉之争
项羽大败秦军
刘邦直抵咸阳
失败
灭秦
课堂小结
1. (2022年四川广元)《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下列选项与材料中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无关的是
A.统一文字 B.统一度量衡 C.开拓交通 D.焚书坑儒
2.(2022年湖南株洲)历史课堂上,张老师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同学们能立刻联想到
A.黄巾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黄巢起义
D
B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春秋和战国 B.秦末和春秋 C.秦初和春秋 D.秦末和战国
B
课堂演练:
4. 有人曾形容秦朝时“赭(zhě)衣塞路,囹圄(líng yǔ)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服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种现象说明了秦朝时期( )
A.社会治安混乱 B.国民素质不高 C.法律非常严苛 D.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
5.楚汉战争项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
A.实力不如刘邦 B.骄傲自大,听取意见
C.乌江自刎 D.纵兵烧杀抢掠,大失民心
C
D
6.秦末农民起义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
A.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 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 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 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
课堂演练: